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文学与史学)从2006年开始设立,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新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未来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属于吉林大学文学院。
实验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利用吉林大学雄厚的文理学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探索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并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人文科学实验班计划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四省提前批招生。目前也扩大到山东、浙江、四川和北京。2007年首届人文科学实验班创办了吉林大学首份本科生学术刊物《人文思考》。2009年10月14日加荣誉称号“匡亚明班”。人文科学实验班_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 -办学模式
1、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和灵活的弹性学制。在实验班特有的教学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学习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内灵活掌握。
2、单独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有别于一般的本科专业。其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根据实验班的需要而设置。实验班的学生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内容主要为:全校公共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内容为:学生在有关院系选课,进行专业学习,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3、实行全程导师制
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来自文科各学院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每位导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导。
4、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专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班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吉林大学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可跨类,人文科学实验班暂在文学院范围),一般在第四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必须考虑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5、双学位
人文科学实验班实行文学和史学双学位制,学生毕业时在授予主修专业学科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同时获得由学校颁发的第二学科学士学位。
6、本硕贯通培养
实验班培养计划实行本硕贯通,直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应大于一般的本科专业。
7、实行单独招生和管理
实验班单独招生、单独全程管理。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人文科学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由文学院负责管理。
人文科学实验班_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 -基本要求
1、学生进校后先按大类学习规定的课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修专业并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
2、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选修或辅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学院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学科交叉,也可提前修习研究生课程;
3、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要广泛参与课堂外的学术活动、课题研究或参加社会实践,开发学生潜力和培养综合能力;
4、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5、学生有充分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在需要时约见教授共同讨论;
6、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得到充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