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简介,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基础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说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则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可见,多元文化主要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社会理论。

多元文化_多元文化主义 -简介


多元文化主义它们不仅挑战了美国强势群体的威严,而且打到了美国传统势力的痛处。更重要的是,它们触动了美国主流文化的根基,踩到了美国WASP的尾巴。不管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出于社会正义,也不管是出于群体利益抑或是反叛心理,上至政府机构、公众舆论,下至草根社区、家庭学校,人们都大谈特谈多元文化主义,真有点言必称“多元”的味道。于是,什么东西都多元起来了:价值观多元起来了,道德标准多元起来了,生活方式多元起来了,授课语言多元起来了,婚姻形式多元起来了,家庭模式多元起来了,性行为多元起来了,等等,不一而足。
文化多元和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多元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古代埃及和罗马,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就和睦地相处于一个社会;在前现代时期,一些社会甚至在法律上承认不同宗教的存在,并想方设法调和宗教派别之间的冲突。然而,文化多元并不等同于多元文化主义,前者主要是一种现象描述,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如果说文化多元旨在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多元文化则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可见,多元文化主要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社会理论。
那么,什么叫多元文化主义呢?也许是由于该词被用得太多、太泛、太随意,它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界定分明、一致公认的定义。可以这么说,“多元文化主义可以指任何东西,也可以什么都不指”,它完全取决于使用该词的人在谈论什么问题,以及在什么语境下谈论有关的问题。所以,使用该词时,人们必须说明该词具体指涉什么以及它的相关含义;不然,不同的读者对多元文化主义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误会。举例来说,根据侧重点不同,多元文化主义可以分为保守多元文化主义、自由多元文化主义、多样化多元文化主义(pluralistmulticulturalism)、左倾本原多元文化主义(left-essentialistmulticulturalism)和批评性多元文化主义(criticalmulticulturalism)。但从内容范畴来说,多元文化主义涉及政治理论、文艺理论、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历史研究、文化研究、教育、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由于本文讨论的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指涉当代美国社会和文化思潮,所以它的定义范围比较宽泛,涉及阶级、性别、种族、家庭和性倾向等社会和文化问题,旨在考察它对当代美国政治的影响。

多元文化_多元文化主义 -理论基础

三个方面

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哈贝马斯的宪政民主思想;二是查尔斯・泰勒的“政治承认”(politicsofrecognition);三是解构主义理论。具体而言,哈贝马斯指出,仅仅由法律来提供平等保护仍不足于构成宪法民主;只有当人们把自己看作是法律制定者时,民主才可能在宪政政体里得到体现。这样,“权力系统就会既注意不平等的社会条件,又考虑文化差异。”换言之,只有当社会(弱势)群体介入到公共讨论并充分阐述自己的要求时,他们才可以说享受到了宪政民主赋予他们的公民平等权。泰勒的“政治承认”源于他对自由民主政体的解释。一般来说,西方政治哲学家把自由民主政体归结成一条原则:“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自由和平等的人”(Treatallpeopleasfreeandequalbeings)。不过,如何贯彻和执行这一原则,民主政体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公民在社会运作问题上发生意见冲突时,政府应保持中立态度,不偏向任何一方。另一种认为,只要所有公民的权利得到保护,且没有一个人被迫接受某种价值观,那么政府就有权干预,提高某一社会群体的文化价值。泰勒认为第二种观点更民主,并由此提出其“政治承认”一说,即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身份与社会给予的政治承认有直接关系,“不承认或错认会造成伤害,甚至成为一种压迫,使人陷于虚假、贬低的生活困境”。把泰勒的“政治承认”理论用来分析美国社会的话,那就是美国主流社会没有给予妇女和少数民族政治上的承认,致使他/她们无法享受平等权利,陷于困境。至于解构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主要在于它否认建立共同思想文化标准的必要性。在解构主义看来,任何共同一致的标准,都是掌握政治权、占有话语权和控制社会资源的群体行使它们权力的面罩,因而是为社会强势群体服务的,社会边缘群体不仅无法从中受益,反而会成为它的受害者。由于多元文化主义所强调的,正是不同社会群体共处一个社会时的政治承认和文化权利问题,所以,解构主义对话语霸权和正统理论的挑战自然成了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归纳起来,哈贝马斯强调关注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的宪政民主思想,泰勒要求民主政体承认社会群体文化特性的观点,以及解构主义有关社会强势群体拥有政治和文化话语霸权的理论,为多元文化主义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两把利剑

有了这些思想理论作后盾之后,多元文化主义便舞出两把利剑,一把直指政治权力中心,要求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不同社会文化群体予以“政治承认”,另一把指向话语权力中心,要求对历史、文学、哲学和政治领域的正统说法进行解构。这两方面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需要分开来细说。先说多元文化主义与政治承认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承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承认”,而是指对少数民族、亚文化群体、弱势社会人群的“承认”,即承认他们的差异性,承认他们的平等地位,承认他们的平等参政权利。这里的关键是平等两字,于是,两个问题由此引出。第一,多元文化主义现在要求“承认”,那意味着尽管美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社会,但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他亚文化群体一直没有得到“承认”过,更没有“主义”起来。换句话说,美国仅是个多元文化社会,但没有实行过多元文化主义,因为前者只是指出多民族、多文化共存这一现象而已,而后者则强调各民族和各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具体而言,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者指出,以WASP(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为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先是宣扬“熔炉说”,把与之相异的文化都溶化在以WASP为主料的“大锅”里,继而默认“文化多元论”(culturalpluralism),企图在承认多元文化共存的情况下,仍保持其主导地位。在多元文化主义者看来,仅仅承认多元文化共存是不够的,因为它没有明确各种文化之间到底是从属还是平等关系。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坚持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平等价值,并给予所有社会文化群体以平等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地位。第二,如何去实现多元文化主义提出“承认”和“平等”。如同前面提及的,多元文化主义在论及社会弱势群体的“承认”和“平等”问题时,主张政府和社会公共机构积极介入,帮助它们消除各种不平等障碍,必要的话,甚至采取特殊照顾的办法,使这些长期以来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弱势人群早日摆脱受压迫、遭排挤的状态,成为社会中的平等成员。由于这些人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要求政府和社会机构采取法律和行政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公民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多元文化_多元文化主义 -诉求

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多元文化主义围绕少数民族和其他亚文化群体的“承认”和“平等”问题提出了种种要求。比如,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它要求实施双语教育,以“消除拉丁裔人语言障碍所造成的不利条件”,体现知识传授上的公平性。不然,强行用英语教拉丁裔人,不仅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性。再比如,在大学招生方面,多元文化主义要求美国高校对黑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倾斜政策,以低于录取分数线的标准录取他们。其理由是,黑人、拉丁裔人和印第安人长期受到压迫和歧视,高等院校如果不“承认”这一“先天不足”,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套在他们头上,那这种貌似客观的做法显然有失公允,这些少数民族也因此而难有出头之日。唯一能纠此偏向的是“高抬贵手”,低标准录取他们。除此之外,多元文化主义还要求高等院校和公司企业在人才录用政策上体现“承认”和“平等”精神。多元文化主义者指出,在美国教育界和商界里,白人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妇女和少数民族凤毛麟角。这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不承认”,显然是对他们的严重不公,是社会强势力量的霸权行为。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不改变这种状况,社会弱势群体将无翻身之日,文化多元也将成为无稽之谈。基于这一认识,多元文化主义对“肯定性行动计划”(affirmativeaction)极为支持,希望借助政府行政令和国会立法,让少数民族和妇女在就业、晋升、银行贷款和获取合同方面得到优先考虑。多元文化主义认为,只有通过这类政府介入强硬措施,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局面才有可能扭转过来,实现罗尔斯所说的“公平平等机会”(fairequalityofopportunity)。

多元主义

当然,多元文化主义所要求的“承认”和“平等”决不仅仅停留在教育和商业领域,它们还包括许多其他社会和文化问题。如前文提及,多元文化主义作宽泛解释的话,它涉及到种族、性别、阶级、语言、教育、宗教、性倾向和残疾人等各方面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就它们一一展开讨论,仅举阶级和性别两个问题为例。就阶级而言,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根据约翰・费思克(JohnFiske)的“权力阵营”(powerbloc)理论来分析的,即把社会-经济阶层看作是一个随着社会力量变化而不断组合的动态阶级。

在多元文化主义者看来,移民、少数民族、单亲家庭、低收入白人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妇女,都属于美国下层阶级。但由于这些人群既没有话语权力,又没有政治影响力,他们什么方面也得不到“承认”,更遑论享受政治、经济和文化平等权利。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继续推进“肯定性行动计划”之类的项目,扩大和完善社会福利计划,增加教育资助基金,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取得“承认”和“平等”。然而,由于社会强势群体的反对,所有这一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不是做得越来越少,就是干脆停止不做了。在性别问题上,多元文化主义者与女权主义者结成天然盟友,共同向父权制和男权话语系统进行挑战。她/他们不仅要求主流社会承认女性的差异性,而且要求享受所有的公民权利,使得她们既保持女性的文化特色,又做一个完整的公民。当然,更能体现多元文化主义特色的是,该思想阵营里的一些“豪门女将”还大声疾呼,要尊重同性恋者的权利,承认她/他们的婚姻权。多元文化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性取向是个人生活方式问题,旁人无权干涉;同性恋婚姻是个人隐私问题,应该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循此思路追问:既然是一个多元社会,在性取向和婚姻形式上增加“一元”有何不妥呢?显然,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她/他们的这种选择应该受到社会的平等对待。

主流的挑战

讨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承认”和“平等”这两个核心概念之后,它对主流文化话语霸权的解构就容易理解多了。就挑战美国主流文化话语霸权而言,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是,WASP长期以来以主流文化自居,主宰着美国的话语霸权,使得非WASP群体难以发出它们的声音。从人类学到政治学,从历史课本到文学作品,从艺术创作到体育运动,从科学技术到工农业建设,从公共教育到社会改革,几乎所有一切都以白人男性,尤其是WASP男性为主,好像美国历史上只有华盛顿、林肯和林伯格等英雄;美国文学家中只有霍桑、爱默生、马克・吐温;美国音乐家和艺术家只有……。多元文化主义对此提出挑战,认为这种把参与美利坚共和国建设、为美国现代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社会群体遮盖起来或者排除在外的做法,说得轻一点是不尊重历史事实,说得重一点是撒谎和骗人。多元文化主义认为,黑人的奴隶经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移民遭受排挤的痛苦、穷人在“血汗工厂”的劳作、少数民族的挣扎和同性恋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等,都是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部分,理应得到他/她们的那部分话语权利。带着这种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话语权的一腔豪气,多元文化主义要求对传统文本重新解读,用话语理论将其一一解构,剔除其贬低和歪曲的部分,添进过去被排除在外的部分,力争把被WASP颠倒的一切再颠倒过来。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多元文化主义在对WASP文化大解构的同时,还积极构建亚文化群体的话语体系,以赢得社会的承认和平等的话语权。于是,在二十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期间,非洲裔学、亚裔学、拉丁裔学、女性学、性别研究、族裔研究和同性恋研究等学科在美国高校纷纷开设,一时成为教授们和学生们追捧的“显学”。多元文化主义希望借助于这些新兴学科来打破“欧洲中心论”、消解“白人优越论”,为社会弱势群体确立话语权力,最终走向所有文化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自由民主社会。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简介,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8829.html

更多阅读

解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解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召开的“批判语言和人文科学国际座谈会”上,发表了他划时代的著名演讲《人类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一文,这篇演讲被公认为是解构主义的奠基作。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对当

建构主义理论李海艳201210093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日益兴起,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当代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

转: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一、题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二、资料,文献来源:一手资料: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二手资料:魏建培,梅迎春《皮亚杰与建构主义》李维东《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中国文化的多元统一性 培育多元文化背景高管

     很多跨国公司其实都具备隐藏的、尚未被发觉的“金子”——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才。这一阶层对公司开发国际市场的作用难以估量。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技能,需要公司投入更多时间和成本,仔细培养,并合理安排在关键的职位上。

声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简介,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基础》为网友难得用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