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外出散步,见一株青树挂满了椭圆形的洋瓜,瓜藤上那团团的绿叶宛如静谧的荷叶,将洋瓜映衬得碧绿青嫩,不由心动意馋。这不会是野生的吧?想着,找着,终于看到这洋瓜是家养的,青藤从一院内爬出,瘦骨嶙峋的藤蔓,却硕果累累。
洋瓜,在我们老家俗称“洋茄子”,是面瓜一类的蔓生植物。洋瓜藤坚韧易活,不需施肥,照样能茁壮成长,因是蔓生植物,在栽种的同时需要搭建一简易竹架,不然洋瓜藤会象漫山的绿草遍处攀爬。洋瓜朴实,没有虫害,不需要在生长期内喷洒农药,也不需要刻意护理,比起现在那些靠喷洒农药才能成长的果瓜疏菜相比,是不折不扣的绿色食品。
70年代,那是田地公有化的年代 ,物质普遍贫乏,农民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土地里种植的农作物。农民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苦“工分”,到收获时再根据“工分”进行物质分配,因此,那时的公有田地只能用来种植粮食,瓜果疏菜什么的是不能挤占的。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自留地上或院内、院外种植一些洋瓜藤子。
记得我家里的洋瓜藤种植在院内,当抽枝、叶发的时候,会铺天盖地爬满一竹架,聚集成硕大的凉棚,将下面罩得凉阴阴的。花开,蜂蝶上下飞舞,染画着我儿时彩样的梦。
洋瓜并不值钱,一箩筐洋瓜大约卖回1-2元钱,连那时的学费都不够支付,但它已是最大的经济来源了。在缺粮少食的日子里,洋瓜是日常果菜,一锅饭、一锅洋瓜,基本捱过一餐。在缺粮严重的当口,洋瓜甚至用来当饭吃。那段岁月,后来经常想起,洋瓜在我心里依然香甜,百吃不厌,特别能吃到香醇的洋瓜仁,那是瓜中极品,品道好极了!
随着社会物质日益丰富多彩,洋瓜渐渐淡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的酒店、食馆推出的洋瓜菜只剩“洋瓜仁”了,不知清嫩的洋瓜肉被他们那儿丢弃了?想到美好东西丢得这么快,不由记起儿子小时候带他回老家,见到路两旁生长的绿油油的麦苗,竞大声欢叫:“哇!那么多的绿草!没人割么?”那年,他读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时,试考他粮食从哪儿来?回答从超市上来。(文章阅读网:www.www.AihuAu.com.net )
唉,现在的独生子女哪,五谷已不分!难怪吃到的“山胡椒”都不知叫啥,乱嚷成了小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