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读音:wéi chǎng,基本词义是旧时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同时也是我国一个县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面,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
围场_围场 -词语解释
词目:围场
读音:wéi chǎng
释义:旧时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宋史・礼志二四》:“ 太祖建隆二年,始校猎於近郊,先出禁军为围场。”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周德威云〕元帅,除非是打围射猎得见。〔李克用云〕既是这等,义儿家将,你听咱,快布围场出塞沙。”
围场_围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概况
主要又分为丰宁坝上、围场坝上、张北坝上和沽源坝上。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面,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也是河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为9131平方千米,相当冀中平原几乎20个县面积的总和,但人口只有约50万,和冀中平原一个县的人口差不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
人口民族
全县人口50.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人,少数民族人口达28.2万,其中满族人口最多,为24.3万多人,其次有蒙、回等12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与全县人民一同极建设着富饶美丽的围场。全县辖32个乡,5个镇,县政府驻地围场镇,又名椎子山。
河流
围场县是滦河和辽河许多支流的发源地,河道虽然常年有水,但都是上游河道,水浅流急,不利于通航。县内也有大片的原生森林分布。目前许多地方已经退耕还林还草,不鼓励发展农业。由于气候升高比其他地区晚,现在开始发展换季节蔬菜,农业产值也有所提高。 围场由于一直是满族士兵居住的地方,当地口音类似北京话,但略微受到一些东北口音的影响,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口音。
地理
围场县位于承德市最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41度35分至42度40分,东经116度32分至118度14分。全县总面积9219平方公里,是承德市面积最大的县。 西北、北、东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和南面分别与丰宁县、隆化县接壤,是华北地区通往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要道之一。1989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围场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在西部御道口至白水,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山岭),把全县分为围场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围场高原,地势平坦,流水侵蚀微弱,风蚀强烈,多风蚀洼地,地表呈波状起伏,海拔均在1200-2000米,坝下山地是阴山余脉,大兴安岭余脉和七老图山的交接地带。深山区山岭连绵不段,山峰层峦叠嶂,山环交错,沟谷纵横,山高林密。整个坝下山地,川大山低,许多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下。有些山顶部平坦,为桌状,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1940米为全县的最高峰。
气候
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本县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季风影响特别强烈,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13.2度,极端最低气温-42.9度,(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夏季盛行偏南风,七月平均气温20.7度,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可达6-8级。围场县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年均温3.3,年均降水445毫米,而且雨热同期,地农林牧业非常有利。九月至次年五月为霜冻期,无霜期短,南北相差悬殊。全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北部坝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蒙古高原季风气侯,气温低。降水少,风大沙多,无霜期短。西北部和中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燕山山地季风气侯。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全县旱、洪霜雹冻等自然灾害较多,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损害。
围场_围场 -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
景区简介
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家猎苑,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主要由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红松洼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三大景区组成。塞罕坝,蒙语赛堪达巴罕,又译扎伊布达罕色钦,即美丽的高原,史称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距北京350公里,距承德避暑山庄135公里。木兰围场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这里建立了方圆一万平方公里,含72围的皇家狩猎场。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行“木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