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流行病学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流行病学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概述


乳房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之后发生的。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
乳腺细胞发生突变后便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连接松散,癌细胞很容易脱落游离,随血液或淋巴液等播散全身,形成早期的远端转移,给乳腺癌的临床治愈增加了很大困难。

全身重要脏器的转移如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都将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因此乳腺癌是严重危及人体生命的恶性疾病。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流行病学


乳腺癌

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并趋于年轻化。在欧洲、北美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有乳腺癌患者2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1.5~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由此可以证明,乳腺癌遗传是很有可能的,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现代医学证明乳腺癌有家族史,也称家族性癌,临床已证实,乳腺癌患者女性家庭中有外祖母或母亲、姐妹等患乳腺癌,这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部位特异性遗传类型,其家属成员感性的肿瘤是乳腺癌。这里提醒患有乳腺增生或纤维瘤的患者,应该警觉并积极治疗,防止患乳腺癌,以及遗传给本人,再遗传给子女的恶性循环现象发生,因为乳腺癌高危家族中易患基因突变。

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

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有上升的趋势。在欧洲、北美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二位。中国于1990年代初有乳腺癌患者2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5万。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病因

主要因素

乳腺癌流行病学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流行病学

乳腺癌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摄入大量的脂肪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饮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卵巢功能: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约为女性患者的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13.病毒感染:如长期抽烟等
14.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5.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发病机制


乳腺癌(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4)神经功能状况: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乳腺癌的治疗实例

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是癌症。在与癌症的抗争中出现了一项很有前景的新战略。它摈弃了一刀切的抗癌方法,而是根据每位患者的基因情况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方法。

4年前,SheilaGallant被诊断患有乳腺癌时,癌细胞就已经扩散到她的骨骼、肝和肺。化疗、放疗不仅使她脱发并感到恶心呕吐,更糟糕的是这些方法对治疗她的癌症根本不起作用。

“我当时说,我必须与癌症抗争,”Gallant说。“我不可以放弃,我才40岁,还不能放弃。”

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医师团队为她提供了一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基于:每位患者的癌症都是唯一的;这是治疗癌症理念的深刻变化。

“每位患者都会接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麻省总医院肿瘤科主席JoseBaselga博士说,“我们采用的是一项毒副作用更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令人激动,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造成肿瘤唯一性的成百上千种基因缺陷或突变。基因定位治疗就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突变基因,然后使用药物定向作用于该基因。

对乳腺癌来讲,已发现造成乳腺癌的100多种突变基因。这些突变导致产生了有缺陷的蛋白质,从而使细胞复制不受控制。基因定位药物作用于这些蛋白质使其无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会伤害到正常的细胞。

“通过识别每一种肿瘤的成因,”Baselga说,“我们开始有更加聪明的治疗方法。”麻省总医院利用世界上最大的肿瘤细胞库研究基因突变,进行新药临床试验。

“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可以检测到91种不同突变基因的系统,”MarkKris博士说。他坦承,只有一部分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癌症有基因定位治疗方案。甚至很有效的基因定位药物只对一部分患者起作用。“即使这种方法只能帮助10%的患者,”Kris说,“但是如果这10%的患者中包含将要参加女儿婚礼的母亲,那这就是一个很大的10%。”

对于Gallant的病例,医生发现了乳腺癌基因突变,然后使用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定位药物治疗。迄今为止,Gallant已经坚持服用了该药两个月,而且事实证明并没有任何副作用。Gallant进行定期PET扫描发现位于乳腺、肝和肺的肿瘤均在缩小。

那么Gallant是怎样看待这样的结果的呢?“很吃惊,”她说,“非常吃惊。肿瘤原本存在,但是突然间就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能在麻省总医院接受基因定位治疗真的非常幸运。”

这确实是令人难忘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像SheilaGallant的患者来说,至少还有一点需要担心:看起来已受控制的肿瘤如果发生新的突变,这种新的突变可使基因定位药物停止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要不断尝试发现新的基因定位药物,以便需要时有第二套方案。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分类

非浸润性癌

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早期浸润性癌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范围内。(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
(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
(3)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
(6)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8)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1874)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则,偶见核分裂象。

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乳腺癌细胞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症”,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较多发生乳头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头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18~80岁不等,主要30~50岁多见。肿瘤直径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钟瘤,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乳头改变

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1)乳头糜烂: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而后出现乳头病变。

(2)乳头回缩: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癌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的韧带使之萎缩,可出现皮肤凹陷,这也是早期乳腺癌症状表现。若乳腺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毛囊处凹陷,皮肤呈桔皮样改变,这已是晚期乳腺癌的症状表现。

此外,雌激素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期从18至70岁不等,年龄多在30至60岁之间,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的妇女应密切监测,有条件的应进行基因筛查。广州爱康国宾体检专家提醒,由于乳房体积小,暴露在雌激素下作用面积也小,因此乳房偏小的人士相对不易得此病,但也不乏这样的病例,只有丰满的人才会得乳腺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此,广州爱康国宾推出乳腺癌检测包,通过触听、乳腺彩超、B超等体检项目来检测乳房。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乳腺癌

(1)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症”。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3)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医学上叫做“橘皮症”)。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若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以和炎症、结核相鉴别。

如果乳房内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肿瘤。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多未能发现乳房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乳房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肿瘤。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乳晕异常

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早期症状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7、结块和肿胀感。乳腺癌的主要症状是乳房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

晚期症状

1.乳腺癌发生的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乳腺肿块症状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乳腺肿块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的晚期症状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4.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5.乳腺癌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日常注意事项

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同时专家还告诉我们女性应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咖啡因的大量摄入,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

对乳腺癌的预防建议大家平时多吃白菜和豆制品: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的发生。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作用。

乳腺癌男性女性都有发生,对此病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关于怎样预防乳腺癌以上就是我们的介绍。专家表示对乳腺癌的预防除了要注意饮食以外,同时平时大家也要注意多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预防各种疾病,定期做体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命期限。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检查

辅助检查

1.乳腺钼靶:是一种经典的检查手段,是通过专门的钼靶X线机摄片进行实现的。乳腺癌在X线片中病灶表现形式常见有较规则或类圆形肿块、不规则或模糊肿块、毛刺肿块、透亮环肿块四类。另外乳腺钼靶对于细小的钙化敏感度较高,能够早期发现一些特征性钙化(如簇状沙粒样钙化等)。

2.乳腺B超:B超扫描能够鉴别乳腺的囊性与实性病变。乳腺癌B超扫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彩色超声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目前,国际公认乳腺钼靶X线摄像是最有效的乳腺普查手段。但是钼靶X线摄像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会受乳腺致密程度影响。年轻女性因为腺体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常表现为整个乳房呈致密性阴影,缺乏层次对比。因此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可将乳房B超当成首选的普查方法。另外,B超扫描对观察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优势。

3.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较X线和B超有很多优势,如:对多中心性病灶的诊断可靠;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致密型乳腺、深方及高位将影响钼靶评价,而MRI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图像可以旋转或进行任意平面的切割,可以清晰显示微小肿瘤;肿瘤微血管分布数据可以提供更多肿瘤功能参数和治疗反应;新辅助化疗后的肿瘤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触诊和B超难以真实反映残留肿瘤范围,而核磁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检查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带有心脏起搏器和体内金属的患者不适用。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否有分泌物等。

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查体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时用右手,右侧用左手,不要抓捏,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内下、外下、外上、乳晕区,以免遗漏。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及性质。检查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

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型乳腺X射线机,操作简便易行,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信息量大,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30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测定

乳房肿瘤切除后,测定肿瘤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如果受体水平较高,说明该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如三苯氧胺等较敏感、有效。

CT检查

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活体组织检查

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①针吸活检: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②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时,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③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诊断

检查: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5.CT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7.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并发症

一、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乳房可有“橘皮样”改变,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二、乳腺癌患者到中晚期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三、乳腺癌后期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乳腺癌的并发症多数是癌症中晚期出现,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疾病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会不会传染

乳腺癌有遗传与非遗传两种类型。一般在绝经期后发生的单侧乳腺癌是非遗传性的,而绝经期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则常是遗传性的。如果只是发生乳腺癌,一般是多基因遗传。这种情况下,其后代发生此病的风险是常人的7-8倍,发病率为10%。如果不仅得乳癌,而且同时得软组织肉瘤,其后代得此种病的机会在50%以上。

有媒体报道,香港女性乳腺癌患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专家指出,乳腺癌案例中有5%至10%与遗传有关,即使男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带有遗传性乳腺癌基因的人,不论男女,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一般人高10倍。

据香港医院管理局统计,香港乳腺癌病例以平均每年2000宗的速度递增,增幅达8%,其中40至49岁组别更是发病高峰期。香港媒体报道,研究显示,25%的乳腺癌女患者有家族病史,5%至10%属遗传性。

泰州妇幼保健医院妇科专家介绍,医学已经证实,乳腺癌确实具有遗传性,家庭中有外祖母或母亲、姐妹等患乳腺癌的女性,患病几率可能比其她女性要高。但对此也不要过度恐惧,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扩散、发展和分期

乳腺癌的扩散及发展:

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淋巴腺、骨、肺、肝、脑、胸膜腔、心包渗液、高血钙、脊髓受压。

乳腺癌的扩展可直接向周围,可经淋巴道和血流。淋巴结按理应是防止癌细胞从原发肿瘤外逸的第一道屏障,癌细胞若能通过淋巴结屏障通常便累犯锁骨上淋巴结,进而侵入静脉入血。肿瘤除转移腋下淋巴结之外,奇静脉系统可通过椎间静脉、椎外静脉丛后组与椎内静脉相连,椎静脉系与腔静脉的血流在腹内压改变时可互相流动,因此,有些患者在未出现腔静脉系(如肺)转移前,先出现颅骨、脊柱、盆骨等转移。

乳腺癌的分期:

Ⅰ期指原发肿瘤小于2cm淋巴结无转移;
Ⅱ期原发肿瘤大于2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
Ⅲ期原发肿瘤大于5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
Ⅳ指原发肿瘤期任何大小,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治疗

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缺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原则。

手术适应症

Halsted首创乳癌根治术因手术合理疗效明确,成为人们治疗乳癌所遵循的标准方式。乳房局部切除和全乳切除是保守手术的代表性手术,术后需辅以放疗放射剂量不一,一般为30~70Gy对严格选择的局限性早期癌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否作为早期乳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准确无误地选择此类早期癌还难得出结论。

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①肿瘤远处转移者;②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③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Ⅲ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②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③乳腺癌侵犯胸壁;④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⑤患侧上肢水肿;⑥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⑦炎性乳腺癌有下列五种情况之二者:①肿瘤破溃;②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占全乳房面积l/3以内;②癌瘤与胸大肌固定;④腋淋巴结最大长径超过2.5cm;⑤腋淋巴结彼此粘连或与皮肤深部组织粘连。

手术方式

(1)乳腺癌根治术: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则:①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②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③腋淋巴结作整块彻底的切除Haagensen改进了乳腺癌根治手术强调了手术操作应特别彻底主要有①细致剥离皮瓣;②皮瓣完全分离后从胸壁上将胸大小肌切断向外翻起;③解剖腋窝胸长神径应予以保留如腋窝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者则胸背神经亦可以保留;④胸壁缺损一律予以植皮术中常见并发症有:①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即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结本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Ⅱ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Ⅰ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先做全乳切除(胸大肌外科筋膜一并切除),将全乳解剖至腋侧,然后行腋淋巴结清除,清除范围基本同根治术。胸前神经应予保留,最后将全乳和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Ⅱ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皮肤切口等步骤同前。将乳房解离至胸大肌外缘后,切断胸大肌第456肋的附着点,并翻向上方以扩大术野。在肩胛骨喙突部,切断胸小肌附着点,以下步骤同根治术。但须注意保留胸前神经及伴行血管,最后将全乳腺胸小肌及腋下淋巴组织整块切除。

(4)乳房单纯切除术:一种古老术式,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适应症:一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二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如果从日益增长的美容学要求看,全乳切除术仍需要复杂的乳房再造术,不适于中青年妇女的早期病,因此它的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有些应用放射治疗。

保留乳房的手术并非适合于所有乳腺癌病例,亦不能代替所有的根治术,而是一种乳房癌治疗的改良方式。应注意避免局部复发,其适应症大致如下:①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以下病灶;②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③单发性病灶;④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边界者常不适宜;⑤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②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③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质子治疗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乳腺癌放射治疗是一个很难的选择,也是相当复杂的治疗计划,要考虑:辐射敏感组织的耐受情况、剂量分隔、间隔时间及患者的预期寿命等。因为放疗是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以此同时也伤害了周围的正常组织。他的副作用非常大,而且是不可逆的,短时间内很难修复,第一次与第二次放射时间最少间隔半年,否则很难提高靶区剂量,同时正常组织的反应也很重,治疗完成后可能会导致病变,使病情变得更加的严重。现在最新治疗方法就是质子治疗乳腺癌,能最大剂量的杀死癌细胞并且保证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受损害。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乳腺癌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疗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较多学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乳区腋淋巴结,阳性时加照锁骨上下区。

(2)Ⅲ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无论腋淋巴结阳性或阴性,一律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的多少及胸壁受累情况,可考虑加或不加胸壁照射。

(3)乳腺癌根治术后,腋淋巴结已经清除,一般不再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考虑补加腋窝区照射。

(4)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

以往对局部晚期肿瘤无手术指征者作放射治疗往往是姑息性的,近年来随着放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提高以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放射可使局部肿瘤获较高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开始进行小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使放射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从姑息转向根治性。多数认为对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病人可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复发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乳腺癌术后复发是一个不良征兆但并非毫无希望。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照射方面大野照射比小野照射疗效好。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对于复发病例应当使用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如骨转移病人经放疗后疼痛可减轻或消失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病人。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内分泌治疗

激素受体测定与乳腺癌的疗效有明确关系: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应用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为50%~60%而阴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时测定孕酮受体,可以更正确地估计内分泌治疗效。如果两者皆阳性者有效率可达77%以上。受体的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是正相关,含量越高治疗效果亦越好。②受体阴性的细胞常是分化较差的受体阴性的病人,术后易有复发。不论淋巴结有无转移,受体阴性者预后较阳性者差,阳性者如有复发时,常倾向于皮肤软组织或骨转移,而阴性者则倾向于内脏转移。③激素受体的测定已用于制订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案受体阳性者,尤其是绝经后的病例,可以应用内分泌治疗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而绝经前或激素受体阴性者则以辅助性化疗为主。

化疗

辅助化疗的原理

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这时候有必要服用中药真情散来配合,这样才可以弥补化疗的不足,降低化疗对造血系统的伤害。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当乳腺癌发展到大于lcm,在临床上可触及肿块时,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远处微小转移灶。已有的检查方法尚不能发现而已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率。但是肿瘤切除以后,体内仍存在残余的肿瘤细胞。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术前辅助化疗

1.术前化疗的意义
(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作为术后或复发时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

2.术前化疗的方法
(1)术前全身化疗: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1978年起对9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口服嘧啶苯芥,每日15mg服ld停2d服用总量为45mg后手术与94例对照组相比。Ⅲ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用药组为56.3%对照组为39.3%。

(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有胸内动脉插管及锁骨下动脉插管两种方法。

术后辅助化疗

1.术后辅助化疗的适应症
(1)腋窝淋巴结阳性的绝经前妇女不论雌激素受体情况如何,均用已规定的联合化疗应当作为标准的处理方案。
(2)腋窝淋巴结阳性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应当首选抗雌激素治疗。
(3)腋窝淋巴结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可以考虑化疗但不作为标准方案推荐。
(4)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前妇女并不普遍推荐辅助治疗,但对某些高危病人应当考虑辅助化疗。
(5)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绝经后妇女不论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如何,无辅助化疗的适应证,但某些高危病人应考虑辅助化疗。

淋巴结阴性乳腺的高危险复发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激素受体(ERPR)阴性②肿瘤S期细胞百分率高③异倍体肿瘤④癌基因CerbB-2有过度表达或扩增者。

2.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疾病一向是注重整体,而不是注重局部。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乳腺癌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这也是乳腺癌的治疗。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乳腺癌的治疗中期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减轻化、放疗的反应,常作为手术、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及作为主要的中期乳腺癌的治疗的方法,优点是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乳腺癌中医治疗注重扶正培本,中药有免疫调节、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骨髓造血、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等作用,同时也有解毒、抗衰老作用,可不同程度的提高机体免疫力。乳腺癌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中医治疗乳腺癌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中医注重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等,这些特点不仅单独应用有很好的优势,而且与西药治疗联合治疗可起到很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中,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针对癌肿进行抑制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一直是肿瘤生物治疗中活跃的领域,细胞免疫疗法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大剂量化疗、放疗后、骨髓移植后、病毒感染损伤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患者,尤其是血液/免疫系统肿瘤的患者更为适合。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和杀瘤谱广、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是肿瘤过继兔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CIK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的优点,CD3+、CD56+、T淋巴细胞是CIK群体中主要效应细胞,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细胞相比,具有增殖速度更快、杀瘤活性更高、杀瘤谱更广等优点。

北京解放军261医院在对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提出了以“细胞免疫疗法+微创消融技术+分子靶向治疗”为特色的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并在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骨癌、子宫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口腔癌、胃癌、胆管癌、脑瘤、皮肤癌及各种肉瘤等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了显着的临床效果。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心理护理


1、自卑心理。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居多,她们因乳房疾病或外观的改变,怕遭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性格的改变使他们常会对身边亲人和医护人员宣泄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家人尤其是爱人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把患者当做正常人对待是最好的方式。

2、绝望期过后的强烈求生欲望,患者经过不同心理过程之后归于平静、准备接受事实的心理状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持以积极的态度,特别是术后正接受化疗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盲目依赖,忽略自身的免疫状况。

3、抗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化疗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苦。因为上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再次出现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甚至变得暴躁不安,丧失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对治疗极为不利。

4、恐惧乳腺癌,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此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尽量用比较客观的语言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

5、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乳腺癌的病人大都怀疑是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6、悲观与失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所患乳腺癌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乳腺癌-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项目:

乳腺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肿瘤指标、病毒检查等,部分患者遵医嘱还需要进行血型鉴定、配血等准备。

术前常规其他检查项目:心电图、胸部CT、乳腺超声、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乳腺钼靶、乳腺MRI,必要时加做肺功能、心超、骨扫描等。

在接受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

1、血液生化检查需空腹进行,因为进食或饮水,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肝、肾功能发生部分改变,一些酶或其他物质会释放出来造成检查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2、腹部B超检查也需要空腹进行,因为进食、饮水可以刺激胆囊收缩,影响胆囊在B超上的成像。

3、骨扫描需要空腹服药,通常是核素检查前一天由核医学科医师发给患者药物,第二天早空腹1次服完,然后过半小时才能吃早饭做核素检查。

4、留取尿标本时,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防止尿液被经血污染,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升高的假象。

5、避孕药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会影响凝血功能的结果,可在住院第一天主动告诉医师自己正在服用什么药物,由医师决定是否停用。

6、咖啡、茶叶等服用过量可导致心悸,偶尔会影响心电图上的表现。因此,有此生活习惯的患者最好减少饮用量或者暂停饮用。

7、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除去身上所有金属物(如:信用卡、手机、打火机、硬币、钥匙、内衣、眼镜、助听器、金属拉链、首饰等);凡体内置入或术后存留内固定金属异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支架、金属夹、假肢、金属假牙、金属避孕环等)的患者不适合行MRI检查,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机器损坏。检查前护士将在患者静脉内留置套管针便于检查时注入造影剂,检查结束后即可拔出。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避免皮下积血、积液。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

2.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天开始帮助病人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3.加强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护士除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4.协助生活护理。术后病人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责任护士应依照Orem的自理模式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5.饮食护理。术后病人的饮食相当重要,除需增加热量外,还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

6.出院指导。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帮助病人认识和预防疾病、促进和恢复健康起到一定作用。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及时复诊,定期化疗和放疗,把治疗和护理方案记录于出院病历上,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乳腺癌术后护理,家属应尽早进行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帮助和督促病人对水肿肢体皮肤的保护,不要搔破,避免水肿肢体操持重物。此外,乳腺癌病人需要终生随访,家属应协助进行。因此无论是医院随访或是答复的随访信,家属都应尽力协助配合完成。这除了对病人的治疗有好处外,还可以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有利于乳腺癌防治工作的开展。

定期复查

和众多癌症一样,乳腺癌是个需要长期观察并治疗的疾病.需要定期复查,不是说手术完了,放、化疗和生物治疗结束或者吃些药就算完成了疗程。许多癌症经过有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但并不等于痊愈。有人认为过了5年就算没事了,这是不对的。只能说随着治疗后生存年数的增加,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机会愈来愈小了,不能说就完全没事了。有些病人在5年以后,7年、8年甚至20年证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因此,在癌症治疗后还应该长期与医生保持联系.定期去医院复查,前年每三个月左右复诊一次.对于治疗后多年、健康状况良好的病人。可以每半年或年左右复查一次。主要复查内容有.医生查体.抽血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免疫指标、癌胚抗原等,拍胸部x光片,做腹部及盆腔B超、全身骨扫描等,必要时还需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复查时,病人要详细叙述自己的不适症状及治疗情况,使医生能根据你的症状和癌症扩散的规律有目的地进行重点检查。这样即使有了复发或转移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如果你希望经常得到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医院对你的治疗结果也很关心.医院会定期给你发来随访信件.应及时接要求目复,同时可向医生征求下步诊治意见。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排查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师一直呼吁:早发现、早治疗,约90%乳腺癌患者能生存。
乳腺检查有下列检查程序:乳房B超检查和乳房钼靶X射线检查――若有无法辨别的肿块或脓肿――细胞学穿刺检查。

每月自检

每个女人要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检查。方法是手涂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以敲击方式顺时针搜索这个乳房,以及腋窝与锁骨窝。
提示:不少病患早期的乳腺癌根本摸不出来,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自我检查,上医院定期检查更为重要。
年轻女士应该经常自我检查乳房:在月经后的5-10日内,面对镜子,自己检查:
先检查乳房外观,看皮肤有无橘皮样皱缩和酒窝状改变,乳头是否内陷、回缩或抬高。然后一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上,依次轻柔地触摸,可沿着顺时针方向,也可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先由内侧到外侧,注意切勿重按。最后挤压乳头,看是否流出血性液体或褐色、暗红色、淡黄色液体。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留下隐患。

医生触诊

专科医生是很有经验的,以触摸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B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
提示: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错过较小的肿块。

钼靶x线检查

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是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但费用比B超检查高。
提示: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细胞学穿刺检查

对于这项检查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张磷介绍,钼靶X线检查时,乳房中的肿块或囊肿可能与增生腺体相重叠而显示不清;还有些其他类似乳腺癌的病变如囊肿、纤维腺瘤等,在乳腺钼靶片上表现非常相似难以鉴别。得进行诊断性穿刺来明确病变性质。方法是可以在直视下准确的进行细针穿刺(肌肉注射用的7号针头),这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定性鉴别率可达90%以上。
提示: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有人担心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尚无病例报道。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高危人群

年龄增加,遗传基因,生活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一般女性为高,她们的特征是:
①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发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
②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
③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
④过于肥胖;
⑤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
⑥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
⑦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例如:经常施行X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
⑧经由其他癌症转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宫内膜腺癌者);
⑨有慢性精神压迫,不常运动。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乳腺癌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谈癌色变。认为乳腺癌是不治之症,然后就心灰意冷或讳疾忌医。
误区二:轻视内分泌治疗,用药断断续续。内分泌治疗时间一般来说要连续五年。
误区三:过度依赖非常规治疗。
误区四:饮食乱禁忌。其实只有含雌激素的产品,比如蜂皇浆、动物卵巢等不能吃。
误区五:害怕夫妻同房。没有证据认为夫妻同房、性欲会诱发乳腺癌。
误区六:不愿定期复查。门诊复查时间是手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第2-3年,建议每半年来一次,以后可以每年一次,一直到终生。
误区七:回避社会活动。其实身体条件允许的,应鼓励其工作,参加社会活 动和旅游,以利于调节心情。

乳腺恶性肿瘤_乳腺癌 -相关新闻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9日报道,丹麦癌症协会(DanishCancerSociety)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18500名在丹麦军队中任职女性的健康数据,研究显示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一倍、甚至更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4日称,安吉丽娜・朱莉当天向媒体透露,由于发现自身存在“缺陷基因”,容易导致癌变,她已进行“乳腺切除手术”。报道称,乳腺癌是发达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医学界认为肿瘤抑制基因BRCA1、BRCA2和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BRCA1突变者40岁以前发生乳腺癌的几率高达19%,而朱莉的BRCA1基因被查出存在缺陷。据悉,BRCA1基因缺陷不仅可导致乳腺癌,还有可能导致卵巢癌。朱莉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称:“医生评估认为,手术前我有87%的几率患乳腺癌,50%的几率患卵巢癌。”她说,当自己获悉这个消息,马上决定采取预防措施,将患病风险降至最低。英国广播公司称,朱莉的母亲生前曾和乳腺癌抗争近10年,2007年病逝,年仅56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60103/71328.html

更多阅读

SO2的危害及其流行病学与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方法

刘玉香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摘要: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SO2的大量排放使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O2不仅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

流行病学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论一、定义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内涵:A研究对象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

光泽苔藓 光泽苔藓-概述,光泽苔藓-流行病学

光泽苔藓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较少见的无自觉症状的慢性炎症性丘疹性皮肤病。具有特殊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各种族均可发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性别无明显差异或男性略多见,家族性发病少见。毛发苔藓_光泽苔藓 -概述光泽苔藓

骨肿瘤 骨肿瘤-流行病学,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的分类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恶性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从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为继发性恶性

声明:《乳腺癌流行病学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流行病学》为网友捧花为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