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独乐寺 独乐寺-历史沿革,独乐寺-建筑布局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县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认为辽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两座建筑内的数尊塑像也是与建筑同时的作品,但与建筑一样都历经后代的维修和改动。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1930年代,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独乐寺现为国家AAAA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独乐寺_独乐寺 -历史沿革


独乐寺

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最早可追至唐代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并在此誓师,据传因其“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5年),进士王于陛督饷蓟州时独乐寺曾有过一次大规模修缮。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清高宗到访独乐寺,作诗《寄题独乐寺》,后又作《独乐寺――时命重修落成,路便临憩》一诗。在清代时,独乐寺一度成为禁地,平民不得入内。

辛亥革命以后,独乐寺复归还于民众。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划拨西院为师范学校,做为教育用途。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5年),陕军来到蓟县,驻扎于独乐寺,是为寺内驻军之始。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8年),北洋政府蓟县保安队驻扎在独乐寺,对于独乐寺的装修有所损坏。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9年)春,驻军阀孙部军队,民国十八年(公元1930年)春才离开。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全寺被划拨为蓟县乡村师范学校,包括观音阁、山门以及东西院座落。东西院及后部正殿皆改为校舍,而观音阁和山门则保存未动。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5月29日,日本学者关野贞驱车去往清东陵调查途径蓟县县城时,无意间透过车窗发现路边有一座古老的建筑,于是便停车从旁门进入。偶然来到独乐寺的关野贞,一眼便认定这是非常古老的辽代建筑。同年,中国建筑学者梁思成亦有赴蓟县考察的计划。但由于行装甫竣、时局动荡而作罢。

民国廿一年(公元1932年),梁思成到独乐寺调查的计划终于成行,调查后整理并发表的学术论文使独乐寺闻名海内外。

独乐寺_独乐寺 -建筑布局


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

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相当于立柱的二分之一,粗壮有力,为典型唐代风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山门内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独乐寺山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独乐寺_独乐寺 -主要景点

山门


乾隆行宫墙上的御笔题字

山门是入寺的主要通道,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前两稍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后两稍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山门梁柱粗壮,斗拱雄硕,“升起”和“侧脚”明显。屋顶为庑殿顶,五条脊四面坡,又称“四阿大顶”,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据说山门的牌匾乃严嵩所题。

壁画


独乐寺壁画

独乐寺壁画主要是指山门和观音阁内的壁画,山门东西两侧墙壁上绘制有四大天王形象,观音阁四周墙壁上绘制有佛像、罗汉和供养人等形象。

观音阁


观音阁

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阁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虽制作于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观音塑像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塑像。这也是辽代的原塑。观音阁下层的四壁上满是彩画,为十六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或四臂的明王像,间绘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此系明代画师之作,保存完好,画面清楚,色泽鲜明。观音阁内以观音塑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分成三层,使人们能从不同的高度瞻仰佛容;梁枋绕像而设,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贯通,容纳像身,像顶复以斗八藻井,整个内部空间都和佛像紧密结合在一起。阁内光线较暗,正面光线较足,像容清晰,背面仅可辨轮廓,从而加强了佛寺的神秘性。整个楼阁梁、柱、斗枋数以千计,但布置和使用很有规律。其大小形状,无论是衬托塑像,还是装修建筑,处理都很协调,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卓越成就。此阁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

观音阁的二十八根立柱,做里外两圈升起,用梁桁斗拱联结成一个整体,赋予建筑巨大的抗震能力。斗拱繁简各异,共计24种,152朵,使建筑既庄严凝重,又挺拔轩昂。三层楼阁,中间做成暗层,省去一层瓦檐,避免了拥簇之感,暗层处里外修回转平台,供认礼佛和凭栏远眺。

韦驮亭


韦驮亭

韦驮亭位于观音阁北面,高约5米,宽约4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攒尖顶八角亭,亭内韦驮像高约3米,威猛庄严,甲胄鲜明,持降魔杆。韦驮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天部神,在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回,后来便成为佛教中的护卫天神。亭内韦驮像,身着盔甲,表情肃穆,双手合十,怀抱金刚杵。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只要看见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

报恩院

历史沿革 独乐寺 独乐寺-历史沿革,独乐寺-建筑布局

独乐寺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四合院式建筑,长约9米,宽5米,为明、清两代僧人重要的礼佛场所。

咸丰八年(公元1859年)仲秋,咸丰皇帝驾临独乐寺,应本寺方丈之请,为四合院题写“报恩院”。“报恩”二字在此有二层含义:自乾隆十八年后,独乐寺被辟为皇家禁地,该寺方丈皆为御封,报答皇恩,此为一义,二者:佛弟子怀恩四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即: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

报恩院前殿为弥勒殿,正中供奉一尊铜制弥勒菩萨像,两边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疯僧塑像,分别是寒山、普化、风波和济公,这种布局全国寺院中实属罕见。报恩院的后殿是三世佛殿,里面供奉着横三世佛,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西配殿分别是文殊殿和普贤殿。

乾隆行宫


乾隆行宫牌记

独乐寺行宫,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称乾隆行宫,是清代皇帝去东陵谒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区仅存的一处行宫。行宫存有正殿一层,附属建筑三间,现恢复回廊十四间,垂花门一座,使行宫独立成院。乾隆之后的皇帝都来过独乐寺行宫,并留下了大量赞美独乐寺的诗篇,行宫内新增设的展览,辑录了12首清帝即兴之作和与行宫有关的帝后嫔妃画像17幅。

乾隆碑刻


乾隆碑刻

乾隆御笔碑刻,共28块,诗文107篇,是乾隆皇帝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0993.html

更多阅读

独乐寺的观音阁 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观音阁,通高23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观音之阁”额为李白手书,“具足圆成”匾为清咸丰皇帝御题。阁内高达16.08米的辽代十一面观音像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花30元钱买张票,还可以登上观音阁。海岛观音

极乐寺 极乐寺一空小和尚照片

一、福建省宁德极乐寺概况宁德极乐寺位于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湖滨乡极乐村。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1933年毁于战火,1940年重修,主殿面阔52米,进深80米,占地4160平方米,从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前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于高台上,面阔三间,

蓟县独乐寺 蓟县独乐寺门票

“独乐寺在州治西南,中有杰阁,设大士像,相传盘山舍利塔神灯自塔而下,先独乐而后及诸佛刹云。……独乐寺不知创自何代,至辽时重修,有翰林院学士承旨刘成碑,统和四年孟夏立石。”—【清】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 独乐寺大门独乐寺俗

声明:《历史沿革 独乐寺 独乐寺-历史沿革,独乐寺-建筑布局》为网友牛仔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