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办学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四医大,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一所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医科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于1941年,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办学历史

原第五军医大学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成立。

1937年抗战战争爆发,中央大学医学院内迁到四川成都华西坝办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

1949年,中央大学医学院改名南京大学医学院。

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先后改名华东军区医学院、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

1954年,撤销第五军医大学建制,部分参与合并解放军第六军医学校(后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又并入东南大学),大部分并入第四军医大学。

原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历史沿革

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成立。

1942年,学校更名八路军晋绥军区卫生学校。

1946年,晋绥军区卫生学校又更名西北人民医药专门学校。

1948年11月,学校进驻西安,西北人民医药专门学校升格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

1951年,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

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第一军医学院升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1954年,原第五军医大学由南京迁至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合并成立新的第四军医大学。

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学校机关设四部、8个专业院系和研究生院,下辖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是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是全军唯一、国内知名的口腔专科医院。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部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军事预防医学系全科医学系护理系医学心理系药学系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航空兵部队临床医学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医学心理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药学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
营养学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5个,其中基础医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3个,复盖6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病原微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军事预防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整形)、口腔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特种医学。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 基础医学 、 口腔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药学 、 心理学 、公共管理 、特种医学。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 基础医学 、 口腔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药学 、 心理学 、公共管理 、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全校有教、医、研人员3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8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产生长江学者20名,博士导师362名,硕士导师70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1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43.4%,教师平均年龄41岁,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91.7% ,其中博士占71.9%。被总后授予“一代名师”称号的13名,被总后评为“伯乐奖”的12名。

院士:鞠躬、樊代明、陈志南、张生勇

长江学者:樊代明、郭树忠、罗卓荆、聂勇战、吴开春、熊利泽、韩英、陈军、毛子旭、陈吉华、金岩、施松涛、武胜昔、高峰、李云庆、马新亮、杨安钢、骆文静、陈景元。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学校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获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

皮肤病与性病学 、医学实验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学 、实验诊断学、口腔修复、学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 李云庆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 赵铱民

教学成果

1989年

1、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基一综合’教学法

2、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项:医学基础机能学科专题综合实验教学法、军事医学学习教学法

3、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学科建设的规律认识运用及成效

1993年

1、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高校系列教育评估指标系的构建

2、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大学英语“两化、三习、四不变”教学法

3、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军医大学临床实习基地正规化建设与管理构建五大实践教学模式、确定学员德育新体系、按专业分层次的流行病学课程建设、寓德育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研究

4、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四等奖1项:部队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7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献身国防卫生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狠抓五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流人才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两环融合、三段实施”军事医学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放射影像学》光盘教材及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口腔医学形象化教学的建设与实践、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改革

4、军队级教学成果四等奖2项:外科理论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改革系列研究、“一校两网”开放协作,探索提高佃学效益之路

2001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

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分子生物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寓创新理念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大力培养军队卫生事业创造型人才外科学课程组合教学模块和网络教学应用研究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创建医学学生毕业前临床能力综合评价方案及其应用、医学课程电视教材系列化建设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全方位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标准培养新时代教学人才

2005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与实践、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创“四新”促“三进” 铸牢学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围绕学员“三大能力”培养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

4、总后优秀教学成果2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创建有军事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2009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研究与教学实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人体解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政治理论教学四大升级系统 铸就军校学员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生物化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眼科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SP、PBL、模拟人相结合”为核心的军医大学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军医大学理工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4年

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临床医学专业军医本科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办学成果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有教、医、研人员2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7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14名,博士导师149名,硕士导师26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3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36%。教师的平均年龄由40岁下降到37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89%。硕士以上学位者,从1995年占教师总数的43%提高到62%,其中博士占24%。科室正副主任平均年龄由1995年49岁下降到43岁。主系列教师中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的2名,被总后授予“一代名师”称号的11名,被总后评为“伯乐奖”的8名。

先后有40多人次获中国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实用工程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有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有20人入选总后“三星工程”(金星3名),7人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7人进入国家万名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在全军院校最多。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中青年科技队伍,200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科技创新群体”,这在中国医科院校和全军院校中是唯一的。2个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十五”期间第四军医大学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3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以上项目19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5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国家I类新药证书2项、中药三类新药证书3项。获各类项目1381项,经费2.36亿元,其中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数(含创新群体延续)达2896万元,居中国医科院校首位。

院士风采


鞠躬院士

鞠躬

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现任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先后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筹备)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

鞠躬院士早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纤维联系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垂体前叶可受神经直接调节,提出了脑下垂体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曾应邀赴12个国家35所院校作报告39次。提出了脊髓挫伤早期神经外科干预的新手术概念,取得了突破性临床效果,全瘫患者治疗后全部恢复步行功能,43%患者可借拐杖或不需任何支撑行走。共发表国际论文117篇,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截止2007年底被他引3500次,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


樊代明

樊代明

1953年出生,重庆市人。 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总体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学术职务,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大会暨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先后受聘为BMC Cancer、J Dig Di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等6 本国际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11本国际杂志的审稿人。近20年来先后兼任过国内70所大学的客座教 授或名誉教授。

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工作和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863、973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是首批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求是实用工程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主编专着12本,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278篇,应邀在J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10种国际专业杂志作特邀综述11篇。培养博士硕士共101名,其中获全国优博论文3名,获全军优博论文7名。2010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陈志南

陈志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国家生物产业咨询委员会专家,863计划“疫苗与抗体工程”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工程与转基因生物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癌症研究会、化学学会会员。获“全国优秀骨干教师”、“总后科技金星”称号,并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陈志南院士长期从事抗体靶向药物研究,历经25年,获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靶点肝癌靶向药物――“利卡汀”。该药临床控制率86.3%,临床有效率27.4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首次成功解析了HAb18G/CD147分子胞外段晶体结构,并确定了该分子的癌组织谱及新药靶点;成果已在全国41家三甲医院推广使用千余例。

先后承担国家973、863、重大科技专项、国科金等重点、重大项目16项。2008年牵头申报“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获得支持。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PCT国际专利(德国)授权1项,软件着作权2项;发表SCI论文6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56篇,影响因子188.067;主编专着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并获中国药学会科技一等奖、中国药学突出成就奖。


张生勇

张生勇

男,1939年1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复旦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任教。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

曾任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有机化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陕西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轻工协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张生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作为国内外早期从事手性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45年来始终以手性催化技术的研究为主要方向,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致力于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成果转化。在我国率先将手性技术用于工业生产,先后建成了两条用手性催化技术工业生产氨基酸的生产线,并完成了抗癌药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的中试放大实验,为中国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院系设置

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历教育以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为主。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空军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疗养学);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药学、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统计)、生物技术、护理学;三年制护理等13个本专科专业。函授本科专业:护理学;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还担负全军医务干部定期轮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3个。

按照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校学科涉及6个门类,21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神外)、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航空航天医学 , 外科学 , 神经科学 , 分子医学 , 口腔医学 ,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防治,高技术武器防护与特殊环境医学,现代药学与新药研发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神经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学 , 病理学 , 航空航天医学 ,内科学(消化),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 口腔基础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麻醉学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生物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预防医学 , 口腔医学

实验室


学校夜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具有150多个科室(教研室)。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9个(培育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生物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7个,全军医学研究所1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2个。有12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63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5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12个。此外,还有两个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个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另设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研究所及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在全军院校中最多,全军医学研究所、医学专科中心数量、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全军医科院校中最多。

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西京医院、秦都口腔医学院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 , 生物学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 药学全军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内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骨肿瘤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围产医学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军医学专科中心传染病诊疗, 神经内科 , 皮肤病 , 影像医学 , 胸外科 ,微创神经外科, 整形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中医内科 ,优生优育儿科,优生优育儿童牙科,烧伤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麻醉中心,临床检验中心,风湿病诊治中心,超声医学中心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神经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芯片 ,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军队流行病学, 消化内科学 , 骨肿瘤 , 口腔内科学 ,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新概念武器损伤与防治,军事医学心理学, 创伤骨科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第四军医大学校徽

校徽以长城、橄榄枝、蛇杖、军徽和彩条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圆形徽章。左上方为弧形长城图案,象征人民军队,兼有古城西安和齿科医学之寓意;右下方的半圆橄榄枝,代表追求和平之意;中间的蛇杖图纹,是国际医学科学通行标志;蛇杖正上方的军徽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红色彩条代表红旗;松绿、天蓝彩条与陆军和空军服色接近,寓意基础临床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以上图案和左上方的舒体校名及红色彩条上的英文缩写"FMMU",共同表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的、位于古城西安的、为了人民利益追求和平的、具有基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特色的、团结和谐的"第四军医大学"。

整个图案以圆形为基本结构,以明黄为基本色调,穿插红、绿、蓝等色彩,典雅庄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境深邃,体现了四医大人崇尚阳光、追求精品、团结奋进、报国为民的精神风貌。

校训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办学历

?

校歌

《第四军医大学校歌》

作词:苏博 作曲:印青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

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刻下无限的忠诚。

光荣啊,四医大,军魂矢志不变,

我们的旗帜永远鲜红(啊),永远鲜红!

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凝聚成我们的校风。

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熔铸于钢铁长城。

辉煌啊,四医大,人民军医摇篮,

我们的队伍永葆青春(啊),永葆青春!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弘扬着我们的校训。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锤炼出激昂的雄心。

奋进吧,四医大,征服艰难险阻,

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啊),永攀高峰!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代理校长:赵铱民少将

政治委员:戴旭光少将

副校长:殷进功大校、王茜大校、路陆喜大校

副政委:刘侃佳大校

历任领导

职?务姓?名任?职?时?间校,长曾育生1954,07,1959,03校,长张步峰1959,03,1964,10校,长涂通今1964,10,1975,08校,长张录增1975,08,1978,03校,长郑文甫1978,03,1979,09校,长杨鼎成1979,09,1983,12校,长赵长伶1983,12,1986,11校,长鞠名达1986,11,1991,10校,长陈景藻1991,10,1995,06校,长苏博1995,06,2004,06校,长陈祥才2004,06,2007,05政,委刘庆珊1955,10,1964,07政,委李其华1964,11,1966,03政,委康立泽1966,03,1973,08政,委宋昆1977,03,1978,11政,委李景展1978,11,1981,05政,委李凯夫1979,07,1983,08政,委肖进前1981,05,1986,07政,委赵长伶1986,11,1991,11政,委李林东1991,11,2001,10政,委孙长新2001,10,2009,01副校长李炳之1954,7,1957,09副校长张录增1954,12,1956,09副校长张一民1956,10,1965,12副校长涂通今1956,10,1964,11副校长魏文建1957,10,1963,02副校长薛丹浩1962,09,1975,09副校长李其华1963,06,1964,11副校长郝哲生1965,07,1974,09副校长汪石坚1966,05,1970,07副校长陈耀汉1966,05,1979,01副校长尹海1970,01,1978,05副校长贺琪1970,01,1978,11副校长郑文甫1972,09,1978,07副校长齐木修1978,05,1983,03副校长王照新1978,07,1983,12副校长刘民英1979,01,1983,11副校长陈华1979,04,1987,09副校长潘胜1979,06,1983,12副校长鞠名达1983,12,1986,11副校长陈景藻1986,11,1990,06副校长陆裕朴1986,11,1988,08副校长李荟元1988,08,1992,08副校长于光潮1990,06,1994,0副校长王庆舜1992,08,1994,03副校长王根成1993,02,1997,10副校长苏博1994,05,1995,06副校长李康1995,06,1998,09副校长沈志凯1994,08,2001,07副校长李世春1997,10,2002,04副校长陈胜秋1999,03,2003,12副校长郭明华2004,05,2006,08顾,问张希平1960,05,1978,01顾,问范溥渊1963,06,1983,12顾,问段维绍1970,01,1972,04顾问王澄野1971,05,1981,01顾问朱斌1975,07,1980,05顾问苛纪明1976,02,1979,02顾问张国良1977,10,1979,04顾问晋希哲1977,10,1979,04顾问张国良1979,04,1981,07顾问张希平1978,01,1981,06顾问薛丹浩1978,02,1983,02顾问苛纪明1979,01,1983,03顾问王仁济1979,07,1981,07顾问柳静1981,08,1983,02顾问潘胜1983,12,1985,04顾问罗振江1999,06,2001,07

中国第四军医大学_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相关新闻

2013年3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路陆喜、副政委刘侃佳和南京政治学院院务部副部长陈发标一行十二人访问南师大新校区,就新校区规划建设相关问题开展调研。调研座谈会在仙林校区厚生楼239会议室召开,学校副校长、党委常委潘百齐以及校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规划基建处、资产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代表团成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70103/76480.html

更多阅读

军医大学排名,大学排名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按《中国大学评价》医学院排名选择学校。前10名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全国医学实力排名前5名,在第3位左右,校址在上海)第四军医大学、(全国医学实力排名第5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在线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系统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在线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共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3万多名医务人才,具有光辉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200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医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简介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43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在所属几个师中,以第127师历史最悠久。该师一部的前身可追溯至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是在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

声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办学历》为网友暧昧因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