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南美洲 南美洲-基本介绍,南美洲-行政区划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陆地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大陆东至布兰库角(西经34度46分,南纬7度09分),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度18 分,南纬53 度54 分),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度20 分,南纬4度41分),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度40 分,北纬12 度28 分)。总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含附近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按面积大小排七大洲第四。截止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亿8千万,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南美洲海岸线长28700公里。海岸较为平直,少岛屿和海湾。

南美洲地形_南美洲 -基本介绍

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面南美洲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陆地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与南极洲相望。总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含附近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按面积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个。南美洲海岸线长28700公里。海岸较为平直,少岛屿和海湾。


南美洲罗赖马山

南美洲大陆的地形可分为三个南北方向的纵列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东部为波状起伏的高原,中部为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脉长9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脉,阿空加瓜山海参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东部为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积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为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

南美洲的自然资源丰富。石油、铁、铜等储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占到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草原面积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4%,渔业资源和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区原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过不少王国。15世纪后,它们先后沦为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时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渐减少,而欧洲白人移入数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与白人混血。另外,为了适应种植业的需要,弥补印第安人劳动力的不足,从非洲贩入不少黑奴。久而久之,南美洲形成了以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为主的大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和压迫是残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种人是这种统治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为主体的风起云涌的独立解放运动。一时间,出现了西蒙・玻利瓦尔、圣马丁、奥希金斯等一批独立战争的英雄。经过多年的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败而告终,南美各国在19世纪20年代纷纷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美洲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发展最快。

南美洲地形_南美洲 -行政区划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委内瑞拉首都: 加拉加斯?圭亚那首都: 乔治敦?, 苏里南 , 首都 , 帕拉马里博?厄瓜多尔首都, 基多?秘鲁首都, 利马?巴西首都, 巴西利亚?玻利维亚首都, 苏克雷?智利首都, 圣地亚哥?巴拉圭首都, 亚松森?乌拉圭首都, 蒙得维的亚?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法属圭亚那首都, 卡宴

南美洲地形_南美洲 -区域名

南美洲域名有如下这些:

.VE委内瑞拉域名(委内瑞拉英文:Vene-uela)

.CL智利域名 (智利英文:Chile)

.AR阿根廷域名 (阿根廷英文:Argentina)

.BR巴西域名 (巴西英文:Bra-il)

.co哥伦比亚域名 (哥伦比亚英文:Columbia)

.AI安圭拉岛域名 (安圭拉岛英文:Anguilla)

.pe秘鲁域名 (秘鲁英文:Peru)

.BO玻利维亚域名 (玻利维亚英文:Bolivia)

.GY圭亚那域名 (圭亚那英文:Guyana)

南美洲地形_南美洲 -历史

名称由来


南美洲历史由来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美洲的命

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并对大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亚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跨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于是,法国几个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着《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地图上也加上了新大陆――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中古时代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大陆古文明发原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现印加帝国。1529年,印加帝国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实力大大削弱。1533年,皮萨罗率军入侵印加帝国,设计杀害了帝国末代君主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

到15世纪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尔北部,南达智利的塔尔卡,人口约900~12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栽培玉米、豆类、马铃薯、木薯、昆诺阿等作物,驯养骆马和羊驼,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驿道、建筑、手工业等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光辉的印加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比亚、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国以外人口较集中的地区。

近代以后


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

16世纪

初,来自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葡萄牙侵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

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殖民者经过激烈争夺,分割了圭亚那地区和近海一些岛屿。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 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鲁(包括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3个总督辖区,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总督区。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种奴役制度,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或矿场作无偿劳动,大肆掠夺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银财富。

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宗主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强迫殖民地人民专门生产一、二种能在国际市场牟取暴利的农矿产品,形成单一产品制,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也逐渐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到18世纪后半期,宗主国所竭立维护的殖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个主要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南美洲人民走上独立战争的道路。

1810年,武装起义烈火燃遍整个南美洲。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西、葡殖民统治。

南美洲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其中以西蒙・玻利瓦尔解放委内瑞拉、建立共和国最具代表。1819年2月15日,玻利瓦尔建立安戈斯图拉议会,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他被选为委内瑞拉总统,立即发动解放新格拉纳达的战役。8月7日,博亚卡战役。12月17日,玻利瓦尔创建哥伦比亚共和国,并把它分为三个省:委内瑞拉、昆迪纳马卡和基多。议会选举他为哥伦比亚总统。在之后玻利瓦尔解放利马,整个西班牙美洲彻底解放。

到1826年,相继建立起10个民族独立国家,只有圭亚那等少数地区尚处于英、法、荷殖民统治之下。独立后,名义上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为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掌握,实行独裁统治,维护大庄园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经济发展缓慢。英、美等国乘虚而入,将各国变成他们的原料供应地,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的场所。

19世纪初,整个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葡萄牙更在1808年被法国所占领。因此,葡萄牙的布拉干萨王朝(Dinastia de Bragan?a)逃亡到南美洲的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迁都里约热内卢。1815年,巴西得以成为王国。而后巴西分别被佩德罗一世和二世统治,1870年代以后,废奴主义的呼声愈来愈大。1879年,主张废奴的人士开展了废奴运动,各省议员随即开展了省议会,投票表决废奴运动。1883年,“废奴联盟”成立,废奴运动蔓延全国,1889年佩德罗二世逃亡至法国,巴西帝国正式瓦解。

19世纪末崛起的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排挤其他国家的势力,成为南美洲的霸主。南美各国人民进行了反帝、反霸、反殖,维护国家主权的长期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斗争日益深入和广泛。南美国家带头发起反对超级大国海洋霸权的斗争,掀起了以收回民族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国有化浪潮,积极推行地区经济一体化,争取建立国际前英属圭亚那经济新秩序,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和1975年,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苏里南)先后摆脱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南美洲除法属圭亚那和英国、阿根廷的争议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外,共有12个独立国家。它们均属发展中国家。

南美洲地形_南美洲 -地理环境

位置


南美洲

南美洲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

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面积约1797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一个地区为法属圭亚那。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一个地区为福克兰群岛(又名“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英国争议)。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地形

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

安第斯山脉由几条平行山岭组成,山体最宽处达400千米,全长约9 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脉有不少高峰海拔6 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由北至南,分别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潘帕斯草原。其中亚马孙平原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地形坦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

地质

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较多、地震频繁且多强烈地震的一个洲。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东岸火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安第斯山脉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上较高的活火山。地震以太平洋沿岸地区最为频繁。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28 700千米,比较平直,多为与山脉走向一致的侵蚀海岸。缺少大半岛和大海湾。岛屿也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陆南部沿海地区。

气候


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着。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则有呈带状分布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则为高山气候,在南美洲东南部则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部分地区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26.8℃之间,远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热带地区炎热。南美洲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小,不像亚洲、北美洲那样变化剧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70%以上,为各洲中沙漠面积较小的一洲。

由于安第斯山脉影响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系


伊瓜苏瀑布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其中,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支流超过1 000千米的有20多条。南美洲主要的河流有亚马逊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内格罗河、乌拉圭河等,长度分别是6440千米、4700千米、2550千米、2000千米、1500千米。

南美洲水系内流区域很小,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

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终年不冻。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米,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区的荒漠高原地区多构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区多冰川湖;内流区多内陆盐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灾害

南美洲主要受到三大灾害的侵袭,分别是地震,火山爆发和厄尔尼诺现象。

地震灾害

行政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南美洲 南美洲-基本介绍,南美洲-行政区划

南美洲地震带

南美洲的造山运动是由南美洲板块和那兹卡海板块相互挤压而成,形成

安第斯山脉,属新褶曲山脉,其上又分布许多活火山。近一百五十年来发生四次重大地震,第一次为1868年发生在厄瓜多及哥伦比亚的大地震,死伤人数约7000人;第二次发生在瓦尔帕莱索(智利),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8.6 ,死伤人数约2万人,发生在1906年年,第三次发生在奇廉(智利),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7.8 ,死伤约3万人,发生在1939年,第四次发生在钦博特(秘鲁),地震强度为芮氏规模7.7 ,死伤6.6万人,发生在1970年的年。主要火山仍存有数座。

主要火山

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在阿根廷,海拔6960公尺,为死火山。另有尤耶亚科火山,位在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23公尺,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在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09公尺。青坡拉索山,位在厄瓜多,海拔6310公尺,属休火山。

哥多伯西峰,位于厄瓜多境内,海拔5896公尺,属活火山;鲁伊斯火山,位在哥伦比亚境内,海拔5399公尺,为活火山;桑盖火山,位在厄瓜多,海拔5230公尺,属活火山;通古拉瓦火山,在厄瓜多境内,海拔5016公尺,属休火山;皮钦查山,在厄瓜多,海拔4794公尺,属活火山。

厄尔尼诺

1997年12月厄尔尼诺现象观测到的海面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比平常上升了五度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信风减弱,而极强风将热带暖流挤向南美沿岸,水温升高,南美西岸涌升流减弱甚至消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9636.html

更多阅读

甘蔗介绍_甘蔗频道_农作物平台 甘蔗基本情况介绍

甘蔗基本介绍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1998~1999年世界原糖总产是1.287亿吨,其中我国食糖总产893.4万吨,成为世界第三产糖大国。近50年来,我国蔗糖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甘蔗种植面积从1949年160万亩发展到1998年2000万亩;甘蔗总产从194

声明:《行政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南美洲 南美洲-基本介绍,南美洲-行政区划》为网友撩妹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