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海, 男,38岁,博士,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教授。鲁东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兼任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在鲁东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院校开设本科生课程10门,在鲁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开设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3门。在《中国语文》等学科权威、核心类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参编教材一部;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文化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各一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加国务院、科技部重大项目两项。几年来,多次获省市科研成果奖。
王东海_王东海 -
王东海_王东海 -书法家 王东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美术、书法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薛城书画院名誉院长,上海东泽印社理事。
王东海_王东海 -
王东海_王东海 -鲁东大学教授王东海
简介:
男,教授,博士。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0― 1994本科就读于烟台师院中文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 2000年于华中师大取得现代汉语方向硕士学位 2003年博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
开设课程:
本科生: 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学、语义学(句义部分)、汉语史(词汇史与语法史)、中国语言学史、写作、电子政务实务等。研究生: 词典学理论与实践、语体学与语用学、电子公文制作、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等。
主要研究领域:
为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法律语言学、汉语写作。获得奖项:
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参加),三等奖一项, 烟台市社科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项目1项(汉语辞书理论史研究)国家语委项目三项(大字符集汉字属性整理与平台建设、百年汉语辞书理论史研究、我国汉语辞书队伍资料库及信息挖掘系统建设)
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古代法律词语词义演变研究) 校项目一项(基于分语体平衡语料库的汉语词汇研究)。
科研成果:
专著有《古代法律词汇语义系统研究――以<唐律疏议>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两部; 教材有《教师能力培养与教育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副主编)等两部,参编词典两部; 代表性论文有《汉语同义语素编码的参数与原则》(《中国语文》)、开放式辞书编纂与共享模式研究立法规范化》(《语言文字应用》)、科学化视角下的法律术语分类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古文献数字资料库的异形字处理》(《语言文字应用》)、《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简繁问题的处理原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服务于立法科学化、规范化的《立法语言句典》编纂研究(《政治与法律》)、术语语义学的三个理论基点(《语文研究》)、基于术语教育的术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研究》(《辞书研究》)、《应用训诂学的训释与语文辞书的释义》(《辞书研究》)、《核义素与辞书的义项描写》(《辞书研究》)、《电子公文制作环节的安全策略》(《中国行政管理》)等五十余篇。
王东海_王东海 -气象专家
简介
王东海,男,1965年生,研究员。经历
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1990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1987年开始即从事短时风暴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1995-200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CAPS)工作,是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模式系统(包括分析同化子系统)的主要开发者和改进者之一,该模式系统可以用于多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应用和理论研究,并因此荣获2001年度俄克拉荷马大学创新奖。2000-2005年在美国NASA工作,相继担任NASA CRYSTAL-FACE科学组首席研究员(PI),主持高分辨率云系统模拟和资料分析同化,并于2003年获NASA团体成就奖。同时作为CO-PI或CO-I在美国参加多个中尺度的观测分析和数值研究项目或课题。2005年底,作为中国气象局特别引进人才,担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至今。课题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暴雨研究"、主持科技部/财政部科研专项"东亚区域模式物理过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南典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以及参加国家973项目"南方致洪暴雨研究" 、"登陆台风研究"等课题。主要从事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报方面的研究。著作
代表性著作有:王东海,钟水新,刘英,李俊,胡开喜,杨帅,张春喜,孙力,高枞亭:东北暴雨的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7,22,549-560.
杨帅,高守亭,王东海:湿饱和流中的Richardson数和不稳定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07, 50: 377-386.
王东海,柳崇健,刘英等: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气象学报,2008,66(3):4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