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简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四大战略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简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的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县所属陆域,海域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我省的发展空间,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9大核心区包括“两城(“海上新城”)七区”(七大“临海产业集聚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概念定义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技先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陆域总面积占全国37%,区域人口占全国31%。但在我国一系列空间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空白地带。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海陆统筹、海洋带动、协调发展,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跃,延缓了经济的增长。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

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辽东半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均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50%以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

在中国规划的铁路“五纵五横”中,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一纵”的中枢地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一体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总体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的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1个总体规划外,还有15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专项、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等25个专项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城镇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规划图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规划图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

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经济规划

丁字湾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潍坊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房地产业、海上机场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巨大型港口、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国际物流业。功能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门户、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


丁字形产业布局

丁字形产业布局

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机械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高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盐及盐化工业、海上风能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我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海洋石油产业、商务贸易业。功能定位是将东营城区东展,建设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获批试点时间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同意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实现路径的试点区域。 这就意味着,自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作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示后,山东省生产力最为发达的沿海板块,向晋升为国家战略走出了关键一步。

尽管距离正式获批国家级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尚有时日,山东省已然开始敲定322个重点建设项目启动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引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正式批复时间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近远期目标

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是: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总体框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海陆空间布局上,将按照“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框架展开。

“一核”就是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这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该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为骨干。

壮大“两极”,即发挥滩涂和油气田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培育壮大环境友好型海洋产业,构筑黄三角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培育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重要增长极;依托日照深水良港,发挥腹地广阔优势,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及临港产业基地,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

“三带”是指海岸开发保护带、近海开发保护带和远洋开发保护带。这三带是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与水平,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增强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带动作用的载体。

“三组团”包括青岛-潍坊-日照组团,在这一组团内,青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潍坊重点发展海洋高端高效产业;日照重点发展现代临港产业,三市功能互补、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化城镇组团。烟台-威海组团,这一组团发挥与日韩贸易紧密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东营-滨州组团,这一组团突出高效生态和海洋经济特色,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重大意义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发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简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10103/88299.html

更多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中国海事局官方网站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专题讲座讲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杨炳平(2009年8月25日)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的背景今年4月21日至2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山东视察,4月22日下午,在听取了姜异康书记的汇

山东:有故事的区域魅力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这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

潍坊市 潍坊市-历史文化,潍坊市-历史沿革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中国第一大半岛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滨化股份 滨化股份-简介,滨化股份-企业文化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结合部,北临渤海,南濒黄河,依河傍海,是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

声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简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为网友不吃猫的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