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决定自下周一起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下周一(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将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介绍,“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准的范围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
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三问央行二度“定向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在短短50多天的时间里,两度实施了定向下调准备金率政策,此举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央行为何再度“定向降准”?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否发生改变?如何看待其政策效果,种种疑问亟待解答。
“定向降准”怎么降
“‘定向降准’工具正是对小微、‘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针对性政策。”宏源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海琳认为。
据介绍,与“全面降准”所不同,“定向降准”并非针对所有商业银行。根据央行政策,此次降准条件为: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其中“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按此标准,此次‘定向降准’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较上一次‘定向降准’力度明显扩大。与大银行不同,这些商业银行的客户相当多一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央行这一政策就是要着力于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央行也表示,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领域。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定向降准’是一项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既要保持货币总量适度稳定增长,又要大力支持具有真实市场需求的产业和企业,尤其是对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小微型企业。”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
货币政策基调是否改变
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是否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基调发生改变?对此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定向降准并非全面宽松,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变化。
“央行选择再度‘定向降准’而非‘全面降准’,向市场明确传递出央行维持现有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态度。”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央行在其晚间发布的新闻稿中也表示,当前流动性总体适度充裕,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没有改变,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仍不具备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虽然开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一季度7.4%的增长水平表明仍在合理区间内,就业水平也依然保持平稳;另一方面,与去年此时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扬明显不同,目前我国银行间利率水平保持较低位置,新增外汇占款仍未见明显减少,整体流动性充裕。
“这一制度安排类似于央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调整机制,属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体现出央行更加着力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孙海琳认为,当前满足实体经济贷款比例要求的银行,如果未来贷款更多流向政府不鼓励的领域,其准备金率将自动提高;当前未满足实体经济贷款比例要求的银行,只要通过调整贷款投向结构,未来就可能享受准备金率的降低。可见“定向降准”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一种正向激励,货币政策有了结构调整的功能。
“预计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定向调整的节奏还将有所加快,扩大‘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规模、专项金融债等措施即将出台。”谢亚轩预测。
如何看待其政策效果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定向降准”规模明显大于第一次,可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数千亿元,但是否可以达到预计的政策效果则有待观察。
“此举可增加至少3500亿元的可贷资金,如果能全部用于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人贷款,应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向松祚同时表示,“定向降准”需要其他政策和机制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定向降准是否能发挥出预计的功效还有待观察。”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对于风险较高的小微业务,小型商业行和城商行更乐意做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高的同业业务。有了可调配的资金额度,银行是否会真正投到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还得打问号。
对于专家的担忧,央行指出,金融机构应切实按照信贷政策导向要求,将释放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督导,评估政策效果,保持正向激励作用。
“金融机构应调整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员工服务小微和‘三农’的积极性,银行金融机构应该改变盲目追求做大做强的冲动,专心服务某个区域、某些行业,力求做精而非盲目做大。”向松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