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经济体政府或当局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意愿和能力的评判。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简介
主权债务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经济体政府或当局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意愿和能力的评判。在这一评判过程中,评级机构一般对一个经济体经济增长趋势、贸易及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债余额及结构、财政收支和相关政策影响等进行考察,最后给出具体评级。
一般而言,主权信用评级会包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短期主权信用评级和评级展望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不同时间段的偿债能力及中长期信用状况的潜在变化方向。
主权债务评级中蕴含了众多基本面因素的信息,那么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是否可能通过主权债务等级这一渠道发生联系呢?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研究的结论大体一致,即主权债务评级并不能预测货币危机,反而只是货币危机的一个事后反应(gkr,2000;IMF,1999;RadeletandSachs,1998;Reinhart,2002)。当然,这些研究也分析了主权评级未能预测出危机的可能原因所在。
主权债务评级并不能预测货币危机,反之只是货币危机的一个事后反应;那些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通常在危机爆发两个季度之前就会经历资本市场规模的快速下滑以及外债利率的急剧上升,并且滞后的信用评级或评级变化(还包括不利的经济展望以及信用观测)有助于预测这样的债务危机。
标普公司当地时间2011年8月周五(5日)晚突然对外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定为“负面”。标准普尔公司警告,可能会在未来2年内进一步调低美国的评级。
分析师称,标普此次将美国的最高“AAA”评级下调,美国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主权债务最高信用级别首次被改写,影响深远。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评级机构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评级机构包括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及惠誉国际公司。这3家公司对各类债信的评级,对资本市场有显著影响,直接关系到各类主体在市场筹资成本的高低。不过,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标普等公司对于次级债券的评级存在误导投资者的嫌疑,其信誉受到影响。一些国家也在鼓励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
标普
标准普尔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由普尔先生于1860年创立。标准普尔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
穆迪
主要指的是穆迪的投资等级或穆迪的投资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纽约的曼哈顿。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曾经是邓白氏(Dun&Bradstreet)的子公司,2001年邓白氏公司和穆迪公司两家公司分拆,分别成为独立的上市公司。穆迪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他在1909年首创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1913年,穆迪开始对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专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员,在17个国家设有机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MCO).
惠誉
惠誉国际是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是唯一的欧资国际评级机构,总部设在纽约和伦敦。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1100多名分析师。惠誉国际业务范围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国家、地方政府和结构融资评级。迄今惠誉国际已完成1600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评级,1000多家企业评级及1400个地方政府评级,以及全球78%的结构融资和70个国家的主权评级。其评级结果得到各国监管机构和债券投资者的认可。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具体表述
1、长期信用评级
AAA――偿还债务能力极强,为标普给予的最高评级。
AA――偿还债务能力很强,与最高评级差别很小。
A――偿还债务能力较强,但相对于较高评级的债务/发债人,其偿债能力较易受外在环境及经济状况变动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BBB――目前有足够偿债能力,但若在恶劣的经济条件或外在环境下其偿债能力可能较脆弱。
BB、B、CCC或CC――债务/发债人一般被认为具有投机成分。其中BB级投机程度最低,CC级投机程度最高。这类债务也可能有一定的投资保障,但重大的不明朗因素或恶劣情况可能削弱这些保障作用。
R――由于其财务状况,目前正在受监察。在被监察期内,监管机构有权审定某一债务较其他债务有优先偿付权。SD/D――当债务到期而发债人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时,纵使宽限期未满,标普亦会给予D评级,除非标普相信债款可于宽限期内清还。此外,如正在申请破产或已采取类似行动以致债务的偿付受阻时,标普亦会给予D评级。当发债人有选择地对某些或某类债务违约时,标准普尔会给予“SD”评级(选择性违约)。
NR――发债人未获得评级。
加号(+)或减号(-):可以从AA级至CCC级加上加号和减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度。
2、短期信用评级
A-1:偿还债务能力较强,为标普给予的最高评级。此评级可另加‘+’号,以表示发债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
A-2:偿还债务的能力令人满意。不过相对于最高的评级,其偿债能力较易受外在环境或经济状况变动的不利影响。
A-3:目前有足够能力偿还债务。但若经济条件恶化或外在因素改变,其偿债能力可能较脆弱。
B:偿还债务能力脆弱且投机成分相当高。发债人目前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持续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可能会令发债人没有足够能力偿还债务。
C:目前有可能违约,发债人须依赖良好的商业、金融或经济条件才有能力偿还债务。
此外,还有R、SD/D级别,解释与长期评级同类表述基本一致。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经验研究的准备工作
相关图片
(一)主权信用评级数据的获得
大多数有关主权信用评级的研究都将评级机构发布的字母等级转化为数值等级。然而,除了定期发布主权信用等级之外,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通常也会在正式宣布升级或降级之前,定期公布或正面或负面的等级展望报告,并且随后发布一些关于主权等级升级或降级的评论或重点观望名单。例如,标准普尔公司(S&P)曾公开表示,其发布的信用观望(creditwatch)就是依据一些公开的事件与短期趋势来预测90天内信用等级变化的可能方向。此外,S&P定期公布的等级展望报告就是对6个月到2年之内的信用等级可能变化的方向所做的预测。
参照AMADOU(2003)的做法,我们将Moody或S&P做的字母等级转化为数值指数,取值范围为1-58,具体的对应关系可参见附表1。同时,根据信用观望为正面还是负面来决定如何进行上下调整。由此,我们可通过Moody与S&P公布的主权信用等级计算出月度平均综合评级指数(It)。考虑到评级指数可能存在的非线性,我们进一步对该综合评级指数进行对数变换:Rt=ln(It/(59-It))。
(二)对债务危机的重新界定及债务危机数据的获得
鉴于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债务危机的频繁发生,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主权违约和主权风险的决定因素。相关研究首先需要对债务危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债务危机的发生意味着下列事件的发生:债务重组、未按期支付本金或利率而发生欠款、国际货币基金贷款协议的上限部分。一些研究综合考虑上述三个事件来定义债务危机;另外一些研究简单地采用某一个单个事件或对债务重组或欠款的度量来识别债务危机。例如Lee(1991)、Balkan(1992)、Lanoie和Lemarbre(1996)以及Marchesi(2003)采用债务重组的概念来定义债务危机;Hajivassiliou(1994)在定义债务违约时则考虑了所有上述三个事件。
此外,考虑到9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大多以对主权债券发生违约为特征,穆迪公司将一个主权债券的发行者满足下面的一个或多个条件时定义为违约状态,相关条件是:(1)延期支付利息或本金,尽管最终在宽限期之内付清;(2)发行者以息票率或面值更低的债券来代替原来的债券;(3)发生不公平的交换,以帮助发行者避免陷入更严重的违约中去(MoodyCompang,2003)。然而,当我们试图采用上述债务危机的定义时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主权信用评级的历史较短;第二,主权债券发生违约的事件非常有限,自1985年以来,仅有7个主权债券的发行国家对其外币债券发生了违约,而且大多集中发生在1998―2002年。
鉴于样本期间主权违约事件过少这一事实,Amadou(2003)借鉴Altman(1998)对困境证券的定义建议:如果主权债券的月度平均利差(实际计算中,月度债券评级指数(EMBI)+国家利差来表示)超出美国国库券1000个基点或更多时,就将此主权债券认定为困境债券,主权债券被认定为困境债券时,就认为发生了债务危机。随后,Amadou又给出了一个备选定义: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债券利差超出其历史分布的90%分位数时,就认定发生了债务危机。将主权债券处于困境定义为债务危机显然要比仅仅将主权违约界定为债务危机广义得多,这种改进的定义不仅包括了真正的主权违约事件,还包括了一些濒临违约但由于受到外界资助而成功规避的情况。显然,如果将债务危机的本质看做是信用风险的加剧,而这种加剧并不一定就导致违约,同时信用风险加剧事件的发生频率显然要比真正的违约事件发生频率更高,从这个意义来讲,这种改进的定义更加合理。因此我们采用这种改进的定义来识别债务危机的发生。
按照这种改进的定义,针对所选择的样本数据,我们总共识别出263次主权债券困境事件,而在这段时期货币危机的发生数为42次。进一步通过仔细对照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我们发现总共仅有12个月,货币危机与主权困境同时发生。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即使采用这种改进的定义,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之间的相关性也较小,当然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为了便于经验研究,我们引入债务危机的二元变量,如果在债务危机发生后的24个月内出现一次或多次主权利差高于1000个基点,该变量取值为1,否则该变量取值为0。此外,考虑到债券危机与货币危机尤其是后者通常都要持续多个月,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统计,我们应设定适当的数据窗口(datawindow)。对于债券危机而言,我们参照穆迪进行评级展望的频率,设定6个月为数据窗口,即当主权债券的月度平均利差在某月出现“大幅变化”(换言之,超出美国国库券1000个基点或更多时),我们就将此后6个月内发生的所有大幅变化都视做一次危机,在统计债务危机发生时间与次数时不考虑在内。
(三)对货币危机的界定及货币危机数据的获得
Eichengreen等(1995,1996)是最早研究货币压力度量方法的学者,并希望以此来确定货币危机的发生时间。具体来说,他们将汇率处于压力状态定义为当所构造的指数值超过一定临界值。这里的指数是由名义汇率、国际储备以及利率三个变量相对变化的加权和构成,该指数既包括了成功的投机攻击也包括了不成功的投机攻击。在该指数中的所有变量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国家,同时其临界值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
Eichengreen等人关于货币危机的定义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其他有关货币危机的定义。Kaminsky等(1998)以及Kaminsky和Reinhart(1999)对货币危机的定义与Eichengreen等人的非常类似,但在他们所构造的指数中不包括利率变化,因为在他们所研究的样本国家中,利率受到了中央银行的严格控制。一些学者考虑到不成功的投机攻击很难被识别,因此在构造货币压力指数时并不考虑该因素。例如Frankel和Rose(1996)以及Esquivel和Larrain(1998)将国际储备与利率差这两个变量从汇率压力指数中略去,构造了一个简单的货币崩溃指数。此外,有的学者强调了在货币危机中变量的波动程度明显不同这一特征。例如Zhang(2001)采用随时间变动的临界值来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现代货币危机的本质,同时由于市场化的利率数据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中都无法获得,我们认为采用Kaminsky和Reinhart的定义作为计算外汇市场压力的基准点是合理的。换言之,外汇市场压力(EMP)被定义为:
EMP=%汇率it/std1it+%外汇储备it/std2it
这里std1it和std2it分别代表国家i在时间t时汇率百分比和外汇储备百分比变化的标准偏差。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因,这里的标准偏差分别指一年中的月度汇率波动率与月度外汇储备波动率的标准差。这里假定与汇率压力相关的名义汇率的变化应当影响本币的购买力,换言之,名义汇率的变化应当导致实际汇率的变化(至少在短期)。这一条件排除了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所发生的一些急剧贬值现象,但同时保留了在通货膨胀较为温和的时期所发生的大幅贬值。
在确定是否发生危机时,一些研究者采用外生性的贬值临界值,即这一临界值对于所分析的所有国家都是相同的(FrankelandRose,1996;Kumaretal.,1998);另一些研究者则根据各国的不同情况来确定具体的贬值临界值(KaminskyandReinhart,1999;Kaminskyetal.,1998;IMF,1998;EsquivelandLarrain,1998;GlickandMoreno,1998;Moreno,1999)。本文将汇率压力的大幅变动明确为所定义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变化超过5%,同时超出均值2个标准差,这里的均值和标准差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来设定的。
同样考虑到货币危机通常都要持续多个月,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统计,我们参照大多数研究者的做法,设定24个月为数据窗口,即当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在某月发生了大幅变化,我们就将此后24个月内发生的所有大幅变化都视做一次危机,在统计货币危机发生时间与次数时不考虑在内。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相关疑问
主权债务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是否有助于预测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
在在这里首先采用logit概率回归模型来估计主权信用等级对货币危机的预测能力。其中,因变量是货币危机(危机发生时取值为1,否则为0),而解释变量是前面所构建的平均综合评级指数。值得注意的是,在估计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不同间隔期的指数变化、不同的指数构成来进行压力测试,以保证估计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具体的估计结果参见表1。
从估计结果可看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主权信用等级的变化并不能显著地预测货币危机的发生。尽管对数综合评级指数的3月期变化与Moody评级的3月期变化在5%的水平上是统计显著的,但相对应的边际效应却分别仅仅达到-0.2%和-0.6%,意味着影响可忽略不计。此外,综合评级指数的12月期变化与6月期变化的估计系数的方向与预期的相同,但在统计上却并不显著。同时当分别采用S&P的评级指数、简单的评级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也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一结果基本上与Amadou(2003)以及GKR(2000)的研究结论一致,前者选取了1990-2002年期间的13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发生的30次货币危机为样本,后者则选取了24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21次货币危机为研究样本。
既然主权信用评级不能显著地预测出货币危机的发生,那么主权信用等级是否在货币危机发生后进行了调整?IMF(1999)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后评级机构的表现进行调研,发现评级的变化通常滞后于货币危机的发生,意味着降级通常发生在危机爆发之后而并非之前。这一事实似乎进一步印证了前面所提到的观点:由于评级机构大多都是对被评客户直接收费,同时为了避免受到其降级行为可能引发危机的指责,因此评级机构通常没有动力在金融危机真正爆发之前主动地降低主权信用等级。
当然评级机构对此也做了反驳,认为它们不会冒着损害自身信誉的风险而只考虑当前的利益。然而,无论原因究竟是什么,研究货币危机发生后评级的变化情况无论对于市场参与者还是决策者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就这一问题,GKR(2000)以及Amadou(2003)针对不同的样本集合分别采用有序probit概率回归模型来估计货币危机的发生是否有助于预测主权信用评级的下降。在他们的估计中,因变量为主权信用评级的3月期变化,具体地说,当主权信用等级出现升级时,因变量取值为1,当未出现变化时,因变量取值为0,而当出现降级时,因变量取值为-1;而解释变量则为滞后3个月的货币危机二元变量。
同样,我们采用有序probit概率估计方法,针对1990-2004年样本国家货币危机的发生情况与主权信用等级的相关数据,在Limdep7.0分析软件的帮助下,对货币危机对主权信用等级的下降是否具有预测力进行了估计,结果参见表2。从估计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且其边际预测贡献达到了7.9%,意味着货币危机有助于预测主权信用等级的下降。这一结论与GKR(2000)以及Amadou(2003)采用不同的样本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尽管程度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货币危机的发生增加了主权信用等级被降级的概率。
GKR(2000)曾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权信用等级的决定因素是否就是对金融危机具有预测力的那组基本面因素?上面的经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可能并不尽然。换言之,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因素(不同于通常讨论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在货币危机与主权违约事件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是我们未来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们最后来研究主权信用等级是否可以代表主权违约发生的可能性?为此,我们采用1990―2004年期间18个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隐含违约概率(IPD)数据与综合评级指数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库来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3)。从估计结果可看出,无论我们采用综合评级指数的3月期变化、6月期变化、12月期变化,还是采用单独的Moody评级指数或S&P评级指数,R2均表现显著,在54%-72%的范围内波动,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且估计系数的方向也与预期的相同,表明主权信用等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主权违约的可能性。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评级巨头下调多国主权债务
主权债务评级
美国
标普公司当地时间周五(5日)晚突然对外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将美国的信用评级展望定为“负面”。标准普尔公司警告,可能会在未来2年内进一步调低美国的评级。
分析师称,标普此次将美国的最高“AAA”评级下调,美国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主权债务最高信用级别首次被改写,影响深远。
越南
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下调了越南的主权债务评级,并警告称,越南经济政策的不足,正导致该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加大。越南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剧烈波动――两年前当通胀达到28%的峰值时,政府首先试图控制通胀,但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又出台了刺激方案。此后,越南就一直在艰难地“踩刹车”。
穆迪警告称,越南11月份通胀率同比上升11%,加大了越南盾的下行压力。越南盾在黑市的交易价一直远低于官方汇率。
日本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orsService)最近发表声明,将日本政府Aa2级的本外币债券置于下调观察名单。
穆迪在声明中称,将日本评级列入下调观察名单主要是基于对当地不稳定的经济增长前景和疲软的政策应对力度的担忧,认为政府达到一个可信的赤字削减目标难度较大。
声明中还称,中短期内日本政府债券出现融资危机的可能性不太高,但压力可能长期积累,在未来某个临界点,市场可能会在定价时将风险溢价计入国债的价格中。穆迪在声明中警告称,日本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整顿财政状况,其债务水平上升势头难以阻挡。
西班牙
由于西班牙金融系统重组成本过高,风险测评机构穆迪公司10日将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从Aa1级下调至Aa2级,前景为负面。
这一评级是该机构评级中的第三档,代表着该国债务处于中高水准,对不利环境的敏感度为中等。穆迪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解释说,西班牙重组金融体系的成本会比此前政府所预测的更高,并导致赤字上升。尽管此前政府认为金融系统重建仅需要200亿欧元,但穆迪公司却表示这一数字可能将上升至400亿-500亿,如果出现严重危机,甚至可能上升至1100亿-1200亿。
关于负面前景,穆迪在报告中说,西班牙经济目前由于需要大额融资以偿还到期的主权债务和资助各大自治区及银行而变得颇为脆弱,易受市场动荡影响。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认可了西政府对于缓和西班牙经济问题所做出的诸如对劳动力市场和养老金改革等努力,并表示正因此,该国债务评级这次仅仅被下调一档。
希腊
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周三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从“B1”下调至“Caa1”,评级前景定为“负面”(Negative)。
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发表声明称,在不进行债务重组的情况下,希腊将无法稳定自身债务状况的风险性正在加大;与此同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希腊支持者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刻要求债权人参与债务重组,以此作为向其提供额外支持的条件,这些因素促使该机构调降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
声明指出:“这些风险意味着,希腊在评级期限中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至少为一半。”声明还补充称,在5年的投资期限中,拥有“Caa1”评级的主权国家和实体中约有50%及时履行了还债义务,另外50%则已债务违约。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的“Caa1”评级表明债务质量很差且可能违约。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对中国的评价
穆迪、标普、惠誉对中国给出的评级分别为A1、A+、AA-,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上调了中国主权债务评级。其中,长期债务评级由原来的“BBB+”上调至“A--”,短期债务评级由原来的“A--2”上调至“A--1”,评级展望为“正面”。
此前,标准普尔对中国主权债务评级曾进行过四次调整。对于此次评级调升,标准普尔的理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使政府信用实力得到提升,并且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改善。目前,中国经济改革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中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的调升,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中国在海外发债融资的成本。按惯例,在海外发行的中国主权债券定价一般是在美国国债的利率水平上再加点,而加点的幅度则由中国财政部和国际购买者通过磋商决定。其中,信用评级是磋商的重要基础,信用等级越高加点越少,中国主权债的发行成本就越低。中国今年才上升为:AA_,去年标普评级为:A+。
中国主权债务评级_主权债务评级 -相关动态
主权债务评级
市场综述:
最近,两党就美国债务上限调整达成一致,但欧元区债务问题扩散的担忧持续困扰市场,为金价上行提供动力。疲弱经济数据令市场开始担忧美国经济再度陷入衰退,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也一度累及金价,但在避险需求回升的影响下,金价保持上行趋势,但在周五美国失业率数据好于预期的影响下,金价涨幅受限,但仍创出新高。在市场对欧元区债务问题担忧升级和全球经济数据整体弱于预期的共同影响下,上周黄金价格在突破1600大关之后继续上扬。至周五收盘,现货金收于1664美元/盎司,较上周上涨2.27%。
上周影响金价走势的主要因素:
美国两党终于就债务上限调整达成一致,短期内避免了美国债务出现违约,周中穆迪确认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担忧情绪,但疲弱的经济数据增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调降的传闻引发了市场强烈的避险情绪,构成金价上行的利好因素。
欧洲方面,市场关注焦点重新回到欧洲,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一升值6%的水平,创下10余年来新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欧元区债务问题扩散的担忧,且由于意大利经济和债务规模远大于希腊,若其无法通过市场融资,欧元区国家将无力对其救援,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利好金价走势。
经济数据方面,上周各国公布的PMI数据整体弱于预期,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进一步明显。同时美国6月消费支出和工厂订单数据亦弱于预期,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疲弱经济数据对金价上行构成利好因素。但周末公布的美国7月失业率数据好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价上行的幅度。
近期市场展望:
周末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调降,预计将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冲击,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上升,美联储明确在2013年年中之前都将维持目前低利率的政策对金价构成有力支撑。欧元区国家可能将在本周对问题国家国债走势进行干预,希望借此缓解目前市场忧虑,其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但欧元区债务问题的存在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都将对金价构成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