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东简历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简历,胡亚东[高分

《化学进展》副主编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曾从事双烯化合物的乳液共聚合研究;在中国首次合成了氟橡胶;参加了中国早期火箭技术中耐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参与中国三次科学规划制订工作,并为主要执笔人。后期在研究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及学会、学术刊物和科技出版等社会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胡亚东_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简历


北京大学

1927年4月15日 生于北京。

1944-1945年 天津工商学院国际贸易系学习。

1945-194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临时大学)学习。

1946-1949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9-1951年 中央轻工业部人事处、业务处干事。

1951-1955年 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副博士。

1955-1994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常务副所长、所长。

1956-1959年《高分子通讯》常务编委;《化学译报》副主编。

1965-1966年 中国科学院1号和541任副总设计师。


胡亚东

1978年 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长。

1973-1994年《化学通报》常务副主编、主编。

1982-198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官员(巴黎)。

1980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图书出版情报委员会第一、第五届副主任。

1989年至今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2-1997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文献数据库专家委员会主任。

1988年至今 中国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分会理事长。

1997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基金委主任。

1998年至今《化学进展》副主编。

胡亚东_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生平


《中国轻工业年鉴》

胡亚东,1927年4月15日生于北京。1944年高中毕业后在天津工商学院攻读国际贸易一年,后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此时改称为临时大学),一年后转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49年,他调入中央轻工业部负责马列主义学习的组织和辅导工作,并任橡胶组代理组长。于1950年9月赴新疆调查橡胶草的生长、分布及利用,撰写调查报告发表于1951年的《中国轻工业》杂志上,并与当时北京大学生物系罗士苇教授共同对橡胶草中的橡胶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进行了研究。

1951年8月胡亚东赴苏联留学,就读于列宁格勒化工学院列别捷夫合成橡胶教研室,师从斯米尔诺夫教授,进行双烯类化合物的乳液共聚合的研究。1955年7月获副博士学位。1955年8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继续从事乳液聚合反应的研究。以丙烯腈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与其他单体的共聚合,同时还做一些丙烯腈共聚纤维的应用研究。

1958~1965年,参加和组织国防任务的研究,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讲授“普通化学”和“高分子聚合反应”专题课。他讲课生动有趣,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并鼓励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和专业以外的多方面的知识。

“文化大革命”后,胡亚东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学术团体的恢复与重组以及科技情报及出版编辑等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胡亚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和所长。他对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非常重视化学研究所的基础性研究,对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都给以大力支持,如分子反应动力学、非稳态物质结构、快速反应(皮秒、飞秒)、扫描隧道显微学、有机光电材料(有机导体、碳-60等)等。同时对应用研究也很重视,如高分子材料研究等。

胡亚东积极参与化学界的学会活动,曾被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及理事长(1991~1994年)。并被选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及该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副组长(1986~1995 年)。

80年代末以来,胡亚东积极参与了反对伪科学的活动,提倡“科学精神”。曾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对图书、出版工作非常重视,80年代初任化学所常务副所长时即兼任图书情报室主任提倡并支持科学数据库的建立。1977年随钱三强去南斯拉夫考察数据库工作,20多年后于1992 年又积极推进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并任中国科学院科学文献数据库专家委员会主任。现该文献数据库已接入中国科学院网络中心,并加入国际网络。

胡亚东_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突出贡献

胡亚东简历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简历,胡亚东[高分

《当代中国》

自1958年起,胡亚东负责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国防任务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组织工作。他自己主持的课题是氟橡胶的研制。1959年5月即在中国首先合成了第一块氟橡胶,并很快由化工部指定上海橡胶研究所进行扩大实验,胡亚东和他的研究组全部去上海协助该所建立氟橡胶实验室,并组织扩大实验。氟橡胶的合成在实验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在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创造很多条件,胡亚东在实验中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如色谱、低温操作等。这项成果于1965年获国家科委发明奖,并载入《当代中国》(1994)和《军工史》(1995)两部著作中。

196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力学所、化学所、自动化所等进行火箭技术的研究。并在怀柔山区(今雁西湖边)建设研究基地。研究工作由力学家郭永怀任总设计师,胡亚东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副总设计师。化学所负责结构材料及烧蚀材料的研究,黄志镗、吴人洁等参加了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从1956年到1978年间,中国组织了三次国家科学发展研究规划,胡亚东有幸都参加了。1956年有十二年长远规划,胡亚东参与多项题目的起草,其中基础研究(化学部分)的总论是由吴学周先生和胡亚东共同执笔撰写的。第二次是1961年的十年规划,胡亚东参加了高分子部分的起草。第三次1977年的科学长远规划,胡亚东任化学学科规划起草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和起草工作。规划在1978年科学大会上通过。

在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胡亚东一直从战略思想方面对化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规律、未来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关化学发展、展望等方面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

胡亚东_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学术刊物


高分子学报

胡亚东热心学术活动工作,在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及理事长期间(1978-1994)非常重视发挥化学界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他于1956年协助曾昭抡先生筹建中国高分子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后,又协助王葆仁先生创办《高分子通讯》(《高分子学报》前身)。1956年中国化学会聘任胡亚东为《化学译报》副主编,他与主编唐有祺先生共同调整了《化学译报》当时只介绍苏联译文“一边倒”的倾向,开始介绍英、美等国的综述评论译文。并在当时批判共振论的气氛下,组织了介绍鲍林教授成就的文章,充分体现了科学不应参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勇气,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自1973年《化学通报》复刊以来,胡亚东先后任副主编、主编、顾问20多年,对该刊的发展和改进倾注了不少心血。他提倡以文会友,主张刊物办活,发扬科学民主,重视新生力量。在他的影响下,《化学通报》多次全国编委会和常务编委会,都是在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编委们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他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编委,以表彰他多年来对刊物所作的贡献。

胡亚东对科技图书情报工作十分关心。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化学部分主编,《21世纪初科学发展趋势》化学部分主编,并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编委,以及多种化学丛书和刊物的顾问、编委等。在中国科学院自1980年起一连五届(1980~2001年)任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是唯一一位连任五届的科学家。

胡亚东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在化学界、科学院等范围内,各类人员都愿与他交往。他兴趣广泛,业余爱好很多,离休后有更多时间为各种音乐刊物撰写音乐欣赏评论文章,并喜花卉摄影,在花卉杂志撰文谈养花经验及花卉摄影作品,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10103/89140.html

更多阅读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元胡的功效与作用——简介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为大宗常用中药。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

☆☆胡清摆脱黑头美丽变身☆☆ 郭熹允美丽变身记

胡清摆脱黑头美丽变身如果将痘痘比喻为活火山,那么黑头就好比是死火山,虽然危险性不足以引起特别关注,但它的却是很多人的心头恨!它就好像无法摆脱的影子一样,永远都会跟着你!但面对这样“死心塌地”的朋友,我们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与方世玉有关的那些事之二--胡惠乾打机房 方世玉洪熙官胡惠乾

胡惠乾打机房《万年青》一书中,少林械斗武当这部分故事中胡惠乾的篇幅要远多过方世玉,虽然方世玉出场较早,但是到方世玉打败李巴山之后,主要的故事就集中在胡惠乾身上了。先是胡惠乾为了报父仇钻狗洞逃出少林寺,然后就是怒打机房仔,继而

声明:《胡亚东简历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 胡亚东[高分子化学家]-简历,胡亚东[高分》为网友暖色花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