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剧情介绍
在参加高中好友婚礼时,陈寻(彭于晏 饰)偶然回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方茴(倪妮 饰)。他与她在高中校园里相识,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怦然心动,也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羁绊。在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岁月、从千禧年到非典肆虐的年代记忆中间,他们的情感萌动、升华,最后无奈地结束。他们与好友乔然(魏晨 饰)、林嘉茉(张子萱 饰)、赵烨(郑恺 饰)一起,作为80后整整一代人的缩影,曾经共同为爱情矢志不渝,坚守着心中最初的那份纯真;也曾经一起被命运捉弄,因为不愿放弃而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在匆匆而过的岁月间,他们顽强地生长成人,却无奈地失去了彼此。这段无法忘怀的记忆,让如今30岁的陈寻释怀了人生中的遗憾,找回了少年时代的勇气,让他决心重头再来,跟随记忆的线索去寻找方茴,去追寻生命中那阳光璀璨的匆匆那年。
影片根据九夜茴同名小说改编。
标题:匆匆那年好看吗
网址:http://u.www.AihuAu.com.net/subject/1606385.html
沙发回目录
匆匆那年好看吗 网友短评
歌德 | 2014-12-12 09:47
俩主演加起来都快60岁了,演啥高中生,尤其是彭于晏,分手就演高中生,又演,糟蹋高中生形象,别老是仰拍,下巴巨大老惊悚了;化妆师一定和倪妮有仇,学生妆丑哭,各种毁形象。张一白也没比小四好多少,顶多是从ppt升级到幻灯片自动播放
张一白从将爱(片段集锦)开始就无法完整拍电影,这次以最Low不堪的VCR主题问答来作为“影片”结构。试图照《同桌的你》画嫖,堆砌流行音乐MV集锦,加以标致面瘫化表演和鬼哭神嚎式对白,最终迷失在妇科医院手术桌上,还不用麻药!大概这年头不开房不堕胎都不好意思叫(青)春片。
终究不是一个年代的人,除了灌篮高手的主题曲,没有任何的共鸣,而感到一丝悲伤的是大陆的怀旧青春片也变成了一样样的套路化,没有任何的惊喜感,甚至连“情怀”都谈不上,这样一部难看的电影让我难以想象小说有朋友嘴里说的“还可以、挺好看…”今后的怀旧青春片想必开始有些压力了,从匆匆那年开始。
给个四星吧,毕竟比《致青春》和《同桌的你》好看,人物的认同感还是有的,就是逃脱不了国内青春片老气横秋的表现方式,真是三而竭。如果我们回忆青春真是如此沉重的话,那为何还要怀念它?
板凳回目录非原著党眼中的《匆匆那年》
歌德 | 2014-12-12 09:48
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也没有看过电视剧,之前对本片仅有的印象是王菲的《匆匆那年》和一支预告片。因此,我抱着不太高的期望,去看本片的点映,结果我却发现影片出乎意料得好,也许跟期望值低也有点儿关系吧。本片在我心中能给8.5分,考虑到本片的质量确实不错,尤其是对比其他国产片,给9分作为鼓励。
=================以下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看完本片,首先要说的是它的叙事结构和剪辑,两者结合得比较完美,观众的思维能够自如地跳跃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不会觉得剧情上有什么令人错愕的地方,这一点很值得称赞。导演的剪辑技巧确实提高了叙事的层次感,而不是单纯的炫技。
另外一个令人有深刻印象的地方是,导演对光和影的运用,很有水平,许多场景配合合适的光影,给人唯美的感觉,也极大地增强了镜头的表现力,使观众可以非常入戏。
另外,导演很喜欢营造一些夸张的场景,比如多次的群殴、闹事场景,导演都刻意夸张事件的规模和气氛,同时用独特的镜头给人以特别的感受。对于这一点,我要说的是,有些场合运用得还是比较得体的,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几次几个人一起奔跑的场景,比如最后苏凯等人追打他的上司的情形,都很出色。但有得必有失,有些场景过于刻意,反而让人有导演在装逼的感觉,比如旱冰场那场戏,过于玄幻但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导演在本片中,还有一点非常值得称道,他在许多细节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不由得会觉得本片的结构设计得很好,前面的许多地方也都是伏笔,暗示了后续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是本片的点睛之笔。我最喜欢的照应是世界杯大闹那一场,赵烨的石膏和林嘉茉得到的SK开头的钱,非常让人动容。
总而言之,本片导演无论在整体的叙事和抒情上,还是具体的场景设计和剪辑上,都具有相当的功力,这些技巧上的优异处理,保证了本片的基本品质。
接下来说说演员。整体上来讲,本片的演员平均年龄有些偏大,带入角色在高中时的生活时,显得不够自然,有些场景甚至令人出戏。但这是这类题材剧的通病,也不能要求主创更多。
单独来看,彭于晏的表演是中规中矩的,我觉得他发挥地最好的一场戏,是毕业K歌时,方茴回来与陈寻相拥而泣的那场戏。两个人的表演都极具张力,也使得这一场景是本片最动人、最唯美的场景之一。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彭于晏确实在努力的克服自己的台湾口音,但是很遗憾的是,几场关键的戏份,他开口说出的台湾腔,仍然让我出戏。并非不肯定他的努力,但其实本片为他请一名配音,效果真的会更好。
倪妮整体的表现非常不错,基本符合我对这个人物的预期,几次情感上的转变,也都有不错的刻画。尤其是她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尽管受到很大伤害,但仍爱着陈寻,却也知道自己必须离开他的心境和状态,最后医院的分别更是非常精彩。要说不足的话,我觉得大学之后的倪妮的妆扮,稍微有点儿过于精致,她应当更朴素一点儿的,当然,这里我认为是化妆师和导演的问题。
其他几位主演,郑恺延续了他在《致青春》中的风格,将那种稍微有点儿痞气的角色刻画得活灵活现,值得肯定。张子萱的角色则是最为现实的一个,她的表现也令人满意。这里必须专门说一下陈赫,我相信,导演选陈赫来演这个角色,是经过考虑的,因为,选择陈赫意味着这个角色本身的一些特点将会被陈赫身上的“曾小贤”气质所覆盖,这对于影片究竟是好是坏,导演心里应该有数。实际上,我们也看到,苏凯的形象,在高中时代,就已经有了曾小贤的影子,而到了成年时代,完全就是活脱脱的曾小贤了。观众的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只要陈赫出场,无论是否有笑点,立马引起全场的热烈反应。至少现阶段,陈赫还不能完全摆脱别人把他看作曾小贤的状态。个人还是希望陈赫逐渐能有所突破,让观众朋友们认识到他的其他侧面,希望他在微爱中能有不错的表演。
最后来说角色和情节。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我相信,剧情中绝大多数的狗血之处应该是来自原著的,这里导演也确实很难做出大的调整。本片最有争议的角色应属男主角陈寻了,他曾经是非常纯情的,一心一意地爱着方茴,方茴也同样深爱着他。但是进入大学校园以后,他却一步步地发生着变化,最终成为了渣男,出轨并抛弃了方茴,并且直到最后才有所悔意,当然为时已晚。这样的男人当然是存在的,但是本片中男主角居然尝试为自己洗白,以自己出轨之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其实努力过,这就有些可笑了。男主角的很多行动都是看似英勇,其实只是懦弱罢了,非常可悲。
接着说女主角,相信不少观众会有疑惑,为什么方茴对这个渣男会如此的死心塌地,几乎可以不计前嫌,我也没法与她产生共鸣。不过女人的心我不懂,也许女人的爱本就没那么理性。相比之下,其实沈晓棠的角色更加可怜一些,她也没犯什么错误,对陈寻的感情也算真挚,但是无疑陈寻对待她是很不负责任的。
赵烨和林嘉茉这一对,其实是非常现实的一对。两个人并不是深爱着对方的,仅仅是赵烨的单相思。但林嘉茉感情受挫时,赵烨总能在她身边,于是时间长了他们就在一起了。最后分手的理由也非常现实,我的理解就是林嘉茉和赵烨的生活层次不同,最终结合也不会幸福,其实这一点基本是对的,尽管两人的感情很好,但是相信真正面对婚姻,他们这样的组合,之间一定会产生很多矛盾的。倒不如像剧中一样,把两人最后的记忆定格在美好的回忆中。
最后,必须得说,影片中的不少段落,设计得很有笑点,全场观众都能跟着开怀大笑。作为一部商业片,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这些小幽默能够让人在淡淡的忧伤中,也不忘快乐的精神,对于观众而言,也算是一种享受。
综合评价的话,对于青春及爱情题材有一定兴趣的观众,值得去影院欣赏本片,我也相信本片能够值回票价。而尽管不了解原著,相信原著的读者们也会乐得看到这么一部诚意十足的电影改编作品。
正文结束,以下是一些无关主题的闲扯。
本人是重度脸盲症患者,方茴出现在旱冰场上的那场戏,直到陈寻喊出她的名字,我才最终确认那个人就是方茴。林嘉茉也是一样,上了大学直接就没有认出来了。另外,陈赫在中学时的半长发,也让我花了好久,才认出来。
现在人的消费能力确实还是很强的,今天去看的场次,全场坐满。放映结束出来一看,影院里1个半小时内的排片,无论是什么电影,都售罄了,这可是一个十几个厅的大影院。毕竟是周六,群众的观影热情实在是高。
海报中的“匆匆那年”,第二个匆做了镜像对称的处理,对我而言这个处理糟糕透了,我就像看到了错别字一样,始终感觉不舒服,强迫症患者面对这种问题真心头疼。
片中关于篮球场景的刻画,看起来有点儿像致敬灌篮高手,并且也是两次放灌篮高手的主题曲,相信不少人会很有共鸣。当然,我觉得拍出来的打篮球的画面,还是不够细腻,显得山寨了一些。
苏宁易购的广告植入的这么生硬,苏宁的老板你知道吗?反而我觉得伊利牛奶则是既有存在感,也不算别扭,可以点个赞,尽管我更喜欢蒙牛一些。
关于王菲的那首匆匆那年,之前在微博上也听到了,那时感觉还行,但是看过电影之后,顿时觉得这首歌的好听程度又上升了几个档次。另外,结尾放歌的时候,背景里各种东西掉入水中的画面很唯美,我很喜欢。
#4楼回目录《匆匆那年》:很难互不亏欠,更难藕断丝连
歌德 | 2014-12-12 09:48
文/公元1874
看完《匆匆那年》,我一直在想,校园恋爱这件事,到底有多少打动人的地方呢?因为从《致青春》《同桌的你》票房都很好,《匆匆那年》三天票房就一亿多了,从商业上来看,很多观众都去看了,随便问了问我的朋友们,尽管也有不少表示被打动了。我问他们,究竟被什么打动了,其中一个姑娘想了一下,说,可能是在倪妮演的方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通俗点讲,这就是情怀吧。
情怀这词,都快被罗永浩给用烂了。究竟什么才算是情怀呢?首先,我觉得《匆匆那年》的原著故事,本身不算一个有什么鲜明的特点。过去我曾经总结中国流行的青春故事,无外乎劈腿、打架、打胎,出国。《致青春》《同桌的你》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匆匆那年》也一如既往的符合这个定律。是不是国产电影要讲青春,就一定得有这些呢?我觉得非常无奈。这一点我倒是喜欢韩寒的那些小说,至少不在这个框架里给禁锢住,《像少年啦飞驰》让我深刻的,是人成长过程里深深的迷茫。
这种迷茫,好像在《匆匆那年》里或多或少也有,但这种迷茫感可能不是主创团队的初衷。出生于60年代的导演张一白,在自己还算年轻的时候拍过《将爱情进行到底》,一炮而红取得了成功。但十多年后,他再来拍校园爱情故事,甚至把背景从大学搬到了更加年轻的高中,就显现出了明显的断层感――他不明白80后的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因此单纯的拼凑出《灌篮高手》、旱冰场、还珠格格的主题曲等等时代元素到电影里,放弃了对人物情感关系的渐进式塑造。
九夜茴的原著写了几十万字,她可以细腻地去写陈寻和方茴在十年里的成长,可以将上面提到的四种元素融入到上百种更多的元素里,温水煮青蛙式的让观众去感受两人的感情世界;但在电影里,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张一白显然是没想好如何去体现两人感情的成长,因而拔苗助长式的靠流行金曲等时代元素来催长,结果自然就不好了。
至于演员的选择,拍了《激战》和《黄飞鸿》之后的彭于晏,真的不像一个高中生。尤其是海滩那场戏,脱了衣服,露出一身肌肉,完全就是个30岁的肌肉男形象,哪里像是懵懂少年?郑恺和张子萱中规中矩地演着备胎,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魏晨演的学霸本来可以有很好的发挥,却碍于戏份沦为平庸;唯一让我觉得是亮点的,就是倪妮演的方茴。
方茴在我的想象里,是那种绝对不能太漂亮的女生,第一眼不惊艳,但看久了却越来越舒服。而且,和这样的女孩子对视,不会觉得太勾人,却会让人心里有一点点挂念。高中那段戏里,所有人都像是周星驰《逃学威龙》一样,成年人去校园里卧底,只有倪妮演的方茴还是像个高中生的模样。虽然这和化妆、发型都离不开关系,但是演员本身的气质还是占绝对的主因。简单说,方茴是让人看了不是想上床的那种,而是要让人禁欲的。
这样的方茴,和《金陵十三钗》里妖艳的青楼女子比起来,更显出了倪妮在把控角色上的用功。其实相较于《我想和你好好的》比起来,倪妮在出演这种拧巴型女性角色的三种层次出来了:雨墨是风情万种的青楼女,喵喵是不作死不会死的80后独生子女,而方茴则是内敛婉转的文艺女。
我觉得《匆匆那年》的电影比较糟糕,我也不推荐今后年纪超过40岁的导演再去碰这类校园爱情故事。但我又不得不惭愧地承认,我在看电影的过程里,还是被感动了那么几下。后来想了想,这些感动的地方,都和方茴有关。总有一些人的初恋应该是《匆匆那年》的方茴这个样子的,至少,我的是。
最后,我必须要推荐《匆匆那年》的同名主题曲。王菲的唱功无须多言,甚至最近几年挺得多还有些疲劳了(说起来挺期待剧中彭于晏唱的男版),但这首歌的词却值得留意。写词的林夕这次出手把校园初恋写得愁肠百结,听完后一直盘旋在脑海里的是那段“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谁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这是歌曲里的美好愿望,而现实里,“我们”甚至都是一个不可能的词汇。因为,我和你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交集了,连说一句话都是奢侈的想法,那就很难不互相亏欠,也更难藕断丝连。
#5楼回目录那一年,太匆匆
歌德 | 2014-12-12 09:48
沈腰潘鬓销磨
爱了很多年,也许不爱了真的就在一瞬间。
当初看原著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总是想不明白陈寻和方茴就这样散掉了。无数次期待他们的爱情还能重新来过,但是后来明白,有些事情永远不可能重来,有的爱情,一次由生到死,再无重生,再无轮回。
青涩年华中我们相恋,一同经历了中学,经历了大学,此时才知道,世界这样大,身边不只一个她。有的人,喜欢和自己相像的人,觉得那样志同道合,觉得那样有的聊,有的人,偏偏喜欢迥异于自己的人,觉得那样很互补,那样才合拍。陈寻就是这样爱上了方茴,可是那个年纪,我们真的懂得什么叫爱情吗?也许那样算不上是爱情,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至少认定了彼此,方茴的认定就真的是一辈子,这和她的性格,不能不说是相像,看似柔弱实则刚强,以至于做出那样惨烈的决定,将自己的纯真付出,太过决绝,太过错误。
一个阳光少年是怎么被一个孤僻的少女所吸引,这一点似乎在中学阶段不难理解,那个时候,这样的搭配是很合理的,似乎,也是一种注定。阳光少年的眼中只有一个淡淡的身影,她是安静的,柔顺的,温婉的,远离人群的孤僻,只有一两个相熟的朋友,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但是一个立在那里的身影就无端的让人怦然心动。跳脱飞扬的少年有一颗跳脱的心,他的心靠近了少女,期待着某一个回眸能是给与自己的,某一个浅笑是对着自己的。
而这样的少女,也会被那样一个耀眼出众的男生所吸引,毕竟在那个时候那个年纪,谁不爱上这样一个光芒四射的少年呢。
从来都是相爱容易,相守难。时光太匆匆。
大学的生活迥异于高中生活,接触了那样多的新鲜面孔,那样多的不一样。所以,重新选择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于是,陈寻,寻找了自己新的爱人,沈晓棠是完全不同于方茴的女生,开朗大方,活泼独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争取,于是,她就真的争取到了自己短暂的“爱情”,至少,陈寻对她做了从来也没有对方茴做过的事情,至少他们曾经真的像小夫妻一样在校外租了房子同居。可是,后来的分开也太容易。
方茴爱的太痛爱的太深,爱的从来都缺少表达,爱的从来都放在心底。有的时候,爱情是要说出来的。
陈寻,很多人都说他是彻头彻尾的混蛋,招惹了方茴没有珍惜,不如当时就让给乔燃,招惹了沈晓棠,也没有全然投入,最后得到一个不了了之。经年之后,故人已经远走他国,各自有了生活,一蹉跎就是已近而立。陈寻最不该的是,将那首独属于他和方茴的歌在那样瞩目的时候和沈晓棠一起合唱,他也最不该那样的理直气壮对方茴说,是,我爱她,所以和她上床。于是,一切都乱了,一切都变了,一切都面目全非了。相信很多人,在看到原著的这两个场景的时候,都难以抑制自己的眼泪。有的时候承诺太美,太轻易,以至于我们真的就守不住,直到最后它衰败腐朽爬满了苍蝇。
我爱的少年死在了回忆里,我爱的少女早已消失在人海。
我无数次的幻想过,他们重逢,然后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也许就此结婚生子,因为曾经有过那样的爱情,一生都不会再忘记。但是后来仔细想想,他们其实真的不是适合彼此的人,回忆已经那样惨烈,又何必在未来制造更惨烈。方茴的心太小,只有一个陈寻,所以她从来不会考虑乔燃,尽管乔燃那样优秀,那样好,那样温暖,那样爱。方茴的心太小,所以有过一个沈晓棠,其实这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她总不会忘记。多年以后,带着伤痛,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回忆这一段往事的时候,其实心都是颤抖的吧,更本没有办法平静下来呢。而陈寻,经年以后在张楠的面前,其实多少都难掩落寞,那样的爱情,怎么最后就走成了那样。
看完原著的人都难以避免的难受了。这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不管年少时期的爱情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甜蜜,又带来多少伤痛和折磨。我们还是会选择在那个时间和那个少年(少女)谈一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