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热点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趋于成熟。
与之相随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分享越来越多的改革成果,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期待。恰逢2015全国两会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两会看什么?怎么看?记者围绕“四个全面”的部分内容,尝试提出相关看点,以飨读者。
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绘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自那以后,每一项改革部署、每一个政策举措,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征程中我们已经迈出了多少步?开局起步的情况究竟如何?同时,关键之年又会有哪些关键之举?将会开出怎样的改革清单,涉哪些险滩、啃哪些硬骨头?2015全国两会上,党的意志将会再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全面深化改革蓝图的部分内容,将会再次转变为具体的政府决策。对于改革,我们始终充满期待。
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早在三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又“降准”,引发社会各界关于中国经济的冷思考、热讨论。
其实,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就成为人们评论中国经济时引用最多的一个词语,其不仅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还蕴含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那么,“新常态”在2015年会有哪些具体的经济政策体现?特别是“降息”又“降准”后,还会降GDP增速吗?“两会”之中必定有看点。
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
同时,“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三农”。文件专章部署依法治农,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一边是改革,一边是法治,相信这些新部署、新思路,必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按图索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两会也确实不离上述三大关键词,积极部署对接国家战略。比如,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核心省份新疆,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就把“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放在首位强调。
显然,“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究竟会给国家、各地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相信在全国两会上,这个问题一定会是热门话题。
制度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党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反腐有关,特别是对贪腐高官的查处令人瞩目,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查处省部级以上贪腐高官80余名,这种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令人震撼。
“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年,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还会有哪些“大老虎”被揪出,如何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切实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进而将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人们无比期待。
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设立巡回法庭、清理执法考核指标、推行司法公开……近日,有关法治的新闻再次屡屡见诸报端。其实,法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高频词。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部署“建设法治中国”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做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说到底,这些都是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呼格吉勒图、于英生等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下一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会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对此,“两高”报告自然是必读文件。
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
立法法,一部涉及立法体制、规范立法工作的基本法。根据部署安排,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在此之前,立法修正案草案已经经历“两审”,多处修改值得再思考。
地方立法权真的会扩大吗?草案拟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将较大的市(包括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修改为“可以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同时,“红头文件”会得到遏制吗?根据草案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究竟如何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
户籍改革,民生福祉有啥新期待?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文,将北京通州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这些地区将推进积分落户政策。户籍制度改革被称为硬骨头,特别对于特大城市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如今,积分落户总算是为外来常住人口融入北京等地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当然,民生福祉绝不仅仅是一纸户口。上学、看病、买房……这些事关百姓的民生问题年年都是热点,也说明百姓期望政府下更大功夫。正如很多网友所呼吁的,期待全国两会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促进社会资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
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如何荡涤“精神雾霾”?
群众不但需要充裕的物质食粮,也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人们的思想阵地,先进的思想不去占领,腐朽的思想便去占领。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恐怖的网络暴力、害人的网络谣言、低俗的网络色情以及其他种种网络丑态,正在影响百姓视听、玷污群众思想。
显而易见,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对于个人成长、家庭生活、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今,如何让“真善美”发扬光大,让“假丑恶”退避三舍,荡涤各种“精神雾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是值得你我共同研究的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雾霾”“污水”,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够分量的“生态答卷”,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有共识,更要有行动。每年全国两会上,生态保护、美丽中国、雾霾治理等总是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今年应该还会如此,群众依然翘首以盼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责任,破解“十面霾伏”等一系列问题。
2015两会前瞻|全国人大代表团是如何组成的?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在京开幕。
由35个代表团组成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这35个代表团来自于35个选举单位,包括3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些代表团是如何组成的呢?
一般来说,31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团成员都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省级武警总队军政主官、企业家、大学校长、学者、中学校长和基层代表等职业身份。
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代表团的党政领导干部群体主要包括各省份的省级党委书记、省级行政首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省级党委常委、省会城市市长、地级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省级政府部门负责人等。
各省份“一、二把手”(省级党委书记、省级行政首长)是各代表团的必备成员,且绝大多数是各自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按照惯例,每个代表团有一名团长,若干名副团长。
从往年的情况看,在31个省份的代表团中,26个省份的“一把手”担任团长,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广东5个代表团的团长则由各自省份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
这5个省份“一把手”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们都作为普通成员参加各自省份的代表团,均不兼任各自省份人大常委会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担任人大代表团团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就是2014年新疆代表团的团长。
如果考虑24个省份的人大常委会主任由省级党委书记兼任这一现实,29个代表团团长均由各自省份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
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是不多的例外,他们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各自代表团的副团长,团长则由党委书记担任。
团长由省级党委书记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副团长由哪些人担任呢?
以2014年副团长最多的河北省代表团为例,除省长张庆伟、省委副书记赵勇、省委常委杨崇勇外,副团长阵容还包括3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武警河北省总队司令员李志坚和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
事实上,省级行政首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各省的省委常委占到了各人大代表团副团长的大多数。
从2014年的情况看,除北京和上海,其他29个代表团的副团长均包含“二把手”。
另外,2014年共有59名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在27个代表团中担任副团长。
在党政官员中,除了“一、二把手”这样的必备成员,各代表团还有一些常备成员,绝大多数代表团都有他们的身影。
第一种常备成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例如,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十届全国人大是西藏代表团成员,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是江苏代表团的成员。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习近平是上海代表团成员,李克强是山东代表团成员,张德江则是浙江代表团成员。
再比如,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湖北、内蒙古、北京和天津代表团的成员。
第二种常备成员是各省会城市市长。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全国各地陆续选举产生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名单。其时,除了4个直辖市,在其他27个省份代表团中,只有甘肃和西藏代表团名单上没有出现各自省会城市市长的名字。
第三种常备成员是地级市市委书记和市长。
以陕西代表团为例,咸阳市委书记、渭南市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宝鸡市长、榆林市长和延安市长都是代表团成员。
根据新华社2013年2月报道,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有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浦兴祖认为,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偏多影响设立全国人大的本意,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利于民意表达,也不利于监督政府。
省级武警总队军政主官、企业家、大学校长、学者、中学校长和基层代表等职业也在各代表团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区别于解放军代表,作为武警代表的省级武警总队军政主官一般是各省份代表团的成员。例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武警北京总队司令员王炳深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团成员,武警天津总队政委王献华是天津市人大代表团成员,武警山西总队政委刘振所则是山西省人大代表团成员。
企业家也是各代表团的基本构成,在经济发达省份的代表团中,企业家代表比比皆是。
例如,广东代表团即包括珠海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雷军、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司献民、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广东雅士利集团总裁张利钿和珠海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等。
基层代表和专家学者也是每个代表团的“标配”。
以北京、江苏、湖北、广东和内蒙古5个代表团为例,基层代表有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实验小学教师裴昌彩、湖北省丹江口市计家沟村村民辛喜玉、广东申菱空调设备公司总装车间主任叶国先等;专家学者代表有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邢定钰、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冯丹、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卢馨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朝克。
最后,各省份最知名大学和中学的校长同样是各省份代表团的“标配”。
在2013年年初各地人大代表团“成团”时,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时任中山大学校长和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就分别是上述5个省份代表团的成员。中学校长代表则分别有江苏淮阴中学校长、湖北黄冈中学校长、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校长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