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辅音和浊辅音发音 清辅音 清辅音-定义,清辅音-发音区别

辅音按发音时声带的振动模式,声带完全不振动者称为清辅音.送气清辅音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同时口腔中有一股气流喷出,形成送气现象。根据送气强烈程度可分为强送气音和弱送气音。前者如德语、韩语等,后者如汉语、英语等。不送气清辅音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气流从口中缓缓流出,而不是喷出。用手放在嘴前方几乎感觉不到气流的流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不送气清辅音时真的没有气流流出,只是较缓,不易察觉。

清辅音_清辅音 -定义


清辅音

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做清辅音。与浊辅助音相对。在美国英语里面,发清辅音的字母有:p、t、k、c、q、f、s(在词首或词中,前或后接清辅音),th(在实词中)、sh、h、ch、tch、ts、tr、wh。在俄语里,发清辅音的字母有:с、х、ф、п、т、к、ш、ц。

清辅音_清辅音 -发音区别


清辅音

清辅音发音时声带张开。(发浊音时则声带闭合。)清音的送气是由声带张开后于辅音除阻所造成。东部亚美尼亚语词尾送气对立:

bard?z 枕头
bart?s? 困难
bart?s? 高
在英语中,清塞音如果位于词首或重读音节的开头,通常是送气音,例如在pen(笔), ten(十), Ken(人名肯)中,但是送气与否没有区别意义(不能别义),也就是说这些辅音在其他位置,比如音节末或以“s”开头的辅音丛里(如 spun, stun, skim中的“p、t、k”),往往以不送气的变体出现。在很多语言里,如汉语、印地语、冰岛语、朝鲜语、泰语、古典希腊语等,[p? t? k?] etc. 和 [p? t? k?] etc.是对立的音位。
在德语方言阿勒曼尼语中既有不送气的[p? t? k?] 又有送气的[p? t? k?],后者通常被看作辅音丛――即应将p?写作ph,视为两个音。在丹麦语和多数南部德语方言中虽然“弱”辅音出于历史原因以<b d g>来记写,但是它们与相对映的强音<p t k>,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送气与送气上,清浊的差别是次要的。
冰岛语的“前送气”音[?p ?t ?k],亦有学者将其解释成辅音丛。
送气有强度的差别。亚美尼亚语和粤语的送气音其持续时间与英语的送气塞音相当,不送气音则类似西班牙语。朝鲜语有一套强度介于亚美尼亚语和粤语的送气与不送气之间的弱送气音,另有一套持续时间超过此二者的强送气音。(详VOT)旧式的IPA以[ ‘ ]作为弱送气音的标记,现已废弃。强送气音没有特定符号,但是可以用双写 [?] 来表示,因此朝鲜语的强弱送气可以用形如*[k??] vs. *[k‘ ]的对立来表记。不过,参照VOT的具体数值,新近已统一将朝鲜语的这组对立音改以[k?] vs.[k] 的形式表记。
送气的强度也会因发音部位的不同而变化。比如,西班牙语的/p t k/,其VOT长度分别为5、10和30毫秒,英语的/p t k/则为60、70和80毫秒。朝鲜语的弱送气音/p t k/VOT分别为20、25和50毫秒,强送气的/p? t? k?/分别为90、95、125毫秒。
“送气”一词及其符号有时也可用于限定浊塞音的发音类型,如[d?]。然而“送气浊音”通常也称作呼吸音或咕哝音。因其发音的机理与送气清音不同,为消除歧义,有些语言学家倾向于使用上标 [?] 来表记呼吸音。

清辅音和浊辅音发音 清辅音 清辅音-定义,清辅音-发音区别

清辅音_清辅音 -外语学习


在学习外语时,一定会学习清辅音。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尤其是北方学生,由于我们的语言没有清浊对立,加上接触的第一外语多是英语,而英语中清辅音是送气音,浊音是要声带振动的。中国学生往往把英语的浊音念成不送气清辅音。因为听上去相像,而且一般不会造成理解障碍。但是,同样的情况到了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葡萄牙语、日语等语言中就不行了。它们的清辅音以不送气为正音。同学们往往认为这些语言中的清浊音难以区分,而且在口语中也经常念错。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多听多练,体会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感觉,就能区分不送气清辅音和浊音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0638.html

更多阅读

德语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 德语字母发音表

要知道的德语常识:&#178;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属于同一语族的还有:英语,荷兰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178;法语和德语不属于同一语族。&#178;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的外语,是世界上十大最通用语言之一.&#178;在欧盟中,德语是

声明:《清辅音和浊辅音发音 清辅音 清辅音-定义,清辅音-发音区别》为网友静水深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