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贺昌中学_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 -校情概览
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是山西省吕梁市政府直属的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该校创建于1945年,为纪念我党早期革命家贺昌同志,1946年校名由“晋绥建新中学”改为贺昌中学。1999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0年7月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学校”,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德育示范学校。现任校长赵清明。 2004年,在吕梁市委、市政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发展”精神指导下,贺昌中学与原离石区高级中学合并,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现有教学轨制24轨,教学班级72个,在校学生47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4533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984.17平米。 现有教职工389人,专任教师279人,其中高级教师93人,中级教师118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人,省级教学能手12人,市级教科研专家库成员20人,市级中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2人。中青年在教师队伍中占有极大比重,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了1000余万元,建成了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新增现代化教学仪器3套,添置图书10余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备齐全,教室全部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贺昌中学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秀的历史传统,全新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优质的教学资源,显著的办学力量,良好的社会信誉,成为吕梁山上一所有巨大影响力和特色示范作用的高级中学。
吕梁贺昌中学_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 -校长简介
赵清明,吕梁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2012年6月至今担任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校长。1987年山西大学教育系毕业,从事高校教学工作17年,中学行政管理7年。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校长,吕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学教育管理等研究。曾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研究课题多项,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近期出版学术著作《山西大学与山西近代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吕梁贺昌中学_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 -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65华诞庆典
2010年10月10日上午10时,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65华诞庆典暨文庙修缮竣工祭孔仪式在贺中西校区举行。
吕梁市贺昌中学简史
吕梁贺昌中学建校65周年,以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昌烈士英名命名,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创建(1945-1949)
1915年,据离石县志记载,离石高等小学堂改名离石县立高等小学校,校址在今贺昌中学文庙院内。1918年,贺昌在此就读。1927年,离石县私立初级中小学在文庙内兴办,城内人傅秉雄任校长,挂牌“离石中学”。七七事变后被迫停办,1943年后又开办两年。
1945年9月,抗战取得全面胜利。政府利用日伪中学的基础,筹建了晋绥建新中学(意为“建设新中国”)。晋绥解放区战犯调查委员会委员、离石县议会副议长刘菊初任校长,史立言任副校长(兴县人,主事),专属教育科长薛子达兼教导主任。
1946年3月,学校正式开始上课。县志记载有学生60余名。后经考试分为两个班:中一班、中二班。
1946年后半年学校扩建,向北面发展。学生增加到200余名。前院增加了中三班,后院新开了师范班,后改为干部队。这一时期有些革命老同志倡议为纪念贺昌革命烈士,将“建新中学”改为“贺昌中学”,经贺龙司令员(另一说王震)建议,晋绥边区公署决定,通令学校改名。“建新中学”于1946年8月15日正式改为“贺昌中学”。
1947年春土改开始,学生被分为三支进行减租减息运动。回校时已到农历5月,为避国民党敌机轰炸,学校搬到枣林进行学习大约一个月。6月,因“抗旱避荒”和防空备战等原因,学校暂时停办。师生投入解放战争中,男生参军参战,女生大部分到战地医院当护员。
1948年9月遵照上级意见学校复课。贺中在大武复课开学。复课后与贺龙中学合并称为“贺昌中学”。校长仍为刘菊初,柳云为副校长兼党委书记,景子彦任教导主任。1949年6月,贺中从大武搬回离石城内原校。根据当年3月晋绥边区教育会议确立的中等教育的任务,中学主要是培养一批教师骨干及对区、乡干部进行文化补习。1948年招收的师范生与两个专署办的示范班合并,又招收了部分插班生,学生约100人。另又接收南下干部家属青年妇女队2个。约200人。文化干部补习班一个,一年中学班一个。附设干部子弟学校,继续完成教育任务。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市正式成立, “贺昌中学”改为“山西省立贺昌中学”由省政府直接管理。
发展(1950-1976)
1950年,贺昌中学基本转为普通中学,当时在校生有4个班(初中一、二、三、四班),150多人,两个新招的师范班,即贺中师范一班、二班,共约100人。1951年正月,招收师三、师四两个初师班。每班四十多人。
1952年学制调整: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招收初中班5个,学生251人。并开始办高中,成立高一班,学生45人。至此贺中发展为完全中学。
1953年秋柳林中学合并于贺昌中学,停止招收师范班。
1954年政府强调集中办学,贺中停办两年高中。
1957年开始,响应国家号召,开设校办工厂,在明伦堂附近,另外还办有缝纫厂、砖厂、养殖场、农场。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劳动。1958年大炼钢铁,学生去安家庄等地做工。
1959年,省地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强调一条龙办学,将离石农机厂的技术人员组成一个大专班。同时又把交口民办初中6个班,城内民办初中,城内完小全部并入贺中。这样何种加上新招班级,在校高、初中班31个,学生1351,教职工258人,全校总计1610余人,校名改为为“贺昌综合大学”,一年后停办,贺昌中学归县所属,校名仍为“贺昌中学校”。
1960年暑期,高五班毕业学生52人,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名列晋中地区的第一名,因此被评为全省的优等校。
1961年9月,对全县农中进行精简调整,只保留了6所重点农业中学,其余停办,城关农业中学附设在贺中。这年暑假期间明伦堂失火,也因为这次教训,贺中校门由1927年以来一直位于会议室东侧的写有“离石中学”的门拆掉。
1962年秋,学校将高初中分设,初中部在本校,高中部3个年级5个班,学生322人,设在袁家庄校内。1964年搬回学校本部。
1965年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贺昌中学走开放办学之路,在安国寺办了贺中分校。高20、21班的师生在此分校除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开荒种地,深入周边农村。1966年全县高初中全部停止招生,时间长达四年。
1969年学校恢复初中招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1970年冬,恢复高中招生,学制也改为了两年。是年招收高中班5个,学生280余人。
1971年9月,为响应学工学农,与离石发电厂联合办学,从高中班22到26班学生中每班抽8名学生入电工班学习。这年拆除贺中牌坊式大门。学制调整:改为年初入学,年底毕业。
1972年,附设两个师范班,为贺中师五、师六班,学制两年,中师性质。1974年1月学生毕业分配。
1975年, 9月,在贺中由县农业局、农机局、工业局、水利局、文教办公室联合创办了一所“五七”大学。设农机专业和植保专业,招收两个班,学员92人。
腾飞(1977-2010)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978年贺昌中学由吕梁行署直接管辖。1978年学制再次调整为:秋季入学,学制仍为两年。1979年贺中招生,全县统一考试,共招收高中班6个,共230人。
1981年,贺昌中学被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学制由两年制恢复为三年制,从1981年到1987年,高中每年按四轨招生。
1988年8月间贺中调整为单办高中,在校初中班138到145归离石中学。
1988年开始每年以六轨制招生。
1991年,确定为全省高中“两项改革”试点校。
1997年,扩大规模以八轨制招生。
1999年,确定为“山西省现在教育技术试验学校”。
2000年,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学校”。
2001年.每年以十二轨制招生。
2004年、2005年,每年以十四轨制招生。
2006年,离石高级中学划归贺昌中学,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高三在东校区。当年招收26个班。
2007年至今,每年以二十二轨制招生。
2008年,被定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贺昌简介
贺昌(1906―1935)男,汉族,山西省离石县人,中共党员。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入上海大学学习。先后在太原、安源、北平、天津、上海等地从事青年和工人运动。后参与组织发动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是中共江浙区委负责人之一。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7月,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委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又参加广州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1928年参与重建中共湖南省委,曾任湖南省委书记,选派干部,输送物资,支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部长。1930年8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曾兼顺直省委书记。1930年9月在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补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11月至1932年2月任中央兴国县委书记。1932年2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代主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昌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江西会昌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牺牲。吕梁贺昌中学_山西省吕梁市贺昌中学 -奋进中的贺昌中学
(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14日巍巍吕梁山,绵延八百里,横亘在山西中西部地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吕梁市贺昌中学。1946年,为纪念我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贺昌,创建于1945年的“晋绥建新中学”改名为“贺昌中学”。建校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出三万多名优秀人才。如今的贺昌中学,正在以全新的理念、一流的师资、精细的管理展现出时代风采。
一、文化引领,强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会创立出自己的品牌;一所卓越的学校,必然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贺昌中学的校园内,两棵千年唐槐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座建于元代的文庙,民国初年曾作为“离石高级小学”的校址,见证了贺昌十三岁就读时的少年英姿,留下了他豪情满怀的壮志诗:“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自古将相本无种,谁说好男兵不当。但得东风时与便,贺郎也不亚周郎。”现在,修缮一新的文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中透出崭新的时代气息,东西两个厢房,一个建为贺昌纪念馆,一个建为校史陈列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还成立了孔子学会,开设了《论语》课,让国学走进课堂。
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的办学设施相互交融,折射出这所历史名校的特色育人之路。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新增现代化教学仪器3套,添置图书10万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备齐全,教室全部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兴建了两个可以容纳近千人的报告厅……
二、开放办学,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门办学,博采众长,引才引智,建立大教育观念是学校提出的新办学思路和举措。近年来,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完成了教师从经验型教学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先后派出近两百人到北京、武汉、太原、西安、辽宁、宁夏、江苏、深圳等地学习。2008年,学校首次选派英语教师赴加拿大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2009年,近百名教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班,力争三年内中青年教师能够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邀请全国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张厚英、徐邦年、位梦华、高登义、王宁寰、孙万儒等多次为全校师生作科普报告;全国十佳教师樊玉仙、我国著名创新教育专家关原成等知名人士的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受到科学文化熏陶。邀请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建河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了专题培训,香港联城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金牌讲师侯贵彬作了“西点执行模式”的讲座,更新了干部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全面发展是贺昌中学一贯的追求目标。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从书林题海中走出来,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活动中长才干。每周五下午的英语角、校园之声广播、《贺昌中学校报学生版》、校园主持人大赛、PPT大赛等学生自主活动彰显了当代中学生独立、开放的精神风貌;坚持了近二十年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三、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学校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教学育人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细节中,“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施展聪明才智的平台。实施名师工程,树立师德标兵,让优秀教师撑起优质教育,创建了一支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全校有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97人,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学校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宗旨,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尊、孝、友、爱等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展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一帮一”、“手拉手”等助学活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八荣八耻,从我做起”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了学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的良好品格。
贺昌中学校长郭秉政(前任校长)在谈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时说:“有生命力的办学机制,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个性的学生群体,有文化的美丽校园是一所高质量的中学必须拥有的。”今天的贺昌中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体育传统学校、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优秀实验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高中、省示范高中、省文明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凝聚了一代代贺昌中学人无限的智慧、辛勤和汗水。
吕梁市贺昌中学精细化管理
企业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农活讲究精耕细作,艺术追求精雕细刻……,综观各行各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大多离不开“精”和“细”两个字。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也在于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
作为一所有着65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吕梁市贺昌中学近年来的发展之路深深印证了这一点。有生命力的办学机制
说起吕梁教育,贺昌中学无疑是最受关注、最具代表性的一所高中。不仅仅因为它是全市最早的省级重点中学、市政府所在地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更缘于老校在新时期所焕发出来的别样的青春活力。
2007年,时任山西省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的郭秉政被聘为贺昌中学校长。这位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大把式”,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团队管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郭秉政始终认为,领导团队的协作是学校能否高效运作的关键。
400余名教职员工,5000多名在校学生,贺中的“规模”决定了管理的不易。但现在的贺中,学校里最“清闲”的人是校长,主任能做的就不让副校长做,副校长能决定的就不需校长亲自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人的工作权利和能力。从每天早操开始到晚自习,全过程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门管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针对以往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龙多不治水”的现象,贺中提出了“减少环节、责任到人”的治校理念。学校校级领导长期蹲点年级,从各个环节狠抓教学质量;学校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科配套机制,抓尖抓中扶差,实现均衡发展;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中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作用;学校常年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规程》、《教工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末位淘汰制,增强教师责任感……
“学校的管理要精细,这不是追求时髦,而是由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校长郭秉政经常这样说。
的确如此。近年来,贺昌中学致力于“文化引领、开放办学、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办学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盘点学校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无一不是精细、规范、高效管理所弹奏出的华彩乐章。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靠一支师德优秀、业务过硬、理念领先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素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的贺中正以开放的胸襟和气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大力引进教育资源,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是请进来。学校与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等全国八所名校精诚结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省实验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成功的教学经验。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贺昌中学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名师大家。省城的名师来了,京师的大师来了,异国的学者也来了――学校请来了省教育厅张卓玉,教育专家樊玉仙,中科院老科学家张厚英、徐邦年、位梦华,北京交大博士生导师延凤平等20多位学者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邀请华裔加拿大籍孙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