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放水节(简称放水节),又称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每年清明节当天,为纪念李冰父子,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都江堰市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目前(2013年4月),都江堰正积极申请将放水节纳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放水节_都江堰放水节 -简介
都江堰放水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 从公元978年开始一年一度,是川西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其盛况尤胜春节。每年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当天,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父子,都江堰市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包括官方祭祀和群众祭祀等。
放水节包括官方祭祀和群众祭祀活动,官祭活动首先由主祭官宣读祭文,并献帛、献爵、献花,然后瞻仰二王庙。群众祭祀活动主要是拜谒二王庙,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放水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在都江堰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举行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的开水仪式。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放水节_都江堰放水节 -起源
放水节初始于“祀水”。都江堰修筑前,沿江两岸水患无常,人们饱受水患之苦,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筑成功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后人为了纪念伟大的李冰父子,人们将以前“祀水”改为了“祀李冰”。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庙会,又称清明会。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仪式,撤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叫“开水”。唐朝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公元978年,北宋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到了清代又被称为“祀水”,民国后恢复了“放水节”这一称谓。
都江堰放水节_都江堰放水节 -放水仪式
旧时,大典通常由四川高级官司员主持。放水前一日,有关人员先到郫县望从祠祭祀望帝、丛帝。放水之日,仪仗队抬着祭品,鼓乐前导,主祭官率众人出玉垒关至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随后主祭官朗诵《迎神辞》。众人肃立,唱《纪念歌》。歌毕,献花、献锦、献爵、献食。主祭官读完《祝辞》,与全体祭者向李冰塑像三鞠躬,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砍杩槎放水。杩槎是将三根木棒的顶端都扎在一起构成的三角架,它和签子、捶笆等一起,填土筑堤,可截断流水。主持者一声令下,响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阻断内江的杩槎上绑索,河滩上的人群用力拉绳,杩槎解体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出。此时,年轻人跟着水流奔跑,并不断用石头向水流的最前端打去,称为“打水头”。人们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庇佑,该俗现仍流行。
都江堰放水节_都江堰放水节 -记载
1949年12月中国入民解放军与民工一道抢修都江堰,1950年清明举行了解放后第一个清明放水节,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李井泉主持庆典,英国《泰晤士报》为重建新闻予以报道。1957年后,修建了节制闸门,都江堰不用全部断流,砍杩槎放水仪式不再举行。
1990年,恢复都江堰清明模拟放水活动。
1991年,恢复仿古祭祀表演,使放水节被誉为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天府第一盛会”。
1993年的放水节,增设了祭坛,增加了面具舞等表演。
1994是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都江堰国际清明放水节。
2013年,为“拜”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养育之恩,同时表达对“同饮长江水”的上海人民的感恩之情,放水节将开历史先河,从灌区37个区(市)县和上海市各征集一对“亲水宝宝”作为祈福大使,感恩天地、感恩先贤,共同为美丽都江堰、美丽中国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