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为什么叫东极岛?
世界上有南极和北极,在中国东海上还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东极。东极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径122.4°,北纬30.1°之间。东极诸岛远离舟山本岛,距沈家门45公里,拥有大小28个岛屿和108个岩礁。东极是舟山群岛最东侧的岛屿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东极岛并非我国最东端的有人居住的岛屿,在舟山群岛中嵊山岛才是最东的有人岛,而辽宁的海洋岛就更偏东了。
东极岛
东极不仅有浓厚、古朴的渔家特色,更有那美不胜收的风光,它几乎包揽了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碧海、岛礁、海味。且气候宜人,水质清澈,是少有的纯洁之地。这里海面一年四季变化有常,静胜杭州西湖,一马平川;怒比钱塘秋潮,惊涛裂岸。东极诸岛有"云雾岛"美称,每年春、夏,岛顶上云雾飘绕,而海岸边却是阳光普照,蔚为奇观。东福山、叶子山奇山峻岩,巧夺天工,伟比泰山,险近两岳,怪如黄山,异似磐砣。
东极岛既有碧海奇石的美称,还有那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世传秦时的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下东海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驻足地便是东福山。近、现代的文人墨客也各领风骚,为东极留下了许多传世佳句,更为东极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东极主要风景有庙子湖、青浜岛、 东福山,黄兴岛。
历史
东极原是翁州县(即今岱山县)的一个乡,1953年11月解放后隶属当时的普陀县管辖,同年底成立东极区人民政府,下辖庙子湖、青浜、黄兴、东福山四个乡。1956年10月,青浜、东福山两乡合并为青东乡。1958年9月,合庙子湖、青东、黄兴三乡为东极人民公社。1964年恢复东极区。1984年9月,四个公社复改为四个乡。1992年5月,合东极区和青浜、庙子湖、黄兴、东福山四乡为东极镇。
特色
渔民画
东极渔民画起源于80年代未,近20年来,已形成创作群体,陆续培养渔民画 作者200余人,其中重点作者近20名,参加全国、省、市 、区各项展览30余次;多年来,共有100余作品赴各国展出或被收藏 购买,有36件作品在全国、省、市频频获奖和发表;至今,已有 1300余件作品走向市场,成为宾馆、酒店、办公室和居家装饰品, 200余件作品成为我镇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和 好评。
东极渔民画作为渔乡风情的美丽画卷,洋溢现代气息的民间绘画,它 以大海为背景,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表现手法既没有传统民 间美术的平实中庸,也不受学院既定规范的约束,有着大海自由随意 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无论是丰富的题材, 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其独特渔民艺术之 典范、海洋文化中的一块品牌、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东极渔民画人才辈出,大江后浪推前浪。在9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作者 有张定康、翁孟昌、张美娣、任林龙等,二十年代后又冒出了梁银娣、 吴小飞、胡张兰、王亚珍、藤惠芬等优秀领头雁作者,如今又涌现出 张惠萍、郭玲娜等新人新作在相继追逐,成为普陀渔民画创作人才中 的一支创作主力军队伍,为东极“民间绘画创作基地”和“渔民画艺 术社区”的不断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庙子湖
财伯公庙、东极渔民画展厅、财伯公塑像、东海游击队烈士纪念碑、东翔厅观潮
战士第二故乡、海疆卫士门、东海第一哨、极恋区(直升飞机场、《极恋》拍摄址)。电影《后会无期》故事的起点和重要拍摄地。
. 位于中街山列岛的中部,是普陀区东极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沈家门镇45.7公里。陆域面积2.64平方公里,最高点炮台岗海拔136.5米,海岸线长11.73公里,岛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6公里,宽1.5公里,海岸线曲折,多湾岙,湾岬相间,岬角狭长。
庙子湖岛四周海水清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海域,庙子湖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街山渔场的中心所在。调查表明,有经济鱼类近200种、虾类经济种35种、蟹类经济种近35种、海洋贝类经济种25种、藻类经济种30种。
庙子湖岛相传在清朝前期已有居民。清中期海寇蔡牵等扰海后,人迹不至。海寇平后,又有渔民上岛从事渔业生产。相传当时福建渔民最先来此岛,见岛上有一小庙,庙下有一水池。福建渔民称庙为"庙子",称水池为"湖",故名岛为庙子湖。1934年成立东极乡,以庙子湖为驻地。1935年6月改为庙子湖乡,后与青浜、黄兴乡合并为东极乡。1953年11月13日,庙子湖解放,成立东极乡人民政府。1954年为东极区公所驻地,庙子湖复为乡。1958年10月为东极公社庙子湖大队,1962年改为庙子湖公社。1984年复为庙子湖乡。1992年设东极镇。 岛上现有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2000年有居民992户,3113人。
旅游资源有奇峰异石、观海垂钓、捕鱼尝鲜、海滩拾贝等。庙子湖岛的渔民画以层次分明、海洋气息和渔腥风味浓郁而著称。山清水秀的庙子湖岛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丹青之士来岛创作。
财伯公庙、东极渔民画展厅、财伯公塑像(自由男神像)、东海游击队烈士纪念碑、东翔厅观潮、战士第二故乡、海疆卫士门、东海第一哨、极恋区(直升飞机场、《极恋》拍摄址)。
随着电影《后会无期》的热映,逐渐兴起的景区还有,“第一弯道”、“金毛坡/龟毛坡”、后会无期片场等等。
青浜岛
亲临海上布达拉宫、小湾洞(二战纪念区)、百步石塘、青浜渔村老街等。
西福山睡佛是位于青浜岛东南约1.2KM的无人岛屿。俨如一尊大佛横卧海面缓缓浮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佑出海渔民的平安归港。
青浜岛位于舟山群岛,隶属普陀区东极镇。在沈家门镇东北47.5公里处,西近庙子湖岛。略呈长形,南北走向,长2.45公里,宽0.8公里,陆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滩地面积2.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5公里,最高点黄胖老山海拔131.6米。该岛草青花盛,春夏季一片葱绿,且四周海域海水靛青,当地人又称海边为浜,故名青浜岛。在清朝时已有人居住,从事海上捕鱼和开荒种植活动。20世纪50~80年代曾置青浜乡。现有青南、青东、青岙、沙湾4个行政村,2000年有居民1169户,3736人,大部分居民从事渔业生产。 青浜村渔农业户871户。岛屿土壤主要有棕红泥沙土,棕黄砾泥和砾石滩涂等3个土种。植物总面积为58.3平方公里,覆盖率为41.3%,主要植被为白茅草丛,黑松林,坡地旱地作物。维管植物约300种,岛上的滨海及海岛特有植物有海桐、日本野桐、滨柃、柃木、滨海前湖、芙蓉菊、小叶蜡子树、海萝卜等。岛屿淡水缺乏,全岛现有林业用地0.533平方公里,有耕地1.87平方公里,均为水土保护林,森林覆盖率为13.3%,岛上乔木全部是幼林,立地条件差,树木矮化,无积蓄。
1986年,被报道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沙浦在青浜岛东南部,沙浦湾由长达150米沙滩,青浜岛沙浦度假酒店项目可以利用石屋、沙滩、礁石、港湾、海鲜的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传统的渔家文化,把青浜岛沙浦湾建设成为集吃、住、玩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
作为舟山十大旅游区之一的“东海极地生态旅游区”,东极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石屋民居,已被有关专家评估为国家优质资源,最典型的要属青滨岛的石屋,这些石屋已经成为东极响亮的品牌―“极地民居”。开发青浜岛沙浦湾乡村度假酒店可充分利用民居石屋群,把青浜岛沙浦湾开发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餐饮娱乐、海钓运动、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石屋度假酒店。建设周期为三年。
东福山
在东海东极列岛的最东端,有一个被当地渔民戏称为“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浪的摇篮”的荒芜之地,一个面积仅有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0人的偏远小岛。这里,是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发源地――东福山岛。从大陆到东福山,要走两天、换三次船、靠四个岛。从大交通变成皮卡车,大轮渡变成小渔船,小风浪也变成了大风浪。
遥望海上布达拉宫、西福山卧佛、海上盆景、东极石屋群、白云庙、东海第一哨、象鼻峰、林彪保岛山洞、遗址两岛对峙、海岛奇石等。
还可在岛上参加渔家乐:拉蟹笼,海钓。
象鼻峰仅于东福山东端,是极地风光的一处奇观。当船驶临界峰海角,仰望峰顶,
犹如大象长鼻调皮地伸长到大海,戏弄潮水。气势极为壮观。
位于东福山西侧山坡,经有关专家考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说的"福如东海"就是现东福山岛,
山坡有一奇石,能与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天下第一石"媲美,号称天下第一福石.
传说到此地的人都能增福增寿。
财伯公
财伯公原名“陈财伯”,是福建的一个渔民由于在海上捕鱼风浪大船翻了之后他便漂到了“东极岛”上,也就是东极第一个上岛的人。因为在东极岛上能感觉到海上的风浪,所以一到台风天气他就在岛上点燃一堆火把提醒大陆上的人不要过来。时间长了大陆上的渔民都以为这个岛上有神仙在为他指路,于是就按照火堆的指示打渔以后再也没有碰到过风浪。突然有一天,渔民发现岛上的神仙不灵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火了。于是他们把船往火堆的方向开去,寻找这位神仙。开了很久便发现了四个岛(中街山列岛,也就是东极),在“庙子湖”岛上找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已经死了,身上的衣服都破了。在他的身边有一堆灰烬,于是大家明白了,原来不是神仙。而是陈财伯在帮助大家,以致最后快死了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过大陆上的渔民。 后来人们为他修了一座庙(也就是现在的财伯公庙)来纪念他的大爱精神。
游客们乘船快东极的时候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个雕像在山顶手里举着火把,这个人就是财伯公,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自由男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