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男,汉族,1945年8月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原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 2015年9月14日,陕西省政府决定,免去:赵季平的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职务。
赵季平_赵季平 -个人经历
赵季平出生于甘肃平凉,长期生活在陕西,家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旁。赵季平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他苦苦钻研,加上他颇具灵气,已小有名气。此后,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
赵季平
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
,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1970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音乐创作。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大阅兵》、《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炮打双灯》、《步入辉煌》、《黄沙・青草・红太阳》、《变脸》、《风月》、《日光峡谷》、《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1985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至今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和陕西省八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职务。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9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他成为电影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黄土地》中,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红高粱》时,音乐已完全融入电影,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到《大红灯笼高高挂》时,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赵季平_赵季平 -作品介绍
电影配乐
《黄土地》
《月月》
《大阅兵》
赵季平作曲
《他,我们见过》
《天菩萨》
《哗变》
《你的微笑》
《黄河在这儿拐了几个弯》
《红高粱》(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秦始皇》
《红姑寨恩仇记》
《野狼谷》
《隐身博士》
《烟雨情》《世界第八奇迹》
《菊豆》
《梦断楼兰》
《大话西游》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青春无悔》
《黑山路》
《现世活宝》
《天火》
《烧狼红》
赵季平
《大红灯笼高高挂》
《烈火金刚》
《天出血》
《陕北大嫂》
《秋菊打官司》
《炮打双灯》
《步入辉煌》
《活着》
《倚天屠龙记》
《回家过年》
《黄沙 青草 红太阳》
《老娘土》
《幻影》
《风月》
《日光峡谷》
《飞虎队》
《龙城正月》
《变脸》
《秦颂》
《孔繁森》(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老井》
《心香》
《桃花满天飞》
《欲望桃花》
《太阳鸟》
《刺秦》
《霸王别姬》
《一声叹息》
《美丽的大脚》
《漂亮妈妈》
《葵花劫》
《往事如烟》
《梅兰芳》
《孔子》
《温故1942》
《白鹿原》
电视剧配乐
《好男好女》
《大秦腔》
《燕子李三》
《绍兴师爷》
《水浒传》(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
《嫂娘》(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笑傲江湖》(央视张纪中版)
《倚天屠龙记》
赵季平
《大宅门》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乔家大院》
《青衣》
《天下粮仓》
《天龙八部》
《武当II》的片尾曲《风雨武当》
《大秦帝国》
《中国往事》
《康熙微服私访记》
《吕后传奇》
《吕不韦传奇》
《钱王》
《曹操与蔡文姬》
《狼毒花》
《跃龙门》
《汗血宝马》
《废都艳事》
《上将许世友》
《大明王朝1566》
《三国》
《天地民心》
歌曲谱曲
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五个一工程入选”)
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
《第一交响乐》(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唱片
琵琶协奏曲《祝福》
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
《黄河遥遥》(日本JVC唱片公司)
舞剧《大漠孤烟直》
交响音画《太阳鸟》
交响叙事诗《霸王别姬》
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
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
舞剧《长恨歌》
民乐合奏《庆典序曲》
赵季平_赵季平 -获奖记录
影视奖项赵季平_赵季平 -荣誉成就
赵季平赢得了电影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成为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
赵季平
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获“五个一工程入选”奖、
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获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
《第一交响乐》获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他的作品:琵琶协奏曲《祝福》和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已录制唱盘,发行世界。
在日本东京、京都相继举行个人音乐会。他与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黄河遥遥》及系列电影激光唱片,为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开了先河。
2000年上半年他为台湾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了音乐,使舞剧在台北首演成功。
95年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并拍摄专题记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
1998年作为大陆唯一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
2000年6月他创作的交响音乐《太阳鸟》、交响叙事诗《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同年7月他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成功首演。
2001年他作曲的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已经在北京首演。
2003年3月他应邀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
赵季平_赵季平 -相关评价
一曲《黄土地》,激情豪迈
赵季平
赵季平与电影音乐的“初恋”就是从为电影《黄土地》配乐开始的。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是“文革”后
电影学院第一届学生。1983年他们组织成青年摄制组,准备拍一部以西北高原为题材的电影《黄土地》。一天,陈凯歌、张艺谋等来到赵季平家,由他为《黄土地》作曲。 赵季平电影音乐的初战告捷并不是偶然的,他的艺品和人品是他受浓郁的家庭艺术熏陶、扎实的生活根底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分不开的。 赵季平的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的国画大师和长安画派的奠基人,是与齐白石、徐悲鸿、石鲁等齐名的国画大家,同时也酷爱戏曲艺术,对秦腔、豫剧、京剧十分爱好,拉得一手好京胡。 赵季平从小看父亲画画,与父亲一起听戏;常常拉着同学挤进“狮吼剧团”看豫剧、混进“易俗社”听秦腔。确实,赵季平从小就有音乐的天赋。他八九岁时曾在院子里把小伙伴组织起来,让孩子们把羽毛球拍夹在脖子上当小提琴,把大扫帚当大提琴,他当指挥;小学三年级时他在铅笔盒里放了个纸片“长大要当作曲家”;1961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附属高中;196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音乐学院,开始学拉二胡,并在乐队中担任打击乐手,第二年跟郭石夫、屠冶九、饶余燕等老师学作曲。1970年夏天,赵季平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剧研究院。父亲闻知后爽朗地说:“好啊,那是马健翎长期工作的地方。你不要满足课堂上学的洋理论,一定要下接地气,去学习民间艺术,从中吸取营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 赵季平在陕西戏曲研究院一个猛子扎下去就是21年。他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了秦腔、碗碗腔、眉户、铜川梆子以及外省不少剧种和各类乐器,《中国谣》、《北方的大树》、《说西安》、《听关中》、《这是祖国、这是故乡》等100多首词中,1/3以上的词都是经过他的谱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期间,由他指挥的大型戏曲剧目不下30部,由他配器的总谱加起来可以拉一架子车。 深入基层,吸收地气,使赵季平的歌曲创作有了丰厚的底蕴。 1982年,他又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钻研民乐和西洋乐…… 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毫不犹豫的选用赵季平作曲。他与赵季平商量,破常规地运用30只唢呐、4支笙和一座中国大箭鼓一起奏鸣,随着姜文“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 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一下子把生命的呐喊痛快淋漓的表现出来。这中间,赵季平在行腔中不仅采用了山东地方戏曲的柳腔和茂腔,而且还加上了秦腔花腔的唱法,曲调也运用了打夯歌的素材;《酒神曲》则吸收了河南豫剧和民歌《抬花轿》的音乐元素,加上唢呐等乐器的配乐,把中国人的精神不倒和男性的阳刚之气发挥到极致。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歌声传变了大江南北。赵季平从《红高粱》音乐的成功中汲取了前进的动力,他沿着民族化、现代化的音乐之路“大胆地往前走”。
厚积薄发贵创新
有人说,电影音乐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艺术。赵季平相继与陈凯歌、张艺谋合作为电影《黄土地》、《红高粱》配曲成功后,先后与30多位影视导演合作,为不同题材、风格的影片成功地配乐作曲。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原会长王立平评价赵季平时说:“音乐进入电影后,受到很多限制。然而,赵季平通过自己的长期积累,突破了这些限制。他善于在‘随’字上做文章,有了好的音乐,‘鸡’也能成为‘金鸡’,甚至会变成‘凤凰’! ” 赵季平牢记父亲的教诲:艺不压身贵在学习,艺无常规贵在创新。他说:“作曲家必须思维开阔,不能太匠气,很多看来不起眼的东西,积累多了,总有用的时候,有时用好了,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提起脍炙人口、传唱极广的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赵季平深有感触。1997年,《水浒》剧组让他谱曲,开始写的两首歌,一个是彭丽媛唱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一首是《公道在人间》,都比较正。但考虑到写的是梁山好汉们聚义造反精神,若没有个火爆野性的歌曲搭配,难以反映梁山好汉们的豪情,赵季平反复琢磨,回味昔日山东采风的旋律,顺口从嘴中蹦出了一句“说走咱就走”的山东方言。“这首歌就是从地方语言中渗出的旋律”,赵季平回忆说,“我小时候爱看豫剧。豫东与鲁西的音调都差不多。这种感觉一出来,我就抓住不放,我把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信手抓来,加以改造,一气呵成写成了《好汉歌》的曲调。”在录音前,词作者易茗赶来,把歌词改成:“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水浒》播出后,由刘欢唱红的这首歌不胫而走,在全国城乡广为流传。 《好汉歌》的成功,可以说是赵季平广为吸纳民间音乐元素,长期酝酿出的一种沁人心脾的醇香。这首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靠着长期的积累,赵季平在吸收地气的同时,充沛了自己的艺术元气。他在音乐王国里自由翱翔,“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一部部电影和电视剧配乐作曲。 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霸王别姬》,如果不看作曲者名字,人们想不到是赵季平一人写的;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都表现了人性的压抑,但在赵季平音乐的塑造下,一个巧一个拙,一个酸一个苦。 在为《大红灯笼高高挂》配乐时,由于赵季平雪天到山西拍摄现场,回西安后因房间太热,就感冒了。他发烧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音乐,旋律绕着脑袋转,京剧里的过门挥之不去。突然,他想起音乐要造成一个循环圈,让女声哼鸣着,给人感觉确是有股鬼气,告诉人们,在旧中国的女人们都逃脱不了这个归宿。带着京味的音乐弄到谱子上,张艺谋一听,“真好!” 《秋菊打官司》的音乐构思也是独特的。赵季平看完样片后对张艺谋说,这个片子是纪录片式的,如果把作曲家的主观创作意图放在第一位的话,片子的纪实性就破坏了。咱这次玩个绝的,弄几个老艺人弹月琴,配上碗碗腔领唱,秋菊每走上告状路,陪着乐器就唱一声“走哇――”,观众在下面叫好。后来,在为影片《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配乐时,赵季平到榆林找到西部歌王孙志宽,让他配上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在为影片《桃花满天红》、《活着》配曲时,他还到陕西华县高唐镇,请来玩皮影的老艺人弹奏。“要不是我在戏曲研究院这么多年,我怎么知道华县还有这批老艺人?” 说到影片《风月》,赵季平看见巩俐扮演的江南大院的大家闺秀,他说,一出来就像人面桃花,总觉得有一个楚楚在那里揉弦。陈凯歌听了用苏州评弹作的主题曲,高兴地说:“我要的就是它!” 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是在10天内赶出来的。当时为了赶时间,电视剧剪出5集给他寄5集,他每看一集就构思一集,做出个音乐规划。主题歌演唱者胡晓晴见到赵季平说:“赵老师,我唱你谱的歌时,我把自己多年的磨难全唱进去了,唱得我心都醉了,真过瘾!你真厉害,这首主题歌揉进了7种音乐元素――京韵大鼓、京剧、平剧、豫剧、梆子、民歌、通俗!” 赵季平说:“我的艺术实际上继承了先父的东西。老父亲一直在民间,追求作品的人民性。音乐作品不单要进音乐史,更要进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经典。” 赵季平的书房里摆着多年用的钢琴,书架上摆《金鸡》、《飞天》、《金鹰》、《金钟》等10多种奖杯和证书。他创作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出自在这个不大的书房。他说:“我的家在这里,我的艺术之根也在这里。说起来也怪,我一坐在我的书房,我全身的音乐细胞就活跃起来。我的音乐艺术磁场就在这里!”
气象万千贵包容
赵季平长期生活在陕西,家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旁。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国历史和民族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恢宏气势,汉阙唐陵特别是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的雄浑博大,绚丽多姿的唐三彩和墓葬壁画,使他流连忘返,思绪万千:中国唐代之所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她具有的包容性。别的不说,博物馆里展示的唐三彩骆驼上的乐妓俑,有吹笙的、弹琵琶的、还有敲鼓的,酷似一个民族乐团;西安(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沿途又吸纳了多少地域民族的音乐呵! 1982年,他在戏曲研究院时创作的《丝绸之路幻想曲》以及近年创作的《梦回大唐》交响民乐,在西安和大唐芙蓉园里久演不衰;2000年他又以唐代一个词牌,创作了大提琴与室内乐《关山月》。2000年,应美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之邀,他在美国举办了《关山月》音乐演奏会,随后,马友友带着这个曲子,到全球巡回演出。在美国,他会见了好莱坞著名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并听了他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威廉姆斯是个音乐精灵,他谱的曲神了、很现代、很好听。”赵季平感慨。有人问赵季平:“你对美国文化有什么感觉?”赵季平说:“我到这里是浮光掠影,我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画廊里的装饰都是异想天开的、多民族艺术的综合,可以说对美国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 其实,赵季平的音乐给人也有气象万千的感觉。别的不说,单在为影视作品配乐所采用的乐器就五花八门:《红高粱》的唢呐、《菊豆》中的埙,《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中的南音八,《天出血》中的排箫,《心香》中的古琴,《霸王别姬》中的京胡,《活着》中的板胡,《风月》中的琵琶,《往事如烟》中的三弦,《月光山谷》中的马头琴,《黄土地》中的腰鼓与打击乐等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赵季平对各种艺术乐器的包容。 “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当我发现别人的长处时,我会非常敏感地去学,”赵季平认为,“最聪明的人是把别人的东西学过来为我所用。” 赵季平待人谦和仁厚。为了音乐他追求“读千卷书,走万里路,采四面风,交八方友”。难怪圈里圈外的人都称赞他的艺术和人品。他在音乐界的朋友可谓遍天下,有人说他像是蜂巢里的蜂王,专吃工蜂(朋友)们给他提供的各种蜂王浆。 继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之后,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又与全国观众见面。前一个音乐是京味浓郁,后一个晋味十足,特别是《乔家大院》主题曲《远情》中运用晋胡和二股弦伴奏的女歌唱家谭晶的独唱“看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接着“咚呛里个隆咚呛”,一下子把乔致庸对事业追求的执着和不平凡的经历表现的淋漓尽致,用简洁、富有山西风格的音乐之美,将剧情推向高潮。 提到这部电视剧的作曲,赵季平说这是与导演胡玫和总制片人孟凡耀合作的结果,也是他两次到山西采风,一路上听民歌晋剧,看地方戏和秧歌,拼命把民间优秀的音乐之美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喷发”出来的结果。 2007年,在全国热播的35集电视连续剧《狼毒花》,也是赵季平与导演兼主演于荣光和制片人蒋晓蓉精心合作的结果。《狼毒花》是在山西、内蒙一带拍的。黄河流域的音乐素材赵季平积累很多,谱曲前,他又一次到山西和陕北榆林采风,听地方民歌和信天游,回来后再创作,歌手的嗓音带有些沙哑,凸现了西北那种特有的苍凉和凄美。播出后,解放军空政歌舞团的“第三代江姐”到西安,一定要见他,她说:“听到电视剧主题歌,我就会哭,音乐是在太感人了。”导演胡玫也感慨地说:“哎呀,片子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 人们常说,艺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赵季平却进一步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民族音乐如果锁在家里,那如何向外寻觅知音,产生共鸣,成为世界的精品财富?因此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音乐创作也要解放思想,对外开放,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音乐。 1996年初,赵季平应邀到瑞士参加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亚洲参加这届音乐节的仅中国赵季平一人。在音乐节上,两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著名导演阿兰・米勒率9人摄制组拍摄了《音乐和赵季平》纪录片,在全球发行播出;世界著名的华纳唱片公司代表莫尔闻风赶来,为赵季平出了唱片。这个公司为中国出唱片这是第一次。
赵季平
原来,赵季平与莫尔相处后得知他是看了中国电影、听了他的音乐后才产生了这样的兴趣和打算。之后,莫尔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家里摆的中国式家具,墙上挂的是中国的二胡、琵琶,他们全家都在学中文。 在这届音乐节上,放映了中国电影《炮打双灯》。影片中赵季平用富有苍凉音色的大笛与交响乐队组合,使黄河岸边农村大院主仆之间的爱情悲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感人肺腑。坂本龙一写的《末代皇帝》音乐得了奥斯卡金奖,是电影音乐交响化的典范。会后赵季平才得知,他参
加这届国际音乐会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先生推荐的。武满彻先生给日本电影《乱》(根据莎士比亚话剧《李尔王》改编)作曲,在全球享有盛誉。第一届音乐会请的是日本武满彻,第二节举办时他去世了,只请了中国的赵季平。武满彻生前曾对人说:“赵季平这个中国人,你们要注意他。”纪录片《音乐家赵季平》解说词说:“赵季平是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 1994年,赵季平的《第一交响乐》,由葡萄牙里斯本交响乐演奏并录制成唱片,在全球发行;特别令人关注的是2000年6月,赵季平应德国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之邀,在柏林的森林音乐会上,演奏了赵季平的作品。 6月25日,夕阳西下,清风爽人。赵季平携夫人孙玲应邀来到音乐会现场。他们举目一望,嗬,在浓密的森林浓荫中间,开辟了一块偌大的草坪,草坪一侧是音乐舞台,草坪上坐满了前来的听众,足有二万五千多人。音乐会一开始,就演奏了伯恩斯坦、拉威尔等大师的作品,下半场第一个就是赵季平《太阳鸟》音乐的两个片段和乐章;接着又演奏了《霸王别姬》交响叙事曲,足足有20分钟,占去音乐会节目的1/4。 演出结束后,他应邀登台与观众见面。整个会场轰动了,掌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林中夜空。“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震耳欲聋,掌声雷动,真正感到我们中国的音乐有如此大的魅力!”赵季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同样令人兴奋的是,2003年,他应邀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今年元月,又在美国举办了中国新春音乐会《印象・中国》,演奏了赵季平的音乐作品,听众们连声称赞:“中国音乐太美了,赵季平的音乐是中国人的骄傲!” 眼下,年过六旬、头发已泛华发的赵季平更加繁忙了。他除了歌曲创作、社会活动外,还担负起拥有1000多名教师、3000多名学生的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的重任。 生命有限,艺无止境,赵季平正在走一条不平凡的音乐之路。他胸有波涛,笔走龙蛇,成功为秦腔交响乐《梦回长安》、陕北民歌剧《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等谱曲并担任音乐总监;正为电影、电视剧《大梦无痕》、《天地民心》、《大秦帝国》、《孔子》、《李白》等作曲谱歌……
赵季平_赵季平 -个人生活
孙玲
赵季平的结发之妻孙玲,是在“文革”的特殊时代与之结合的。赵季平上大学时,孙玲是西安音乐学院附高中学生。“文革”时孙玲参加了赵季平同学组织的“红喇叭宣传队”。孙玲平时话少,比较内秀,长得也漂亮,属于大家闺秀,赵季平对孙玲一见钟情。
赵季平对孙玲格外爱恋,拼命地追。当时孙玲得了肺病,人很瘦,为了调孙玲到西安,赵季平动用了各种关系。1971年到西安他们结合后,孙玲的病竟奇迹般的好转。第二年春节刚过,他们的儿子赵麟出生了。三十年中,为了支持丈夫的音乐创作,她把关爱丈夫的起居饮食、教养孩子的大量繁琐的事一人承担起来,同时她也是赵季平音乐的第一读者、听众和评论员。
“我后来的一些作品,是带着对孙玲的感情去写的,”赵季平动情地回忆,“2000年2月,我带她去德国、巴黎、比利时、荷兰和欧洲走了一圈, 10月份又到了美国……在台湾,孙玲听了《大漠孤烟直》的主题音乐《天国的爱心》号啕大哭,台下也哭成一片,我想她从音乐中感到了我对她的爱心。从美国回来之后不久,她就咳嗽病倒了。”
孙玲住进了北京通县肿瘤医院。孙玲在炼狱般的化疗过程中,强忍着病痛,用毅力支撑着身体,也用微笑支持着赵季平和儿子赵麟的音乐创作。后来病情恶化,病逝。
有所失必有所得,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正比的。2002年底,赵季平作曲的电影《美丽的大脚》获金鸡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几项大奖,赵麟作曲的影片《和你在一起》,获金鸡最佳音乐提名。父子俩同时竞争金鸡奖,这在中国影视界还是头一回!
张宁佳
正在这时,新的爱情、新的知音又闯入了他的生活。张宁佳,是成都新都川剧团的女演员,曾在1983年进京拍摄大型神话川剧电影故事片《芙蓉花仙》,扮饰主角花仙,一时名声鹊起,还成为全国青联委员。后与前夫离异后,因找不到知音,一直带着女儿婷儿独自生活。这次她与赵季平一晤,顿觉觅到了知音。
赵季平2003年10月与张宁佳结识之后,赵季平的音乐创作激情又一次被点燃。
除了为一批电影、电视剧作曲外,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南京大屠杀谱写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2005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演出,开中国民族音乐联合演出之先河,被音乐界赞誉为:“西方有贝多芬的《欢乐颂》,东方有赵季平的《和平颂》!”在京演出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了赵季平,给予了热情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