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昌吉州木垒县哈依纳尔北5公里处,当地哈萨克人称其为“阿依艾库木”,意为“有声音的沙漠”。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人们平时指的鸣沙山一般是位于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另外新疆木垒鸣沙山一八五团的鸣沙山等也很有名。
鸣沙山_鸣沙山 -历史记载
鸣沙山已经形成3000多年,而鸣沙的记载也由来已久。
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这里沙角山即为敦煌鸣沙山。
魏晋《西河旧事》中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敦煌鸣沙山景观
唐朝由于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 文字记载已经大量出现。《沙州图经》中说,“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五代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
鸣沙山_鸣沙山 -四大鸣沙山
新疆昌吉木垒
新疆巴里坤
内蒙古达拉特旗
宁夏中卫
敦煌
敦煌景观名胜--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甘肃旅游景点。地处甘肃省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
“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首生动的咏景诗,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西汉时就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敦煌鸣沙山,东枕著名甘肃旅游景点――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多少甘肃旅游的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遐思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鸣沙山
气候特点:一是日照充分。年日照时数达3200小时,无霜期150天,年均气温9.3℃ ,7月平均气温24.7℃,一月平均气温―9.3℃。二是干燥少雨。敦煌鸣沙山上空经常维持着一支偏北下沉气流,属干旱少雨地带,年均降雨量只有39.9毫米,夏季降雨占63.9%,冬季只有7.5%,年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三是四季分明,且冬长于夏,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披纱,怀抱火炉吃西瓜”一说。气温年较差达34℃,敦煌常年多为东风和西北风,近地面平均风速为3米/秒,干热风和沙暴为主要的自然灾害。
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鸣沙山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 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馀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据《沙州图经》记载:敦煌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敦煌鸣沙山形状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敦煌鸣沙山虽然不高,可山势陡峭,那些甘肃旅游的游客要登上敦煌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很多各地前来甘肃旅游的观光者发现,敦煌鸣沙山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它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极目远眺,敦煌鸣沙山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站在沙海中,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耳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正是这奇妙的声乐吸引了无数游人来甘肃旅游,使敦煌鸣沙山名扬天下。
月牙泉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还不错。
关于月牙泉、鸣沙山的形成,当地有一个故事:
鸣沙山-月牙泉
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交通:从敦煌市区有中巴直达,也可打车到鸣沙山(约需15元),愿意挑战的人可以自已租自行车前往。
门票:120元
购物:从敦煌市区到鸣沙山的途中,有一条街,街边有很多小摊,名为“骆驼一条街”,主要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其中用绒布制成的工艺品骆驼,形态各异,可爱逼真,充满童趣,且价格相当便宜,是当地的特色产品。
注意事项:鸣沙山的日落景观非常漂亮,游览时间最好选在夏季黄昏;在景区乘骆驼时,要先讲好价钱,以免麻烦;沙山上风沙很大,要作一点防范措施。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20世纪40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比2000年高出10米左右,在这种较高水位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日渐干涸的鸣沙山-月牙泉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使得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仅为0.7至0.8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会消失”这一话题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为了补救这一景点,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补水。
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
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导致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敦煌鸣沙山景观
为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已经开展鸣沙山・ 月牙泉风景区沙山动态变化及环流特征研究。这一研究将为保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根据媒体报道,这项研究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范围野外调查,选定监测地点,建立控制网,对区内不同发育阶段沙山进行监测,辅助沙丘体微气象特征观测,进行室内风洞模拟实验;第二阶段是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监测,提交最终研究成果。据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屈建军介绍,他们将应用遥感和非地形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手段,对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内沙山形成发育进行动态过程监测;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解析处理,建立区内沙山形成演化动态数据库及数字地形模型;采用不同时期趋势面的动态数字空间分析,从动力学机制研究区内沙山形成发育的风沙物理学过程,开展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沙山动态变化及环流特征研究。
巴里坤
巴里坤鸣沙山
巴里坤鸣沙山位于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西距县城60公里,四周被丰美碧绿的草场所包围,犹如湛蓝大海中的一座金色小岛。鸣沙山形似一朵蘑菇,高约百米,沙丘陡峭,其下有水泉,左右两侧有河流通过。沙山的四周是广袤的草原,无边无际的湿润和绿色中突兀地屹立着一座寸草不生的沙山,它的魅力就在于会发声和堆积在这里几百年的沙子经历无数风雨,既没有向四周扩散,也没有被绿色植被吞噬,而且沙子从山顶被攀登沙山的人踩动滑下后会慢慢自动爬上去。关于鸣沙山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诉说着鸣沙山的形成。
相传,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曾多次挂帅西征,有一次西征时,因这里水草丰美,于是有一营女兵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结果夜间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黄尘弥漫,目不能视,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驻扎在这里的那一营女兵也同时葬身沙山。
从此,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人们都说,那是女兵们没能归家,怀念家乡而望空长泣,挥泪饮泣。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和这个有点类似,但又截然不同。
鸣沙山
也是唐代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当行军至此地,突然与敌军遭遇,于是展开一场恶战,有一营女兵在这里集体遇难,全军复没。或许是正义的悲惨结局感动上天,又或许是这些花样女子的英魂为不使自己无暇的肉身再受敌酋狼吻的摧残,当樊梨花帅部凯旋回朝,走到这里时,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黄尘弥漫,飞沙遮日,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平地出现了这座沙山,历经百年,这堆松散的沙子却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旌旗烈烈,刀枪磕碰回荡于耳畔不绝。
听了这个传说的人,再聆听那轰鸣的声音,也仿佛置身于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衰草凄凉的古战场之中鸣沙山,也就成了这些为祖国稳定统一,为正义而战死他乡,永远留守在西域异乡古代远征将士们的永恒丰碑。
响沙湾
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响沙湾,坐落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库布其沙漠东端,可谓是大漠龙头。响沙湾沙高11.米,宽400米,坡度为45度,地势呈弯月状,形成一个巨大的沙山回音壁。这里沙丘高大,比肩而立,瀚海茫茫,一望无际。响沙湾被誉为“大漠明珠”,是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响沙湾旅游景区以其和民族风情吸引着游人,篝火晚会、民族舞蹈、骑骆驼、滑沙等特色旅游项目深受游人喜爱。沙山高约50米,坡度为45度左右。顺坡滑落,能听到嘭嘭之声,多人同时滑沙效果更佳。沙鸣多则十多响,少则三五声。相传从前这里有座寺庙,一天夜里狂风骤起、沙石横飞,将寺庙埋在沙漠之中,寺庙被埋后,喇嘛们仍在不停地诵经、击鼓、吹号,所以这里的沙会响,故名“响沙湾”。
沙坡头
沙坡头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黄河第一入川口,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沙坡头鸣沙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的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沙丘呈新月形,高100馀米,山脚下是滔滔黄河。当游人从百 米高的沙山上往下滑落时,便会听到类似钟鼓的沉闷之声。坡下有一眼清泉从沙山下汨汨流出,不论从沙山上滑下多少沙子也不能把它堵住。相传这里过 去叫朔阳城,某年正月十五正当城里闹元宵时,突然狂风大作、沙土飞扬,一直刮了三天三夜,将朔阳城埋在沙里,形成了沙坟头。据说就是当时的锣鼓声。
鸣沙山_鸣沙山 -鸣沙现象
有声音的鸣沙山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在中国的鸣沙山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很多人从鸣沙山上由上往下滑时会产生轰隆轰隆的声音。传说鸣沙山现今所在地是一座玉皇大帝的宝库,为制止人们的贪婪之心,玉皇大帝特命太白金星用黄沙淹埋,所以里面是空的就会产生响声。还有一种传说----汉代时,汉军和匈奴交战时,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如今的响声就是两军的喊杀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其实是沙石相互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
鸣沙山_鸣沙山 -民族风俗
甘肃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当属甘南地区的拉卜楞寺大法会及浪山节。拉卜楞寺每年举办七次规模较大的宗教法会,其中以正月毛兰姆法会和七月说法会最为著名。毛兰姆法会内容丰富,场面壮观,有寺僧考试、辩经、诵经、晒大佛、法舞、藏戏表演、祈祷活动等,其中尤以正月十三的“晒大佛”最引人注目;七月说法会主要内容
有辩经、“乐拉劝”法会和法舞表演。当月正值甘南藏族僧众的浪山节,当地各族群众,欢聚一堂,民俗风情十分浓郁。
甘肃省内有汉、回、藏等多个民族,丰富的宗教传统和民间文化,衍生出了许多独特的宗教节日和民间节庆活动。此外还有:中国甘肃兰州中国丝绸之路节;每年8月18―28日定期举办的兰交会;每年4月份的桃花会;春节社火活动等。
农历六月六晒腰腿,是敦煌民间的一种习俗,鸣沙山沙粒纯正,不含一点尘土,热沙浴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奇效,传说阴历六月六这天最为灵验。所以敦煌有六月六上鸣沙山晒腰腿的习俗。
到了每年六月六,凡有腰腿病患者,熬好乌鸡汤,备上老黄酒,正午以后,来到鸣沙山下的沙梁上,喝汤、饮酒,然后用热沙埋住腰腿部,头上打伞遮凉,让身体在烈日下暴晒三个小时左右。连续七天,腰腿病便可消除。目前,鸣沙山下开设沙疗所一座,以沙疗辅以针灸,见效更快。
春节为一年之首节酒泉人在春节前半月(即腊月中旬),就已开始春节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家家户户必须做一次大扫除,名曰"扫房"(扫舍),然后是陆续购买肉食、蔬菜等过年用品。农家多杀猪宰羊,烧馍馍、捞油果(包括敬神用的供品),忙个不了。腊月三十日贴对联,晚上,各家香火明烛,迎回灶神,敬奉家神在此之前,首先要"清宅子
"清宅子"就是事先从野外选择一个小碗大的圆石头,持回家来,然后将石头洗净,放在灶火里烧红,取出后放置于一把马勺中,上面浇上半碗上好的黑醋,石头立刻咝咝作响,散发出大量石炭酸的气体。须有二至三人同时行动,一人手持火把在前引路,开房门,进各房;掌勺人紧跟其后,沿每个房间四角转一圈子,让室内弥漫炭酸烟气,出门时要在门坎上浇点醋;第三人手提灯笼紧跟掌勺人,并随手关门。三人一行,快步行走,避免石头冷却,不冒烟;最后送出大门,将石头送还原来的地方,这个做法又名曰"打醋炭"。
腊月二十三日为"灶神节",亦称小年。当天,家庭主妇烙成"灶干粮"(小月饼形),天黑时献于灶神前,条件好的人家还要杀鸡献供。然后将旧灶神像取下,换上新请来的灶神像,将旧灶神像,并"灶马子"一同烧掉,送灶神赴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主人的勤劳及善行。到腊月三十(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又要焚香献供,燃放爆竹迎灶神归来。同时,在新灶神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
腊月二十三日后即进入大年的准备阶段,头一件事是"扫房"。这时全家动员,大搞卫生。这一良好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月三十前几天,各家男性不论大小均要理发,"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这一习惯沿袭至今。
酒泉春节习俗中,贴对联也是重要一环。不论贫富人家,都以贴对联为过节的直观标志,多数人家都在腊月三十日做完清洁后,张贴对联及门神、门花,有的还剪纸贴窗花,红艳艳,光闪闪,增加一片新春景象。读书人家更是讲究对联的内容,用以表达自己的文学才气。旧时也有个别人家请不到写对联的先生,便用碗底涂墨在对联上印上七个圆圈。[旅游联盟2007-10-24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还有的在门上面贴上水墨钟馗像以除妖邪鬼魅。还在街门外边加贴"出门见喜"、"迎喜接福"的短联,也叫做报春的"报条"。在住房炕墙上贴"身体安康"、"福寿康宁"、"身卧福地";在粮仓上贴"五谷丰登"、"米谷满仓";就连牲口圈也要贴上"糟头兴旺"、"牛羊满圈"等,以祈来年人寿康宁、六畜兴旺。
旧日有腊月三十晚上坐夜(通夜不睡)之习。据说,坐夜可以延年益寿,故又称"熬寿"。当晚,妇女们赶做年饭(包饺子),男主人则给子女们讲家规家教、历史故事,或让识字者念卷(民间宝卷),一则进行劝善,再则做为一种家庭娱乐活动。大人一般要坐到天亮等候"接神"。
正月初一至初四不干农活,因此正月初五早饭后,农村家家户户在门前地里点燃麦草,献供品,放爆竹,并将牛羊车马赶到现场,让牛羊吃草,人们踏火堆而过,谓之"出行",也叫"破五"。意即这一天后就该上地劳动或外出打工、经商了。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城市居民以吃元宵表示庆祝,在农村家庭则用白面蒸成"面牛"(形状比一般馒头大,内包油面、白糖等)和"面老鼠"献供。献牛意在保护牲畜,发展生产。"面老鼠"则不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要糟蹋粮食。
正月二十三日,传说为女娲补天之日。旧时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至今仍有这天家家都吃煎饼的习俗。
立春后三十天为惊蛰。根据农历,到这天气候转暖,冰消雪化,土地复苏,草木含有生机,入土蛰居之草虫惊醒,这天,家家吃油炸鸡蛋,芳香开窍,润肺清胃。在农村,农民用清油或大油熬萝卜汤,以啖牛马,用以清胃火。
三月三日寒食节,民间一般把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也即清明节前一二天叫寒食,此节是纪念春秋时介之推的。介子推辅助流亡别国的晋公子重耳时,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给重耳充饥。重耳后来当了国王(晋文公),便让介子推执掌国家大权做大官,介子推不从,就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文公让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介子推硬死不愿出来,撞树而死。晋文公十分悲痛悔恨,将介子推母子葬在绵山,修寺立庙,改绵山为介山,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烟火,要吃冷食,以此寄托哀思。
清明节,地上青草出芽,一片嫩绿。各家上坟扫墓,祭奠祖先。儿童放风筝,青年男女踏青游春。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浴佛节。从初一至初八日,酒泉民众去文殊山,法幢寺赶庙会,布施,浴佛。
五月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的日子。各家除做米糕、吃粽子,城乡群众除游泉湖公园外,还折取艾蒿、柳枝、沙枣花插在门上,防疫除邪。少女及年轻媳妇们做香袋(亦称"香包子")。她们将香草、冰片、麝香包入碎布或纸内,扎成各种形状,周围缠上各色丝线,戴在胸前以避疫疾。并互相赠送,增进友谊,也是青年男女表达情感的信物。
农历六月六日城乡群众纷纷到田间地头拨艾草,拿回家中熬汤给小孩洗澡,或捆成小把挂在墙上用以消毒防病(艾有一股清香味)。艾叶晒干捣碎成为绒状,针灸时用来治病。敦煌、安西一带这一天有沙浴习俗。
鸣沙山_鸣沙山 -景点介绍
鸣沙山
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约5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现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不错,一定不要错过哦。
从市区有中巴直达(但也许不是最方便),也可打车到鸣沙山(约需15元左右),体力好的人不妨自己租自行车前往。
从敦煌市区到鸣沙山的途中,有一条街边有很多小摊的“骆驼一条街”,主要出售一些旅游纪念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绒布制成的工艺品骆驼,形态各异,可爱逼真,充满童趣,且价格相当便宜。
鸣沙山的日落景观非常漂亮,不可不看,所以游览时间最好选在夏季黄昏;在景区乘骆驼时,要先讲好价钱,以免麻烦;沙山上风沙很大,最好作一点防范措施。
响沙湾在蒙语中被称为“布热芒哈”,意思是“带喇叭的沙丘”。它坐落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东端,北距草原钢城50公里,高大的沙丘呈月牙形状约有80多米高,横亘数公里,金黄色的沙坡掩映在蓝天白云下,有一种茫茫沙海入云天的壮丽景象,好似一条金黄色的卧龙。
银肯响沙(即响沙湾)居中国各响沙之首,被称为“响沙之王”。它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的东端,北距草原钢城包头市50公里,银肯是蒙语,汉语意思是“永久”,银肯响沙陡立于罕台河谷西岸,有清泉从坡底涌出。响沙湾沙高110米,宽400米,依着滚滚沙丘,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度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沙子干燥时,游客攀着软梯,或乘坐缆车登上“银肯”沙丘顶,往下滑溜,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汽车、飞机轰鸣,又如惊雷贯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
响沙湾的沙漠面积约有1.6万平方公里,沙坡斜度约50°,其上没有任何的植被复盖,从沙丘的顶部向下滑会响起“嗡嗡”之声。响沙湾的沙鸣奇迹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千百年来,人们解释不了响沙的成因,却赋予它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喇嘛庙,正当千馀喇嘛聚众颂经,击鼓吹号时,突然狂风大作,顷刻间,将寺庙掩埋在沙漠之中,这声音,便是喇嘛们冤魂未散,至今仍在击鼓、吹号的声音传说固然美丽,
但不能揭开响沙之谜。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形说”、“共鸣箱原理”、“静电学说”来揭示它的成因,还有人认为,响沙湾沙丘之中的含金量较大,因此发出响声;也有人认为沙漠表面的沙子细且干燥是沙鸣的原因。然而,没有哪种解释将响沙湾的谜团彻底解开。
这几年,响沙湾又开发了骑骆驼游沙漠、沙漠滑翔伞、滑沙车、地方民族歌舞等旅游使得响沙湾更具魅力。
这里沙丘连绵分布,景色壮观,嫩黄色的沙漠,一望无垠,景区内有东西500米长的沙湾,呈弯月状,沙丘高度110米,坡度为40度,从沙丘顶部滑下,沙子会发出轰鸣声,形成著名的“响沙”奇观,是罕见的自然景观。除此以外,在这里骑骆驼、玩滑翔伞等项目都将让你兴奋难忘。
在这里滑沙,真是件最惬意不过的事了,坐在沙丘上,双腿前伸,用力下滑时,耳畔会响起“嗡嗡”的轰鸣声,随着下滑速度的加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令人惊异不已。骑骆驼沙海探奇则是另一种体验,在摇曳不定的驼背上,明丽的蓝天、白云、黄沙都悠远无边,让人有一种神游物外的不真实感。
鸣沙山_鸣沙山 -电影相关
电影《鸣沙山》是一部以皮尔・卡丹为背景的电影,将时尚融入故事,还重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次选拔模特时的情景。法国演员菲利浦・德歌苏扮演小皮尔・卡丹。
德歌苏说:“这是我第一次演一个真实的人,片中将讲述三部分的内容,皮尔・卡丹作为时装设计师进入中国市场,一个不可能的爱情故事和30年间中国时尚界的演变。”名模陈娟红、春晓等也在其中客串主要角色。
鸣沙山_鸣沙山 -游戏相关
仙剑四
菱纱他们在
月牙河谷是以鸣沙山为背景而在游戏中呈现的一个地名。在游戏中这是柳梦璃在昆仑山巅的惊鸿一瞥所找到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也是韩菱纱他们在琼华派修行后展示他们自己功夫的开端。而恰是这"惊鸿一瞥",挽救了一个婴儿、一个母亲、一个村庄的生命。
月牙河谷没有大渡口的草垛、没有长江,它只是一片沙漠;它没有纳林河源的水井、没有那晶莹剔透的冰 洞,它只是一片毫无生机的沙漠。就连迷宫里的怪物也是这样,它们都带了物理反弹这一属性,正说明了月牙河谷的风沙之强烈,月牙河谷中的景色单一,简直不能与太一仙径相提并论,就是沙。因此,虽然这个迷宫并不大,而且还有几条同样通向终点的不同的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迷宫,却让大部分玩家晕头转向,仅仅因为风沙。
就是风沙,让玩家倍感苦恼。每走几步,带队的人就会蹲下,紧接着那风沙便席卷而来。有时让玩家转个方向;有时让玩家跳跃到旁边的一个地方。但由于迷宫的四面景象极其单调,使玩家产生了错觉,感觉到了很远的地方,其实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风沙作为迷宫中最大的亮点,其实让人体验的就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跨过月牙河谷就到了传说中的月牙泉村了。
大唐无双
大唐无双中的游戏场景
在《大唐无双》中,鸣沙山原本是西域通商之路的重要区域,还有着一个叫做鸣沙镇的村子。隋末战乱时,隋兵在此扎营,却被李世民打败,后来镇子和军营都荒废了,只剩下皑皑白骨遍布在漫漫黄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