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Great Wild Goose Pagoda),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被视为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现存塔身七层,通高64.5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简介_大雁塔 -简介
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千百年来大雁塔一直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和象征,曾经作为西安的市徽,是我国政府接待外国元首及国际友人的场所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
大雁塔简介_大雁塔 -名称由来
大雁塔与玄奘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既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关取名雁塔。
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名称延续至今未变。
大雁塔简介_大雁塔 -历史
大雁塔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始建于唐代永徽年间。唐高宗时,玄奘(三藏法师)为贮藏从西域取回的佛经佛像和舍利,于永徽三年(652年)主持修建大雁塔,并亲自按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