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德民[中国工

王德民,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同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1961年,独立推导出地层测压计算公式“松辽法”,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一整套偏心配水和配产工艺,使中国分层注采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1979年至1985年,提出并组织了“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系统工程研究,形成的有关工艺为大庆油田增加可采储量6亿吨;1986年至2000年,提出并组织开展了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等研究工作,为大庆确立了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聚合物驱油技术大规模应用后,增加可采储量三亿多吨,年产油1000多万吨。王德民在油田开发的注水和三次采油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使中国在这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大庆油田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技术保证。2016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已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早年教育


王德民王德民1937年2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同年7月,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很快被日军占领,因为周围不再有他这样年龄的孩子,小王德民只得一个人玩儿;两岁前他便独立性很强,会坚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王德民成长在一个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由于小时候家里主要用英语交流,童年的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基本不识汉字;淘气爱玩的小王德民在气走了两个中文老师后,从四年级起上了用中文教授课程的小学;前几年他只得背字的形状答题,克服不识汉字的困难之后,中学时他成绩变得优异。1955年,王德民考入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在石油学院的5年中,他门门功课都是5分,还是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又是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1960年毕业后到了大庆油田工作的他,为掌握数学推导知识,开始自学俄语研究当时苏联这方面的资料。

工作经历

1960年,王德民毅然回绝有意将他留下的学校,告别在北京的亲人,主动请缨去了大庆油田,他被分配到油田采油地质室测压组工作,任务是把特制的仪表下到1000多米深的油井里测定油层的压力。他和工人们天天抬着百斤多重的绞车上井测试,来回劳动强度很大,而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没有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干扰,不符合已经投入开发的大庆油田地下情况,实际会出现越来越大的误差,只有24岁的王德民决心探索新的分析解释方法,他废寝忘食、连续奋战100多天,在1961年2月终于推导出了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这种计算方法被称为“松辽法”,实践证明比“赫诺法”精确两倍,并很快在全油田推广使用。
1963年,王德民由于初出茅庐便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被评为油田的科研标兵,并由技术员破格提升为工程师;同年年底,组织上分配他到采油工艺研究所负责测试技术工作。为得到各油层进出水、出油等数据,要将不同的专用仪器下到千米以下的井筒中,王德民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开始了分层测试工艺研究;当时世界上都用承重10吨、食指粗的钢丝绳或电缆,这些注水井口达到120个大气压,顺着钢丝绳直喷而上的水冬天常常会把衣服冻成冰甲,长年累月地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王德民得了关节炎,他意识到沿袭旧的测试法效率太低又不科学,决定饰演改用很细的钢丝代替,他们反复实践了两年多,先后研究出多层试油和油水井分层测试等一整套工艺,填补了中国下有封隔器的油井无法进行分层测试的空白。
1969年,已开发10年的大庆油田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的问题;1970年初,为了扭转油田“两降一升”的局面,需要调整各个油层的产量,王德民带领同事们连续攻关,经过上千次的试验,成功研制出中国自己的偏心配产、配水器。其性能大大优于国际上的同类产品,并能与其它采用工艺配套使用,应用后配水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对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1970年以后,大庆油田进入中含水开采期(原油含水量超过20%),王德民和同事们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共取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广使用分层压裂法后每年为油田增产100多万吨原油。
1978年,王德民从采油工艺研究所调到大庆石油管理局,担任副总工程师的职务,同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从分析中发现地下油层整体压力过大,继续强化注水可能造成大面积水淹,提出了由自喷采油改为机械采油,带领科技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试验,尽管下楼时不慎摔断了一条腿,也仅住院3天就回到了办公室工作;拄着拐杖的王德民组织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开采技术攻关,提出用“限流压裂法”压开0.2到0.5米厚的薄油层,并经过和课题组的成员共同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最多一次压开70个薄油层的成果,使原本没有开采先例的薄油层也变成了可采储量。1983年,王德民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6年,王德民成为了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在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超过80%)期后,带领1000余名技术人员对8个系统工程的两百多个科研课题进行攻关,其中用聚合物驱油的方法三次采油,已取得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明显效果。1991年,王德民离开总工程师岗位,以副局长的身份集中精力负责油田科技工作和三次采油技术;他与有关院校联合探讨,经过现场试验改进了设备及流程,用实践使国际上也很难应用的化学驱三次采油方法在大庆油田进入大面积工业化运用阶段,仅1996年一年,以聚合物驱油为主的三次采油技术就为大庆油田增加了五六百万吨的产量。
从2000年起,王德民不再担任大庆油田公司的主要领导,但他依然是公司的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事实上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油田的科研岗位。在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基础上,他组织研究开发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经过8个现场试验可使驱油率增加50%;他致力研究的泡沫复合驱、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工艺已投入应用性试验;他还在研究“凝合剂弹性增加洗油效率”等课题,并考虑“改进活性剂加碱工艺”,以研究出一整套适合化学驱油的采油工艺。2007年3月,王德民以石油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访谈。2009年,王德民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一、油田初期开发阶段(1960-1963)
针对大庆实际地层情况独立推导出的地层测压计算公式“松辽法”,比国际沿用的“赫诺法”测试解释结果误差小5倍,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这一成果仍在大庆油田和中国其他油田继续推广应用,累计应用100万井次以上。
二、油田产量上升阶段(1964-1975)
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究完成的一套在油管内用钢丝起下仪器的分层测试工艺技术,分层测试合格率达到90.9%,并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
针对油田经开发后出现的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问题,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偏心配产、配水器,比国际同类产品轻1/2、短2/3,应用这一整套偏心配产配注工艺后,配水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提出并研究成功了以“松辽法”试井解释方法、偏心配水和配产、分层测试等为核心,适应中国非均质油藏的“六分四清”分层注水采油工程技术。
三、油田高产稳产阶段(1976-1997)
研究形成以自喷采油转变为机械采油的开发方式、钻加密调整井和表外储层为核心的系列开发技术;
针对难于开发的表外储层等薄差油层研究完成的限流法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国际上类似的技术一次只能压开3至4个油层;这项技术的突破使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增加6亿吨。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面临的问题,确立了以化学驱方法即聚合物驱油技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创造性地提出粘弹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选出适合于大庆油田的聚合物,解决了聚合物高黏性非牛顿流体在管道输送及矿场高压注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使大庆油田成为大规模应用聚合物驱油三次采油的生产基地。
四、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阶段(1998-)
提出并组织研究出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驱油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试验证实提高采收率20%以上;
实现用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方法开采薄差油层的首次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13%以上;
完成了树脂砂压裂等7套采油工艺技术,使化学驱工艺成龙配套,成为可以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油田开发重要技术手段。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30%左右;
致力研究的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工艺已投入应用性试验。

论文著作

在中国及国际核心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40多篇,著有5部专著和译著。据2015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显示,在1986年至2007年共发表了46篇期刊论文。
论文(部分)
王德民,陈朝胤.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大庆油田分层注采工艺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3王德民,陈朝胤.大庆油田分层开采工艺技术.美国学会石油工艺,1983(8)
王德民,陈朝胤.大庆油田堵水效果预测方法.石油学报,1983(1)
王德民,唐加礼.第二次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工艺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3
著作
王德民等编译.国外三次采油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08
王德民主编.大庆科技论文精选1960-1995年在国际会议及国外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王德民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院士文集:王德民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9
王德民主编.大庆科技论文精选续1995-1998年在国际学术会议及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王德民著.走向新世纪的大庆油田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4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社会任职

现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服务奖委员会委员、长远规划委员会委员、著名演讲人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科学》、《工程师论坛》等6种杂志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个人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德民[中国工

王德民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瑞士人。1961年除夕,食堂把面粉和饺子馅发给大家改善生活,每人八两面,他不太会包,为了节省时间就包了两个特大号的饺子,煮了很长时间才煮透。
2013年9月,王德民1955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学生注册卡上的照片在网络走红,被称为中国石油大学“史上最帅校友”、“学霸版吴彦祖”、“秒杀一切电影明星”,中国石油大学的青年学生也络绎不绝地来到校史陈列馆专程观看这张照片。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获奖记录

王德民先后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以及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三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24项,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7项获国际专利。
1978年王德民组织研究的“偏心配水工艺”“分层采油工艺”“油水井测试工艺”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他研究的“油井多用途偏心配产控制系统”获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
1986年主持完成的“大庆油田注水开发高产稳产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8年组织完成的“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科研成果“聚合物驱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他主持攻克的“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获2005年度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
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人物评价

王德民是一位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中国石油基本自给这一天的来临,得到重视和尊重;王德民的研究都是从实践出发,他的科研成果全部转化为了生产力;他对石油工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王德民作风严谨,一丝不苟;他的每项研究都应用至今,一直以来坚持原则,只研究油田急需并且大部分需要的项目。(《光明日报》评)
王德民坚持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其独特思维和敢于创新的突出特点,在油田注水开发和三次采油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使中国在这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成果的应用,对大庆油田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稳定,对黑龙江省地方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稳定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东北网评)
作为一个东西方混血儿,外貌与平常人不同,面庞英俊,五官立体。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网络走红

2013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学生注册卡上的照片因酷似吴彦祖而在网上走红。该照片也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青年学生中引起反响,络绎不绝的大学生来到校史陈列馆专程观看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来自王德民1955年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学生注册卡,时年18岁的王德民面庞英俊、眼神深邃,被网友封为“学霸版吴彦祖”,因在网络走红而被网友称为中国石油大学史上最帅校友:“石油大学史上最帅校友有木有。”“王德民院士年轻的时候秒杀一切电影明星啊!”

王德民_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德民星

2016年4月12日举行的“王德民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上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已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以褒奖他对石油开采技术的卓越贡献。国际小行星委员会命名公报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为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490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张大宁和尿毒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张大宁与尿毒症 在本人所调查的289名尿毒症患者中,接受中医药等治疗者263名,共到200来处进行中医药等治疗,首当其冲为张大宁。有68名患者到天津中医医院找其求医,占289名尿毒症的23.5%和中医等求医者的25.9%。即有

忐忑组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级别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昨天做客科学网访谈时认为,美国科研机构在中国儿童群体中进行的转基因大米试验,从科学上说合理且有意义,进行程序符合我国法规法律,也符合国际惯例。 针对美国项目利用中国湖南的小学生做转基因大米试验一事,中国工

丁文江老师当选工程院院士的联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 英文

首先对丁文江老师当选工程院院士表示祝贺!2013年增补的工程院院士中只认识两位,丁文江老师是其中之一。认识丁文江老师应该是90年代的事了,由于他的研究性质与学科关系不算太大,我们之间交往相对较少。大约是85年春节前,当时的室领导要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韩雅玲、黄从新入围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 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其中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背景学部进行评审),从485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63位。韩雅

声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德民[中国工》为网友夏日樱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