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 刘真材
昙花一现,谁都知道绽放的昙花是最美的。而昙花的绽放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为我们画出了那灿烂的画面,这个过程,却很少有人关注,大家都津津有味地欣赏它的结果,津津乐道着它的结果,说它是最宝贵的。其实,最美的不在结果,而在昙花绽放的那一瞬,那一个过程。过程才是最可宝贵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学习,家长、老师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唯“分”是赞。不管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多努力,不管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不管我们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还是难受的。分数不高,在父母眼里是个不争气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个不成气候的学生。升学考试也是一考定取舍,分数决录取。“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就是中国人重结果轻过程的理由。于是,应试教育产生了,应试学习泛滥了,创新人才埋没了,过程中闪耀的新星陨落了……茫茫寒窗里,没有过程的颂歌,只有结果的炫耀。这难道不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吗?
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买包子吃,吃到第十个包子时他就饱了,他大喊不该买前面那九个包子。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当作笑话来开心,笑这人不懂得如果没有前面的九个包子打基础,第十个包子是怎么也不可能让他的肚子饱起来的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又不由自主地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给孩子喂饭,只管他吃饱没有,全然不顾他在吃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特别是边拔开孩子抢筷子的小手,边往孩子口里填食物的人,更是扼杀了孩子学习吃饭的欲望和过程,让孩子只成为“饭袋”!肚子饱了,却不会吃饭,这多么糟糕!一旦没有大人在身边,这孩子只能饿死!这样看来,吃包子的故事就不仅仅是一个轻松的笑话,而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了:过程与结果,孰贵?
在情感的天地里,往往是过程比结果更宝贵的。大家都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们最后并没有生活在一起,但惊世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难道不是他们相爱的过程感天动地吗?还有父子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最美的只是彼此爱护的整个过程。即使时空让彼此分散,可深埋心底的情感却一样刻骨地不能离去。爱,就在过程中一点点形成。一些小小的细节,却积蓄着深厚的情谊。爱还是美在过程,贵在过程。过程比结果更宝贵。
在比赛场上,也是过程比结果更宝贵。孙继海说:“比赛的过程更重要。”你看那赛场上,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参赛队都能摘金,但是,掌声却此起彼伏,那掌声,不尽是送给冠军的,更多的,是送给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赛场上的精彩动作、赛场上的默契协作、赛场上的无私互助、赛场上的纯真友谊……就是比赛结束了,那失败者给成功者送去的拥抱、祝福、鲜花,同样享有雷鸣般的掌声,因为它们闪耀着一种认知过程的灿烂光芒。因为这些行为在昭示着它的主人更看重的是过程,是在比赛过程中结下的情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里的友谊,就是指过程;这里的比赛,就是指结果。显然过程贵重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