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剧目 孟丽君 孟丽君-戏剧剧目,孟丽君-经典名段

戏剧剧目 孟丽君 孟丽君-戏剧剧目,孟丽君-经典名段

孟丽君是清代杭州才女陈端生(1751年―约1796年)长篇弹词《再生缘》笔下的女主人的名字。端生前辈的原著《再生缘》是行文潇洒、语言风趣、风采卓绝的一部传奇弹词,也是祖国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中的光辉典籍,与古典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遗憾的却是一部未完之作。人们喜爱《再生缘》更喜爱端生前辈《再生缘》所塑造的不朽的孟丽君这位惊才绝艳、智慧超群的艺术形象。数百年来,其演绎作品层出不穷不可胜数,众多衍生作品多称之“孟丽君”。各种版本的《孟丽君》中都以游上林一出最为精彩。

孟丽君_孟丽君 -戏剧剧目



莆仙戏、越剧、黄梅戏、淮剧、祁剧、闽剧、锡剧、京剧、潮剧、扬剧、粤剧、歌仔戏等剧种均有该传统剧目,有些剧种甚至是二版再版再再版。但众多的版本间情节出入较大,难于三言两语简而概之。越剧-王文娟版、淮剧-陈芳版、黄梅戏-韩再芬版等所饰演的《孟丽君》流传极广,深受人们喜爱。给人们留下了经典的名段,游上林(上林苑)、认母、赏春、金殿抗本等。

黄梅戏游上林

孟丽君_孟丽君 -经典名段



各种版本的《孟丽君》中都以游上林一出最为精彩。
孟丽君

黄梅戏版



黄梅(安徽台录制的韩再芬版本)如是:“风和日丽百花香,粉蝶双飞斗春光。”百花盛开,年少天子(由扬剧演员侯长荣反串黄梅戏)风流倜傥伴着貌胜潘安的少年宰相(安庆的韩再芬饰演)缓缓并辔而行,果真是“牡丹掩映芙蓉面,紫薇花对紫薇郎”!可惜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任凭皇帝如何语意双关,郦相尽自毫不动容,这一段对手戏甚是精彩,尤其是最后皇帝按捺不住,直截了当:“奇才可以为良相,风流又应当娘娘。”丽君则面色一端,转身举目远眺:“自古来君明臣直国运昌,君戏臣谀危家邦,今日戏臣失礼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毕回身拱手为礼,白衫飘拂,面色凛然,不由得让人心神为之一折,好一个君明臣直国运昌,好一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行间丽君的风骨尽显。
王文娟饰的丽君

越剧版



越剧(上越二团王文娟版)亦然:皇帝(金美芳饰):“上林三春好风光,君臣携手心欢畅。”孟丽君(王文娟饰)应声和唱:“层楼飞阁彩云绕,画栋雕梁好辉煌。”好一幅迷人的影像。良辰美景伴佳人,皇帝是明里吟诗暗带双关:“看池边一片嫩绿随风摇,卿可知此乃新栽相思草?草木有情也相思,问郦卿人若钟情何时了?”丽君是:“才疏不识相思草,臣只闻自尊自重有含羞草,草木也知自尊重,人情当比草情高。”“君赐臣一幅湖山收眼底,臣报君万家无忧乐升平。”王文娟老艺术家以她高超的演技,迷人的风采,舞台上再次重现了孟丽君这一传奇才情惊绝的风姿。

淮剧版



淮剧陈芳“游上林”一场。孟丽君的出场可用气质高贵、态度从容、不卑不亢、举止优雅来形容。也是是全剧精彩的一段,丽帝唱和之间--丽君:“绿荫如盖遮骄阳,亭台楼阁绕回廊,青山绿水通幽径,白鹤红莲映小塘。林中清泉叮叮响,山顶松柏郁苍苍。”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孟丽君置身上林荣辱忘的唯美意境,旋即接唱:“人在画中心莫醉,我还须谨言慎行且留神。”又谨慎地保持着那么一份冷静与清醒。可以说陈芳将孟丽君这个人物把握的恰如其分。还有临去时的回眸一顾,“一个是情眷眷,一个是意绵绵”真是情意缠绵、含蓄隽永。陈芳以她过人的表演天赋,又与生俱来的好嗓子,把古与今、生与旦、文与武等等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塑造得真实可感。在此又塑造了孟丽君这位惊才绝艳的千古传奇人物形象。难怪许多人皆因淮剧版《孟丽君》而爱上淮剧。

值得一提的是,淮剧――陈芳版(以剧作家张兴华的《孟丽君》为蓝本)颠覆以往援引梁楚生后续“华丽缘(皇甫少华、孟丽君)”的才子佳人喜结良缘的老套,独劈溪径,别出心裁,以其超然的表演天赋,演绎出了一代传奇人物――少年大学士孟丽君的卓绝风采,还丽君一个令人神往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局。
上林(淮剧陈芳版)

孟丽君_孟丽君 -越剧剧目



传统剧

剧情简介



写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一家,女扮男装离家出走,后中试,官居丞相。元成帝识破丽君乔装,欲纳为妃,丽君不从,后在太后帮助下,丽君得以救忠除奸,与皇甫少华完婚。
淮剧版游上林

演出历史



该剧源出清代陈端生弹词《再生缘》,原系小歌班剧目,以《五美再生缘》于1917年6月演于上海镜花戏园。1920年,嵊县人俞龙孙根据《华丽缘》唱本改编成28集连台本戏《孟丽君》。于1921年3月5日由男班梅朵阿顺班演出于上海升平歌舞台。卫梅朵饰孟丽君,张云标饰皇甫少华,王永春饰元成帝,马阿顺饰刘奎壁,马潮水饰皇甫敬,白玉梅饰苏映雪。演出效果良好,连演连满。后剧本被京剧以300银元买去,改名《华丽缘》,这是越剧史上第一个正式输出的剧目。情节曲折离奇,塑造了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忠于国家、忠于爱情的一代巾帼孟丽君形象。但存在枝蔓太多、五美联姻等不足之处。后为绍兴文戏时期常演剧目。解放后,此剧有多种改编单本。1956年唐远凡据连台本戏《华丽缘》整理改编,由浙江金华市越剧团首演,胡桂珍饰元成宗,筱湘芝饰孟丽君,高杏琴饰皇甫少华。改编者着重发挥越剧唱腔的长处和刻画孟丽君的内心活动,颇受欢迎。如“观园”、“游苑”、“探病”中元成宗的大段唱腔,皆酣畅淋漓,影响较大。1957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观后所提意见(不提皇甫少华东征高丽;突出孟丽君与元成帝斗智,不强调男女私情)又作了修改,同年7月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多项奖。剧本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上海越剧院于1957年7月25日演于大众剧场。剧本由张桂凤、吕瑞英、陈少春根据男班艺人刘金玉、金喜棠的整理本整理,陈少春执笔。导演朱铿,副导演张桂凤,音乐整理薛岩,舞台设计顾大良,服装设计陈利华,灯光设计吴报章,技术指导薛传纲、李君庭。吕瑞英饰孟丽君,陆锦花饰元成帝,陈少春饰皇甫少华,张桂凤饰皇甫敬,吴小楼饰孟士元,金采凌饰苏映雪。1980年3月上海越剧院二团根据丁西林的话剧《孟丽君》改编排演,改编吴兆芬,导演吴伯英,编曲金良、子川,舞美设计杨楚之、王强华,服装设计张娟娟,化装造型设计孙志贤,灯光设计明道宣,技导夏阳、刘永珍。王文娟饰孟丽君,丁赛君、曹银娣饰皇甫少华,金美芳饰元成帝,孟莉英饰荣兰,唐月英饰皇后,周宝奎饰皇太后。
越剧老电影《孟丽君》

灌制唱片



1982年夏,该剧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剧播映,获全国第一届戏曲电视剧评比一等奖。剧中主要唱段已由中国唱片社等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唱片和音带发行。1936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男班王永春、张雪芳演唱的《孟丽君・游上林苑》唱片1张。1937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施银花、屠杏花演唱的《孟丽君・看图》和赵瑞花演唱的《孟丽君・看画》唱片各1张。

1958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张云霞演唱的《孟丽君・描容》唱片1张。

孟丽君_孟丽君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2927.html

更多阅读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一篇很短的议论文,仅有90字,比归有光的《寒花葬志》还短,但非常经典,是阅读古文的必选作品。该篇全文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

陈丽君。。。石连君。。。二位名家 石连君评书丑女无盐

一直想写,但是事事繁忙,无从下笔,今天暇闲,说说二位评书大师!我生在北京,长在南城,起先只知道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等评书大师,为他等高超技艺所倾倒,为大师的艺术魅力而折服!渐渐地,时光飞逝,带走的是同年的欢笑,带来的是生活的艰难,或许说艰难有些

韩再芬--黄梅戏代表人物 黄梅戏孟丽君韩再芬

韩再芬:1968年出生,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1980年进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队学艺,学习两年,1982年便登台演出。1984年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该片是黄梅戏首次夺得《大众电视》金鹰奖的剧目。此后她又主演了黄梅戏电

第七章苏秦合五国攻秦 苏秦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入仕魏国想要检验下孟尝君对齐国的憎恨程度,不妨从孟尝君入魏国为魏昭王相邦后,一次驱逐齐女的坚决态度上便可窥见一斑。这位齐国王室的女子,来到魏国成为了魏昭王姬妾,并为魏昭王生下了一位公子负刍;孟尝君三言两语便把魏昭王说

声明:《戏剧剧目 孟丽君 孟丽君-戏剧剧目,孟丽君-经典名段》为网友帅比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