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岩 虎溪岩 虎溪岩-简介,虎溪岩-旅游特色

虎溪岩位于万石岩西南侧。虎溪岩间有古寺,称东林寺,又叫玉屏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屡经兴废,1984年重修。寺庙依山而筑,石穴为室,幽深险峻。虎溪岩有虎牙洞、夜月洞、夹天径、飞鲸石等诸胜。夜间明月映照,令人有一种神秘色彩之感,为中秋赏月最佳处,虎溪岩故称“虎溪夜月”。虎溪岩“虎溪夜月”为厦门八大景之一。

厦门虎溪岩_虎溪岩 -简介


虎溪岩

虎溪岩位于厦门虎溪路的尽端。满山岩石,尽皆奇险天成,大若虎踞,小如羊蹲。石顶三米来宽的石沟便是“虎溪”。弓形石桥,称“仙人桥”,亦称“渡虎桥”。从渡虎桥再向前,镌刻着“三笑”两字巨石,这是借用庐山的典故。据《庐山纪》载,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有慧永、慧持、道生等3人参加。慧远和尚每次送客以不过溪为约,若过溪,虎就吼叫,故名虎溪。虎溪岩是厦门人民中秋赏月的最佳去处。

厦门虎溪岩_虎溪岩 -旅游特色


虎溪岩

虎溪岩位于醉仙岩西边,巨岩下有一棱层洞,洞前石穴中流泉成溪,称"虎溪"。山上岩寺,也名虎溪岩寺。

虎溪岩满山皆巨石,尽皆奇险天成。山门旁有一巨石如芽,其上镌刻"先露一芽"。入得山门,顺着蹬道,有"渐入佳境"、"三笑"等题刻,使人游兴倍增。蹬道尽处就是"虎溪",虎溪上架着弓形石桥,俗称"仙人桥",亦称"渡虎桥"。过了弓形桥,来到"灵则名"洞,洞名取意唐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句。洞里甚凉,使人有"入洞方知六月寒"之感。

踏上石阶,环视四周,但见山石奇形怪状,如鬼斧神工砍削而成,故有"怪石环岩皆鬼斧"之诗。

在寺之左侧,有夜月洞,叫伏虎洞,洞顶刻"棱层"、"啸云"四字,洞中伏着一只泥塑老虎。每年中秋,月光照到泥虎头上,只见它双目炯炯,眈眈注视洞外,令人望而生畏,故名"虎溪月夜"。

左侧有一石门,门外磐石夹峙,称"夹天径",即"一线天"。从夹径可攀上"虎牙洞",势若猛虎张口,洞口绕以石栏,与虎牙无异,又有古榕攀绕"虎牙",紧贴"虎颔",宛若虎髯,而气根飘垂,恰似虎髯。虎口上龈刻着"划然长啸"、"凌空一漱"八字,下龈蹲着两只石虎,造形生动。

虎溪岩 虎溪岩 虎溪岩-简介,虎溪岩-旅游特色

再从虎牙洞转弯,可达玉壶洞。石壁有林尔嘉诗刻:"几度匡庐过虎溪,归来还爱此山低,一登绝顶能观海,不似云深路易迷"。


虎溪岩风景

厦门虎溪岩_虎溪岩 -历史


虎溪岩

虎溪岩又名虎溪岩寺,寺为唐陈俦所建。明万历年间绅士林懋时集资拓建。清康熙年间,元飞和尚应福建水师提督吴英之请来厦门主持该寺,并大兴土木,重建大雄宝殿,增建垂云楼、大悲殿、一啸亭、伏虎洞。经三十多年苦心经营,才颇具规模。

继元飞和尚之后,厦门海防同知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00103/85816.html

更多阅读

汤溪城隍庙简介_凡弓 平凡的世界简介

汤溪城隍庙简介张根芳城隍,为守护城池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传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来。奉祀城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芜湖城隍庙。唐宋以来

蛇纹大理岩 蛇纹大理岩-简介,蛇纹大理岩-其它种类

蛇纹大理岩是因地壳经过剧烈变动或有岩浆侵入富含化石的石灰岩而变成的结晶质。一般颜色绿白相杂,主要组成矿物有辉石、蛇纹石、方解石等,多用于装饰石材、工艺品、水泥原料、肥料及化工原料等。蛇纹_蛇纹大理岩 -简介蛇纹大理岩,英

珍珠岩 珍珠岩-简介,珍珠岩-类型

珍珠岩(Pe rlite),矿床类型及其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包括珍珠岩矿,黑曜岩和松脂岩。三者的区别在于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

白水岩 白水岩-简介,白水岩-历史

白水岩,位于广东揭阳普宁市梅塘镇泗坑山,“狮象把水口”的山脉内围,离流沙镇仅8公里,汽车可达。创自明永乐十年(1412),于1982年至2000年重建扩大,1988年10月20日被普宁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被宗教局批准为登记开放,1994年10月16日开

声明:《虎溪岩 虎溪岩 虎溪岩-简介,虎溪岩-旅游特色》为网友蓝澈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