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写作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的时期。剧中数条线索巧妙穿插,最吸引人的是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恋情。
无事生非_《无事生非》 -作品概述
比起莎士比亚的其他喜剧(如《连环错》、《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本剧的特徵是场景及语言都较为接近真实生活。《无》剧没有脱离现实的浪漫场景(如《皆
《无事生非》大欢喜》里的亚登森林或《第十二夜》里的伊利亚),而是在梅西纳城;剧中人并非一见钟情(如罗密欧与茱丽叶、《皆大欢喜》的罗莎琳与奥兰多),而是相识的友人;本剧语言也不像极度浪漫的诗文(如《皆大欢喜》、《第十二夜》),而是当时代的一般口语。诸如此类的安排,使得本剧真实性高,彷佛是一般人也会发生的故事。 剧中的架构主要由两对情侣所组成。希柔和碧翠丝是情同手足的表姊妹,克劳迪和班狄克是亲王唐佩卓的好友,四人双双演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希柔优雅沉静,克劳迪叱吒战场,两人代表传统的结合。碧翠丝和班狄克之间则是永无休止的唇枪舌战,尽管最终配对成功,但两人都仍坚持戴著原本尖酸嘲讽的面具。 这两条故事线,是莎士比亚取材不同故事改编而成。希柔和克劳迪的故事似乎是根据意大利的亚瑞欧托(Ariosto)1516年出版的《愤怒的奥兰多》(Orlando Furioso,英译本於1591年出版),以及邦代罗(Matteo Bandello)於1554年出版的《小说》(Novella)中的第二十二个短篇小说所改写而成。这则含悲剧成分的故事,带有浪漫多情的意大利风味。此外,在文艺复兴时期,时而可见未婚女子被污蔑的题材,其中也有不少以悲剧作收,史宾赛的《仙后》(Faerie Queene)中就有类似的例子。
无事生非_《无事生非》 -内容简介
碧翠丝与班狄克的故事源自英式幽默。在中古时期的英国,两性战争是个常见的主题,乔叟和韦克非(Wakefield)都写过这类故事。莎士比亚早期的《驯悍记》也是类似的题材,凯瑟琳和皮楚丘最初充满敌意,互相羞辱和攻
《无事生非》击,最后却彼此倾心。碧翠丝和班狄克的故事很成功,为英国的喜剧文学立下良好典范,王尔德和萧伯纳都是后来的佼佼者。这两段感情的发展呈现不同的本质。碧翠丝和班狄克这两个角色的心理层面较为复杂,他们都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自恃较高,对伴侣的要求也高。然而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和真实情感相左,因此需要助缘来让两人卸下高傲面具。另外,两人都是在偷听到友人的谈话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毛病,但都很诚恳大方地接受批评,并放下身段接受被设计而来的感情。 1861年,白辽士将此剧改编为歌剧时,将故事改名为《碧翠丝与班狄克》(Beatrice et Benedict),无数的演员、观众及读者都能认同,但两人的恋情无法自成一个剧本,因为碧翠丝如果不要求班狄克去杀克劳迪,就无法显示班狄克在旧友与新欢之间的为难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