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_二十四史 -释义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一部规模巨大、卷帙浩繁的史学丛书,全书共计3249卷,40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至最后一部《明史》,共耗时1800馀年,是世界图书史上叹为观止的巨着。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_二十四史 -简介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