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历程,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超级稻从广义来说,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着超过现有品种(组合)的水平;从狭义来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一般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即超高产水稻。2011年9月19日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通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研究历程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品种

超级稻品种有籼稻型,亦有粳稻型的。有杂交稻组合,亦有常规品种。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超级稻籼型组合有协优9308、Ⅱ优明86、两优培九;粳型杂交组合有甬优6号;常规品种沈农265号,准两优527号等。截至2011年,农业部已确认83个超级稻品种。

2005年28个协优9308、国稻1号、国稻3号、中浙优1号、丰优299、金优299、Ⅱ优明86、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协优527、Ⅱ优162、Ⅱ优7号、Ⅱ优602、天优998、II优084、II优7954、两优培九、准两优527、辽优5218、辽优1052、Ⅲ优98、胜泰1号、沈农265、沈农606、沈农016、吉粳88、吉粳83
2006年21个天优122、一丰8号、金优527、D优202、Q优6号、黔两优2058、Y优1号、株两优819、两优287、培杂泰丰、新两优6号、甬优6号、中早22、桂农占、武粳15、铁粳7号、吉粳102号、松粳9号、龙粳5号、龙粳14号、垦粳14号2007年12个宁粳1号、淮稻9号、千重浪2号、辽星1号、楚粳27、龙粳18、玉香油占、新两优6380、丰两优四号、内2优6号、淦鑫688、Ⅱ优航2号2009年10个龙粳21、淮稻11号、中嘉早32号、杨两优6号、陆两优819、丰两优香一号、洛优8号、荣优3号、金优458、春光1号2010年12个新稻 18号 、杨粳4038、宁粳3号、南粳44、中嘉早17、合美占、桂两优2号、培两优3076、五优308、五丰优T025、新丰优22、天优33012011年9个沈农9816、南粳45、武运粳24号、甬优12、陵两优268、准两优1141、徽两优6号、03优66、特优582

其中,Y两优2号为攻关主力。Y两优2号是以马来西亚普遍野生稻与强优势杂交水稻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反复测交而培育的远恢2号,再与Y58S等不育系测交配组而成。2008-2009年分别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参加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示范、品比均排名第一,定名为Y两优2号。2010年袁隆平院士将Y两优2号作为中国首届杂交水稻大会观摩现场――浏阳永安镇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首选品种,锁定目标产量为860公斤。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超级稻高冠层、矮穗层株叶形态。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耐高温、低温能力都比较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是该组合的突出优点。被袁隆平院士确定为第三期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首选苗头品种。2011年9月19日,湖南隆回县“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特征

超级稻品种都具有分蘖适中、剑叶挺直、植株矮中求高、茎秆坚韧抗倒、穗大粒多的形态特征。同时,具有光合效率高、根系活力强、源库流协调的生理机能,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状聚合的遗传基础。

但超级稻不等同一般杂交稻。杂交稻是指选两个遗传基因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长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一代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标准

超级稻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农业部通过认定,对达到各项指标的品种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超级稻各项品种指标如下表:

区域长江流域 早熟早稻长江流域中迟熟早稻长江流域中熟晚稻;

华南感光型晚稻

华南早晚兼用稻;

长扛流域迟熟晚稻;

东北早熟粳稻

长江流域一季稻;

东北中熟粳稻

长江上游迟熟一季稻;

东北迟熟粳稻

生育期≤105≤115≤125≤132≤158≤170百亩方产量≥550≥600≥660≥720≥780≥850品质北方粳稻达到部颁2级米以上(含)标准,南方晚籼达到部颁3级米以上(含)标准,南方早籼和一季稻达到部颁4级米以上(含)标准。抗性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生产应用面积品种审定后2年内生产应用面积达到年5万亩以上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培育优势

品种优势

品种组合Y2优8188属两系广适型优质超高产新组合,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奥谱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采取两用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为母本,与含籼粳交和籼爪交复合血缘的重穗密粒型强优势恢复系奥R8188配育成,品种具“中大穗、粒多、粒重”三重优势。

技术优势

超级杂交水稻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来提高产量,稻不会改变水稻的原有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在1997年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技术路线:"所谓形态改良,就是要一个像一个人一样好的体型;所谓杂种优势,就是不能虚胖,要体力充沛。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培育方法

育种方法是利用杂种优势,选择优良亲本,用三系法(不育系,自交系,恢复系)或者后来衍生出的两系法和一系法得到杂种一代,由于杂种优势,这一代可能比上代的产量,品质都更好。当然,此培育过程,要对亲本以及后代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争议事件

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在安徽,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出现大面积绝收。

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这天是2014年10月10日。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

”。

各方反应

农业部表示引发社会关注的稻种“两优0293”没有参加过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品种认定,不是超级稻品种。

2015年4月10日,袁隆平在接受湖南日报采访时表示:不能以个别品种出了点问题,就全盘否定超级稻。超级稻是有标准的,国家对产量、米质和抗性都有规定。超级稻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参与袁隆平超级稻百亩片目标攻关团队的核心专家邓启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万亩超级稻减产绝收的主角“两优0293”,并不属于广适型超级稻,而是耐肥型超级稻。

2017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历程,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技术要点

除草


超级稻

袁隆平在给水稻施肥掌握杂草发生规律,及时加以防除冬干田按其杂草性质分成3种类型田,可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式除草。

第一是以看麦娘、雀舌草等冬季性杂草为主夹杂有少量恶性杂草的田块,于抛秧前7~10天喷施一次灭生性除草剂,如克无踪、农达等。

第二是恶性杂草发生量大(占杂草量的20%以上)的田块,不宜作免耕田,应加以翻耕,并人工清除恶性杂草。

第三是纯冬季性杂草发生的田块,不必喷施除草剂,人工压草后直接抛栽水稻。

施肥

保证泡田时间冬干田在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时,增施少量(每亩35公斤)过磷酸钙有利于加速田泥软化,同时保水4~5厘米深,浸泡10~15天才能抛栽水稻。

选种

选用优良品种,合理选择抛栽密度。

施药


超级稻

抓住施药适期施药大田期病虫防治应抓住超级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7天和始穗期3个适期喷施农药,其它时期视病虫发生实况确定是否增施1~2次对口农药。

选用新农药品种,辅以常规农药选用30%爱苗乳油(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等)、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稻蓟马)、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螟虫等)等农药,辅以4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等)、80%敌敌畏乳油(防治稻飞虱等)等常规农药。

选购优良喷药器具,喷施对口农药针对田间病虫发生种类,采用迷雾式喷雾器,并选用其中几种对口农药混合喷施或单个药剂喷施。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

超级杂交水稻_超级杂交水稻 -重要地位


超级稻

超级稻在2000年就选育成功,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技术却推广迟缓,历时5年种植面积仅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10。

2004年,黄培劲和袁隆平院士联合给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7338.html

更多阅读

水稻主要病害 玉米的主要病害

一、稻曲病稻曲病,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因其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称丰收果,属真菌病害。此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通常在晚稻上发生,尤以糯稻为多。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

数据标准化的原因及方法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一、为何要将数据标准化?由于不同变量常常具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变异程度。不同的单位常使系数的实践解释发生困难。例如:第1个变量的单位是kg,第2个变量的单位是cm,那么在计算绝对距离时将出现将两个事例中第1个变量观察值之差的绝对

创业者彭炳生:把江西稻种推向海内外

创业者推介   彭炳生,江西现代种业公司创始人,在全国种子市场放开后,外省种业公司大兵压境的激烈竞争中,他毅然举起本土企业的大旗,致力于把江西的水稻品种推广到全国乃至国外,目前现代种业公司在省内市场种子销售额名列前茅,并向全国大

转基因食品:中国准备好了么?

 为了应对食品危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研发转基因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  福州以南30公里的稻田里,王锋博士仔细地查看着他面前一块绿黄相间的棋盘式试验田。王锋是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水稻研究员,他的同事已经研发出抗虫害

声明:《2017超级杂交水稻品种 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历程,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为网友浅唱心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