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简介,普利兹克奖-历史

普利兹克奖(也称“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奖项1979年由杰伊・普利兹克(1922年-1999年)与其妻子辛蒂设立,并由普利兹克家族提供资金;它被公认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筑奖项之一,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美誉。正式的颁奖仪式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5月份,地点选择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内,此举突显了建筑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每年选择不同的特别场地。

普利兹克建筑奖_普利兹克奖 -简介


普利兹克奖牌

普利兹克奖,也称普利兹克建筑奖(英语: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它由凯悦基金会赞助,一年颁奖一次。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授奖“无关国籍、种族、宗教或思想”;受奖者可获得奖金十万美元、奖状,以及自1987年起增颁的铜质奖章一只。1987年前,受奖者可获得限量亨利・摩尔雕像与奖金。

普利兹克建筑奖_普利兹克奖 -历史


菲利普・约翰逊

普利兹克奖由杰・普利兹克与其妻子辛蒂在1979年设立,并由普利兹克家族提供资金;它被公认是全球最主要的建筑奖项之一,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美誉。

普利兹克建筑奖像一架选拔建筑大师的机器,绝大多数获奖者的确名副其实。

从第一届得主菲利普・约翰逊(1979年)开始,到凯文・罗奇(1982年)、丹下健三(1987年)、雷姆・库哈斯(2000年),普利兹克奖勾勒出一条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脉络。三位日本人和两位拉丁美洲建筑师的入选,显示了普利兹克奖评选范围的全球性特征。出生于巴格达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2004年)的登场,多少弥补了它在性别取向上的一些遗憾。

而对弗兰克・盖里(1989年)的关注,表明了普利兹克奖的前瞻和远见。当时盖里只在美国西海岸做过一些美学冒险性建筑,其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尚未出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弗兰克・盖里确实能够为世界创造惊人的建筑。

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31位得奖者如群星闪耀,风光无限。其声势压过了百年老店“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_普利兹克奖 -奖励

普利兹克奖的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1987年以后还增加了一块铜质奖章。(在这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制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奖章正面图案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

普利兹克建筑奖_普利兹克奖 -评奖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简介,普利兹克奖-历史

2012年得主:建筑师王澍

提名

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无论是政府官员、作家、批评家、学者、建筑师、建筑团体、实业家,只要有志于发展建筑学,都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该奖无任何国家、种族、信仰和意识形态偏见。

提名程序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截至于第二年的1月。截至期后收到的提名自动被视作下一年度的提名。每年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候选人被提名。

评委

普利兹克建筑奖独立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委人数为五至九人。评委会的成员被委任评选出每年的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桂冠的人,他们均任职若干年以确保委员会的新成员和老成员的数量的平衡。普利兹克家族的成员和外界的观察家均不出席通常于每年最初几个月举行的委员会评审。

评委会的成员均是各自所在领域公认的专业人士。虽然建筑学并不包括在诺贝尔奖范围以内,普利兹克奖的国际评委会还是参照诺贝尔奖的评选方式,由全球著名的权威建筑设计师、作家、艺术家、学者、批评家以及象前IBM主席这样的国际工商名流等组成的评委会经过了深思熟虑,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

普利兹克建筑奖_普利兹克奖 -历届得主

年份得主国籍建筑作品作品图示1979菲利普・约翰逊美国GlassHouse
1980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CiudadSatélite1981詹姆斯・斯特林英国西利历史图书馆
1982凯文・洛奇美国KnightsofColumbusBuilding
1983贝聿铭美国美国国家艺廊东楼
1984理查德・迈耶美国HighMuseumofArt
1985汉斯・霍莱因奥地利AbteibergMuseum
1986哥特佛伊德・波姆西德伊格莱西亚青年中心图书馆
1987丹下健三日本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
1988戈登・邦沙夫特美国拜内克珍本及手稿图书馆
1989法兰克・盖瑞

加拿大

美国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
1990阿尔多・罗西意大利BonnefantenMuseum
1991罗伯特・文丘里美国英国国家美术馆塞恩斯伯里侧翼
1992阿尔瓦罗・西扎西班牙1998年世界博览会葡萄牙馆
199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10103/89072.html

更多阅读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中国获得者

评选制度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当年4月中的一天公布结果,并于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编辑本段评奖项目普利策奖(图2)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界和创作界。普利策奖也是一个

声明:《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简介,普利兹克奖-历史》为网友浅淡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