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 中国记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国记忆-图书信息

《中国记忆》是《CCTV-10 中国记忆》 摄制组 著 ,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07年9月1 日出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 中国记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国记忆-图书信息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

概况

中国记忆项目是整理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专题文献,采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新类型文献,收集手稿、信件、照片和实物等信息承载物,形成多载体、多种类的专题文献资源集合,并通过在馆借阅、在线浏览、多媒体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以专题为单位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着眼于国家图书馆的引领和全国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
中国记忆项目是新媒体时代以记录历史、保存文献、传承民族记忆、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全国性文化项目,是图书馆文献采集、整理、服务以及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职能的新拓展,是图书馆变藏为用,加强文献整合与揭示力度的新举措。
中国记忆项目在2011年初步调研、酝酿和策划的基础上,2012年被正式列为国家图书馆年度重点工作。该项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承担实施。
2012年,中国记忆项目启动了“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明渤海积善堂手卷专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专题”、“‘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专题”、“汶川志愿者专题”等实验性项目。1月至9月间,中国记忆项目组先后在北京、辽宁、黑龙江、四川、湖北、新疆等地采集获得了51位受访者的91小时、约50万字的口述史料,传拓技艺影像史料13小时,数字化手稿260页,数字化历史照片100多张。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对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李在德、陆保平和于桂珍等相关历史事件亲历者及东北抗联战士的后代李龙、柴国华等近20人进行了累计时长为48小时的口述史采访,获得约50万字的口述史料。其中,对李在德的采访获得口述史视频10小时,转为文字共8万字左右,并收集到手稿(数字化)260余页、历史照片若干。据此资料已经形成6000余字的李在德口述史专稿,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文化报》“中国记忆·东北抗联专题”刊发。其后,还根据王铁环、张正恩、潘兆会、冯忆罗等抗联战士及抗联后代的口述史视频整理成9篇文章,在《中国文化报》进行了“东北抗联专题”的连载。
9月18日,“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在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国记忆专区进行了首次在线发布,此次发布的资源包括15位抗联战士及后代的口述共计38段(每段时长约为10分钟)、历史照片100余幅、抗联歌曲词配谱图片及馆藏抗联文献目录等。
专题资源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记忆”(简要介绍中国记忆项目)、“抗联简介”、“老战士口述”、“历史照片”、“文献目录”,并链接了在线展览“白山黑水铸忠魂”。其中“老战士口述”展示了15位抗联战士及抗联后代的简介和口述史视频(已加字幕),“历史照片”展示了100多幅珍贵的抗联人物及环境等内容的历史照片,“文献目录”展示我馆馆藏的抗联相关文献的目录。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图书信息:《CCTV-10中国记忆》

作者:《CCTV-10中国记忆》摄制组著
ISBN:10位[7543933594]13位[9787543933590]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28.00元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内容提要

一个人的记忆,记载着一个人对一段时期的经历;一个民族的记忆,记录着一群人的历史变迁;而一个国家的记忆,谱写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对数千年过往的感怀与传承!
正因为如此,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去年首次创意并圆满完成了一台4个小时直播《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日》,今年隆重打造了《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大型媒体行动。我们尝试利用电视高效、快捷、覆盖面广的传播优势,每逢“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发挥电视直播特色,调动广大观众积极参与,从心灵深处激励群众热爱、关心悠悠五千年中华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祖国文化遗产保护鼓与呼,这始终是作为国家电视台一员的我们的社会与文化责任。
社教节目中心倾全频道之力,调动《探索·发现》、《讲述》、《人物》、《百家讲坛》4个品牌栏目,统一以“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文化”为主题打通品牌。《探索·发现》推出42集系列节目《年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百家讲坛》推出20位主讲人首度联手的同题讲座《我读经典))系列;《人物》推出《传承·大师》系列,从国家认定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挑选出20个精彩人物;《讲述》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情感主题,发动百姓以DV纪录最感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故事。
《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无疑取得了比我们预想还要好的成功,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我们所有工作人员辛勤的奉献。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宣教局、故宫博物院等相关部委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协助,各界专家的热情参与,都使得本次媒体行动在高起点上赢得了高效益。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目录

第1章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
第2章中国记忆(1)
第3章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由来
第4章中国记忆(2)
第5章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6章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凤凰卫视(中国记忆)

节目简介
主 持 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六 23:00-23:45
重播时间:周日 11:00-11:47
播出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中国记忆》是凤凰卫视充分利用话语空间、传递历史的又一力作。它采用人本叙事的方式,从历史亲历者的口中重寻观众最关心的历史往事,每件往事皆撼动心灵,凝住每段关键时刻。《中国记忆》以电视纪实语言呈现个人的真实经历,摆脱了以往史学研究的呆板僵化,因而更加的生动鲜活。节目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势必以最独家、最深刻、富人民关怀的风格,创中国记忆节目的潮流。

中国记忆_中国记忆 -图书信息:《中国记忆》新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426233/9787807426233
·条形码:97878074262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记忆》小说卷2介绍了:时光在一成不变地飞逝,人类以文学的睿智记录下时间瞬间的步履。许多许多年以后,再寻觅这些丝缕的痕迹时,在茫茫的时间之海中才得以找到消弭了的历史回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776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符号中国风 中国风背景

中国符号中国风——代表中国并且影响世界的意象!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符号——是指能够代表中国并且足够影响世界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一千个中国人眼中有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官网

开放分类: 中国 中国各类建筑 中国图书馆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业编辑词条 分享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畔中关村南大街33号,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五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简称国图。编辑

声明:《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 中国记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国记忆-图书信息》为网友劉大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