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_《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词原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_《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词译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吹起了惊惶的风雨,
百万雄兵渡过了长江。
地理若虎踞龙盘的南京今天胜过昨日,
面对天翻地覆我慷慨当歌。
更应鼓舞余勇猛追穷途末路之敌兵,
切不可以沽名钓誉学习楚霸王。
苍天如生感情苍天也会衰老,
人间正途将变沧海为桑田。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_《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词赏析
当光阴到了1949年4月,作者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国民党军队形同穷寇,正节节溃败。当时的情形是,人民解放军已连续取得了辽沈 、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战绩,并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陈兵长江沿岸。国民党政府这时打出了“和平谈判”的幌子,妄图苟延残喘,重振败兵来作反扑。就在这中国革命最紧要的关头,毛泽东高瞻远瞩,在1949年元旦向全军、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战口号及总动员。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两个野战军在西起江西九江、东至江苏江阴,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捣毁国民党蒋介石自以为是的千里坚固江防,并继续以毛主席早年所咏哦的“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威武之气向前推进。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一举攻占国民党首都南京。毛主席此时正在香山运筹新中国诞生之大事,因为还有半年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诞生了。毛主席喜获这一消息后,心情澎湃、思绪万千,挥笔写出这首诗,中央军委还用电报将此诗迅速发往前线,以鼓励三军将士的斗志。
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刻,诗人写下这首翻天覆地的诗篇,既是史诗般的佳构,又蕴含至深的哲理。前四句以实写铺陈,后四句议论滔滔,由近及远,层层推进,达到一个神圣的意境――沧桑巨变。
前二句,一开始就让人感到诗人龙腾虎步气象非凡的样子,苍苍钟山陷在风雨仓惶之中,诗人指挥的百万雄师正在渡江,诗人虽没有亲自渡江,却令人感到江上有他的英姿幻影,他的大军正在压过长江,逼得败兵透不过气来。此间一个“过”字凝万钧之力,展浩荡雄风,可谓善使动词之高手(笔者在前面已说过毛主席是最会使用动词的,他对动词的妙用对中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接着以恢宏的形胜之格局点明南京的地理面貌,这地理已换了新颜,而且必然超过昔日的景观。面对此景,面对天翻地覆的当口,诗人当然会情不自禁大发慷慨之歌,“慨而慷”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二句,但毛主席的“慨而慷 ”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对胜利充满欣喜之情,二是在欣喜之间,还流露出对胜利来之不易的感怀。
五、六句是全诗的核心,以历史上楚汉相争中,霸王几次放过刘邦后咎由自取的故事告诫全军、全党:我们应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一举全歼敌人。这二句中各自起首的第一字“宜”、“不”用得好。“宜”有婉转之古意,承接上下,如用“应”字就不好看了,意思也单薄浅白了,虽意思是一样的;“不”字显得笃定、坚决,不拖泥带水,有一锤定音之声响。
最后二行的意境更为深远,仍先化用古人(即: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但化出了新意,其实质意思是天不会有情,当然天不会老,天循天的规律,道循道的规律,必将站在诗人一边,而且诗人今日之宏伟格局也敢向“天”挑战,那意思是天若敢有情那天也会衰老。但天不会站在反动派一边,我军席卷全中国自然不在话下。从而又直逼四字:“人间正道”已经抵达,沧海变桑田自然同样不在话下。的确新中国就在这一年10月1日成立了。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_《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毛泽东有三子二女。长子在朝鲜战争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