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特点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建筑特点,青岛火车站-历史

徽派建筑特点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建筑特点,青岛火车站-历史

青岛火车站始建于1900年1月,竣工于1901年秋。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是德占时期的经典建筑。2008年奥运会,由铁道部和青岛市共同投资新建青岛客站。新建火车站的建筑面积5500OmZ,风雨站棚6000Ofn,客站类型为城际铁路客站,站房形式为线侧型与线端型结合,设计规模为最高旅客聚集人数5000人的大型车站。主题钟楼保留原设计风格。

青岛火车站_青岛火车站 -建筑特点


青岛火车站

站址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普集路,邮政编码266001。建于1899年。离济南站393公里,隶属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分局管辖。现为特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整车一级氧化剂发到。出了青岛站往右手方向走200米就可以看见漂亮的黄海海滨,感受到渐渐的海风。青岛站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百年老站,横跨市南、市北、四方三个行政区,担负着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旅客、货物运输任务。每日始发列车26对,日接发旅客近3万人。青岛站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弘扬“尊客爱货塑形象,优质服务创效益”的企业精神,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车站”、铁道部“文明车站”,山东省“文明窗口单位”,济南铁路局“路风建设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青岛站是全国卫生车站、全路文明车站、品牌车站、铁道部四星级货场。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车站已经注册“阳光家园”服务商标。2002年荣获青岛市一级信誉企业(AAA)称号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诚信服务示范单位。随着岛城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站愿与新老客户携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共同开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青岛火车站_青岛火车站 -历史

1898年3月,德国迫清廷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中写有:"中国国家允许德国在山东营造铁路二道。"其中之一就是胶济铁路,其名称取胶澳与济南之首字。
为修筑这条铁路,德国当局1899年6月成立山东铁道公司,14家德国银行共集资5400万马克,其中德华银行为最大的股东,故该公司又称德华山东铁路公司。1899年9月23日胶济铁路开工,采取建成一段通车一段的方法。1901年4月8日通车至胶州;1902年6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1903年9月22日通车至张店;1904年6月1日,全线及张博支线同时通车,正线里程为441.4公里(含张博支线)。
据《胶澳志》载,德人修筑胶济铁路共投资5290万马克,大部分用于购自德国器材和机车,征用土地所用仅占总投资的4%,近似无偿。据不完全统计,自1905年至1913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运送货物556.7万吨,利润为1950.6万银元。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强占了这条铁路。自1915年至1921年间,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1598.8万人次,运送货物1035.7万吨,日本由此而取利润为1885.6万银元。
1922年12月5日,中日签订《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其中规定,中国政府必须付给日方4000万日元后,方可将胶济铁路赎回。1923年1月1日举行了交接仪式,成立了胶济铁路管理局,但这条铁路的运输和财务大权,仍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1914年日本强占后,撤销了5个车站,1923年中国收回后,增至54个车站。

高大的半木构装饰山墙突出了一座厚实的钟塔,正居于亨利王子路(广西路)和霍恩措伦路(兰山路)的轴线上。火车站站舍建筑平面为一字形,主体为两层楼房,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两部分组成活泼不对称的立面造型。正立面右侧延续有低矮的钢架玻璃天棚站台长廊。车站候车室居中,面积不大,两侧为票房与值班室,二楼为办公室。高35米的车站钟塔沿用了德国乡间教堂样式,下部与地面垂直开有三排两组细窗,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粗毛花岗石砌成。建筑双坡陡峭,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车站主入口有十数级石砌台阶,通向三个拱券门,上部仿做半木构架式的大山墙面,突出了入口的位置。车站前有一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阔的空间中。

托尔斯顿・华纳在其著《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说,通往济南的铁路沟通了胶州德占区青岛与山东省之间的联系。1904年全线通车。由于大港的第一座防波堤直到1904年才告完工,由火车站通向栈桥的铁路便成了各商行开发地产的必要条件。

最初的城市规划方案将火车站设立栈桥一带,但弧状的轨道对当时的技术而言显然要求很高。于是,车站西移至笔直的轨道旁,构成城市的西端。

老火车站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车站乘载量加大。于 1991年,增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青岛火车站扩建,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原火车站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另在原站址南重新依原来风格建造了南楼,新钟楼增高了 3米,以求与新建候车大楼的比例协调。

青岛火车站_青岛火车站 -发展

火车站改造历史为: 1988年2月1日青岛火车站改建工程奠基;1991年2月 15日青岛火车站候车楼改建工程开工;1992年7月1日青岛火车站广场开工改造,总投资约2亿元,面积 3.1万平方米;1994年8月8日青岛火车站广场地下建筑工程主体提前封顶,原楼拆除,原楼正立面被砌于新建筑中,改造后的车站就是当今的模样(下图)。

如今,青岛火车站将要进行改造。火车站改造后实行现代化车站管理,接近机场管理服务水平。外部还将保留德式风格特点,保留钟表楼和候车室。总体要求保留德式风格这是令人所称道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4255.html

更多阅读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 哥特式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百科名片哥德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

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分类 工业建筑特点

·工业建筑的特点1.厂房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2.厂房内部有较大的面积和空间3.厂房的结构、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①.必须紧密结合生产。②.生产工艺不同的厂房具有不同的特征。③.采光、通风、屋面排水及构造处理较复杂。·工业建

青岛风光 街景栈桥公园建筑学校 青岛栈桥王子饭店

【青岛风光】街景栈桥公园建筑学校编辑/瑞雪烹梅来源: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国战前明信片数据库网址:http://iccs.aichi-u.ac.jp/postcard/shandong/tsingtao/Z012/1.青島の風光 NO12.靑島山東路北段3.靑島廣西路4.靑島棧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准备工作量大。 高层建筑体型庞大,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设备以及配件等种类放多、数量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工种多,施工劳动力多,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

声明:《徽派建筑特点 青岛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建筑特点,青岛火车站-历史》为网友硬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