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中国种子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中国种子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农业部种子局基础上成立的种子公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多作物经营的大型种业集团,是国家八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种业五十强之首。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种集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成为其农业投入品板块的主要成员。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是国家九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种业五十强之首,从1994年起成为亚太地区种子协会(APSA)正式会员,是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理事长单位。
2011年,中种集团先后荣获了大公国际企业信誉评级AAAc级和中国种子协会行业信用评级AAA级资质。2012年,中种集团被农业部核准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013年,中国种子协会授予中种集团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资质,同年中种集团注册资本达到9.44亿元,在国内种业企业中稳居第一。
中种集团
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种集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已19次进入《财富》全球500强,2009年名列第170位。自并入中化集团以后,中种公司成为其农业投入品板块的主要成员,种子业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中种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小麦、蔬菜、向日葵及棉花等农作物种子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及服务业务,种子经营规模在国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主营业务上,中种公司将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推动中国种子产业升级,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种子和更周到的服务,成为最受信赖的种子企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发挥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公司文化


公司VI
设计主体元素:1.字母C2.延续3.放大镜元素之一“字母C”――字母C是“CHINA SEED”的缩写。标志中加粗的线条增加了标志的厚重感,表现了中种公司的大气、稳定的企业形象及强大的企业实力。
元素之二“延续” ――原中种标志为“发芽的种子”和“C”字母变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使企业标志形象更加简洁突出,符合易识别、易记忆的标志特征。
元素之三“放大镜”――抽象化的“放大镜”形象体现了中种公司利用科研手段,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观。
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的核心:
做人:诚信、合作、善于学习
做事:认真、创新、追求卓越
企业文化诠释:
诚信:遵纪守法,忠诚事业,信守承诺,公正待人
合作:精诚团结,有效沟通,以人为本,互惠双赢
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学无止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认真:做事严谨,行为规范,求真务实,注重效率
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变革,不断反思,突破发展
追求卓越:价值导向,主动创优,不懈努力,竞争领先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发展历程


七十年代
经国务院批准,1978年7月25日成立中国种子公司,公司与农林部种子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集行政、技术、经营职能于一体。农林部刘锡庚副部长兼公司总经理。
公司按照国务院布署,构建系统的组织结构,开展了全国性的系统内部培训,制定了“四化一供”供种服务体系,替代了原有“四自一辅”的供种方式,率先开展种子对外贸易业务,为中国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种子行业从自繁自育阶段走上种子产业发展道路。
八十年代
1985年,国家实行种粮脱钩政策,促进了种子产业的发展。1988年,公司与全国种子总站分设,机构、职能、人、财、物完全分开,成为农牧渔业部部属企业,完成了职能的转变。
九十年代
以国家实施“种子工程”为契机,按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为目标,公司改变了以贸易、对外合作制种为主的经营格局,形成了以大田作物为主的产业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玉米制种工作中率先开发了我国目前最具优势的“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了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
1999年10月公司与农业部脱钩,成为中央企业。
二十一世纪以来
2000年12月《种子法》颁布实施,公司进行了劳动、工资、人事三项制度改革,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2007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种公司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重组后,在中化集团的资源优势及科学的管理体系支持下,公司大力推行管理改善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制定了三年战略规划,建立了前、中、后台风险管控体系,狠抓生产环节的标准化作业及生产质量的控制,构建了一体化的研发及营销模式,重点培育以水稻、玉米、小麦、向日葵、蔬菜为主的五大业务,并布局与之匹配的销售网络,整体实力和产业地位迅速提升。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业务


水稻业务
作为核心业务之一,中种集团的水稻业务已建立起较完备的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了以品种为龙头,集科研育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所销售的水稻种子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在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中的份额逐年提高。
玉米业务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中种公司在北京、河北、辽宁、三亚等地建立了玉米育种研究中心,拥有科研开发人员40多名,先后培育开发出适合国内主要玉米种植区域的多个玉米优良品种。同时,公司设在全国主要玉米种植区域的筛选试验站,为品种的区域定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公司玉米业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国内玉米制种自然条件最具优势的甘肃张掖、临泽和新疆等地建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在甘肃、新疆、河北等地建有配套完善的种子加工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
小麦业务
作为集团的第三大战略作物,小麦业务发展从经营平台搭建入手,科研体系建立跟进,不断升级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建成集科研育种、繁育基地、生产加工及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自进军小麦种业市场以来,坚持以质量求发展,以信誉拓市场的理念,在国家黄淮麦区的种子市场影响力已初步形成。建立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常规育种、品质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及转基因等技术的实用化研究应用,促进小麦产业发展。在常规育种方面,已与黄淮麦区优势育种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转基因小麦研发则侧重抗旱、抗病和抗穗发芽方面的破,并拟组建小麦育种专家特聘顾问组。
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及运营能力。导入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在种子市场运营基础上,与小麦收储及深加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提升优质小麦的国内国际发展和竞争力。
向日葵业务
公司致力于向日葵生产销售10余年,与全球顶尖向日葵研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品种资源来自美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等世界向日葵主产区,建立了完备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服务体系。
公司向日葵业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国内建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在甘肃、河北、北京等地配套完善的种子加工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产量高、出油高、抗病好、抗列当和耐盐碱的高品质向日葵品种。公司现经营十多个“中字”牌向日葵品种,产品遍及全国各向日葵主产区,在局部区域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各主产区建有营销服务中心,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营销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
蔬菜业务
30多年来,蔬菜种子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之一,为国内外客户进出口数百万公斤的优良蔬菜种子,与100多家国外种子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数百家经销商建立了业务合作,为我国蔬菜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年业务重组后,公司确立了番茄、菠菜、花椰菜、西葫芦、甜辣椒、黄瓜、甘蓝七大战略作物,对内按作物类别成立了专业的课题组,大力发展自主研发;对外加强与圣尼斯、坂田、纽内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国际公司及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数十个新品种,初步建立了覆盖较为全面的新品种试种推广体系和较为灵活、高效的销售体系。
2010年蔬菜业务持续开拓创新,建立中种蔬菜新品种华北旗舰展示中心,召开大规模品种展示会,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经过6个月的磋商,公司与孟山都蔬菜业务部圣尼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后续新品种的不断推出,起到保障作用。
中种蔬菜业务部始终坚持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种子和更周到的服务,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目标
中种集团愿景:
中种集团种子产业战略:
三大平台:突出研发,领先的自主研发平台;提升生产,优势的生产加工平台;拉动营销,强大的营销服务平台;
四种途径:作物布局;区域领先;并购联合;管理升级
五类业务:水稻、玉米、小麦、向日葵、蔬菜;
发展现状
中种集团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小麦、蔬菜及向日葵等农作物种子的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及服务业务,种子经营规模在国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在科研开发方面,中种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逐步构建商业化育种科研模式,科研育种站和筛选试验点遍布全国主要农业区,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品种支撑。2008年有十多个水稻新组合、多个玉米新组合参加了国家级区域试验,还有近百个(次)水稻品种、数十个(次)玉米品种、多个棉花品种参加省级区域试验。每年引进试种国内外近百个油料和蔬菜新品种。同时,中种公司还承担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生物育种专项等多个国家级种业科研项目。2008年4月,成立了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新一届专家顾问委员会,与中国工程院一起邀请了我国5位著名院士育种家举行了“中种公司种业科技创新院士行”活动,对公司研发方向和育种目标建言献策,推动了公司研发实力快速提升。
在生产加工方面,公司长期积累形成了“公司+基层政府+农民协作组织+农户”的运营模式,具有和亿万农户合作的丰富经验。公司在西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基地带拥有近30万亩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建有8个种子加工中心,实现了种子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专业化”。公司还确立了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完善品质,顾客满意”的质量管理方针,并制订了高于国标的企业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认真执行全程质量管理和严格的种子检验程序,确保种子质量合格率100%的目标,为农民提供“优质、放心的种子”。
在营销服务方面,中种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已在全国建立了20余家省级区域营销服务中心,销售网络覆盖各主要粮、棉、油主产省区的重点农业县。同时,公司在全国1000多个农村开展了“一村一点、一点一科技带头人”的“千村工程”项目,通过示范田的标准化生产,满足基层农村的技术示范、试验推广和服务需求。
在战略合作领域,公司一方面加强了玉米、水稻业务方面与国际种子企业的合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外优良蔬菜、油料等作物种子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已与4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家种子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种子进出口业务稳步快速发展。
公司在种子行业内首家建立了种子业务前、中、后台专业化操作的先进管理模式,搭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和规划/计划/预算管理体系,把企业的战略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存货及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质量和安全风险、道德风险全面限制在可知、可控和可承受范围以内。公司引入精益管理作为长期管理战略,通过不断发现和消除企业内部的各种浪费现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尽一切办法满足客户有效需求,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全部集中到创造价值、提升价值的轨道上来。此外,中种公司积极推进业务板块一体化经营管理,通过资金集中、渠道整合、市场资源和人员优化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公司整体实力及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
放眼未来,中种公司将继续紧密围绕玉米、水稻和蔬油三大主营业务,通过创新、整合、协作、管理四种途径,努力打造以中种公司为核心平台的国家级种业供应链。公司将依托中化集团的强大资源及管理优势,按照中化集团农业板块战略布局做强、做大种子业务,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推动中国种子产业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发挥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


研发概览
研发工作是中种公司战略规划中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和发展方向。公司把科研开发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把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作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不断创新,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研发与横向联合有机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科研开发体系。在常规育种、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领域形成了一支专家带头,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研发队伍和自主研发体系。自主研发品种涉及玉米、水稻、番茄、西葫芦等多种作物。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和交流,公司构建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获取品种生产经营权、成果收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产品保障和技术支持。
科研团队
公司成立了由著名玉米育种家戴景瑞院士、著名水稻育种家谢华安院士、著名蔬菜育种家方智远院士等十三位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
戴景瑞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玉米育种家,始终坚持玉米种质创新,育成多个玉米自交系,应用面积达1.6亿亩以上,亲自育成玉米杂交种十余个,累计推广一亿亩。提出创造杂种优势群的新观点。在世界上首次用细胞工程技术阐明C型不育性与专化感病性的关系,解决了C型不育系对C小种敏感的难题,使不育化杂交种大面积推广,开创了我国玉米细胞工程育种成功的先例。
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原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蔬菜育种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人才招聘


(一)吸纳有事业激情的员工
员工是中种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未来公司将大量吸纳富有事业心和工作激情、认同公司价值观、工作能力突出的新鲜血液补充到员工队伍中来,从而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精神面貌。公司将充分肯定员工的价值,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和工作成就感、荣誉感,使员工永保工作激情,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共同提升。
(二)打造专业、追求高业绩的团队
面对种子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靠的是一支能吃苦、敢打硬仗的专业团队,中种公司将不断建立具有本公司特点的骨干员工队伍,通过不断完善骨干员工的培养发展和激励淘汰机制,强化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保留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有激情、勇气、信心和胆识的中坚力量,培养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不断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辉煌。
(三)构建学习和创新型的企业学习能力是企业发展之源,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之基,竞争能力是企业致胜之本。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快速变化的形势,中种公司将与时俱进,强化全员的学习和创新意识,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赢得胜利。
薪酬福利
(一)薪酬制度
中种公司实行基于员工价值、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共同提升。
(二)福利体系
公司在建立各项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法定福利的基础上,提供比较完善的福利项目和多元化的福利方案,不断完善多层次、多角度的员工福利体系。
培训发展
中种公司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倡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中种公司为员工提供各类培训课程,包括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
(一)对负有管理职责的员工,公司提供战略及领导力、企业风险与信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二)对普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发展方面的如有效沟通、问题的有效解决、商务礼仪、时间管理、高效团队以及业务知识、业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培训;
(三)为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公司设置新员工培训项目;
(四)为帮助员工更好发展,公司提供除面授培训外的其他培训方式,如E-Learning及在岗培训等。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社会责任


安全生产
公司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指标书,做到安全生产有岗必有责,上岗必守责。公司通过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指标,使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司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环境友好
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的理念,强化健康环保责任意识和健康环保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健康环保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公司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工作,在农化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原料保管、使用、运输和废弃物的处理,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有毒有害岗位的安全监控和员工劳动保护措施的落实,消除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
公司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把企业建成资源节约型企业,力争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公益事业
2008年06月,公司代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向5.12遭受特大地震的四川绵阳市捐赠208万元现金及100万元化肥、种子等物资,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渡过难关,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2008年02月,公司下属三亚中种种业有限公司向遭受暴风雪和冰冻灾害的南方灾区捐赠优质水稻种子,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2007年11月,公司下属三亚中种种业有限公司向希望工程捐赠优质水稻种子。
2006年05月,公司向圣莲山风景区捐赠800余册农业书籍和科普读物,帮助当地农户提高果树种植技术。
2004年03月,公司员工自发捐款资助湖北省恩施市白坪乡10名家庭困难、学习优秀的小学生。
2003年10月,公司向对口扶贫地区湖北省恩施市捐助电脑、农药及草坪、蔬菜、玉米种子。
1999年05月,公司向河北张家口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1999年05月,公司为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捐款捐物。向北京安贞医院捐赠“天地生”绿色食品。1998年08月,在抗洪救灾中,公司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
1998年02月,为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公司捐赠“希望书库”。
1997年11月,公司参与国务院扶贫办和农业部共同主办的“文化扶贫,送报下乡”活动,向对口扶贫县赠阅《农民日报》。
1995年12月,公司为支持农业科技和教育事业,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捐款300万元。
1995年09月,公司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毛中振(美籍华人)奖学金”用以奖励立志农业,献身种业的优秀和特困学生。
1995年08月,公司向对口扶贫地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捐款30万元,用于扩大该县种子经营销售网点和购置种子加工设备。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发展目标


公司愿景
★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种业航空母舰,成为保障我国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核心力量。
★ 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种子和更周到的服务,为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员工创造价值,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最受信赖的种子企业。
产业战略
种子产业战略简称“一二三四五”战略,是中种集团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原“一二三”战略的延续和深化。
一种能力: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链稳固、品种与技术领先、营销服务突出的国家级农作物种子生产商);
两项追求:经营规模与盈利能力实现倍增;产业地位中国第一、世界一流;
三大平台:突出研发,领先的自主研发平台;提升生产,优势的生产加工平台;拉动营销,强大的营销服务平台;
四种途径:作物布局;区域领先;并购联合;管理升级
五类业务:水稻、玉米、小麦、向日葵、蔬菜;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_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30103/9698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煤能源山东有限公司

5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大型能源企业,前身是1982年7月成立的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煤炭生产及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

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有限公司13121683663 新型房屋

中新房南方有限公司所属行业:-所在城市:深圳 公司规模:150-500人公司性质:国营企业/上市公司中国新型房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新型房屋”,英文简称“CNBC”)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立之初公司名称为“中国农房公司”,原隶属于国家

声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中国种子》为网友持刀就是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