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在正常人,只有当血糖超过160~180mg/dl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所以说,血糖的高低决定着尿糖的有无。尿糖一般通过尿糖试纸检测,它是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
尿糖正常值_尿糖 -来源
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事实上,尽管John rollo是通过实际观察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我们已经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应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岛而不在肾;(3)是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发病的而不是过多。
John rollo把尿糖改变当成首要评判指标。实际上,有的时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体血糖升高的缓解,而不是加重。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现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新的饮食指导标准。
尿糖正常值_尿糖 -关系介绍
尿糖与血糖
尿糖与血糖关系密切:(1)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往往尿糖阴性。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3)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尿糖与糖尿病
糖尿病这个病名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病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把糖尿病简单理解成尿里含糖。实际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
消渴与糖尿病
仝小林教授解释说,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但临床上很少会观察尿是否甜,而且,这对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对确立消渴证的学术价值,也由支持的学者。如聂文涛认为,消渴证关注了人体内的一种驱动力,现代心身医学称之为内驱力。显然,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因此,必须避免对血糖的这种刺激。所以,中医学自《黄帝内经》以来一直注意谷物保护。现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进食方式。
中医与尿糖
中医很早就发现了甜尿。甚至发现了甜尿与谷物的关系。但是,类似的发现在国外也有。世界上有甜味的物质很多,人们把这种甜味确认为葡萄糖,是从John rollo开始的。
中医对糖尿病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有丰富的临床记载;(2)记述了大量谷物对“消渴”的好处;(3)对发病原因进行了正确分析;(4)观察到了“消渴”可以恢复的事实(参见百度百科:《千金要方》)。
尿糖正常值_尿糖 -尿糖偏高
尿糖与血糖,一字之差,但尿糖和血糖的差别很大的。很早以前,人们以为尿糖高就是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血糖高才是糖尿病的根本表现。尿糖高不一定血糖高,尿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尿糖高并不一定都是糖尿病,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尿糖高,尤其是以下五种情况要与糖尿病加以区别:
神经性尿糖
患脑血管意外、肿瘤、颅骨骨折、脑炎、癫痫等疾病,会改变神经及内分泌的调节,使肝脏内贮存的糖元分解,血糖便增高,继而引起糖尿。
饮食性尿糖
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食物中的糖在胃肠道吸收过快,进餐之后出现暂时性的血糖增高而使尿糖增多。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尿中会出现糖。长期饥饿的人突然饱餐一顿,可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相对低下而产生尿糖。
药物性尿糖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垂体后叶激素、咖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会使血糖增高而造成糖尿。另外,有些药物如水杨酸类、对氨苯甲酸、水合氯醛、吗啡、氨基比林及大量枸橼酸等,可使尿糖的化验出现假阳性结果。
肾性尿糖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空腹血糖浓度是每百毫升血有80毫克葡萄糖,以两肾每分钟滤过率为125毫升计算,1分钟便有100毫克的糖被滤出,但尿中却没有葡萄糖。这是因为,滤液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被重新吸收入血的缘故,肾性糖尿就是因为肾小管重新吸收机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家庭性糖尿及新生儿糖尿等。
妊娠性尿糖
妊娠中期及后期均应做尿糖化验,但出现尿糖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妊娠后期由于乳腺功能开始活跃可发生乳尿糖。还应考虑妊娠期肾小管对糖再吸收能力下降及排出的葡萄糖增多而引起肾性尿糖。
此外,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也可出现继发性尿糖。
尿糖正常值_尿糖 -检测方法
尿糖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斑(Benedict)氏尿糖定性检查法用滴管吸取蓝色斑氏药液2.5ml,放置于玻璃试管内,在置于酒精灯上煮沸,若不变色(表示本底无糖或其他还原物质);再用另一滴管吸取病人尿标志,向试管内加入4滴,轻摇混合后继续在火焰上直接煮沸2分钟,随煮随摇动试管,防止外溅。煮完冷却后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颜色。
但临床上常采取简易法,即用滴管吸收斑氏液20滴,再加入尿液2滴,其他操作程序与上法完全相同。
结果判定方法,参见下表:
结果
报告符号
表示
葡萄糖含量
不变(-)蓝色无微量(+)绿色约0,5以下少量(++)绿黄色约0,5-1,0中量(+++)土黄色约1,0-2,0大量(++++)砖黄色约2,0以上其优点简易、快速、特异性高。试纸附有标准比色板。
方法:先将试纸条带试剂的一端浸入被检的尿标本中,5秒后取出,1分钟准时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与标准色版比较,以判定结果。
注意:①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试纸可能具有不同性质,具体使用时请参阅说明书进行操作;②尿液要新鲜,有时也可呈现假阳性;③与标准色板比较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否则随时间延长颜色加深,影响结果判定;④试纸有效期内使用,请勿过期。
记录:为了系统的了解尿糖变化,借以观察治疗反应,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检测尿糖后,按“糖尿病记录单”的要求,记录在表上。对此争得医生定期指导,是十分必须的。
此外,还有斑氏尿糖定量法。即留取24小时全部尿液,测定尿糖总量,此法很少用。
尿糖控制标准:轻型糖尿病,24小时尿糖减到微量或测不出含量。中、重型糖尿病控制满意者,24小时尿糖定量在5克以下;一般控制不理想的,24小时尿糖量也应控制在10-20克,不超过25克,这样虽然疗效不理想,但不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危及生命。
尿糖正常值_尿糖 -尿糖试纸
用尿糖试纸进行糖尿病病情检测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然而好多患者在检测尿糖时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误,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影响。使用尿糖试纸时应注意:
1.尿液要新鲜,随排随测,容器也要清洁。
2.将尿糖试纸带色部分浸入尿液中约2秒,顺容器边缘取出试纸,除去多余的尿液。
3.取出试纸后在1分钟内与标准比色板对照观察颜色,最好在光线充足处观察。
4.试纸取出后立即将瓶塞盖紧,防晒、防潮,放于阴凉干燥处。
5.使用试纸时要注意试纸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避免过期试纸影响结果。
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频繁测血糖带来的不便,平时可以自己检测尿糖来了解病情变化,但也不应拒绝定期的血糖检测。因为一般情况下尿糖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血糖的升高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尿糖与血糖的升降关系是“不合拍”的:
1.尿糖阳性,血糖正常:见于妊娠期糖尿、肾性糖尿、滋养性糖尿、假性糖尿等,此外,肝脏病,果糖、半乳糖利用失常时,也会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的现象。
2.尿糖阴性而血糖高于正常:糖尿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尿糖常为阴性(当血糖超过8.9~10mmol/l时,尿糖才阳性)。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时,由于患者的肾糖阈升高,有时即使血糖很高,而尿糖仍然为阴性。尿液放置时间过久,细菌生长,尿液内的葡萄糖被分解,因而尿糖阴性。此外,用过期或者受潮的试纸测尿糖时也会出现尿糖阴性的现象。
尿糖正常值_尿糖 -正常值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排出量
[参考值]
定性:阴性(-)
定量:
浓度为0.1-0.8mmol/L(1-15mg/dl)。
尿糖正常值_尿糖 -临床意义
尿糖
正常情况: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
微量: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1-2g/dl
++++棕红色极大量:>2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