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前言,谴责小说-时代条件

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中国小说史略》),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中国小说史略》),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_谴责小说 -前言


谴责小说谴责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各方面,以写官场最为普遍。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孽海花》,主要内容也都是写官场的。

谴责小说为了适应报刊连载的需要,缺乏较充裕、完整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因此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多属联缀短篇成长篇的性质,缺乏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的九死一生,《老残游记》里的老残,《孽海花》里的金雯青、傅彩云,虽是贯串全书的人物,但更多起着联缀故事的作用,缺少完整的典型塑造。在表现手法上,“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缺乏含蓄,描写夸大失实,一些内容成为“话柄”。但鲁迅称赞《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孽海花》“文采斐然”,个别小说如《九命奇冤》还受西方翻译小说的影响,用倒叙法来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些小说突破了传统的文艺藩篱,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谴责小说_谴责小说 -时代条件


谴责小说1、时代特征:

1840-1911,近代时期。
1)中国沦为半封建本殖民地的社会。
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3)反帝反封建斗争贯彻近代社会的始终。

2、近代文学:

1)近代文学总的特征是鲜明的政治色彩。
2)晚清小说的特点:
A、数量相当可观。B、小说的主流,反映了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后的一些重要特点,如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封建制度的腐败,世风的堕落,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兴起和发展等。因此,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露世风的堕落和社会的黑暗,成为近代小说的主要内容。

3)谴责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阐述了谴责小说兴起及其特点:
光绪庚自(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
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前言,谴责小说-时代条件

4)晚清小说创作发达的原因:A、社会的、时代的原因,以小说作为变革社会的宣传工具;B、小说理论的兴起,对小说的社会作用的认识空前提高,促进作家的创作热情与自觉意识;
C、印刷业的发达,新闻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现,也为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客观的条件。D、翻译小说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包括思想、表现手法与风格等方面。

谴责小说_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谴责小说1、李伯元,别号南亭亭长、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等。

2、《官场现形记》是近代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于1903年4月至1905年6月连载于《世界繁华报》,全书共六十回,以锐利之笔描绘出以前文学上不曾有的千奇百怪的官场群丑图。共写了三十个官场故事,发生在十八个省,上自帝、太后,下至杂吏,应有尽有。

3、概而言之,作品描写了封建官吏的三个特点:贪、骗、媚。

A、贪:“千里为官只为财”,因此,无官不贪,见利忘义。在他们的眼里,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一种买卖,而做官是其中最好成绩的买卖,因为“做官的利息总比做生意的好”,为了这桩最好成绩的买卖,有的甘受“十年寒窗苦”,有的不惜倾家荡产,干脆买一红顶花翎,一旦官印到手,便把良心揣起,疯狂地敛财,然后或暗中行贿,或公开加捐,以求升迁,如此周而复始,官越做越大,钱越捞越多,心越来越黑!

如华中堂,据说他是“最恨人家孝敬他钱”,但“你送他古董顶喜欢”,在他受贿的赃物中仅鼻烟壶就达8063个,至少每个价值两千两银子。后来他将所受的赃物开了一家古董店,以后的行贿者必须在他的店里买,他才接收。如此,每一件古董都成为他的一棵摇钱树。

无官不贪,甚至连慈禧太后也不例外,而且她的每一笔赃款都至少在十万两以上。作者借她之口,说:“通天底下18个省哪来的清官?但是御史不说,我也装做糊涂,就是御史参过,派了大臣查过,办了几个人,还不是这么一件事。前者已去,后者又来,真正能够惩一儆百吗?”因此,她虽然有时也装模作样地派钦差大臣下各地查办,但真正的意图却是:“某人当差谨慎,在里头苦了这多年,如今派了他去,也好让他捞回两个”。

B、骗:骗是当时官场的另一种表现,如胡统领到严州剿匪,前面讲的华中堂,浙江官场的廉洁等都是欺世盗名。而且这些官吏不学无术却又到处招摇撞骗,结果是丑态百出。如制台贾世文,据说是个“拔贡”出身,而且还做过一任教官,其学问应该渊博了,然而,他曾卖弄说:“我有一本王羲之的《前赤壁赋》……听说还是汉朝一个有名的石匠刻的。”

C、媚:媚上与媚洋。为了升官发财,他们讨好上司,种种丑恶媚态、卑鄙无耻的勾当都干得出。如:侯补知县瞿耐庵竟让自己50多岁的老妻拜制台府20多岁的丫头为干娘,绿营管将自己的女儿作为礼物送给上司羊统领。他们除媚上司外,更媚洋人,文制台见洋人一节,生动地表现出其媚洋丑态。

小说的结尾,借助于一梦,将晚清的官场比作一个“畜生的世界”,表达作者对这个统治政府已深恶痛绝。他深信,20年后,中国一定会“换了一个世界”,那是“先前那一班畜生一个不见”的太平世界。但怎样去变,却不知道。

4、艺术上,以讽刺、夸张、对比等手法,表现人物形象。但小说重在对社会现象和事实进行描摹,并未着力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因此,其形象本身存在表象化,缺乏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其揭露的现象和事实多有重复。全书最明显的缺点是“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缺乏像《儒林外史》那样令人回味和深省的讽刺意蕴。

谴责小说_谴责小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谴责小说1、作者字茧人、趼人,号我佛山人。一生创作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10多篇,以及大量笔记、戏剧、诗文,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作品最早刊于《新小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共108回,全书以“九死一生”的经历为线索,记述他二十年间所见所闻的天地之间惊听之事。第二回借“九死一生”之口说: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

与《官》中的“畜生的世界”相近,小说也表现出官场的黑暗。但两书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

1)《怪现状》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比较宽广,除官场外,商人、买办、诗人才子、斗方名士、以及赌棍、讼师、道士、江湖医生、人口贩子等三教九流,均摄入笔底。
2)反侵略和反汉奸的爱国思想比《官》更为突出和鲜明,尤其是对统治阶级的卖国行为,谴责尤为激烈。
3)小说还描写了一批正面人物,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并借以批判各种黑暗现象。如亦官亦商、乐于助人的吴继之,洁身自好、爱民如子的蔡侣笙等,但这些人物塑造得并不成功,而且他们或破产、或丢官,均不得善终。
3、在艺术上,也存在讽刺的直露和肤浅,人物形象的不鲜明等缺点,但在结构方面,则比较完整而严谨,以“九死一生”的见闻为线索,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联串起来。

谴责小说_谴责小说 -《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1、作者洪都百炼生,即刘鹗崇尚西学,学识广博,多才多艺。

2、小说完成于1903年至1907年之间,是为了资助朋友连梦青而作的。全书计划写三编六十回,未完。

3、小说的思想内容:

作品以江湖医生“补残”的经历为线索,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第一回写一艘航行于大海里的“大船将沉”,象征整个国家即将衰亡之势,船上有三种人:一是“掌舵的人”,象征统治者;二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象征着革命派;三是“下等水手”,象征着下层官吏和爪牙。但作者为将造成大船危殆局面的第一种人开脱,而攻击后两种人。这表明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还缺乏真正深入的认识,没有找到社会弊病的症结,因而开不出切中要害的救世良方。

与前两部作品相比,小说有自己的特色,着重“揭清官之恶者”,他认为“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如书中的玉贤和刚弼,前者号称“办盗能吏”,在他的管辖区内能见到“路不拾遗”的现象,但这是建立在残酷的暴政之上的,他发明“站笼”,一年中站死的人多达两千!站不死的就用板子活活打死。后者更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以为自己不要钱就可以滥施酷刑,一心只图邀功,草菅人命。

书中也塑造了颇具思想光彩的女性形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7618.html

更多阅读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晚清四大名臣 文集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

晚清四大藏书楼 江南四大藏书楼

自周朝起,我国古代就设有专藏典籍的官职。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私家藏书出现,历经数朝,我国的私家藏书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有文献记载的藏书家多达2082人。其中,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归安陆氏皕宋楼,并称“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与作者4―4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巨著。其作者是曹雪芹(1715-1763),汉军正白旗人。从曾祖起,三代继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两个女儿被选为王妃,富贵荣华,显赫一时。父辈曹禺、曹兆继任后,被

中国近代文学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经常看见有网友问起传统文学作品推荐的问题,其实看书应该有选择性,避免重复建设,而且要力求“一尖多精,剩余只求识记”,原因正如《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说的那样:少林寺里有72门绝学,但能学上5、6门的人寥寥无几,无人能全学,否则会自受其害。中

中国四大神话小说 四大神话名著

《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中国神魔小说,为明代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所作,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封神演义》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

声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前言,谴责小说-时代条件》为网友眼成海却未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