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塞尔维业共和国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亦在受打击之列,此次空袭标志着20世纪最后一场战争的爆发。
北约空袭南联盟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空袭,南联盟塞尔维业共和国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亦在受打击之列,此次空袭标志着20世纪最后一场战争的爆发。
北约轰炸南联盟_北约空袭南联盟 -起因
北约空袭南联盟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
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北约轰炸南联盟_北约空袭南联盟 -简介
北约空袭南联盟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论的广泛批评。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6月3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北约轰炸南联盟_北约空袭南联盟 -四个阶段
主要武器第一阶段
3月24日-3月26日,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1-3轮空袭行动,重点打击目标是防空系统,包括机场、导弹阵地、通信雷达设施。主要目的是夺取对南联盟的制空权。共出动各型作战飞机600余架次,动用了B-52、B-2战略轰炸机和部署在亚得利亚海的战舰,分别发射空射巡航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此外还有F-16、F-18、A-6飞机参加了空袭。
第二阶段
3月27日-3月31日,北约对南实施了第4-7轮的空袭。重点打击目标:南指挥中心、基地等核心军事目标。打击目的:瘫痪南联盟军事体系,瓦解其作战能力。出动情况:各型战机1000余架次,平均每轮250架左右,从第六轮开始改为24小时轰炸。
注:第四轮空袭中,南在贝尔格莱德西北25KM击落F-117飞机一架(89年投入实战以来的第一次)。
第三阶段
4月1日-4月29日,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第8-37轮空袭。打击目标:
①南防空设施、指挥系统;
②军营、特种警察部队、坦克、火炮、装甲运输车;
③通信站、公路、铁路桥梁、炼油厂、油库、电厂等基础设施;
④南联盟总统府、内务部、国防部、空军司令部、防空司令部在内的重要政府机构和军事指挥机构);
⑤电台、电视台、转播塔。出动情况:各型战机1万架次左右,平均每轮340多架次。
空袭现场第四阶段
4月30日-6月10日,即从第38轮开始至结束。
这一阶段特点是:空袭力度空前加大,按北约说法就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不停顿地轰炸。出动情况:每天平均600架次以上,最多近800架次。
5月7日晚上11:50,美B-2战略轰炸机使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袭击中国使馆。
北约对南联盟的78天空袭中,共出动各型战机35000余架次,其中突击架次约12600,支援架次约22400,发射各种导弹1600枚(其中巡航导弹400余枚),投弹20000吨,精确制导武器占总量的35%,对南52个城市,120个乡镇,35个企业,15个国家级设施,几百个军、民目标轮番轰炸,南联盟损失惨重,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北约轰炸南联盟_北约空袭南联盟 -评析
一、错误的“诊断”北约最初认为,只需一周的轰炸就足以解决问题,让米洛什维奇总统停止“种族清洗”行动,并在朗布依埃协议上签字;让北约进驻科索沃,甚至让科索沃自治省独立。然而,四年前后的两次冲突,米洛什维奇手中的南联盟不一样了。四年前,米洛什维奇之所以作出退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联盟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地区的部队已经被击溃;而今天,南联盟军不仅更坚定地团结在米洛什维奇周围,而且从海湾和波黑战争中学到了许多有效对付北约的办法。事实证明北约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轰炸不仅没有使米洛什维奇总统和南斯拉夫人民屈服,反而让南联盟上下更加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对付北约的侵略。甚至使得科索沃温和派领导人――鲁戈瓦,也转而同米洛什维奇共同寻找政治解决的办法。
二、错误的“手术”
到目前为止,北约对南联盟的打击只停留在空袭样式上,这除了它们事先吹嘘的不会向科索沃派遗地面部队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沿用了多国部队1991年在海湾“沙漠风暴”行动中对付伊拉克的那一套。当年,持续38天的空袭使得伊拉克近一半的部队丧失作战能力,并且使伊每天临阵脱逃和投降的人数达2000―3000人。这一切,为地面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沙漠军刀”只挥舞了100小时,就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投降。因此,北约此次也就确信:今天对南斯拉夫,也只需在1995年的废墟上,再空袭它一次,就可以达到目的。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空袭万能”是错误的。究其原因,其一,从政治意义上讲,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盗用了联合国的名誉;而这次,北约却只是因执意继续东扩,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其二,从军事角度上说,正如英国《独立报》4月11日写的:“现代军事史教育我们,空袭本身绝不会对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人们获得空中优势是为了能够派遣地面部队。”《纽约时报》一篇署名为安东尼・刘易斯的社论也指出,这是北约“一个严重的错误”。
三、错误的“估计”
北约对南动武的第三个错误是,不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攻击力”,同时也过低地估计了南联盟的“抵抗力”――南军民抗击侵略的战斗力。经过二个多月的空袭,北约的确严重破坏了南联盟的通讯联系和地对空导弹的早斯预警雷达,以及其他许多重要的军用和民用设施,如:南联盟的内务部、国防部大楼和其它许多的机场、工厂、桥梁等。然而,由于南斯拉夫多山多雾的气候,和拥有众多的高射炮兵和一定数量的类似美军“毒刺”式地空导弹的肩扛式防空导弹。特别是由于南联盟军民坚定抗击侵略的决心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南联盟军民的战斗力久战不衰。如使用地下指挥所和一些机动通讯中心,把雷达等监测系统配置在敌机最可能出现的方向上,并监测情报迅速传给最便于向敌机射击的导弹和高炮阵地向敌机开火。如4月13日,据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战略计划副主任沃德尔少将说:“昨天夜里,他们发射了好几枚地对空导弹,是最高等级的,火力很猛。”五角大楼发言人肯尼思・培根也说:“南斯拉夫的防空系统远没有被摧毁。我们的飞机不得不绕过或穿过这些防空系统……他们很擅长转移防空导弹,不断适应这一挑战。”
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不仅遭到南顽强抵抗,也遭到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强烈谴责。而且,使俄罗斯许多人,抛弃了原来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幻想和软弱态度,甚至引起了强烈的反美情绪。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说:“北约对一个热爱自由的南斯拉夫小国的侵略是一种蓄谋已久的恐吓行动。”国家杜马主席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在4月10日说:“我认为,我们应当派军队去哪里。”同日,总统叶利钦午间电视节目中说:“他们(北约)想派地面部队去那里,他们只想把南斯拉夫变成他们的保护国,我们不能让南斯拉夫发生这种事情”;下午五点半,再次在电视中说:“我已向北约、美国人和德国人说,不要逼我们采取军事行动,否则肯定会爆发欧洲战争,也可能是世界大战”;同时,他还指示外交部准备与南结盟的必要文件。南斯拉夫议会则于4月12日通过南加入俄―白联盟决议,加入俄―白联盟,不仅使南欢欣鼓舞,而且就是在俄罗斯,议会也主动推延原定于4月15日要讨论弹劾叶利钦总统的提案,一场国内政治风暴遽然暂停。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说,这是政治解决南斯拉夫冲突的唯一办法,他认为,三国联盟成立,南可以获得俄国的军事技术援助,俄军队也可以进驻南斯拉夫。因此,北约空袭南联盟,却炸出一个从来不属于同一国家、又没有共同边界的新“斯拉夫联盟”,这恐怕是北约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