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观后感、影评

星际穿越观后感、影评

当你想描写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然而却……

图书管理员又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五星只代表力荐,不代表满分。嫌这部电影不够硬的同学,不管你是文科生、理科生,还是特别特别厉害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宇宙级科幻小说《三体》粉,KipThorne会出一本解释片中科学设定的书,你们可以等书面世,另外在reddit讨论的学神们要不要再去看遍电影啊?

事实是,这部电影尽管有Kip Thorne这样的物理学巨擘保驾护航,却意外的好懂亲民,我就算想写高哔格影评分析剧情都不知道哪里入手,简单地说,就是地球快咽气的时候,NASA发现土星附近出现了一个虫洞,虫洞只能人为制造,尽管不清楚到底谁干的,但是虫洞可以大大缩短宇宙旅行距离,因此人类有了寻找新家园的可能性。第一批派出的探索者有三个反馈了积极信号,于是主角团就穿越虫洞找这三颗星球。在前两个星球历险后,燃料不足以支撑回程,所以Cooper利用黑洞引力让Brand去找第三颗,自己则随着脱离的舱体进入黑洞。后来发现黑洞内部的世界由五维度生物(未来人类)制造,而就是他们引导着过去的人类拯救自己,Cooper领悟后开始当图书管理员引导自己并传给女儿信号,最终解决重力难题,拯救了大家。

本片在理念上没有硬伤,乔纳森诺兰对情节中一些“bug”的解释我翻译好后会放在影评结束的部分,下面是一些大家可能感兴趣的细节:

1、交通工具

不断旋转的环状结构飞船是母舰Endurance,在拉撒路任务的第一阶段相当于一个空间站,不断传回虫洞那头的消息。它有12个(3组)太空舱,包括4个引擎、4个永久舱室(比如实验室和科学家的居住舱)、4个携带殖民物资可脱离母舰的舱室。

Ranger飞船不止一艘,主角们搭乘Ranger1号登上了Endurance,以后也一直用的1号。在Mann博士的星球,Mann用计把主角们引离1号,抢夺1号后强行和Endurance对接未果,1号报销。而在黑洞附近,Cooper搭乘了Ranger2号把自己推射进黑洞,得以让Endurance继续前行。

Lander是用于运载携带殖民物资太空舱的登陆船,体型庞大宛若运输机,就是Brand开去救Cooper的那艘。后来这个庞然大物愣是赶上了Endurance的旋转节奏,和其达到相对静止后对接了上去。在Endurance滑过黑洞的时候,为了给母舰减重/节省燃料,它和TARS搭乘的Ranger2号一起脱离了母舰。

2、TARS和CASE

这两个是军用机器人,外表貌似致敬2001里无处不在的黑石碑。它们拥有通过磁力枢纽拼合起来的四个主块,每个主块又能延展出更多的小磁力长方体,所以不但能奔跑、公主抱,还可以伸出灵巧的小手指“手动”操作飞船对接。诺兰就是为了避免以往科幻片对机器人相当独断的设计理念(尽量拟人化),才设计出了俄罗斯方块般的萌物,日后也许可以出手办。

尽管看似黑石碑,但是幽默感和绝对服从让其显得特别可爱,在经历了2001里的HAL后,你还想要求人工智能怎么样。

在片场这两个机器人由喜剧演员Bill Irwin手动操纵,方法如同操纵牵线木偶,后期他的身影会被抹去。机器人如此生龙活虎,这位功不可没。同时他也是话唠TARS的配音。TARS的小伙伴,优雅寡言的CASE是Josh Stewart配音的,没错,就是TDKR里贝恩的一号小跟班,戴红领巾的小哥(http://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4844/)。

3、黑洞和虫洞

Kip是个好老师,可以把复杂的理念解释得很清楚。影片里相当形象地解释了虫洞。它就是借助空间折叠、连接超远距离两个地点的快速通道,所以太空旅行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这也是拉撒路任务最关键的部分。

黑洞吸收一切物质。主角们在燃料快耗尽的情况下,利用黑洞的超强引力靠近最后一个星球,如果你玩了配合电影发行的app,就知道此时只需要控制方向,别让飞船离黑洞太近(会被吸)或者脱离轨道(会遗失太空)。最后应该是利用了飞船部分脱离产生的反作用力给Endurance提供向前的动力。

黑洞和虫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们对黑洞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之内的事情一无所知,正因为一无所知,所以理论上编剧们怎么玩都行。

A计划的关键在于重力,我猜,这具体来说就是如何把地球上的人都送上殖民星球,而现在的人类科技无法达到如此水平,因为我们对重力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我们需要关于黑洞里奇点的一切资料。这在Brand爹看来毫无希望,所以A计划一开始只是个忽悠人的幌子,B计划的500受精卵倒是更为现实。

4、黑洞里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未来怎么样

马修的几个惊诧脸镜头配合光怪陆离的黑洞内部景象,相当明确地体现了导演致敬库布里克的少女心。这里发生的事情超出了三次元人类的认知,是打破次元墙、混淆时空的存在。层层叠叠的嵌套时空不由让人想起了Inception和诺兰处女作Doodlebug。看来折叠、旋转、重力/物理规则的改变确实是他的菜。

对于这一切混乱,剧本将其推给了五次元生物――未来人类。是未来的人类制造了虫洞拯救过去的自己、未来的Cooper领悟了这个道理后发暗号引导自己上船。

Kip Thorne把关的剧本都没解释具体原理,说明这里的具体原理显然不需要我们理解,我们只要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就好了。按照乔纳森的解释,黑洞的视界之内相当于有一个信箱,可以接收来自未来的信件,你只有到达黑洞才能发现这个信箱,而这个信箱也只能放在黑洞里,借由重力和一些特殊条件(比如爱)才能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黑洞里叠加了各种时空,未来人类把所有需要的数据和方程都通过TARS之口告诉了Cooper,Cooper再以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把信息翻成摩斯电码传给女儿的手表。

简单地说,就是未来的某个时刻,人类要做一件拯救祖先的事情,不做不可以,如果不做的话自己就不存在。这样一说是不是像因果律武器?先达成“人类存活”这个结果,再导出拯救自己的过程。因为黑洞里时空可随意操纵,所以一切都好说_(:з」∠)_

英灵Cooper,对界宝具为因果律武器:那一年送给女儿的表。

在这件任务完成后,信箱关闭,Cooper通过某条快速通道被抛到了土星附近(即出现虫洞的地方),时间这种概念在事关黑洞的时候显得无关紧要,所以大家不必在乎这一瞬间过去了多久。总之,因为一切皆有可能(积极版墨菲定律),所以男主在茫茫宇宙中被拯救也是可能的。他醒来时所在的空间站是人类暂时栖居的新家园,基于Murph攻克的重力难题建立。Brand幸运地发现男朋友(死了)的星球适合生存,因此那颗星球将成为人类的殖民地。

技术性的讲完了,我的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点,没有刚开始那种怅然了,接下来是我的个人感受。我知道这部电影算是会有争议的那一种,有人会称其神作,有人会大失所望,所以各自保留观点吧。现在想想Interstellar还是翻成星际之间好,星际穿越好像只注重穿越虫洞(在电影里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只是个基本设定),“之间”却注重距离与联系,回味无穷。

首先我们恭喜导演完成了一个让人惊叹的突破――尽管Cooper是个鳏夫,这意味着男主仍然是死老婆的命,但是这部里的女性角色居然都活着且不是坏人。这就让马特达蒙的所有戏份都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角色自拍摄起就被渲染得太过神秘,冰岛拍摄时和四人主角团钻一个帐篷密谋、几部预告里都没有出现他的脸(只有背影)、他的角色几乎未被谈起以至于人们以为他只是贡献了声音报个倒计时什么的――万万没想到一脸憨厚的马达承担了“人性阴暗面”部分。没错,他就是人类版HAL,前半部电影一直在夸赞Mann博士有多棒,就如2001里HAL是公认的最强电脑一样。

这张朴实的脸给人一种格外可靠的感觉,不过却被恰到好处的BGM出卖了(山巅对话的配乐一直很诡异,我差点以为那是马达的flag,比如他说了一半就会被风吹起的石头削了脑袋之类的)。科幻片硬核到一定境界就变成了恐怖片(比如2001),也许关于剧情大家会争论不休,然而对配乐肯定是一致好评。汉斯似乎很久没写过如此平和却直击人心的音乐了,当初的情况是――

“我能说的只有这些:在我开始之前,也就是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克里斯跟我说‘汉斯,我会为你写一页纸的文字,然后给你一天时间,你只要把这页纸带给你的任何想法都写进音乐,无论是什么。’

“那页纸和电影一点关系都没有……准确地说,克里斯那天写下的东西,或者说他希望从我这得到的东西,更多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而非电影情节相关。他真的深知如何触动我的内心(get under my skin)。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游戏。”

如果这部电影让你不止一次潸然泪下,父女的演技是一方面,配乐则同样是胜负手。配乐讲述了汉斯自己的故事,那里有回忆和感性的力量,饱含着无止境的汹涌情绪,这些情绪凝练成了与电影相称的心境――超越时空的爱。

这个非常G级的主题可能会让部分观众失望。诺兰是复杂叙事、烧脑剧情、悬念、反转的代名词,可以说是大卫芬奇的光明版,前提是他和大卫芬奇共同具备的特点――出乎意料的狡黠和对人心的洞察。然而星际穿越既没有格外意外的段落(来自未来的消息+反叛的好人都谈不上创新),居然还爱满人间,似乎真的更适合斯皮尔伯格。然而从一系列的访谈里我们得知,诺兰,抛开以往那些辛辣,其实是个行事果断的古典派,对老少咸宜的家庭片感情深厚,一旦得到最顶级的资源,立刻会着手干自己想干的事。在华表殷切的“买买买,你要什么我们都给你”的鼓励下,他拍出了这部好莱坞没有公司敢交给任何导演拍摄的电影:

――一部绝对现实主义的硬科幻,它硬到制片人/编剧是与霍金齐名的物理学家,履历表里赫然有一篇《虫洞,时间机器与弱能量条件》;它现实到飞船内部几乎全是模拟信号而非酷炫至极的数字信号,而主创们认为最超越现实的东西居然是其他太空探险片飞船最基本的设定:休眠舱,影片主题则是如今人类也在面临的难题:饥荒与沙尘暴;它朴素到一块绿幕都不用,能实景则实景,能模型则模型,不能模型用投影,总之要让演员真的和场景互动――你找不到比它更硬、更现实、更不闪耀的科幻片了,它甚至没用一点小花招,连真空里的无声环境也是真的无声,我是说,真的无声。制片厂不允许电影里不用一点音轨,因为绝对寂静会让观众恐慌,诺兰一拍桌子说太好了,就要这个效果……

就是这样一部完全基于现实、由著名mind-fuck导演制作的电影,却拥有最不可思议的两个内核:爱,以及神棍般的拯救方案。这让刚才那一段的铺垫成了无关紧要的细节,管你是多高大上的严谨学术设定,总之一切设定为剧情服务,而在绝对现实的基调下,影片用完全跳脱现实认知的方法给出了一个happy ending。这是诺兰一开始就打算好的,他想描绘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和一个完全“跳脱”的结局,和先前铺垫的未来一点都不相称。

不巧的是,高维度生命的介入,这点2001已经用过了。如果我没看过2001,我可能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十分天才,可是我们都认识Dave,都认识黑石碑,都经历过不明觉厉的黑屏和精神污染MAX的银河映像,所以,即便这次看到了完全不同的视野、叹为观止的嵌套书架――有棱有角、冰冷、机械,诺兰的一贯风格,在盗梦里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可它还是让人一直想起库布里克。而父女隔时空交流,尽管在影片的设定下很科学,却还是让人感到“这一点都不科学”,突如其来的美丽新世界也超前得太多了,一瞬间惊出一身冷汗以为Cooper在做梦。仔细想来这倒是说得通,Cooper在黑洞里是无视物理法则的开挂状态,未来人类开一条快速通道就能瞬间拯救他,只要他传达出信息完成了任务。而有可能被口诛笔伐的交叉剪辑段落:图书管理员Cooper和回忆往事的科学家Murph,如果你质疑“时间怎么可能那么巧,这两人居然同步了?”,那么请记住,时空不是定量,黑洞里的时空可以选择、干涉,两人并非“同时”,而是Cooper找到了那个时刻的女儿。

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和现实主义差好远,可一旦扯进来自未来的高维度生物,一切皆有可能。这真是个相当方(偷)便(懒)的设定啊。

撇开这点不谈,我不满意的大概是――喂,Doyle便当发得好随便,为了推进剧情居然站在原地等便当?其实完全可以表现为“Doyle一刻都没耽误、用尽全力想上船但还是被卷走了”,不知为何要让他发呆。还有,那段放火烧田/冰原摔跤的交叉剪辑比较怪异,前者的戏剧冲突太浅,根本无法和后者相提并论,哥哥的态度很匪夷所思,似乎是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有点夸张了。

至于担负起以往女主角任务(黑化并/或死去)的马达,这次的阴暗设置和之前的诺兰作品比有点小巫见大巫,也算不上旅程中的最大危机,而且笑果还挺足的。也许导演更擅长写邪恶的女人。

不过这两个设定也只是旅途中的麻烦而已。这部太空探险片里没有光怪陆离的外星生物、叛变邪恶的AI、酣畅淋漓的空战,有的只是最真实的目的、最艰难的抉择和最现实的挑战,这就是触手可及的未来、人类最可能遇到的麻烦,尽管如此,诺兰还是从开始就下定决心给我们好结局。“我想给本片注入一点阿波罗精神。” 他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伴随着NASA的航天项目长大,那时人们向往太空,不懈探索,如今却固守地球,令人沮丧――这部电影不仅关于爱,也关于导演希望全人类都坚持的梦想,探索、开拓、冲出太阳系、冲出银河系,人类不该葬身于地球。

Brand教授反复念及的诗句: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这就是指引人类的明灯,同时也是诺兰向观众传达的意思,如果TDK三部曲还不够表现他的燃向少年心,那么这部则让其初心彻底暴露――原来仍然是爱的战士啊。。

所有震撼视听的异世界好像都不及Cooper对女儿突破次元的爱。Brand认为,爱不是虚无缥缈的设定,现在我们的理解有限,也许在更高的次元,爱可以被量化。是的,爱是推动一切的关键要素,影片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爱与重力,唯有这两者可以穿越时空。为什么Cooper父女会被选中?因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到他们这样,只有Murph才会念念不忘父亲的任务和信念,这种牵挂如此之深,以至于黑洞那头的人可以利用这丝牵挂完成信息的传递。如果这种爱不够强大,那么Murph也不会回到儿时的房间看表了,何谈拯救人类。

因此人类的梦想终究以爱为动力,就如远在美国的儿女牵动着Limbo里的Cobb,而哥谭则牵动着布鲁斯韦恩。

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观后感、影评

ps. 本片预算为1.65亿,本来华纳和派拉蒙想给两亿,导演说要两亿干嘛?又用不完……

=======

乔纳森解释为何未来人类不通过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向过去传达信息:The idea being, however, that gravitation is such a slippery bastard that you would have to -- the only way it would be possible would be within certain regions of space, right? In 2001, the idea is the Monolith is buri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because only a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reature would be able to get to the Moon from Earth. It becomes an acid test. If you can dig it up, then you're sufficiently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 you've gotten to the Moon -- so here's a beacon to let you know what the next step is. This is different. This is the idea that communication or gravitation might be such an extreme and difficult phenomenon that it would only be possible in the most extreme reaches of space. In other words, you imagine the letterbox in which you would be able to leave yourself a letter from the future, but the letterbox is beyond the event horizon of a black hole. You don't even know it's there.

(用重力传达信息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内。在2001里,黑石碑埋在月球上,是因为只有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文明才能到达月球、找到石碑。这就像一个测试。如果你真能把它挖出来,说明你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要求,那么你就得到了如何往更高层面发展的指示。而星际穿越里则是不同的情况,那就是交流/重力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只能在最极端的空间里才能达成。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一个信箱,这个信箱可以接收来自未来的信件,然而这个信箱在黑洞的事件视界内,你甚至不知道它就在那儿)

一篇克里斯的访谈:http://site.douban.com/134535/widget/notes/12885672/note/449946943/

Q:网友们已经试图指出《星际穿越》的漏洞了。你有没有觉得这种流于表面的咬文嚼字有点蠢?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

N:老实说,我还没去看他们试图指出了哪些漏洞,所以我还没办法逐条解释。我的电影在某些方面总是被以一种高得奇怪的标准衡量,而其他所有人的电影也没被这么对待过――这我可以接受。人们总是控诉我的电影有情节漏洞,我非常清楚那些漏洞的存在,而且会很清楚人们何时会发现,但他们一般发现不了。不过大家在质疑哪些科学问题呢?那可是基普的专业领域啊。

评《星际穿越》:选好幕和座 避谈《三体》

诺兰执导的年度最受期待科幻片《星际穿越》(Interstellar)今日在中国内地公映。从10多天前该片在北美开放试片以来,中国内地的媒体和热心影迷就在盯北美各种影评集散地。截至昨日,烂番茄的新鲜度为73%,属于中上水平,媒体评分Metascore为73分(100满分),IMD B用户评分则高达9 .1。看来普通观众对这部影片比影评人们要宽容不少。票房方面,这部被定为“13岁以上观众观影”的科幻片,尽管有较高票价的IMA X助阵,但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以4750万美元输给了敢拿来同期硬碰的高分(烂番茄90%新鲜度)合家欢动画片《超能陆战队》(B igH ero6,可望明年年初引进内地),在周末票房榜上排名第二。

这当然不会浇灭中国内地观众对它的期待。只是,我们该抱着怎样的期待入场,才会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呢?它是不是一部“神片”?从中可以留意哪些门道?过去两天,《星际穿越》在上海和广州举行了试映场,南方都市报邀请了多位身在上海、广州的影评人、作家提前品鉴,从多个角度、第一时间为你提供最直接有用的参考。

如果你希望在看片前尽可能屏蔽关于它的信息,那么,请你把这几个版留着,看完片之后再读,也许能为你带来更多的观影乐趣,说不定会有“二刷”的冲动哦。

而导演诺兰和他妻子的南都独家专访就在影评之后,粉丝们切勿错过。B03-07专题统筹:伍洁敏

个人鉴定:★★★★

它是一个巨大的、凝结了大量精良人力物力的存在,无法忽视,而过度吹捧或故意贬损都显得不够适切。降低期待、选块好幕、避谈《三体》,是我能给出的三个建议。

看完《星际穿越》,我个人觉得,很难给这样的电影写影评。论技术,它就是那种运用并反映当今人类电影工业最高水准的产品,跟它比,中国电影乃至全世界的多数电影,用《星际穿越》里的话说,都像是“低维度的存在”。你很难看到这样的电影在叙事技巧之类传统工艺上犯多大错,但你也很难指望它有多大的挑战性,或者在艺术上有多精深,因为这种规模的产品必须尽量亲和大众。

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凝结了大量精良人力物力的存在,无法忽视,而过度吹捧或故意贬损都显得不够适切。当然,所有迎难而上给它写影评的作者都值得鼓掌,我说的也仅限于狭义的“影评”,由电影生发的广义的评论,相信多多益善。作为抢先看过的人,我干不了这些,就给几个建议吧。

一、降低期待。这并不是一部具有太多视觉奇观的电影,对观影经验丰富的观众来说,它甚至不具有太多剧情悬念。《星际穿越》带给观众更多的是观念上的奇观,关于这点,我会在第三条建议里说。

二、选块好幕。我尊重选择去看普通版或DM AX版的观众,但就我个人而言,这种技术水准的电影必须去看IM AX版(可惜内地和香港都没有IM AX胶片版)。那作为一枚广州观众,问题来了:是去白云万达还是U A花城汇?

当然是白云万达。如果你不介意交通问题的话。无他,万达的银幕更大,可视距离更佳,空间感更好。不少人会说:我怎么觉得花城汇的IM AX幕不比万达小?那是因为它的座位离银幕更近。在万达你好比是正常距离看42英寸的电视,而花城汇是把32英寸的电视拉近了给你看。所以即便是我这种看电影爱往前坐的人,在花城汇也得坐到第9排眼睛才舒服,而它的IM AX厅一共只有11排座位。而且我必须提醒你,《星际穿越》IM AX版的中文字幕硕大无比,所以离银幕越近,看字幕会越比以往吃力。

当然,我也有朋友就是喜欢花城汇因为银幕近而产生的视觉包围感,大家各取所需吧。至于到底哪家幕更大,其实看座位数就知道了:白云万达IM AX厅座位429个,花城汇290(增城万达IM AX厅314个,不过这家我没去过,所以前头没提)。

三、避谈《三体》。因为《三体》粉在网上对这部小说夸得太多,甚至有因此贬低各类科幻电影之嫌(总说“这来自/不如《三体》”确实有可能乞人憎),所以看完《星际穿越》提《三体》可能会拉仇恨。我只能说,这部电影里的大量观念,在《三体》里都有(当然这只是因为两者都建基于人类对宇宙和时空的科学理论),因此,我看电影时并没脑洞大开――― 因为之前看书的时候开过了。如果你还没看过《三体》,恭喜!看《星际穿越》你能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快去买票吧!

太美了,请你停留

这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太空科教片,把天文物理学拍成了电影,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展现在银幕上,把沙子装上了水。

直到从电影院里出来,我仍然很难从《星际穿越》带给我的震撼与战栗中清醒过来。开着车子出了电影院的地下停车场,我握着方向盘的手仍然在发抖,恍惚中,以为自己是在开宇宙飞船。

《星际穿越》讲述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时空裂口”,通过它可以到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穿越虫洞,来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在这艘飞船上,探险队员面临着人类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战。

这部电影除了库珀的父女之情细腻感人之外,最迷人的,是电影给我们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浩缈无边的宇宙。那种壮观恢宏,与人类的缈小若芥子相比对,令人几欲掉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类只能无条件地臣服。然而,即便人类只是一根芦苇,也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他们不甘心灭亡,他们想要逃离万物之神安排他们生活的星球,开始了在不同时空当中的穿梭。

在巨大的土星的光环衬托下,在原本庞大的太空站,居然如羽毛一样轻盈而安静地飘着,旋转着,那么美,那么美。但飞船中的宇航员们,看不到,他们都在冰水当中休眠了两年,留给他们的,只有无边的孤寂。

当库珀们经过一个扭曲的时空从某个星球回到太空站之后,他们见到了太空站的同事;这位同事的胡子已经斑白,他淡淡地说,我已经等你们23年多了。是的,天上一小时,人间已七年,外星系几个小时的冒险,地球上库珀的子女已长大了。时间的资源是那么珍贵,燃料和能源又是那么稀缺,库珀到底是继续前行到新星球,建造一个新人类的殖民地;还是重返地球,与女儿重逢,仍然是一个极为痛苦的选择。

不过,影片最大的主角,不是宇航员们,甚至不是爱,而是虫洞、黑洞、万有引力和时空旅行,还有空洞的宇宙。《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是明星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教授,他的科普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和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B・格林的《宇宙的琴弦》,被称为宇宙物理学研究进展的三部曲。这是一部美轮美奂的太空科教片,把天文物理学拍成了电影,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展现在银幕上,把沙子装上了水。

他们穿越了虫洞;他们又穿越了黑洞。我们只看得见飞船冲进时空扭曲的球体当中,星星和星尘就如流沙一样在飞船旁边迅速地化掉,整个屏幕、座位都随着巨大的机器轰鸣作响,谁也不知道下一刻这些勇敢者们是死是活,是即刻化为齑粉、分解为原子;还是踏进另一个星系,又在冰水休眠中守候着下一个百年孤寂。观众们不知道,宇航员们也不知道。

当地球人还在快毁灭的三维世界里哼哧哼哧地种玉米的时候,宇航员们已寻找到了黑洞中的五维空间,在那里,时间变成了一种实体的胶着的存在;而未来,则是另一个可以爬上去的山坡。正是未来的我们自己,把虫洞放在现在的人类触手可及的地方,自我拯救。这是无数探索星空的科学家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人性,才终于走通的路。

这一刻,科学仿佛变得无比的性感撩人;让人忍不住想发出这样的感慨:太美了,请你停留!

《星际穿越》影评

电影《星际穿越》的确非常好看,让我大开眼界,看的过程中我没有时间走私,因为那里边把虫洞、黑洞理论、相对论、万有引力等等融合在一起,剧情复杂,惊喜与转折不断出现,我不能分心。影片内容波折,超越现实生活,当世界在历经极端气候与粮食危机,地球濒临末日之际,一位电机工程师与一群专业研究者还有顶尖太空人,唯一的女航员,扛起了人类史上最重要的任务,越过已知的银河,在星际间寻找未来出路。同时必须先割舍无法与家人见面的亲情牵绊,在爱与勇气、生存与挑战中,跨越星际拯救人类。这部电影充满情感充满能量却不冗长沉闷,有着令人吃惊的画面,画面大气,漂亮,令人看了惊叹不已。影片情节符合逻辑,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作品。我特别喜欢那个超能力的机器人,惊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敢。故事发生在太空,星际,危险性很大,让我感觉到了生命的重要,无私奉献的伟大。当人类与自然界抗争或者说去其它星球探索征服的时候,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和困难,然而人类的勇气和正能量的精神,却毫不退缩。伟大的人们,聪明的人类,可恶的自然灾害,充满了神秘感的星际,把观众紧紧的吸引住,把我们带到了人生的一个轮回时光,让我们清楚的看见了剧中女主角的心灵的执着,对她爸爸的期待和等待,以及对爸爸的信任和思念。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个做儿子女儿的都非常佩服和信任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幽灵,真的有幽灵在保佑着每个孩子的一生。我爱生命,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9013.html

更多阅读

心灵捕手观后感600字 观心灵捕手有感

观心灵捕手有感(一)这个假期,有机会看了几部电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的《心灵捕手》。一个在学校做清洁工的数学天才,一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一个出色的心理医生,外加一个个平淡却很真实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精彩的电影。两个小时的电影

小鞋子观后感400字 观《小鞋子》有感

  观《小鞋子》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这样一个小男孩。他仅仅是一个九岁的小学生,家境十分贫寒,家中一共有三个小孩,弟弟、妹妹,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九岁的阿里在帮家里买菜时,顺便帮妹妹修一双漂亮的小红鞋,却在买菜时不

声明:《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观后感、影评》为网友一个人的生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