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必备物品有哪些
开学在即,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应提前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家庭经济困难生可关注优惠政策。
准大学生在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为能按时入学报到,须根据新生入学须知的要求做好各项物质准备。证件材料是入学报到的依据,因此要带好户口及身份证,党团关系转移手续、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及相关部门加盖公章的材料等。生活方面因高校一般都实行公寓化管理,被褥、蚊帐、枕巾等不需个人自带。
很多准大学生初次离开父母,生活及学习不再是父母“包办”,因此在步入大学后可能遇到种种难题,要做好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准备。经过高中三年的拼搏,学生的体能常常有所降低,所以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适当的调养,尽快恢复正常,为迎接大学生活的挑战做准备;另外,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不少准大学生的心理时常会处于矛盾之中,矛盾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从而影响学业,因此要做好这方面的调节;另外一定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新生到校报到时,乘车购票可凭录取通知书购买火车半价硬座票。卧铺票为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去硬座标价的一半。除随身行李外其他行李尽量选择托运。
家庭经济困难生可向学校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生源地贷款等。另外还可向学校申请减免学费,该政策是国家对部分的确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的政策。
入学就是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就业,准大学生最好在入学后就开始考虑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全面审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明白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理想,优势和劣势;其次是为自己规划目标,设计几种方案,研究每个方案所需要的能力和条件,还应了解每个职业目标的具体要求,参加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大学开学必备物品清单
一、报到前的准备:
1、拿到录取通知书 (必备的哦)
2、办理户口迁移(可选,要转户口的同学要记得准备)
3、转党组织关系(可选)
4、准备团员证或团组织关系介绍信(不要忘了去转团关系)
5、准备一寸免冠照片10张以上(有很多表格和证件都需要,临时准备会很麻烦)
6、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有些学校不一定有)
7、于限定日期之前寄出《调查表》(可选,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准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材料(可选,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9、将新生个人档案寄至招办(若不便邮寄则须随身携带)
10、浏览“新生入学系统”并点击“新生报到信息采集”链接认真填写
11、进行新生奖学金的网上申请,同时准备相应的书面材料(可选)
12、将学费(数额后面有详细说明)存入银行卡,注意保留存款单据
13、准备行李、车票、现金等(后面有详细说明)
14、准备以前接种过的疫苗证明(找的到的同学尽量带吧,不过应该很多人都找不到了。。。)
15、若自带床上用品(而不是选择学校统一代购的,部分学校是要自己买的),需准备好相关物品,部分学校也要自带的先调查清楚哦
16、在学宿中心网站查询住宿信息及学号等
17、准备台式/笔记本电脑(慎重选,校方不推荐选,而且有些学校不让带,不过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还是都会在大一就配备吧,如果学校允许的话)
18、过一个丰富的暑假,注意锻炼
二、物品准备
*这部分关于生活物品的内容可能多少有些遗漏,请大家不要全部以此列表为准,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推荐一种方法: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看看自己都用到了什么,这些东西到大学一样会用。
1、录取通知书(必备!)
2、身份证
3、户口迁移证(需要转户口的同学)
4、证件照十张多(办很多卡和证件、档案的时候都需要,也可去学校后临时照,但很麻烦)
5、转团、党组织关系相关文件(可选)
6、高考准考证、成绩证(带上也不一定有用,没有的话就别带了,可选)
7、《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如果不是提前寄出的)
8、自己的档案(如果之前没有寄出则须随身携带,一定注意,小心丢失)
9、疫苗接种证明(找得到就带吧)
10、车票/飞机票等(可选)
11、行李箱等上面用的锁(防止路上遭遇《天下无贼》剧情,可选)
12、手机,充电器,电话卡(最后一个是以防万一的,手机那些都可选)
13、伞(可选)
14、手电(可选,路上用)
15、水,干粮(可选,路上吃)
16、现金,银行卡(必备!数额后面有详细说明,注意计算上路上可能用的)
17、家乡土特产(这个是学长推荐的……迅速拉近同学关系用,可选)
18、卫生纸,湿纸巾,洗漱用品(路上用,到学校可以买,可选)
19、常用药品(可选)
20、外衣、内衣、睡衣、裤子、裙子、袜子、鞋(根据自己情况带)
21、各种学习用品,各种私人物品
22、床上用品(如果学校没有统一代购的床上用品的话,可选)
23、笔记本电脑(不推荐,部分学校大一不允许携带)
*以下物品推荐到学校后再购买,均为可选项
24、雨衣(需要骑自行车的同学必须准备)
25、手套
26、帽子
27、太阳镜(可以看情况考虑)
28、毛毯
29、洗衣粉、肥皂
30、洗漱用品
31、餐具,暖壶
32、拖鞋
33、衣架
34、凉席(视当地气温而定)
35、泳衣,泳帽,泳镜(很多学校都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的)
36、一些电子产品(北京等地可能便宜些)
37、各种盆(洗衣用、澡堂用、洗脸用、洗脚用等等),澡堂装衣服的小筐
38、应急灯(用于对抗熄灯制度,不推荐校内买,据传质量比较悲剧)
三、钱款准备
1、银行卡部分
1)学费: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
2)住宿费:
一般分不同档次
3)卧具费(如果有学校代购的):
开学前存入银行卡(要看清楚转帐所需要的手续费,一般在扣除全部钱后最好还要剩下10元以上,防止被注销或收取更高费用。不同银行之间也可以转帐的,手续费等问题要询问清楚)
2、现金部分
1)车费(各人情况不一)
2)餐费(路上的,情况不一)
3)新生人身保险(自愿参加,一般学校支付一半)
4)饭卡(报到当天缴费办理)
5)澡卡(需要在公共澡堂洗澡的学校)
6)入学体检
7)接种疫苗
8)家长食宿(情况不一)
9)生活费(普遍情况) 500-1000元/月
总计报到前后需现金400元左右(不考虑路费、路上餐费、家长食宿、疫苗接种还有种种开学后购买的生活用品),可以考虑携带现金或银行卡(一般大学校园内及校园周边ATM机储量充足)
2014大学生开学必备物品
随着准大学生们开学时间临近,家长们忙着帮孩子置办上学的“行囊”,都应该装些啥让很多家长和首次出远门的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最近,网络上又疯传一些罗列着数百件的“大一新生必备物品清单”,这让许多准大学生的家长更加疑惑:难道真的要开着卡车送孩子上学?
大一新生的开学行囊,看似简单的一些物品集合,其实囊括了太多家长的关爱:带少了担心孩子缺这少那,带多了又担心路上会不会累着孩子。而在这个行囊的准备过程中,有哪些误区?需要掌握的原则、经济实用的置办策略有哪些?
行囊样本
将要去外地上学的大一新生的孩子们和家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开学装备了。
事无巨细型: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目的地:江西
行囊准备重点:无重点
“这是她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当然不放心,尽可能地把一些生活用品带齐了,省得到那儿着急用却人生地不熟不知去哪儿买。”钟女士的女儿小蕾考上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自从女儿接到通知书,她几乎每次逛超市都念叨着哪些东西要买给女儿带着。小蕾向记者抱怨:“妈妈太唠叨,家里东西都堆了一堆,像要搬家一样。”
夏装秋装冬装,衣服塞了一大箱,光袜子就准备了二十多双:丝袜一打、纯棉的运动袜5双、冬天穿的毛绒袜5双;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等常备药品装了一大盒;凉席、坐垫、小毯子鼓囊囊的一大包;洗面奶、洗衣液、平时爱吃的零食……小蕾告诉记者,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但妈妈几乎每天都会规整一下为她准备的行李。
为了装这些物品,已经买了两个大号拉杆箱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够用,妈妈还动用了真空压缩袋等一切必要的工具,这让送小蕾入学的爸爸黄先生也颇感为难:“坐火车要30多个小时,还得中转,这些行李咋带真是一大难题。”
简约实用型:担心东北冷,先买两件羽绒服备着
目的地:吉林
行囊准备重点:羽绒服、银行卡
李帅超,是老家在河南许昌的小伙子,考上了吉林化工学院。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他时,他对开学来吉林该带些什么还没有规划和打算。不过他说,家人已经准备了两件新羽绒服,这占据了拉杆箱很大的一块位置。
“一提到东北,首先感觉就是冷,我感觉开学是9月份了,不该带短袖了,但冬装要带。”李帅超说。记者提醒他,距离冬天还有几个月,为什么不考虑到这儿买?小伙子的理由听起来也有些道理:“我家这边正是反季销售,会便宜些。”
“我加了学校的新生群,里面一些学长向大家介绍经验。比如,学长们提醒说,第一学期的花费要相对多些,需要多准备。因为除了学费,可能会涉及杂费等,会比其他学期多两三千元左右的开销。”李帅超说。
李帅超还听说,学校给每个新生准备了一张建行卡,可以存学费。而他本人考虑到自己家比较偏远,该行的网点少,而父母习惯用邮政储蓄银行的账户,所以,他打算再办一张邮政储蓄银行的卡,方便父母给他邮寄生活费、学费。
时尚另类型:大件儿必带,生活用品让位
目的地:北京
行囊准备重点:电脑、专业相机、竞赛书籍、银行卡
张瀚文,长春十一高毕业,以竞赛生的身份被清华数学物理基础科学院录取。因为8月15日就要开学了,相比其他一些同学来说,这个开学时间要早些,这几天他已经开始准备行李了。
考虑到坐飞机,行装要尽量轻便,张瀚文做了一些“加减法”。因为此前有过两次远途自助游的经验,在行囊的准备上,张瀚文很有主见。
“网上那些入学必备清单,写了一大堆,但指导意义太差。比如很多生活类用品不必提前准备,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到时去趟超市就能买到,况且瓶瓶罐罐的洗漱用品过机场安检都难。”张瀚文的打算是,简单带几件当季的换洗衣服,秋天穿的厚外套再带两件,冬装暂时不带,因为要腾出空间给自己的必带物品让位:笔记本电脑、专业相机和三脚架、几本物理竞赛书籍。
另外,除了学校指定的中国银行卡外,父母在用建行卡,而跨行汇款手续费较高,他打算另办一张建行卡以方便接收汇款。
置办大纲
物品篇
因为每个学生的目的地不同,个人家庭情况也有差异,所以,在入学行囊的准备方面,确实没有统一标准,不过,我们可以掌握一个大原则:不能太简、该带的忘了带;也不能太繁,事无巨细的行囊徒增旅程负担,而且未必能派上用场。尤其值得考虑的是,哪些物品是很容易被你忽略的行囊“必备品”?
证件带全证件照多带点
从几个行囊样本中可以发现,无论行囊繁简,很多新生及家长都不会把证件材料这一项作为行囊准备的重点。而据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学工办副主任周万东老师介绍,生活用品等一些“软件”是可以视路途等具体情况繁简自定的,但证件材料这些“硬件”是新生开学必带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需要的证件材料主要有: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党团关系转出材料等。除此以外,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需要带上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等,其他像驾驶证、钢琴等级证书等一些重要证件、证书等,尽量也是能带就带上,这些或许能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中派上用场。
“最好把身份证、录取通知书等一些报到当天需要用到的证件放在一个小袋子里,方便随时取用,而其他一些暂时用不上又非常重要的证件放在压箱底的地方,避免放在一起一旦丢失损失惨重。”将上大二的肖同学建议新生,最好多准备几版一寸、两寸证件照,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刚入学难免要填写各种申请表、申办各种证件等。
带上“不可替代的”
“行囊里装的衣服、生活用品等,大多是‘可替代’的,但有些东西则是‘不可替代’的,才是行囊‘必备品’。”在长春读大学、目前已经毕业工作的王女士,谈起当年的入学行囊时说。
“多年过去了,只有它一直陪伴我。”在王女士家里,记者看到窗台上的两盆仙人球。“这是当年离家来长春念书时,妈妈特意从家里的花盆里分的,还用家乡的土为我栽上。”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妈妈没说什么,但她能体会母亲的期盼:像这颗仙人球一样,离开了家也能顽强而独立地成长。希望自己的切身体会,能给新生家长们一些借鉴:看看身边,是否有一两样对你有特殊价值的,把它装进行囊吧。
带上家乡的“味道”
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外,家乡特产可以适当带些,这是很多过来人给出的建议。“宿舍里都是天南海北来的新面孔,想快速跟同学打成一片,有时候还得借助一点小‘桥梁’。”在上海某私企做总经理助理的李姝,在校时是团支书、学生会骨干。在同学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开朗热心、非常有人缘的人。
李姝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时刚上学时大包小裹的没少带,就连妈妈自制的辣酱、小咸菜也都带了好几瓶。另外还带了不少松子、松塔。李姝说,适当带些家乡特产,既能让自己随时尝到家乡的味道,也是一个跟同学沟通感情的好方式。
电子产品能少则少
“提倡极简的行囊,轻装上阵。”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孔凡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家长只需给孩子准备一些当下能用得着又方便携带的生活用品。对于现在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必带的手机、电脑等,孔凡哲也有看法。
“第一学期尤其不适合自带电脑。因为这个阶段很多是基础课程的学习,电脑并非学习必备品,尤其对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新生,入学沉迷网络游戏,第一学期过后多门挂科导致退学。”孔凡哲说,孩子的入学行囊里,涉及时下流行的主要用于业余休闲的电子产品尽量少准备。毕竟这些孩子刚度过了中学阶段的强制性高压管束,正处于迈向独立生活的转折点,一下子在高端消费品上给予松绑,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不经意的“添乱”行为。
策略篇
入学行囊是邮寄还是自带?重量不同,成本也不一样,要看清楚再定夺。另外,入学后用银行卡的方式也很重要。怎样选择用钱方式最划算呢?现金还是银行卡?选择哪家银行卡更方便更省钱?这方面也得做好比对功课。
邮寄还是自带算好成本
必备物品确定之后,涉及行囊怎么装、怎么带的问题。比如,不同运送行囊的方式,其成本也是有账可算的。选择对了,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省钱呢。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按照民航规定,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为限。持经济舱票的旅客,每人只能随身携带一件物品。持成人票的旅客,每位免费行李额为:经济舱20公斤。旅客对超过免费行李额的行李应支付逾重行李费率以每公斤按经济舱票价的1.5%计算。比如,长春至北京的单程机票价格按1000元左右计算,逾重行李费为每公斤15元。如果逾重行李为20公斤的话,那么将被多收取300元。
如果这20公斤逾重行李通过快递邮寄到北京的话,费用大约60元(减免首重费的情况下),要比飞机逾重费用少花240元左右。
尽量选择费用低的银行卡
“尽量选择办卡、用卡费用更低的银行,并兼顾便利性原则。”浦发银行长春分行西安大路支行副行长、浦发银行总行财富专家顾问刘禹建议学生家长,比如现在办张银行卡,有些银行会涉及工本费5元,年费10元,短信提醒费2元/月(一年24元)。仅这些加在一起,一年的费用就要多花三四十元。所以,应尽量选择无工本费、年费的银行开卡。考虑到异地存取款、汇款手续费更省的要求,在选择银行卡时,建议首选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办卡。通常这些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在同行异地存取款、异地汇款手续费上价格更低,甚至有些完全免费。不过,选择这些银行办卡也有一定的弊端,即网点不如大银行多。所以,如果家乡所在地确实没有方便的存款(汇款)网点支持,也不能强求。
网银同名转账监控用卡情况
在确定银行卡之后,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一次性提供整个学期的费用,这样也能比多次汇划更省钱。而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家长还是很担心其冲动消费、大手大脚。所以,按大学所在地的正常生活水平定期往孩子卡里汇钱才是正确的选择。比如,如果家长是某家银行的VIP客户,可利用这一条件享受到异地取款免费等优惠待遇的话,最省钱。此外,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开通网银定期互转功能,在家长的名字下办理两张银行卡,比如设定每月1日,从A卡转到B卡上2000元。这样做,一方面可省手续费,另一方面,可通过网银交易记录远程监控到孩子用卡情况。
消费取现两张卡搞定
除上述窍门外,理财专业人士表示,对于那些到大城市就读的学生来说,通常当地都具备比较发达的用卡网络,所以从理论上而言,可选择在家乡办卡,异地尽可能直接刷卡消费方式(包括超市购物、书店买书等均可直接刷卡),这样是没有手续费的。同时,考虑到现金使用的要求,可在开学时携带一部分现金,在学校当地再办一张卡存入进去,随用随取也不用花手续费。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做法的灵活性相对较差,用这两张卡接受汇款的话,取用仍会涉及手续费;同时也不太适合现金使用量较大的学生,毕竟携带大额现金到校存在安全性问题。
问问经济学
准备行囊用好“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又称“奥康的剃刀”。该定律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即主张“思维经济原则”。该原理亦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看似简单的入学行囊准备,其实往往会因为被学生家长们的过度担心和紧张而被搞复杂了。在为孩子准备行囊时,我们不妨用上一把“奥卡姆剃刀”:避繁逐简,以简御繁。
“孩子成长慢,更多是家长的问题,一些行为无形中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孩子没有能力。”吉林省仁爱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申仁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在为孩子准备行囊时候,家长应该担当的是做好辅助工作,先分清当下最紧要、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他提供这方面的必要帮助。有时候,家长无需操心太多,孩子反而成长更快,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网络)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高校开学在即,一些外地新生陆续前来报道,本地新生也陆续启程前往他们的新学校。在他们的行囊中,水瓶、洗刷用具等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苹果手机、电脑、电子设备、银行卡等,记者调查显示有新生上学预算超4万。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家谭刚强表示,通过各个年代高校新生的行囊,可以发现我们的时代在变,消费在变,观念也在变,但同学们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无需攀比。
相机电脑等装备一应俱全
昨日,家住渝北区龙湖水晶郦城的李竟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今年要去南京念大学,开出了一张预算单,李先生初步算了一下,这张预算单已经超过4万元了。
“几个电子设备都要换新的。”李先生给记者列举了一下账单:最新款手机近5000元、近1万元的电脑,8000多元的相机、2000元左右的手表,2700元的MP3,1000多元的衣服、他和儿子去学校的机票钱1500元左右、5000元左右的学费、前期零花钱和生活费5000元。
连日来,记者加入了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几所大学的新生群,记者发现,许多新生都愿意在学校附近就近购买入学装备。西南政法大学的新生张伟告诉记者,他的装备很简单,除了随身携带的衣物,就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手机。“其它东西能在这边买就不用背过来了。”张伟表示,一些生活用品从家里带过来太麻烦了,还是就近买比较方便。
记者调查发现,在高校新生的行囊中,数码产品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必备品,但生活用品和衣物等正渐行渐远。
手机成多数学生的必备品
现在的新生入学会带哪些装备?到底要花多少钱?昨日,大渝网进行了一项调查,截至昨晚8点40分,40%的学生花费控制在5000元以内,但是花费过万的也不少,共有36.47%的学生开学花费过万。
此外,在入学装备的多项选择中,手机成为绝大多数新生必备的物品,其余数码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也成为很多学生要携带的装备。
80年代
生活费大部分用来买书
姓名:王朝显
入学时间:1983年进入重庆大学
携带物品:生活用品、衣服和书
入学花费:1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谈起自己刚进入大学的时光,王朝显的记忆既清晰又模糊,他入学时刚恢复高考没多久,大学生不算多,当时学校都没有收他们的学费和住宿费。“我家当时住在大石坝,去沙坪坝都是靠坐轮渡。”王朝显告诉记者,他大一进校时主要就是带了一些生活用品、衣服和书本。
王朝显告诉记者,那时候上学学费住宿费全免,生活费一个月大概30块钱左右。“那时食堂的菜几分钱一份,剩下的钱基本上用来买书了。”王朝显说,因为那时刚恢复高考没多久,大家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大家都爱看书。“我记得大家喜欢看一些人物传记和丛书,比如当时《走向未来》丛书就是比较火的。”
点评
80年代是学习型消费年代,那时候整个社会背景比较朴素,同学间也很少会出现攀比的情况,所以他们更看重学习本身,即使有多的零花钱也都是用来买书。
90年代
随身听是入学的最大花费
姓名:陈春
入学时间:1996年进入西南农业大学
携带物品:寻呼机、随身听、生活用品等
入学花费:43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我们那时候最流行的东西是寻呼机。”陈春告诉记者,他当时进入大学前就花了300元左右买了一款摩托罗拉的寻呼机,这也是他爸爸妈妈平时联系他的主要方式,一般家里有事就打寻呼机,然后陈春再用公用电话给他们回过去。那时候被子、脸盆、毛巾这些生活用品就是自己花钱买,所以这也占了入学消费的一部分。
陈春表示,那时候他们还流行随身听,谁要是揣着随身听、戴上耳机在校园里走一圈,绝对能吸引众人的眼光,他当时也花1000多元买了一款随身听,算是很大的一笔消费了。
点评
90年代是时尚型消费年代,随着社会变革向前推进,社会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一些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孩子们也开始有补偿性和自主性的消费,加之电子产品的出现,让他们的消费呈多元化发展。
00年代
数码产品成入学主要花销
姓名:邓佳琪
入学时间:2005年进入重庆工商大学
携带物品:手机、台式电脑、MP3、衣服等
入学花费:14800元左右
各年代高校开学大学新生装备大比拼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除了手机,电脑就是最大的一项支出了。”邓佳琪昨日告诉记者,那时候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台式电脑是她要求父母买的。她很喜欢听歌,所以当时买了一个新款的MP3,加上高中学习也很少买衣服,高考结束后到进入大学前的暑假,她也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衣服。
因为离家比较近,邓佳琪的生活用品基本都从家里带过去,所以没花什么钱。“当时想着要是没钱了也可以随时回家。”邓佳琪称,所以她当时身上带的现金也不多,刚好够花就行。
点评
00年代是张扬型消费年代,这个年代上大学的孩子更看重自我本身,他们想要释放和张扬个性,加之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使得可以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们入学的花销也越来越多。
10年代
生活用品到了重庆再买
姓名:卢娇
入学时间:2011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
携带物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入学花费:30200元左右
“我觉得我买的东西也不算太多。”家住西安的卢娇告诉记者,手机和电脑都是新换的。“爸爸也喜欢摄影,数码相机是他送我的大学礼物”。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虽然家不在重庆,卢娇并没有带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这些东西都是到了重庆以后才买的。“我觉得这些东西如果都从家里带过来就太累了,还不如采取就近原则。”
卢娇表示,当时趁着商场打折买了夏装和秋装,所以花了较多的钱,其它的花费其实和很多同学差不多,生活费也基本是现在的平均水平。
点评
10年代是玩酷型消费年代,这个年代有许多孩子抱有虚荣心和炫耀性,同时又想遮掩自己内心的脆弱和自卑,家长的关怀过度也滋长了他们的狂妄气质,想要通过追求潮流和玩酷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声音
入学消费应量力而行
前段时间,网上一条大学新生开学要“苹果三件套”气哭母亲的微博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也引发了很多人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讨论。
对于大学生新生入学的消费问题,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家谭刚强表示,大学新生每个年代入学都会购置装备,但无论哪个年代购置装备都应量力而行,只要能够保证入学的基本要求,就没必要为了消费而去浪费,也不要盲目攀比。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应该给予多方位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生活、生存和生命的路该如何行走,让他们学会体谅父母,对亲情感恩和回报社会,而不是无限制的索取,甚至因为索取不成而乱发脾气。
孩子也应该多为父母考虑,从自身家庭条件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和他人攀比,要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靠手机或电脑有多好,而更多的是靠内涵,多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内在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