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研究领域 张首晟 张首晟-个人履历,张首晟-研究领域

张首晟,汉族,美国华裔科学家,祖籍江苏高邮,1963年生于上海。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1987年获得美国石溪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职于斯坦福大学,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由他开创的拓扑绝缘体研究领域,如今正在全球蓬勃发展。

张首晟_张首晟 -个人履历

求学经历


张首晟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1979年(大二),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
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经历

个人研究领域 张首晟 张首晟-个人履历,张首晟-研究领域
1987年,进入加州大学的SantaBarbara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9年底,结束博士后研究,与妻子余晓帆一起到了SanJose的IBM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993年,被评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US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院士。

创业经历

1999年,张首晟联合硅谷企业家们共同创办了华源科技协会,并在他家后院开了首次会议。现在华源已成为硅谷最大的华人科技创业社团,会员多为中美之间的技术领导者、投资者和企业家,福布斯40名40岁以下CEO榜单中也屡屡出现会员的身影。此外,他在斯坦福大学任创业导师,帮助多位学生创办公司,并作为天使投资人,成功的投资了VMware(NYSE:VMW)。5年后,VMWare被EMC收购,后来又在纽交所上市,如今市值已达440亿美元。这笔投资给张首晟带来了上百倍的回报。
2013年张首晟教授与他斯坦福的学生谷安佳博士联合创立丹华资本,意在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专注于投资美国最具颠覆性的创新科技及商业模式,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译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华”取自中华。
丹华资本目前规模已经达到9000万美元,并且已经投资了12家公司。
现任丹华资本创始董事长。

张首晟_张首晟 -研究领域


张首晟张首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电子学、强关联电子系统等。

张首晟_张首晟 -主要成就

学术贡献


张首晟张首晟的代表性工作为高温超导的SO理论、4维量子霍尔效应、室温无耗散自旋流等等,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里有较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他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在Phys.Rev.Lett.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论文被他人引用15000多次。
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量子自旋霍尔效应”(QuantumSpinHallEffect),将其基于芯片业未来提出的新构想――通过控制电子的自旋运动来降低能耗――在理论上完成了预言。2007年,这一理论预言被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证实。同年,张首晟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
这项研究计划获得美国能源部与国家科学基金会基金支持,因为是华人,张首晟也多了与亚洲的联系。他透露,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是新科技研究发向,未来将有机会与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地区的学术机构合作发展。
概括:
1、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拓扑绝缘体;
2、2006年理论预言“量子自旋霍尔效应”;2007年与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被评委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Science杂志);
3、2008年理论预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4、2013年与中国科学家合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

所获荣誉


张首晟1992年,获全球华人物理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1993年,获IBM研究部杰出创新奖。
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2009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2010年7月,荣获德国“古登堡研究奖”。
2010年9月,因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欧洲物理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科学家。
2011年9月,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11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
2012年,荣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OliverBuckley奖)
2012年8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国际理论物理学领域最高奖)。
2013年3月,因在拓扑绝缘体方面的研究获得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前沿奖。
2013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11月3日,因在拓扑绝缘体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与两位科学家Kane和Mele一起分享了该年度富兰克林物理奖。

张首晟_张首晟 -家庭成员


张首晟一家四口张彝,张首晟的祖父。张彝,字则民,江苏高邮人。1906年考入复旦公学,是复旦建校后的第二届学生,1909年毕业,同时毕业的共16人。文凭上清晰地记录着张彝先生的国文、法文、伦理、化学、三角、体操等12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为80分8厘,在校三年他的总平均分达到77分7厘。监督(校长)高凤谦和教务长李登辉签发了该证书。
2004年冬,张首晟先生来复旦讲学时透露,伯父在清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了这张最早的复旦文凭,2005年时值复旦百年华诞,张首晟先生把珍藏的“宝物”捐献给了母校,目前已陈列于复旦大学校史陈列馆。
已婚。妻子余晓帆,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张首晟_张首晟 -人物轶事

天才神童


张首晟作特邀报告张首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天才”――初中还没毕业,就赶上恢复高考,父亲拿给他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读了一个暑假,“试了一下”,他就考上了。
在15岁那年,他“心安理得”地走进了复旦大学的课堂。16岁时,国家开始公派留学生出国,他被选中派去德国柏林大学;接着,他来到美国投到杨振宁的门下攻读物理学博士,32岁时,他被聘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跳跃读书

张首晟由着“性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狂读书”。他说话常常被身边的人形容为“跳跃式”的,了解他读书方法的人对此就见怪不怪了。他在小学时基本上把“对自己人生影响较大”的书都读完了,但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书。在他看来,读书是一个了解思维方式的过程,不是吸纳所有信息,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

张首晟_张首晟 -人物评价

对他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他的导师杨振宁先生评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0981.html

更多阅读

张澎澎 张澎澎-个人经历,张澎澎-参演电视剧

张澎澎,演员,生于1988年4月26日,演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表演专业。主要作品有《六个陌生人》。张澎澎_张澎澎 -个人经历剧照张澎澎,中国内地演员。2011年在韩中日三国联合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六个陌生人》中与涂松岩饰演片中

崔月芝 崔月芝-个人履历,崔月芝-研究领域

崔月芝: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现在主要从事有机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倍频材料和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以及改性丙烯酸酯类涂饰剂的研究。崔月_崔月芝 -个人履历1987年9月~1991年6月,山东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士;崔月芝1991年9月~1994

个人研究领域 史志康 史志康-个人介绍,史志康-研究领域

史志康,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及上海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

个人研究领域 罗懋康 罗懋康-研究领域,罗懋康-个人简介

罗懋康,四川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懋康_罗懋康 -研究领域不确定性理论、方法与应用,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工程技术三个方面罗懋康_罗懋康 -个人简介罗懋康,男,1956年2月出生,重庆人,汉族。1994年加入九三学社

声明:《个人研究领域 张首晟 张首晟-个人履历,张首晟-研究领域》为网友只有一颗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