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简介,《故宫》[纪录片]-剧

《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12集大型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投资,新闻中心制作,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

故宫纪录片第一集_《故宫》[纪录片] -简介


《故宫》

200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12集大型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投资,新闻中心制作,每集约投资100万元,在拍摄完成80%的时候卖给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国家地理将12集的《故宫》重新剪辑成2集的国际版,已经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

这部百集电视纪录片的精华部分为12集,每集50分钟,摄制组采用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进行拍摄,从任何可能的角度,扫描。记录故宫的每一个细微的部位,捕捉时间在这个宫殿群里面划过的每一个轻微痕迹。

故宫纪录片第一集_《故宫》[纪录片] -剧情

该片将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采取“以物说史”的方式对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重新进行解读,讲述宫闱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触摸历史跳动的脉搏,感悟众多精英人物的命运,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见证故宫百年大修的整个历史过程。从而也可以纠正以往许多戏说的电视剧造成的人们对故宫及历史的误解。

故宫纪录片第一集_《故宫》[纪录片] -幕后制作

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拍摄的百集纪录片结束最初两年的拍摄后制作完成12集精华版,每天晚间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而这部纪录片的最终成片百集预计要到2007年。于故宫博物院而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翻箱掀底的大行动,于中央电视台而言,希望《故宫》能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于观众而言,紫禁城不仅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曾经执政生活的皇家宫殿群落,它更是处处充满神秘。


所以,央视策划《故宫》拍摄之初也曾试图从揭秘入手,结合民间的逸闻传说,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故宫。然而,策划会上,这些民间几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在专家说法里都是错误的,都不准确。比如传说中天上紫薇宫有10000间房,所以地上的紫禁城有9999间半的房子,实际上这是不对的,现在数的出来的也就8000多间。还有影视剧里常看到的后妃侍寝,都是用一条锦被裹着进到皇帝寝宫,专家说,仪式也不是这样的。传说中袁世凯曾经因为担心自己不是真命天子而挪动过龙椅,但专家说,这是未经考证的。最后,这部纪录片虽然也收录了不少民间传说,但都是否定的解疑释惑。

最初以猎奇心态拍摄《故宫》的一群艺术家,最后像安分守己的老职工那样,每天在故宫朝九晚五地上下班。面对一组宏大的中国建筑,面对流传千古的器物、绘画,面对行走其间严肃认真,而又平和朴素的故宫守卫者,编导们洗去浮华,《故宫》原本的模样逐渐清晰起来……

故宫纪录片第一集_《故宫》[纪录片] -分集剧情

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故宫》

是谁创造了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永乐元年农历正月十三,礼部尚书李至刚提出北平应立为京都。永乐皇帝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的一道圣旨昭告了天下。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而一座伟大宫殿将由此诞生。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故宫最引人注目的特征。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18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第三集 礼仪天下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政治统治的中枢神经,承载国运兴衰。政令由此发出,通过遍布全国的官僚体系实现对广袤国土的管理,同时根据反馈制定新决策。本集以明清政务不同入手,通过明清政务比较来展现中国封建社会政务体制的流程,并呈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效应。

第四集 指点江山

作为礼仪之邦中心,紫禁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上演地,舞台就是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本集以乾隆为主,嘉庆道光为辅的历史线索,展现最重要的礼仪活动。同时穿插英国人斯当东的叙事视角。所有的礼仪再现,所有的意义思考,都包容在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历史断片中。

第五集 家国之间

古人仰观天象,最亮的星是紫微星,紫微星周围的星宿环绕而成紫微垣,这里是传说中天帝一家的居所。皇帝自称天子,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这里曾经住过两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关于这座宅院里的生活,传说很多,真正知道的人,很少。

第六集 故宫藏瓷

瓷器,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它曾经是武则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宋徽宗宫廷院落中雅致的摆设,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的贵重商品,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雍正皇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中无处不见的珍宝。

第七集 故宫书画

故宫,曾经存放过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的证明。将近600年的岁月中,就在这些宫殿里,书画传递着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今天,它们依然深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它们经历过多少次战火、水患和人祸,但仍然奇迹般地保全了下来,证明着一个古老民族文明的传承。

第八集 故宫藏玉

故宫博物院现藏玉器三万多件,这些珍宝凝结着大自然千年万载点滴孕育的精华,跨越了人世间从古到今纷繁变化的沧桑,它们像是生活在这座宫殿里的精灵,在这些古老的殿堂里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它们在静默中等待,等待着今人和后人在心灵的深处,细细倾听他们无言的诉说。

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简介,《故宫》[纪录片]-剧

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故宫的馆藏文物并不全是国货,也有相当数量的舶来品,这些舶来品承载着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点滴脉络,表露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数百年间泱泱华夏不同寻常的地位,述说着那个时期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足以令后世自豪的天朝大国形象。

第十集 从皇宫到博物院

公元1925年10月10日,有三千多位重要的人物聚集到了紫禁城的乾清门广场,这一天,神武门的门洞上悬挂上了一块匾额:故宫博物院;这一天,在这里举行了故宫博物院的开幕大典。 从紫禁城到故宫,这个名称的改变,意味着从今天开始,这里再也不是皇宫,而成为了一座博物院。

第十一集 国宝大流迁

1933年2月5日夜,一大批板车进入了故宫,在神武门广场,文物集中装车,随后出午门运往前门火车站。故宫职员那志良后来回忆那夜的情景说:“当时非常寂静,除了车辆声之外没有任何声音。没人说话,也没人唱歌,有非常凄凉的感觉。”没人知道这些国宝何时才能够再运回来。

第十二集 永远的故宫

历经几百年岁月,古老的紫禁城依然不断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新的惊奇,在这座沧桑而神秘的宫殿中,不知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在故宫的建筑进行大修的同时,它的内部也在发生着变化,有40多年历史的珍宝馆和钟表馆重新布置后再次开放,同样的文物,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感受。

故宫纪录片第一集_《故宫》[纪录片] -主创人员


《故宫》总顾问:孙家正
总监制:赵化勇罗明郑欣淼
监制:程宏李文儒李挺庄殿君
特邀顾问:徐邦达朱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5019.html

更多阅读

从细节处显真实——记纪录片《幼儿园》 真实纪录片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必须严格遵守真实性的原则,尤其在细节上要真实。纪录片《幼儿园》总体上并没有什么解说词,只有偶尔的字幕介绍,最为主要的都是孩子的真实的表现和话语,就连老师和提问他们的人都很少出现在画面上。这从大

优秀纪录片《华尔街》解说词第九集 华尔街解说词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华尔街2010年9月22日起每晚黄金时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拯救危机——10集纪录片《华尔街》(第九集)“这是自从人类有信仰以来就提出的问题,灾难怎么会降临在善良的人身上,如果神是永远和善的,喜爱美好的事物

转载 《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 电影圆明园影评

原文地址:《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作者:闻广官方《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

获奖纪录片 《忠贞》(35集) 奥斯卡获奖纪录片

素材/网络 编撰/雨中笠翁名 称:《忠贞》集 数:35首播时间:2010年1月3日首播频道:重庆卫视产 地:中国大陆总 导 演:彭辉年 份:2009出 品:类 别:人物享誉全国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彭辉历时10年倾力拍摄制作的大

声明:《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 《故宫》[纪录片]-简介,《故宫》[纪录片]-剧》为网友酒瘾酷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