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常识大全

家庭急救常识大全

打嗝

在吸进凉气或由于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打嗝(打呃)不止。

[家庭应急处理]

(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

脚踩铁钉

足部被铁钉刺进后,首先须立即把钉子完全拔除,然后进行下述应急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拔除钉子后,应挤出一些血液,因为钉子常扎得很深,容易感染。

(2)去除伤口上的污泥、铁锈等物,用纱布简单包扎后,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3)踩到细铁钉或铁针,如铁钉或铁针是断钉、断针,切勿丢弃,可将相同的钉针一起带到医院,供医生判断伤口深度作参考。

(4)扎进钉子,尤其是锈钉子、带泥土的钉子,最易患破伤风,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毒素。

脚跟磨破

长距离行走或所穿鞋不合脚、鞋底不平整等,极易引起脚跟磨破。

[家庭应急处理]

(1)如脚跟发红,可在袜子外面擦上一层肥皂,并在鞋子与脚跟接触的在方贴上一块胶布条,使脚跟避免进一步磨擦破溃。

(2)脚跟磨破且出现水疱时,水疱不要弄破,可用消毒纱布包扎后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酒擦一次,消毒酒精擦二次,再用经过火烧消毒过的针尖刺破,用消毒纱布包好,注意清洁,防止感染。

(3)脚跟磨破时,应换穿舒适的鞋子,并尽量

流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挖鼻孔、气候异常、鼻炎、鼻病、高血压、妇女经期代谢性出血、各种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发热等。鼻血流不止时需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家庭应急处理]

(1)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2)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3)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4)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5)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6)如经常流鼻血,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门窗夹指

门窗、抽屉等夹手指看起来不是大病,但严重的指头被夹断、指甲脱落、关节内出血,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会使伤情加重,后果恶化。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夹伤较轻,只有轻微出血,可先行伤口周围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2)夹伤较重,疼痛难忍,应于消炎包扎伤口后,再用厚纸板从指头下方支撑,缠上绷带加以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手臂吊起来持在脖子颈上。

(3)避免伤指浸水和过热。

(4)如青紫瘀血,压痛明显,不能活动,有可能指头骨折,应速去医院诊治。

皮肤晒伤

炎夏在户外活动,极易引起皮肤晒伤。出现此种情况,需及时正确处置。

[家庭应急处理]

(1)如皮肤晒得很红,但并未起泡,可用冷湿毛巾、纱布等敷于患处,或将患处浸泡于冷水中,以减轻疼痛。

(2)不可抹黄油或人造黄油之类的东西,以免刺激皮肤。

(3)如果皮肤起泡或大面积曝晒起泡,应速去医院治疗,切不可再曝露曝晒过的皮肤。

(4)在烈日下运动、工作时,要戴上宽沿的帽子,不要把皮肤曝晒在阳光下,必要时可涂敷防晒霜。

手指割破

手指被刀、玻璃、铁器等划伤割破,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事,如果不予重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使伤口恶化,轻者发炎、疼痛,重者引发严重疾患。

[家庭应急处理]

(1)如伤口不大不深,出血不多,伤口干净,可用酒精消毒伤口周围,不要将消毒液弄进伤口内,待干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或用创可贴粘贴。

(2)不干净的伤口,要先用碘酒沿周围皮肤消毒一次,再用酒精消毒二次,然后用加少量食盐的冷开水冲洗伤口,冲洗时用药棉轻轻擦拭伤口,去除泥土和其他异物,最后再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一次,以纱布覆盖包扎。

(3)如果伤口切缘整齐并且干净,长度在2厘米之内,深度不超过1厘米,或虽不干净,但经过消毒处理后,在受伤后8小时内,可用创可贴或止血消炎贴粘合,使伤口合拢,促使其愈合。

(4)如无创可贴,也可用胶布覆盖伤口。但伤口切忌直接接触胶布。可在伤口上涂以消炎药等敷料,或衬以小块消毒纱布。

(5)为了防止感染,可以服些消炎药,如麦迪霉素每次0.2g,每日4次;或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

(6)若伤口较深,接触泥土或脏物,还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手足生茧、鸡眼、水泡

手足因干体力活或走远路等原因而致生茧、起水泡,以及足部生鸡眼,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家庭应急处理]

(1)在起水泡或水泡破开处放置消毒棉花、纱布等,以免受到刺激。

(2)不要撕掉水泡处死皮或硬茧,以免感染。

(3)在鸡眼处外敷鸡眼膏,每隔2~4日敷一次,直至鸡眼处皮肤变白脱落,然后用创可贴外敷1~2日即可。

(4)如手足水泡处疼痛剧烈,须去医院诊治。

贴胶布起水泡

有人粘贴胶布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疹、水疱,并伴有瘙痒,有的甚至在揭下胶布时会撕掉一层表皮,灼痛难忍。如处理不当,则渗液不断,合并感染。

[家庭应急处理]

(1)用消毒的或火焰烧过的注射针头或缝衣针挑破水疱,使其渗液流尽,然后涂擦龙胆紫药水收敛消炎。

(2)腰背部的破损面容易受压和磨擦,内层还需覆盖一层凡士林纱布。

(3)可口服消炎药,如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或抗过敏药息斯敏1片,每日1次。

(4)要避免用存放过久的胶布,揭胶布时切忌粗暴,尽可能防止人为的损伤。

误吞异物

误吞异物后,应根据异物的形状大小特性,相应作出处理措施。

[家庭应急处理]

(1)误吞了钱币、珠子、纽扣、小石子、假牙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一般均能通过肠道排出。可多吃些韭菜、芹菜之类的高纤维蔬菜,促进其排出。

(2)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则很危险,但决不可惊慌失措,而应速去医院,由医生用特殊器械取出异物。

(3)如误吞异物后出现腹痛、呕吐暗红色血或黑便,应及时行X线检查,并作相应处理。

小腿肚抽筋

在游泳、夜间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情况下,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会突然疼痛、痉挛、僵硬,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谓的小腿抽筋。出现这种情况,需正确、迅速处理,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家庭或临场应急处理]

(1)在小腿肚抽筋时,紧紧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使劲向上扳折,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即可缓解。

(2)在运动中,尤其是游泳时,一旦发生小腿肚抽筋,万不可惊慌失措,否则会因处理不当抽筋更厉害,甚至造成溺水事故。此时应立即收起抽筋的腿,另一只腿和两只手臂划水,游上岸休息。如会浮水,可平浮于水上,弯曲抽筋的腿,稍事休息,待抽筋停止,立即上岸。也可吸气沉入水中,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脚大拇趾,使劲往上扳折,同时用力伸直膝关节,在憋不住气时,浮出水面呼吸;然后再沉入水中,重复上述动作;反复几次后,抽筋可缓解,然后急速游上岸休息;在游向岸边时,切忌抽筋一侧的腿用力过度,以免再次抽筋。在其他运动中发生小腿肚抽筋,应立即原地休息。

(3)抽筋停止后,仍有可能再度抽筋,千万不要剧烈活动和游泳,应注意休息。

(4)可按摩抽筋的小腿,渴些牛奶、橙汁等饮料。

眼圈打青

眼圈打青,多由外伤引起,由于眼周血管丰富,眼周被打击后,很容易引起皮下血管破裂,而致红肿瘀血青紫。

[家庭应急处理]

(1)眼圈碰伤或打伤后,在24小时内,应用冰袋冷敷,或用毛巾浸透冰水外敷,以减轻伤痛和肿胀。

(2)24小时后,改用热敷,用毛巾浸湿热水外敷,促使眼圈瘀血尽快吸收。

(3)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以活血化瘀止痛。

(4)如果疼痛不止或视力减退,患者应速去医院诊治。

咬断体温表

咬断体温表的一般为孩子。在出现此种情况时,可作如下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让孩子用清水漱口,防止碎玻璃刺破口腔或被吞咽下。

(2)体温表内的水银为金属汞,它不会与鲜奶或蛋清的蛋白质结合,在肠道内也不会被吸收,所以是安全的,不必饮牛奶或蛋清

异物入鼻

鼻孔内进入异物,不能用手指抠鼻孔,也不能用探针之类的东西捅鼻孔,否则会把异物推向鼻孔深处,造成严重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如果异物塞进一侧鼻孔,可用纸捻、小草、头发等刺激另一侧鼻孔,使患者打喷嚏,鼻子里的异物会因此被喷出来。

(2)如上述方法无效,说明异物很大或堵塞很紧,须立即去医院诊治。

异物入耳

耳朵进入异物,切不可用耳勺等尖锐物品伸入耳内掏挖,以免异物越陷越深,刺伤耳膜,引起严重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如小虫进入耳内,可用电灯(或手电筒)靠近耳朵照射外耳道,虫子喜光线,会顺着光线爬出来也可将卫生香的烟徐徐吹入耳内,虫子就会自动爬出。

(2)如果水液进入耳内,可用脱脂棉球把耳内水液吸出。也可让进水一侧的耳道向下,单脚踊跃,水液即或流出。

(3)小豆粒、小弹丸之类的东西进入耳内,可将身体弯向有异物的耳朵一侧,单脚踊跃,直至异物掉出。

(4)上述办法如果不能奏效,或耳朵内因有异物而致疼痛、发炎,应速去医院诊治。

异物入眼

俗话说,“眼里揉不得沙子”眼睛里一旦进入异物,很是难受。出现此种情况不应惊慌,而应区别情况,慎重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

(1)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万勿揉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有时几秒钟即可将异物排除,一次不行,可多做几次。

(2)如泪水冲不出异物,可轻闭眼睛,不要转动眼球,请别人把眼皮翻开,可发现异物粘附在眼皮内面。然后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点凉开水轻轻将异物擦掉。如果找不到异物,可在电灯下或用手电筒照着寻找异物。如粘在角膜(黑眼珠)上,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铁丝等胡乱挑剔,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3)酸碱腐蚀性物质如氨水、生石灰(水)、盐酸、硫酸等进入眼内时,应立即在现场找到水源如自来水、井水、河水,迅速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具体方法:将上眼皮尽量拉开,用水壶等倾注水流,使水柱直接流过眼球表面,一定要冲洗到眼球、眼皮内侧,决不可闭眼冲洗;或用脸盆盛满水,将面部直接浸入水中,连续做睁眼闭眼动作,或用力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轻轻摆动。冲洗完后,立即去医院急诊。

鱼刺卡喉咙

鱼刺卡喉咙时,不要慌张,也不能采用大口干咽饭团的办法,试图将鱼刺推压下去。这样做,细软的鱼刺可能侥幸被带进胃内,但大而坚硬的鱼刺有可能因此越扎越深,甚至刺破食管或大血管,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庭应急处理]

(1)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部分,在亮光下仔细察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尽可能发现异物,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病人咽部反射强烈,恶心剧烈而难以配合,则让病人作哈气动作,以减轻不适。

(2)如果实在找不到鱼刺,而患者仍觉得鱼刺卡在咽喉,可用下列方法软化鱼刺:

①威灵仙10克、乌梅3个、食醋少许、砂糖少许,煎汤,频频缓缓咽下。

②将橙皮切小块,口含慢慢咽下。

③维生素C片,含化2片,徐徐咽下。

(3)如上述方法仍无效,或吞咽后胸骨后疼痛,说明鱼刺在食管内,应当禁食,尽快去医院诊治。

中风的应急处理

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下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眩晕发作、走路不稳或不明原因突然出现讲话困难、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常常提示中风的发生。一旦遇有上述情况,应及时与神经内科医生联系,并进行家庭急救处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脉搏、心跳,有条件时应测血压,若发现有心跳、呼吸停止,应就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辅助呼吸。若无明显呼吸、心跳异常,宜尽快送到最近的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治疗,但不宜长途搬运。病人应去枕仰卧,头部略向后,以保持气道通畅,并注意保暖,不可摇晃、震动、前后转动病人头部。若患者意识清楚,应保持其安静,避免情绪激动。若病人呕吐,应将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抢救者可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取出患者假牙,不要让病人进食或饮水,以防堵塞气道。病人抽搐时,就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同时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小儿发热的家庭处理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常为感染性疾病所致。由于发热时间过长可引起营养素的消耗,有些小孩还可出现高烧抽筋,因此孩子发热,往往引起父母恐慌。一般来说,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内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成分增加,活性增强,如白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增加。但发热持续过久或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健康恢复,因此对高热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当小儿发热体温在38℃以下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不必处理,如轻易退热,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掩盖病情扰乱疾病的发展规律,对诊断治疗不利。如体温超过38.5℃,患儿有头痛,肌肉疼痛、厌食或全身不适,可以给予药物降温,主要是改善患儿身份舒适度。在孩子出现高体温时应迅速降低体温,此时可用温水浴降温,亦可将毛巾用温水浸湿,在颈、背、胸前、腑下、两腹股沟擦浴,促使血管扩张散热,同时应送往医院,服用解热药物。常用的解热药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退热作用迅速、安全,维持时间长达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退热作用温和,安全有效。有关研究证明传统的冷敷或酒精擦浴不仅无效,反而可导致全身发抖,且酒精还可经儿童皮肤吸收产生中毒症状,应避免使用。新生儿出现发热主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38~39℃,可松解襁包散热;体温39~41℃,可用33~35℃温水给病儿擦浴,部位为前额、腑窝、四肢和腹股沟;如体温超过41℃,可洗温水浴,30分钟复测体温。在炎热夏季,刚出生2~3天的新生儿可因包裹过多,喝水少而出现发热、哭闹、皮肤潮红、尿少,这在医学上称为脱水热,只要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服,每隔两小时给孩子喂糖水或白开水5~10毫升,一般在数小时到24小时内就可以自动退热,不需要其他处理。

晕车的预防

1、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

2、感冒通。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样。

3、也可用安定片1片,维生素B1两片,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亦能防止晕车。

4、无药之时,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劂厥穴(肚脐),用伤湿膏盖贴, 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也有 一定的预防作用。

5、无药之时,晕车者可在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在体内过分晃动,上车后双目注视远处,尽量少看近处物体,尤其在下坡时注意抓紧拊手,减缓惯性对内脏的冲击,密封较严的汽车或汽油味偏大的车厢要注意通风,这样有助于预防晕车现象发生,如稍感不适,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子睡觉,睡觉--往往是最好最省钱有效的防晕车方法。

有晕车史的,乘车前可饮用些酸辣开胃的食物,勿食甜食及油腻食物,且忌过饥过饱

“闪腰”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为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打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

一旦发生“闪腰”,可酌情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按摩法:闪腰者取俯卧姿势,家人用双手掌在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的部位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

背运法:让闪腰者与家人靠背站立,双方将肘弯曲相互套住,然后家人低头弯腰,把患者背起并轻轻左右摇晃,同时让患者双足向上踢,约3~5分钟放下,休息几分钟再做。一般背几次之后,腰痛会逐步好转,以后每天背几次,直至痊愈。

热敷法:用炒热的盐或沙子包在布袋里,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药物外敷法: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放瓦上焙干,放冷,研细末,撕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去药。

老人倒地的急救

老人摔倒常见的原因有:

1、中风因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使其突然破裂出血,常发生昏迷、偏瘫等;

2、眩晕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等引起,一般无意识障碍;

3、晕厥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导致短暂性意识丧失;

4、心绞痛急性发作;

5、不慎摔跤骨折及癫痫等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旁人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见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搬动病人时,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

扎刺

手足扎刺后,须及时拔除,不宜留在肉里活动,以免越扎越深。

[家庭应急处理]

(1)将伤口消毒,并用火焰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将刺全部拔出,然后再消毒一次,包扎好。

(2)如刺扎得很深,并断在肉里,或是带泥土的刺,则需去医院诊治,并注射破伤内抗毒素。

(3)扎刺易引起伤口化脓,需注意消毒。如刺拔除后,局部仍红肿不退,且越来越厉害,并疼痛、灼热等,说明伤口已有感染,应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不可不知的家庭急救知识

孩子是好奇的。为了快一点融入这个世界,他不停地探索和实践。孩子会爬会走后,他探索得更主动,范围也越发广泛了。与此同时,由于孩子自身发育尚未完善,所以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要付出一些代价,轻则几块乌青,重则流血,甚至骨折。

对父母来说,他们在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活动的同时,还应时刻留意他身边的潜在危险。但这样的防御措施实在被动,无法降低宝宝出现意外事件的概率。可怜的父母们只有一次次地带孩子上医院急救,可是到了医院,医生看了孩子情况后却告诉父母,如果能懂得一些急救知识,或者可以让孩子少吃许多不必要的苦头。

在此,我们介绍六种常见的儿童家庭急救知识的“改进版”,帮助父母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割伤和擦伤

旧版急救法:

清水洗净伤口,并在双氧水中浸泡,不包扎伤口,让伤口自然痊愈。

新版急救法:

1、用肥皂及冷水洗净伤口,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伤口中,祛除残留物确保伤口干净。如果孩子摔在路面上,路面的灰尘会嵌入到创伤处。这不仅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且会

在伤口处留下永久的疤痕。用干净的毛巾或消毒纸巾将伤口处的脏东西擦拭掉,即使宝宝哭着叫疼,你也不能忽略这个步骤。

2、用双氧水杀菌消毒早就过时了,因为双氧水虽能杀菌,但同时也破坏了帮助修复伤口的白细胞,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建议使用医院和药店出售的抗菌药膏,任何皮肤创伤

,即使仅仅是轻微的擦伤,也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侵入的窗口。

3、使用纱布或绷带也是不错的方法,但不是必须使用。一旦涂抹了抗菌药膏,伤口被密封好,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八小时内就开始愈合。如果伤口比较大,出血快,或者伤口所

在处经常和衣服摩擦,使用纱布或绷带便很有必要。使用创可贴需根据伤口形状大小,并每日更换。

・大出血或伤口深

旧版急救法:

使用止血带,以防止严重出血。

新版急救法:

1、宽大的止血带容易影响创伤处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导致永久性伤害。控制伤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压迫。

2、将冰袋放在处理好的伤口上有利于压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失。如果十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尽快找到儿科医生或将孩子送入急诊室。

3、如果伤害极严重,造成肢体分离破损,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用纱布垫或其他消毒用品覆盖伤口。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包扎用品,用塑料袋、塑料布、塑胶手套,甚

至一片可折叠的铝箔纸盖住伤口。

4、最好将包扎物固定在伤口处,并松开一角便于空气流通。但假如肺部受到创伤,应立即遮盖住创伤部位,不要留有太大空隙,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被、直接吸入孩子的胸腔中

・流鼻血

旧版急救法:

将孩子的头部向后倾斜,捏紧孩子的鼻孔五分钟,并放冰袋在鼻子上以凝固血流。

新版急救法:

1、让孩子的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部向后倾斜,血液会流入喉咙,容易发生窒息或呕吐。

2、不要捏紧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间(鼻骨下面),通常需要用力捏20分钟左右。

3、最好的冷却部位在孩子的嘴里。在口腔上膛放个冰块让孩子含住,以减慢鼻部血液的流动。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承受在嘴里放冰块这种方法。如果因为意外而

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发生碰撞,可以“冰镇”鼻梁,有助于减轻肿胀。

・中毒

旧版急救法:

让孩子服用呕吐药,把胃中残留物都吐出来。

新版急救法:

1、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父母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 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

如果无法及时将孩子送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烧伤、烫伤

旧版急救法:

在烧伤处涂抹牛油或用冰块冰镇伤处,然后使用防菌喷雾或涂抹烧伤药膏。

新版急救法:

1、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

2、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应当立即剥离衣物,因为衣物已浸满高温油脂,会继续灼烧皮肤。立即用凉水,注意不是冰冻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5分钟。

3、使用皮肤麻醉剂和护肤品得不偿失,它们很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会使皮肤更加难受。

4、如无破裂的水泡,可以在烧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覆盖住伤处,并用干燥的纱布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水泡破裂或烧伤发生在关节处,尽早请医生帮助治疗,以免在孩子的皮肤上留下疤痕。

・骨折

旧版急救法:

当孩子摔倒伤到手腕或脚腕时,即使不能确定是否真的跌断了,也一定带孩子去医院。

新版急救法:

1、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看急诊。可以等上一段时间,看看孩子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会自行消除。唯一需要做的是举高并固定住肢体。如果2至4小时内,孩子感觉活动或走动时

疼痛更加剧烈,则父母应考虑带孩子去医院骨科就诊。

2、显而易见的折断则需要及时治疗。父母应立即给医生打电话。不要移动孩子,如果可能,把孩子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

,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纱布或细绳子,这些都可能阻碍血液循环。

家庭急救包应备的东西有哪些

在许多美国家庭中有一样很特殊的东西,就是急救包。因为许多美国父母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生死危急关头,如果手边有点水,有点药,有点光亮,那么也许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那么,美国人的急救包里具体都有些什么呢?

个人信息类

逃生手册:主要教你怎么逃生,根据各自国情、地区的情况撰写。

信息纸:其实一般的便条纸即可,上面写好个人信息,紧急情况下的联络人。

DVD教材:是教你怎么逃生的,比较形象,平常可以收看。

求援类

口哨:吹肯定比喊省力。

荧光棒:没错,就是看演唱会用的那种。

照明类

应急蜡烛:大小和普通蜡烛差不多,但燃烧时间要长好几倍。

手摇发电手电筒:蜡烛点完就没了,黑暗会夺走镇定和理智,所以手摇发电电筒是急救包里的必需品。别以为是一台发电机,其实它很小巧,手电底部有个小摇柄,摇动数下就有光亮。

生活用品

应急毯:防水防寒防蚊虫,有不同大小的尺寸,摊开来面积不小,但折叠起来塞在急救包角落里,不占地方,适用各种野外天气。

暖手包:一个迷你的暖宝宝,茶包大小。

一次性雨披:有保暖、防雨等多个功能。但要记住,一定不要买那种比垃圾袋还要薄的。

一次性帐篷:可供短期户外避难用。

防水袋:装一些不能碰水的物品,如手机、数码电子产品。

水袋:一字之差,却是两样不同的东西。如果在野外遇到危急情况,可以从河边运水,还可以接雨水!

水壶:普通塑料水壶即可,请注意水壶的密封性。

免洗消毒液:不用水洗的便携消毒用品。

铝碗:户外野营用的,铝导热快,又轻。如果能吃到加热的食物或水,不但能更好恢复体能,而且更卫生。

灰色布基胶带:比普通透明胶带要结实,黏性强。

卷筒纸:可以把纸芯抽掉。

家庭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常识大全

垃圾袋:把生活垃圾、粪便装起来,可以尽量保持环境整洁,避免二次污染。

净水器:灾难中最大的威胁之一是没有水,有了小型净水器,能将自然界的水等净化后直接饮用。

医药包:包中包。有洗眼液、三角绷带、医用消毒绷带、医用手套、剪刀、口罩、基本药品、针线包等20多件东西,医药急救包“包中包”,里面的东西可以供你自己做个外科小手术。

工具类

防水火柴:火柴头上有防水蜡封,防潮,塑胶盒包装,火柴柄也比一般的要粗、长。另外,还有金属的防水火柴。

5米长绳:可以用来逃生、捆扎等多种用途,甚至可以捆在身上御寒。

劳动手套:不论哪种灾难,总有可能受困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在救援人员到来之前,自己动手挖吧。在日本,棉线手套的指部通常有耐磨的橡胶指垫。

扳手: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多用折叠工具刀:这个也不用多说。如今是不流行了,早些年头,不少男人还把工具刀、传呼机、玉佩等一堆玩意挂在腰上呢。

折叠铲:带柄,铁制,小小一把铲子,可以挖开希望之路。

逃命的时候,什么都不要了,但人和这个包无论如何也要带上。

家庭急救常识要学会避开误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在生活中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和情况,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和学习一些基本的家庭急救常识,以防万一。当我们遇到和发生了下面的情况,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急救,不过通常都有些情况应该引起注意。

一、止血带不宜长时间结扎。

用布条、纱布作止血带包扎时,止血带不宜过细过窄,不宜直接扎在皮肤上,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应垫以布料(可用纱布、毛巾或衣袖等)。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当,每隔30至60分钟应松开2至3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避免止血带以下肢体缺血坏死。

二、小而深的伤口不宜马上包扎。

特别是锈钉或木刺扎伤后或是玻璃损伤,伤口缺氧。若马上包扎,会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应到医院清创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三、昏迷病人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

应严密观察,细心护理。病人苏醒前不宜进水进食,否则会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所以,昏迷病人要绝对禁食,但可用棉签蘸清水湿润一下双唇。

四、皮肤接触农药。

不宜用热水及酒精擦洗,否则会促进毒物的吸收。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内衣)、手套、鞋袜等,并用肥皂水或1%、5%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皮肤、头发上的毒物。

五、急性腹痛起病急。

变化多、发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应及时去医院诊断,正确治疗。对诊断一时难以明确的病人,不宜服强烈止痛药(如止痛片、强痛定、吗啡、杜冷丁等),并禁用泻药,禁止灌肠。否则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或加重病情。待检查确诊后再作处理。

家庭医疗急救小常识

1、正常人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行为活动自如。如果有人“不明白了”,呼吸、心跳存在,按压或针刺“人中”穴无反应,有可能是昏迷了,昏迷时间越长,病情相对越重;

2、正常成人的体温是36-37℃;

3、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

4、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

5、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

6、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4mm,等大正圆;

7、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

徒手心肺复苏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徒手心肺复苏术主要应用于猝死的病人。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等等。

体位:病人仰卧于地上或木板上,头上不垫枕头及其他物品,这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体位,如果病人俯卧,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手法要轻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一定不能用力过大。如果病人躺在松软的床上,背部要垫上木板。

判断神志:呼叫无反应,手掐人中、合谷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

轻拍伤病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

什么叫猝死?

平常“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叫做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把从发病到呼吸心跳停止在6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定为猝死。猝死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发作所致。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有70%发生在院外。

猝死的病人,神志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

猝死的病人是可以抢救复活的。猝死的病人应立即就地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

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开通气道:仰头举颌(颏)法,先清理口腔异物(呕吐物、血块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使头后仰,一手托颈后,头后仰的程度以下颌和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直为宜,后仰不要过度。

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

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口鼻有无气流溢出。

高声呼救

伤病者对轻拍、呼唤无反应,表明其已丧失意识,立即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呀!救命啊!”

若有他人,先拨打急救电话,后参与共同现场抢救。

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员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口对口人工呼吸: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既可以认定心跳停止(颈动脉位置在喉结旁2-3厘米处)。

心外按压:

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下1/2处。

按压频率:每分钟60-100次。

按压深度:3-5厘米。

按压手法:一手掌放于胸骨下1/2处,手掌与胸骨平行,另一手重叠在手背上,两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双肩绷直,双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压。

注意事项:

1、心外按压要不间断进行。

2、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3、向下按压和放松时间均等。

4、放松时手掌也不要离开胸壁。

如呼吸、心跳停止,人工呼吸、心外按压时要同时进行。吹气时,停止按压。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

一人做:按15:2的比例进行,即先吹两口气,然后胸外心脏按压15次。周而复始,直至有人接替为止。

二人做:按5:1的比例进行,即一人吹一口气,一人心外按压5次。吹气的时候,停止按压。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为止。自救互救的同时急呼120。

现场急救

第一目击者(first-Responder):

急救现场强烈呼唤“第一目击者”,那么什么是“第一目击者”呢?就是经过短期培训,掌握相当医疗常识,甚至获得相关培训证明者。

急救现场主张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治。美国约二亿人口,有7千万人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比例约为4:1,美国的急救电话为911,美国的公共场所配置除颤器。挪威把心肺复苏纳入了中学课本。在德国,不会止血包扎不发驾驶执照……

急救面对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人类近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扶摇直上,急救早已不单单是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外伤的处理了,而是着重对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基本内容,并辅以创伤救护的知识技能的培训。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医学急救界正式向社会提出了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以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危在片刻的伤病人。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在医务人员赶到之前,“第一目击者”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讲清重要的,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心绞痛病人的抢救要点

症状:

脑血管意外(脑中风)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症状:突然发病,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失语、流涎、口角歪斜和半身瘫痪,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

自救措施:就地侧卧、不搬动、如需搬动应平稳抬放;

去掉义齿,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病人前额,以利降低颅内压,注意保暖;

监测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指标,有条件的最好吸氧;

紧急呼叫120。

预防老人猝死

猝死是指事先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死亡。一些猝死的实际病例,多发生在下例一些情况:

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在跑步,游泳等运动过程中发生猝死的事例。

晕厥跌倒:有的人于夜间起床小便时,跌倒于床边而亡。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加之尿夜排出后腹腔压力突然下降,由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血夜速度减慢,使心脏和脑血液减少,发生缺血而晕倒。

暴怒生气:高血压、血管瘤等病人,切忌暴怒生气,否则容易发生意外。这是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急剧加快,血管发生痉挛和压力变化,使原有血管瘤和高血压的血管破裂所致。

疲劳过度: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并有心肌梗死病史的老人,在连续紧张活动,得不到休息的情况下,使心肌更加严重、持久地缺血、缺氧,从而促进猝死。

饱食沐浴:食后沐浴非常危险。这是由于饭后,体内血液有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胃、肠消化吸收食物之需,加之入浴后,全身小血管扩张,使心脏和脑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供氧不足所致。

便秘用力:老人进食和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极易发生便秘,在屏气用力排便的时候容易发生猝死。这是由于在屏气用力时,使胸、腹腔压力突然升高,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冠状动脉发生痉孪和心肌严重缺血所致。

情绪压抑:患有气管炎、肺炎的老年病人,呼吸道痰液较多,肺功能减弱,无力咳出,使痰液堵塞气道发生窒息。也有因急性胰腺疾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发生猝死。

针对上述情况,为防止或减少猝死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由于猝死多数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故应积极防治已患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冠心病导致猝死的约有50%。

(2)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诱发猝死的因素。应注意身心修养,很好地安排生活,善于自我排除烦恼和制怒。

(3)因病服药,应按医生规定,避免引起毒性反应。夜晚失眠时,服镇静安眠药物,切勿过量。

(4)参加各项活动,应量力而行,切不要勉强。在跑步等运动中突然出现胸痛、心慌、头晕、呼吸困难时,宜立即停止运动。

(5)学点卫生急救知识,及时发现和抢救得法是至关重要的。

(6)老人日常活动场所,客房、卧室等家具物品应有适当安排和布置,注意防止有绊倒或滑倒的情况。

气管异物

病人出现窒息痛苦表情,可有声音嘶哑、呛咳,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常用手拽自己的颈部,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紫、严重可出现神志不清、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神志清醒者可采取自救互救办法:

用力咳嗽,力争将异物咳出。

自我手拳冲击法: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脐上方),另一手将握住拳的手向后、向上猛烈挤压3-5次,也可用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他人手拳冲击法:他人可站在病人背后,双臂围绕其腰部,用上述办法急救。

儿童气管异物可采取头低足高,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双肩胛骨内拍击。

神志不清者的急救方法:

腹部手拳冲击法:病人仰卧,双腿并拢,救治者跨跪在病人双腿外侧,双手掌重叠放在病人脐上方,向前向下快速冲击腹部,反复进行观察,口内如有异物,迅速取出。

互救的同时急呼120。

一氧化碳(CO)中毒(有害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无色无味CO,门窗紧闭;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过量CO;

使用燃料热水器方法不当;

长时间使用空调、空气不流通;

火灾后,现场产生有毒气体;

长时间用燃料加热,使用涮、烤、烧食品。

一氧化碳症状:

1、轻度:头晕、头痛、乏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

2、中度:除上述症状外,面部潮红,口唇呈樱桃红、烦躁、脉快、多汗;

3、重度: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氧、注意保暖;

昏迷病人头偏一侧,出现抽搐针刺人中合谷穴;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

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和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家庭急救九大禁忌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随时也会有各种小的意外情况发生,如何准确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急救,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一、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二、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三、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四、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五、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六、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七、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八、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九、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一、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二、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三、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四、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五、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六、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七、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八、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九、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中暑的紧急救护

盛夏,中暑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急症。钟书一般表现为出汗、口渴、头昏、无力、耳鸣、胸闷、心慌、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体温升高等。凡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肌肉不由自主地抖动、皮肤干燥无汗等都称为中度中暑。

紧急处理方法:

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或有空调处,用凉水或冰水毛巾敷于患者头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有条件者还可以用冰袋、冰枕或冰块为患者冷敷;

用冷水或30%的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以促使热量散发;

冷水擦身加电风扇吹风;

饮用含0.3%淡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防止肌体水盐的过量丢失。但要注意,短时间内不要饮水过多,一般1小时内不超过1000毫升水;

同时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人中穴、后脑窝处,并让患者内服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丸、散)等防暑降温药物,这些都是紧急救治中暑的好办法。

急救用品代用法

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都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急救操作要领:

1.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脚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3.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4.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6.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用。

冻伤的急救措施

冻伤是北方冬季常见的多发病,轻者红肿痛痒,重者可因截肢造成残疾。为此,大家都应掌握一些冻伤急救常识。

保护冻伤部位:冻伤发生后,应迅速用棉被保护受冻部位,并迅速将患者护送到室温20℃―30℃的室内。

冷温水交替复温用10℃的冷水和38℃的温水交替浸泡受冻部位20―30分钟,直至受冻部位恢复感觉,皮肤转为红紫、变软为止。如果鞋袜、手套和手足冻结在一起,应一同浸入温水内,待受冻部位恢复感觉后再用剪刀进行分离。

涂抹冻伤药膏:冻疮尚无水泡糜烂时,可用樟脑醑、冻疮酊、辣椒酊涂于患处;有溃疡的重伤号,首先应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创面,外涂新霉素霜,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切忌雪搓火烤发生冻疮后,切忌采用雪搓、冻水浸泡或直接用火烤等方法,这样会使病情更加恶化。

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难以忍受。有“窒息感”。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可向左肩左臂放散。胸痛时间一般历时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自救措施:停止一切活动,最好平卧,思想应放松,不要过分紧张。

松解衣扣、裤带、注意保暖;前胸部可用热毛巾湿敷;

舌下含硝酸甘油片1-2片(不要咽下)1-2分钟能奏效;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

剧烈疼痛时,可将亚硝酸异戊酯(小玻璃管药)折断,放在鼻孔前吸入,疼痛会迅速缓解。指掐内关穴也有止痛作用。

有条件可吸氧;

急救电话:紧急呼叫12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8547.html

更多阅读

家庭急救小常识 生活小常识 15个家庭急救常识可救命

我们大家有多少家庭急救常识呢?万一遇到什么意外,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做呢?比如,被东西烫伤、突然性的休克、运动时扭伤、食物中毒等,遇到这些急救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大家知道多少生活小常识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15个家庭可救

心血管疾病的急救 家庭急救小常识

家庭急救小常识――简介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者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看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小意外的处

安全教育手抄报:家庭急救常识

  在制作安全手抄报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家庭急救常识,让安全手抄报的内容更加丰富。  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时,病人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中毒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急救法是:立即打开门窗,把病人移

家庭急救常识 15条你必知的家庭急救常识

爱华阅读配图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看看15条你必知的家庭急救常识吧。  1、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

家庭急救小常识 婴幼儿家庭必备的急救小常识

婴幼儿家庭必备的急救小常识    一、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

声明:《家庭急救常识 家庭急救常识大全》为网友勇敢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