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原文及注解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原文-注解,趁火打劫-赏析

西厢记 原文及注解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原文-注解,趁火打劫-赏析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 英文翻译 plundering a burning house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国家有了内部纷争时,是最容易给敌人可乘之机的。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

乘火打劫_趁火打劫 -原文-注解


趁火打劫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引申为摈弃、战胜。此句语出《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5534.html

更多阅读

西厢记原文 西厢记原文翻译

首页 范文大全 作文大全 心得体会 演讲稿 手机软件 英语作文 课件素材 其他资料 你的位置: 百分网 > 其他资料> 西厢记原文西厢记原文第一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一) 王实甫生平及评价1.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翻译第一段:【过秦论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一.此诗选自《 》,题目中的“___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二.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1 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

曾巩北宋 《墨池记》赏析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查看文章曾巩(北宋)《墨池记》赏析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

军事_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_原文及注解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军事-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父母早死,为避东汉末战乱,随叔父到荆州。叔父死后,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隐居十年,结交士人,观察天下大势。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

声明:《西厢记 原文及注解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原文-注解,趁火打劫-赏析》为网友我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