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地震历史,郯庐地震带-相关知识

郯庐断裂带Tanlu seismic belt 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郯庐地震带_郯庐地震带 -地震历史


郯庐地震带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

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郯庐地震带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2006年7月26日定远县陈桥乡4.2级地震

2006年7月26日全椒县3.7级地震

2009年4月6日合肥市肥东县3.5级地震

2011年1月19日安庆市怀宁县4.8级地震

2011年5月20日潍坊市安丘市3.0级地震

2011年6月17日安庆桐城市3.7级地震

2011年12月1日安徽明光市Ms2.2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4月8日江苏金湖县Ms3.6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7月20日江苏宝应高邮交界处Ms4.9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09月06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枣庄市滕州市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交界地区(塌陷)3.2级地震

2012年2月2日辽宁盖州大石桥与营口市辖区交接发生4.3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中北段;

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和宝应交界4.9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南段一个分支断层;

2013年1月19日连云港市灌云县、灌南县、盐城市响水县交界地区(北纬34.4度,东经119.8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市发生5.1级地震,属于郯庐地震带中北段;

2013年1月24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利津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

2013年2月3日连云港灌南县、灌云县交界地区(北纬34.4,东经119.7)发生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2013年2月19日10时11 分在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北纬31.98,东经117.48)发生2.3级地震,深度6公里。

2013年6月9日12点32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曲阜市交界处(北纬35.4度、东经117.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7.9千米。

2013年11月22日吉林省松原市干安县、前郭县交界发生5.3级地震后,11月23日6时4分和6时32分,发生5.8级和5级浅源地震。

2013年11月23日13时44分,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北纬37.1度,东经120.0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3年12月06日17时45分,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附近海域附近(北纬38.1度,东经120.1度)发生3.8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1月7日22时24分,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附近(北纬36.9度,东经121.7度)发生4.3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3月16日20时04分,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附近(北纬32.4度,东经117.1度)发生3.2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4月20日16时00分,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北纬31.4度,东京116.1度)发生4.3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4年10月09日12时19分,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纬35.4度,东经118.2度)发生M2.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

2015年1月4日00时02分,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北纬33.2度,东经119.0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2015年5月17日10时11分,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镇(北纬32.6度,东经119.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5年05月20日04时24分,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纬31.7度,东经116.6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全市震感强烈。

2015年08月4日12时25分,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北纬40.5度,东经122.4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地震历史,郯庐地震带-相关知识

四、许昌―淮南地震带

该带“西起三门峡,东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一线以南,东界在郯―庐断裂西缘,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安徽省的阜阳、宿县地区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带处于本带东段。

该带“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自公元147年以来共记载破坏性地震14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仅有1820年许昌6级及1831年凤台6.25级两次。这些强震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地区”。

许昌―淮南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从公元294年至1985年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1831年凤台6.25级为该带的最大地震。1979年该带中的固镇又发生5.0级地震。

郯庐地震带_郯庐地震带 -相关知识

地震带

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带常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

我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带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 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 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

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 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 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 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 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 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 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 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 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 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 注视和研究。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 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

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 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 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 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 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 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 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 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 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 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 注视和研究。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 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

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 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 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 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 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 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 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 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 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 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 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曹科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6921.html

更多阅读

桐庐一指峡 桐庐百岁峡漂流

在桐庐住宿,第二天就去桐庐的景点去旅游。我们前去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叫一指峡。为什么叫一指峡,查遍网上,没有直接的回答。通过桐庐畲族乡的了解,才知这里有著名江南第一奇石“一指动石”;元代诗人杨维贞“一指动石可动,万夫莫能移。”也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1627~1698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江苏省昆山玉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迁徙流离,备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 黄遵宪 日本国志

人境庐诗草  (清)黄遵宪 撰●自序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

声明:《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地震历史,郯庐地震带-相关知识》为网友海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