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中心现状,一汽技术中心-发展历程

一汽技术中心,指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是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999年在全国231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列第七位,机械行业第一位。 是全国汽车行业中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于一身的规模大、核心能力强、研制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的汽车产品研制开发和试验检测基地。

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中心现状,一汽技术中心-发展历程

一汽技术中心_一汽技术中心 -中心现状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999年在全国231家企业技术中心中列第七位,机械行业第一位。

技术中心在整车、车身、底盘、发动机、零部件、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设计、研究、试制、试验检测、计算分析工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是全国汽车行业中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于一身的规模大、核心能力强、研制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的汽车产品研制开发和试验检测基地。

一汽技术中心(长春本部)占地3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现有员工28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8人,硕士研究生645人。设有二个博士后工作站。多年来共开发出300余种车型,完成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同时已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跨入新世纪,面临新挑战,中心人将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奋力拚博,坚持以人为本与机制领先并重,资源投入与资源开发并举,国际合作与国内联合并进,实现自身发展的跨越。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中国一汽商用车(重、中、轻、微)产品、乘用车(轿、微、客)产品及相关总成、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承担国家和一汽集团关键技术开发,实现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品创新发展的重任。设置中重型车部、轿车部、轻型车部、微型车部、客车部、发动机部、车身部、汽车电子部、基础研究部、整车试验部、试制部、工艺部、材料部、海南汽车试验研究所、青岛分所和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等21个部、所,奠定了从技术预研、车辆技术开发与试验、产品工程开发等完整的组织体系;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的CAD/CAE/CAM/CAS/CAT能力在2005年已经建成。具备寒、热带两个汽车试验场;具备整车环境与强度疲劳、车身试验、底盘及总成试验、发动机试验、振动噪声试验、电子电器试验、材料与工艺试验、新产品试制、计算分析等产品试验验证能力设施,规模之大、能力之强、研制手段之先进、技术实力之雄厚在行业领先。2010年8月16日,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人民币,具有沟通高效化、布局模块化、管理智能化、发展持续化、环境生态化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乘用车所奠基建设。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争夺国际汽车技术领域制高点,率先提出并实践技术平台发展战略,搭建了节能环保、可靠耐久、电子智能、工艺材料、安全舒适“五大技术”平台,积极推进高效低污染、低摩擦损失、新能源汽车、主被动安全、舒适与便利、NVH、造型、基于安全的ITS、高可靠、高耐久、CAE、CAN网络、动力总成电子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智能使用、轻量化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汽车摩擦学、回收再利用等基础技术领域不断深化发展。经过多年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在新能源动力系统、汽油增压直喷燃烧系统、电控柴油机共轨供油系统、AMT、DCT自动变速器技术、底盘控制、安全技术等国际前瞻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开发流程体系,形成了数据库、材料库、资源库。一汽技术中心连续承担“混合动力客车、轿车产品开发”、“高品质重型商用车集成开发先进技术“、“轿车直喷汽油机(GDI)开发“、“中国典型汽车道路谱统计测量及应用系统开发“等国家863重大专项研究,有效承接了国家和企业的自主创新。

放眼未来,一汽技术中心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继往开来,为做强做大一汽自主事业,为发展壮大中国汽车产业,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一汽技术中心_一汽技术中心 -发展历程

1950

4月在北京市灯市西口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不久迁往北京市扁担厂),任命郭力同志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方同志为副主任。
7月3日在北京市灯市口甲三号成立汽车实验室。
1951

年初汽车实验室迁往北京南池子76号。
3月31日重工业部决定汽车实验室下设车辆、发动机、汽车设计、制造研究、材料、技术资料六个部。
1952

5月30日汽车工业筹备组确定了汽车实验室的方针和任务。方针是:面向生产,为生产服
务;任务是:1.汽车、拖拉机的试验研究;2.培训技术干部;3.翻译苏联援建的652
厂(一汽代号)图纸。
1954

6月4日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1952年9月取代汽车工业筹备组)决定抽调汽车实验室
8名工程师、6名技术员支援第一汽车制造厂;管理局技术室与汽车实验室合并。
12月汽研所调给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干部44人及全部材料试验设备。
1955

年底汽研所第一次赴西藏进行高原汽车(煤气车)试验。1956

3月15日根据一机部的决定,汽车实验室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张德庆任主任。
9月27日设计完成解放牌CA11A型4吨载货汽车。
汽研所与“南汽”协作,开发出1.5吨级轻型载货汽车。
1957

5月汽研所试制成我国第一辆空气悬架汽车。
12月根据一机部决定,汽车拖拉机研究所的汽车部分迁到长春(现宽平大路长春工业大学院内),并定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汽车研究所”。
1958

4月13日汽研所试制成功煤气汽车。
4月26日一机部六局(原汽车工业管理局)电报指示汽研所派人去海南筹备汽车试验站(1958年11月15日正式建立“海南热带汽车试验站”)。
6月3日一机部发文,将汽研所名改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
9月26日成功试制“丰收”牌农村通用汽车(是研究所独立完成设计和试制的第一辆汽车)。该车的发动机功率为16kw,最大车速为55km/h,载货1吨,后桥装防滑差速器。
1959

3月17日一机部决定将本汽研所下放给第一汽车制造厂。
3月28日一机部发出关于将研究机构下放给企业的补充通知,决定本所下放后为局、厂双重领导,但党的关系改由中共第一汽车制造厂委员会领导。19608月汽研所所址从宽平大路迁到创业大街17(现1063)号。
19626月汽研所负责编制“汽车工业1963―1972标准化十年规划”。
19636月汽研所承办中国科学院技术情报研究所移交过来的《汽车文摘》杂志。7月汽研所创办《汽车快报》。
19646月16日汽研所成为“第一批国家标准化核心机构”。9月26日汽研所和轿车分厂等有关单位研制的15吨自卸汽车装配出第一辆样车。11月20日汽研所更名为“长春汽车研究所”。
19654月长汽所调出84名技术干部及各种物资与设备,组建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
1966春长汽所划归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组领导(1967年一机部又撤销这一决定,同时从汽研所调出60名技术干部及十几种设备、仪器支援“二汽”,张庆梓同志也调“二汽”工作)。
196912月长汽所研制出装用“转子”发动机的0.8吨军用指挥车。
19702月24日一机部下发一机军技字第183号文,批准长汽所试办《汽车技术》和《国外汽车》两种刊物。11月开始筹备60T矿用自卸车CA390的开发工作,完成设计、试制、试验后,根据一机部的指示,于1977年移交给四平市和本溪市有关厂生产。12月1日(70)一机技字1447号文,决定将“海南热带汽车试验站”与“广州电气科学研究所”合并,定名为“海南湿热试验站”。长汽所与天津市第二汽车制造厂合作,设计成15吨载货汽车。
19716月29日一机部下发(71)一机技字第485号文,将长汽所划归吉林省机械局领导。8月21日长汽所完成492和692型两种汽油机的修改设计。参加哈尔滨林业机械厂12吨重型汽车的设计。
19734月1日吉林省机械局将长汽所划归第一汽车制造厂领导。5月长汽所正式归“一汽”领导,并进行了机构调整,设置的研究室有:第一研究室(车型设计),第二研究室(底盘研究),第三研究室(发动机研究),第四研究室(转子机与附件研究),第五研究室(结构强度与电子应用),第六研究室(汽车材料研究),第七研究室(技术情报)。
197610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使长汽所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转机。
1978年初长汽所重归一机部领导。3月“高速汽车操纵稳定性”等7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骆秀云代表第六研究室参加全国科学大会。9月26日长汽所引进美国MTS道路模拟试验系统;日本CF-70型系统分析仪。
19799月21日一机部下发一机汽字第1433号文,决定将长汽所改由第一汽车制造厂统一领导,长汽所的名称、任务、待遇等不变。10月22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决定将长汽所与第一汽车制造厂设计处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陆一峰同志任组长,陈全、刘经传、高希棠、潘荣生、富侠、陆孝宽、张伦、徐兴尧、徐杰、张羡曾同志任副组长。12月长汽所引进法国PRODERA公司产的多点激振试验分析系统。
19805月20日根据(79)一机汽字1433号文件精神,决定将长春汽车研究所和设计处合并,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研究所(设计处),对外对内分别以汽车研究所和设计处名义行使职权,党的领导是上级委派的“工委会”。6月5日设计试制成功CA630红旗牌16座新型高级旅游车。6月28日召开所、处合并后的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7月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科学技术协会汽车研究所分会。
198110月长汽所试制出第一辆CA141型载货汽车样车。12月中旬转子发动机通过部级鉴定。 “100吨电动轮自卸车”获一机部科技成果一等奖;“GL2110型汽油转子发动机研究”等2项获一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硅油风扇离合器”获一机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1月1日解放牌CA10C型4.5吨载货车投产。5月开始设计CA15型5吨载货汽车(1982年11月12日通过厂级鉴定,1983年1月正式投产)。11月27日机械工业部下发统一部属各所、院名称的通知,将本所的名称改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但仍习称长春汽车研究所)。
19833月12日机械工业部下发(83)机技函字69号文,将海南热带汽车试验站划归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领导(同年5月又划归本所领导;6月20日,中汽公司下发(83)中汽技字372号文“关于海南汽车试验站领导体制等问题的通知”,将该站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海南汽车试验站”)。
19849月17日机械工业部决定本所为地专级单位。
19857月调出57名同志去天津组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12月汽研所与丹东汽车厂协作研制出CA155P型8吨载载货汽车。
19861月《国外汽车》、《汽车情报》转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辑出版;《汽车工艺》创刊(前身是《汽车制造》)。6月《世界汽车参考资料》创刊。
19877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87)中汽规字047号文批准了“长春汽车研究所'七五'测试基地建设工程”初步设计。10月10日轿车所正式划归汽研所管理。12月25日汽研所金属、非金属两个研究室划归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
19883月1日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88)中汽技字117号文“关于更改几个研究所名称的通知”,将我所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名称改为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长春汽车研究所。将原“海南汽车试验站”更名为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长春汽车研究所“海南汽车试验场”。3月3日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家商检局[88]国检机字第701号文,授予中国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出口汽车产品质量许可证检测单位”。10月30日(88)一汽企字580号文批准了我所机构调整方案。调整组建了货车部、轿车部、基础技术研究部、试制部、试验部、情报研究部、发展规划室、综合计划调度室和海南汽车试验场等9个部(室)和生产、生活2个后勤以及中国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有技术、行政科室74个、试制车间2个、招待所1个。
1990

12月12日(1990)一汽企字486号文决定,同意我所成立农安汽车试验场(副处级建制)。试验场设试验综合科、条件科、样车分析室、整车试验室4个科(室),干部编制60名。原试验部整车试验室、试车场筹备组建制撤销。
1991

3月19日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中汽人字[1992]108号文,确定长春汽车研究所为一类科研单位;确定海南汽车试验研究所为二类科研单位。
3月28日检测中心办公楼及检测试验室投入使用。
1993

12月汽研所中试厂二层共40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40103/99228.html

更多阅读

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护理技术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护理技术: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输液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换药及更换可来福接头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拔管一: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的目的          1、为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量液体者(危重、晚期肿瘤恶液质

天津中西机床技术培训中心简介 天津中西医结合医院

天津中西机床技术培训中心(简称中西中心)是中国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最大的合作项目,是中国培养数控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最具现代化的培训基地。西班牙政府为该项目投资976万美元,用于引进具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大、中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浅析 云数据中心网络技术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浅析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推动下,作为在网络设备商做了多年研发的我近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云计算下的数据中心网络到底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基础网络才能满足当前云计算下变化复杂的业务?首先,我理解网络

高安seo:SEO圣手的中心优化技术

高安seo:SEO圣手的中心优化技术本人研究高安seo多年,主要从事高安seo、高安seo网站优化、高安seo网站建设.“懂的用钱来调换时间的人,是Seo圣手。”“懂的只复制,不创新的人,是Seo圣手。”就这两句话,其它的我都没学到,我

声明:《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 一汽技术中心-中心现状,一汽技术中心-发展历程》为网友忲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