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定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基本简介
须弥山石窟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这里峰峦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际苍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异常秀丽,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便游览。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地理位置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为中国十大著名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继续营造修缮,长期以来是自长安西行之路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被誉为“宁夏敦煌”。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座落在市城北55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须弥山东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明代。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须弥山石窟成为古代原州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1500多年。
须弥山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传说中的须弥山高达200多万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三
须弥山石窟
倍,也就是说有200个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摞起来那么高。
中国石窟的开凿与佛教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伞国上下争相崇信的“国教”,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凿石窟,须弥山也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代,这里又是怀得军的驻地平夏城(黄铎堡)的险要关隘。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石窟特色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
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第45窟和46窟是须弥山最繁丽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3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在现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见的杰作。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时代特点
须弥山石窟最早开凿的年代已无从查考。从石窟形制和造像风格判断,大约开凿于北朝中晚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专家介绍,北朝至唐、宋,历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先后开凿石窟130多处,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绵延近两公里,场面甚是壮观。
须弥山石窟
据考证,到了唐代,这里已经是颇具规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称“景云寺”。明朝正统年间,高僧绰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并上书皇帝请求赐名,于是明英宗又赐名“园光寺”,这就是须弥山石窟又叫“园光寺石窟”的原因。后来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特别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艺术遭到极大摧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20余窟。它们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官、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五区。
北魏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我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以上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都是未加修饰的原作,十分珍贵。在这些石窟当中,标码为五十一窟的北周时期所凿的高达6米的一个一佛二菩萨造像,装饰华丽,高大雄伟,实属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石窟保护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北麓,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现保存洞窟162座,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受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及人为影响,石窟佛像、彩绘壁画出现大面积风化,文物被毁坏的速度逐年加快。今年6月6日,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为“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之一。
为了抢救须弥山石窟文物,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今年编制的《国家“十一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中,将须弥山石窟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其中。根据专项规划要求,国家将按照80%的比例补助建设资金近200万元,地方出资150万元,共投资350万元用于须弥山石窟维修整治。
据须弥山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坤介绍,此次须弥山石窟文物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将建设防护网6050米,铺设砂石路1230米,修建防洪渠1840米,修建排洪涵洞3座,安装岩石裂隙监测仪3套,圆光寺配置安防设备1套,新建文物库房357平方米。该项工程建成后,须弥山石窟的防洪、防盗等主要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佛像及文人墨迹
须弥山石窟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武则天曾下令全国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学者推测,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则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旁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此外,国内绝大多数石窟都开在一面崖面上,而须弥山石窟却开凿在为洪沟间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因而,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宣传,这里又必将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风景区。有人甚至预言: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成为中国西部的旅游“热点”。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已对此引起重视,目前须弥山石窟群所分布的各个山崖间,均已架梯搭桥,畅通无阻。游客观览十分方便。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旅游事项
(一)最佳旅游季节
须弥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选择天气比较好的季节去游览。一般来说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适合了。须弥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适合游览。游览时间夏天尽量避开中午,比较晒,需要补充大量的水。自驾车路不是特别好走,雨雪天气最好小心。
(二)交通
从固原县城乘坐公交车到三营镇(行程1个多小时,车费约3.5元),在镇北的路口有车去须弥山(行程近1个小时,车费5元)。旅游淡季,从三营前往须弥山只能包车,包车价格为20元(面的)。
(三)住宿
须弥山石窟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附近只有三营镇是比较大的地方,但是根本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住宿要求,都是一些大车店。因此一般对住宿有点标准要求的都要回到固原城里去住。固原城很小,几条街道而已。在汽车站附近有四、五个比较大的宾馆,如六盘山宾馆等,标准间大概在100元左右。离汽车站两站地的垂直街上有几家新装修的中挡宾馆,我们住的是宏达宾馆,设施也相当不错...
(四)门票价格及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1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相临景点
须弥山石窟
・北供家清真寺
・北海
・禅佛寺石窟
・朝那城
・朝那湫渊
・党家岔堰塞湖
・灯盏山
・东岳山
・二龙河
・二龙河古木
・二十里铺拱北
・古城
・固原关帝庙
・海原清真大寺
・荷花苑
・葫芦河
・九彩坪拱北
・老龙潭
・凉殿峡
・隆德城
・南城村清真寺
・彭阳城关清真寺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固原清真寺
・南华山风景区
・九龙山
・秦汉萧关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石窟艺术
须弥山石窟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
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评价
须弥山石窟是我区最大的石窟群,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洞窟162座,保存有各代造像雕刻品、彩绘、壁画、石刻题记的洞窟70余座,造像350余躯,汉藏文刻记12处,碑刻3方,残碑11块,尤其以北周和隋唐开凿的大型庙窟的石雕造像最为精美。整个石窟呈扇型开凿在自南向北八座山峰的东南崖面上,即: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黑石沟区。千百年来,须弥山石窟雕刻品长期遭受了风雨侵蚀,岩石风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坏和人为的损坏,致使许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虽然如此,须弥山仍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石窟造像比较完好的保存至今,在全同石窟造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宗教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须弥山石窟_须弥山石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