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疾病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之一,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国内外都致力于研制出血热疫苗,当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疫苗主要有两类,即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纯化鼠脑疫苗通过注射出血热疫苗能够防止疫情蔓延。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疾病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出血热疫苗_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疾病简介


出血热的早期症状表现为:

发热:38至40度,持续3至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见。

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眼结膜、眼睑水肿和面部浮肿。

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

肾损伤: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肾功能下降。

验血异常: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或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明显。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本病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31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属重灾区,除新疆、西藏、青海、及台湾外的省市自治区均有本病流行。流行性出血热全年均可散发,但有明显的季节性,野鼠(在中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引起野鼠型在11~1月为高峰,5~7月有一小峰。褐家鼠型的发病高峰则为3~5月。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⒌虫媒传播。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疫苗_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I型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本疫苗系用I型(野鼠型)出血热Z10毒株,感染沙鼠肾原代细胞,收获病毒,经β-丙内酯灭活制成疫苗,内含氧氧化铝为佐剂。 本疫苗用于预防出血热(I型)感染。

接种对象
出血热高危地区10~70岁人群都是接种对象。一般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等也应接种。由于经济开发、军队调防,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人群接种疫苗尤为必要。

使用方法
⑴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⑵剂量及间隔 出血热(Ⅰ型)灭活疫苗使用方法见表1。
表1出血热灭活疫苗(I型)注射次数及剂量
针次 间隔 剂量
第1针1.0
第2针第1针后7天1.0
第3针第2针后21天1.0
加强 第1针后6个月1.0

免疫效果
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2针为46%,3针为96%,以注射3针为宜。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其保护率可达90%左右。

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注射后无反应或反应轻微,反应率低,少数人发热,或有皮疹。体温均<38℃,局部反应很少,极个别人因注射后吸收缓慢,可出现暂时性硬结,但很快即可吸收。
⑵禁忌症:①发热及急、慢性传染病。②患严重肝、肾疾患。③慢性心血管病。④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
⑴疫苗内含佐剂,注射前应充分摇匀。
⑵疫苗变黄色或紫色不可应用,可能为污染所致。
⑶有摇不散的异物,或安瓿有裂纹者不可使用。

贮运条件和有效期

于2℃~8℃贮运,有效期暂定1年。

出血热疫苗_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Ⅱ型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本疫苗系用Ⅱ型(家鼠型)出血热病毒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经甲醛灭活制成。内含氢氧化铝佐剂。为橘红色微混液体。本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出血热(Ⅱ型)病毒感染。

接种对象
出血热家鼠型疫区居民及进入该地区人员,主要对象为10~70岁的高危人群。

使用方法
⑴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⑵剂量及间隔:出血热灭活疫苗使用方法见表2。
表2出血热(Ⅱ型)灭活疫苗注射次数及剂量
针 次 间 隔 剂 量
第1针1.0ml
第2针第1针后28天 1.0ml
加强1年 2.0ml

免疫效果
Ⅰ、Ⅱ型疫苗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保护。原则上野鼠型疫区及野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应首选I型疫苗,家鼠型及以家鼠型为主的疫区应首选Ⅱ型疫苗。疫苗接种后均有不同效果。Ⅱ型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流行病学效果与I型疫苗相近。

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反应。个别人有发热、头晕。少数人有皮疹,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治疗。因疫苗含有吸附剂,少数接种对象局部可出现硬结、轻度肿胀和疼痛,1~3日内消退。
⑵禁忌症
①发热及急性传染病。
②严重慢性疾病。
③神经系统疾患。
④有过敏性疾病史者。
⑤妇女妊娠期及哺乳期。

注意事项
⑴安瓿有裂纹,疫苗变混、变色、有异物及摇不散凝块或絮状物均不可使用。
⑵备1:1000肾上腺素,以备偶发过敏性休克急救用。

贮运条件和有效期
于2℃~8℃贮运,有效期1年。

出血热疫苗_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I型纯化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本疫苗系用I型(野鼠型)病毒感染小鼠,取脑组织提取病毒囊膜糖蛋白(G1P、G2P)、核蛋白(NP)等有效成份,经灭活、加佐剂制成亚单位组分疫苗。 本疫苗用于预防出血热门(Ⅰ型)病毒感染。

接种对象
出血热(I型)疫区或非疫区人群,特别是青壮年;亦可用于Ⅱ型或I:Ⅱ型混合疫区(对Ⅱ型有交叉保护作用)的人群。

使用方法
⑴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⑵剂量及间隔:流行性出血热(Ⅰ型)纯化疫苗使用方法量见表2。
表2出血热(Ⅰ型)纯化疫苗注射次数及剂量
针 次 间 隔 剂 量(ml)
第1针1.0
第2针第1针后14天1.0
第3针 第2针后30天1.0
加 强 4个月~1年 1.0

免疫效果
血清抗体阳转率在90%左右。

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一般无反应。个别人有时在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短暂肿胀痛感或轻微红肿。
⑵禁忌症
①发热。②严重疾病。③慢性心血管疾患。④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
⑴注射前疫苗应充分摇匀。
⑵如安瓿破裂、有摇不散的凝块,不得使用。
⑶本疫苗为佐剂疫苗,仅供肌内注射,注意不要作皮下或皮内注射。

贮运条件和有效期
在于2℃~8℃贮运,严防冻结,效期1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80103/78698.html

更多阅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WS 214-2008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报告。2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症状及治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流感)跳转至: 导航、 搜索本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09年4月4日)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维基百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并发症、预后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百科名片 出血热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出血热病毒主要由粘膜和破损的皮

声明:《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疾病简介,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为网友夏温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