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的由来 驴打滚 驴打滚-简介,驴打滚-由来

“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

驴打滚的由来 驴打滚 驴打滚-简介,驴打滚-由来

驴打滚_驴打滚 -简介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源于满洲。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驴打滚_驴打滚 -由来

驴打滚:
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
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得什么似的。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驴打滚_驴打滚 -制作方法


驴打滚

做法1:
原料:
江米粉、红豆沙、黄豆面
1。把江米粉倒到一个小盆里(量根据吃的人数定,人多的话就多一点,要是有小馋猫在的话,也要多一点),用温水和成面团,拿一个空盘子,在盘底抹一层香油,这样蒸完的面不会粘盘子。将面放在盘中,上锅蒸,大概20分钟左右,前5~10分钟大火,后面改小火。
2。在蒸面的时候炒黄豆面,直接把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炒成金黄色,并有一点点糊味(注:有糊味不=炒成黑色!)大概炒五分钟左右,出锅。
3。把红豆沙倒出来,放半小碗水,搅拌均匀,待用。
4。待面蒸好(要瘫在盘子中,且要蒸熟),拿出,在案板上洒一层黄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擀成一个大片,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最边上要留一段不要抹),然后从头卷成卷,再在最外层多撒点黄豆面。
5。用刀切成小段(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会粘刀了),在每个小段上在糊一层黄豆面,然后放在盘子里,这样,一盘好吃的驴打滚就出锅啦。
做法2:


驴打滚

小吃配料:
糯粉100克,玉米淀粉25克,糖30克,色拉油3大勺,水150毫升,细沙若干,黄豆粉、椰丝各适量。
制作过程:
1.糯米粉、淀粉、糖粉、色拉油、水等,混合搅拌成浆的样子。
2.准备一个方形的微波饭盒,微波食品袋一个,将食品袋放入饭盒中,把浆倒入食品袋,并且把食品袋整理好,不要有褶子,微波5分钟。
3.取出食品袋,在案板上放平,然后用擀面杖轻轻擀一下,擀的稍微薄一点,长一点,然后隔着食品袋切成两块。
4.剪开食品袋,揭去上面的薄膜,把细沙袋剪掉一个约两厘米的口子,口子的大小关系到挤出的细沙的多少,挤到中间,然后把下层食品袋剪开,这样变成两块了。
5.拎着食品袋把糯米片包着细纱卷起来,捏合。
6.案板上垫保鲜膜,撒上黄豆粉,把糯米卷放上去,揭掉食品袋,滚满粉,这样就不沾手了。
7.快速切断,用同样的方法滚上椰丝。工艺要点。
1、炒黄豆面要有糊味,但是千万不要炒成黑色。
2、蒸熟的江米粉要瘫在盘子中。
3、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会粘刀了。

驴打滚_驴打滚 -文化


驴打滚

“驴打滚”这道小吃,北方人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南方人却不一定知道,更别说老外了。我第一次看,还以为是什么“活叫驴”之类的残忍菜,那是一道将驴子捆绑起来,一块肉一块肉地活剐,在火锅上涮熟着吃的传统“名菜”。一些餐馆将它翻译为“RollingDonkey”,也有这种残忍的意味在内,好象驴子痛得打滚一样。最后,才知道这道菜是小吃,是“带有甜豆粉的由粘性的大米作成的卷”(英语翻译为“glutinousricerollswithsweetbeanflour”),我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大概也就是过年时吃的糍粑之类。
“驴打滚”的做法、叫法、吃法,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中国人很有想象力,如此简单的一道小吃,却跟驴子挂上了钩,大概借助驴子在地上打滚时一身灰尘的模样,来形容这种糍粑。形象是形象,但如果你不在这种区域文化之中,你就没有办法感受到。在一些宰客的地方,你可能就因为这个叫法而上当受骗,店主会让你付吃驴肉的钱,而不是糍粑,因为你点的就是“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不宰你才怪。
中国人总是将土得掉渣看成是“博大精深”。中国的饮食无非是多花点时间,而不是注重营养。俗话说,人饿了,石头蘸点油盐也是好吃的。中国的很多“菜系”做法其实并不难,不过就是加糖、撒盐、放辣椒、浸酱油、用烟熏等。只要有耐心,味道自然就出来了。当吃的东西足够多起来后,就吃新鲜的,包括老鼠、蟑螂、穿山甲、海参燕窝等,更刺激的吃法就是吃活的、叫的,例如生吃猴脑、炖煮胎盘等。
这种文化口味是很难改变的。于是全国人民花费在吃的方面用掉了最大的精力。一日三餐油烟滚滚,上班下班都在想着怎样安排一家人一天的吃喝,家庭主妇们则忙着买菜做饭,男人们则考虑今天应该在哪个馆子里和朋友们搓一顿,至于大小官员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吃腻,是吃喝新潮的制造者。据经济学家门说,这些家庭内外的体力投入和产出本来也应该算GDP的。那意味着中国更发达,人们的生活非常滋润,这是典型的有闲阶级生活。

驴打滚_驴打滚 -网友体验

驴打滚的制作配方不需要那么精细,只要把面团的柔软度和好就行了,白糖这些加多加少看你喜欢的甜度。水要慢慢加入,不要一次全部倒进去了,万一不小心倒的太多太软了,不要担心,可以再加些糯米粉进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黄豆粉我是买了熟的黄豆粉,刚好小区里摆着我就顺便买了一包,一般菜场里的黄豆粉是生的,生的只要在锅里稍稍炒一下,颜色变原来的加深点就可以,动作要快,很容易焦掉。火不要开的太大,面团蒸好取出的时候有点粘,满难擀开,只要在擀面仗上刷上植物油就可以操作了,切的时候刀要粘上冷水。配方也没个明确只要是:豆沙是自己做的,自己做的豆沙比较纯正。糯米粉适量,白糖适量,水适量,黄豆粉适量,根据人数可增减糯米粉等量。

驴打滚_驴打滚 -金融术语

旧中国高利贷的一种。盛行于华北一带。贷款1月为期,利息4分到5分。到期不还,利息加倍,即按8分到10分计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20103/93919.html

更多阅读

“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由来 跃上科技制高点

“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由来熊六扬编辑整理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毛泽东在庐山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

六十花甲的由来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你知道六十花甲的由来吗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庆贺伟大祖国六十花甲华诞而忙得热火朝天。为什么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一时间我还真的说不清楚,那就带着问题学吧! 花甲是指人到了60岁.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组合。甲乙丙丁戊己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 变装穿环 男妾小说

变装小说的由来和分类种种变装的英文为crossdress,简称CD,它通常是指男性通过穿着异性的服装和模仿异性的谈吐、举止等获得一种特别的满足感,是一种影响力渐渐扩大的非主流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与TS(变性)等有密切联系的边缘亚文化存在。变

简介:特別攻撃隊或称“神风敢死队” 的由来 神风敢死队

简介:特別攻撃隊(或称"神风敢死队")的由来一、前言特别攻击队为旧日本帝国在二战时期,本土决战防卫的特殊战术,主要分为:海上特别攻击队、空中特别攻击队,及其它特别攻击队等类别。特别攻击队(日语:特別攻撃隊),或称"神风敢死队",由旧日本海军中

声明:《驴打滚的由来 驴打滚 驴打滚-简介,驴打滚-由来》为网友怕痛就别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