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风俗 踩高跷

这个星期四的最后一节课是钱老师上的活动课。来到操场,钱老师先让我们跑步两圈。我想,又是跑步,怎么那么没劲啊!呵呵,幸亏我不用跑,我离开队伍,坐在操场一旁的栅栏上。江沁凝、林沈颖、陈心悦她们生病了,也不能跑。我们几个人,说说笑笑,可开心啦!一会儿,他们跑步回来了,钱老师领着他们向体育器材室走去。咦?他们去干什么呢?不一会儿,他们个个手拿高跷走出来了!原来她们要踩高跷!我看了很是羡慕,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叫上了其他三人一起去器材室找钱老师去了,也想玩高跷。来到器材室,钱老师说:“你们几个生病的也要玩啊?”我们回答道:“我们只是不能跑步而以,普通的体育运动是可以的!”说着我就首先向前走去摆出一副取高跷的样子,以为钱老师会阻止,谁知钱老师并没有阻拦,而是让我自由地挑选。我很惊讶,但是还是大胆地拿了一副木踏板高跷。我们不会踩高跷,钱老师就一步一步教我们。1、手要反着拿,(虎口朝外)一定要抓紧。2、右脚先踩上去,紧接着左脚再踏上去。3、踩上去后一定要站直,保持平稳,老师讲完动作要领后,就给我们示范起来,让我们看看。知道方法后,我迫不及待地按老师的方法踩上高跷,可总感觉要摔下来,于是我急忙跳了下来,把老师说的要领回想一下,再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然后再上去练起来。我练一练,想一想,再模仿模仿,啊,我终于能走几步了!我可开心啦!只见顾陈超已经很熟练了,嘴里数着“1步2步”都数到78了。我心生羡慕,就问:“顾陈超,你教一教我好不好?”“傻子才教你呢!走开,别挡了本大王的道儿!”他傲慢地说。恨!我一定要超过你!你以为你谁呀?别把尾巴翘得那么高,千万别骄傲,我会超过你的!下课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高跷!我是多么渴望再玩一次高跷啊!

元宵节的风俗 踩高跷

北港小学三年级:爱渝公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90103/81546.html

更多阅读

元宵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元宵节,又名元夕节、上元节、灯节、小年。秦始皇名政,因避讳,又称端月十五,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这天为满月,即“ 望”日,象征团圆、美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正月十五是最吉利的日子之一,合家团圆、祈求丰年;同时

元宵节的风俗解释 冲喜 冲喜-风俗介绍,冲喜-词语解释

旧时迷信风俗,家中有人病重时,用办理喜事(如迎娶未婚妻过门)等举动来驱除所谓作祟的邪气,希望病人转危为安。双方定亲后,男方突患重病。经双方父母商定,提前择吉日迎娶称“冲喜”。拜堂礼仪依旧,如新郎卧病不起,则由其妹代替新郎拜堂。这种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

全国各地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习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

中国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

声明:《元宵节的风俗 踩高跷》为网友几多癖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