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雪崩的原因 雪崩 雪崩-简介,雪崩-产生原因

雪崩是指覆雪处于一种“危险”的平衡状态下,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积雪太厚。积雪经阳光照射以后,表层雪溶化,雪水渗入积雪和山坡之间,从而使积雪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与此同时,积雪层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滑动。积雪大量滑动造成雪崩。因此,雪崩是在长年积雪的山中常有的自然灾害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雪崩。

雪崩_雪崩 -简介


雪崩

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
雪崩首先从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开始。先是出现一条裂缝,接着,巨大的雪体开始滑动。雪体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迅速获得速度,向山下冲去。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速度也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的风速度为20m/s,而雪崩将达到97m/s,速度极大。
雪崩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是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雪崩_雪崩 -产生原因

造成雪崩的原因 雪崩 雪崩-简介,雪崩-产生原因

雪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一场雪崩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产生的。

1、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冰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人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松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这个软弱带起着润滑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2、在雪山上有两种力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当这种较量达到高潮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量,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地震动,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只要压力超过了将雪粒凝结成团的内聚力,就足以引发一场灾难性雪崩。例如刮风。风不仅会造成雪的大量堆积,还会引起雪粒凝结,形成硬而脆的雪层,致使上面的雪层可以沿着下面的雪层滑动,发生雪崩。

3、除了山坡形态,雪崩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活动。据专家估计,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们的队友造成,这种雪崩被称为“人为休闲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成为雪崩的导火索。

雪崩_雪崩 -形成结构

形成区


雪崩

雪崩的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

通过区

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

堆积区

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_雪崩 -发生规律


雪崩

发生时间

大多数的雪崩都发生在冬天或者春天的降雪非常大的时候。尤其是暴风雪爆发前后。这时的雪非常松软,粘合力比较小,一旦一小块被破坏了,剩下的部分就会像一盘散沙或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而飞速下滑。春季,由于解冻期长,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融化,雪水就会一滴滴地渗透到雪层深处,让原本结实的雪变得松散起来,大大降低积雪之间的内聚力和抗断强度,使雪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

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严重性

雪崩的严重性取决于雪的体积、温度、山坡走向,尤其重要的是坡度。最可怕的雪崩往往产生于倾斜度为25°~50°的山坡。如果山势过于陡峭,就不会形成足够厚的积雪,而斜度过小的山坡也不太可能产生雪崩。

重复性

和洪水一样,雪崩也是可重复发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在某地发生了雪崩,完全有可能不久后它又卷土重来。有可能每下一场雪、每一年或是每个世纪都在同一地点发生一次雪崩,这一切都取决于山坡的地形特点和某些气候因素。

气候和地形

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中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比较少,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雪崩_雪崩 -主要类型


雪崩

雪崩分湿雪崩、干雪崩两种。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湿雪崩

湿雪崩又称块雪崩,是最危险的一种,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在冬天或春天,下雪后温度会持续快带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动,产生了雪崩。

湿雪崩都是块状,速度较慢,重量大,质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因此摧毁力也更强。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但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样幸运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来会立即凝固,往往令抢救工作十分困难。

干雪崩

又称粉雪崩,夹带大量空气,因此它会像流体一样。这种雪崩速度极高,它们从高山上飞腾而下,转眼吞没一切,它们甚至在冲下山坡后再冲上对面的高坡。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但是干雪崩和粉雪崩对探险者致命的威胁相对较小。

雪板雪崩

不稳定且致命的雪板通常位于30至45度的开放坡面上-看起来很好的路线。通常由于体重的作用引发,发出“怦”的声音,同时破碎。如果运气好,发生在你的下面,但很大可能是破碎就在你周围,裹挟着受害者。雪板雪崩也可能由自然因素引发,扫过数千尺,甚至经过平坦的路线。避免的方法就是大雪后呆几天让雪层之间冻结实(但危险的雪板仍可能存在很长时间)。走路的时候注意空洞的“怦怦”声,这是不结实雪层的信号。

松雪塌陷

通常位于更陡峭的路线上,这种路线雪板留不住。这种雪崩是可预测的。开始下雪后雪坡就会崩陷。这种雪崩比较小,但是大的也很危险。最好的防范是,一旦看起来要下雪,就离开这种陡峭路线。如果下雪时在峡谷里或陡峭的坡面上,就在有遮蔽的地方设保护,并且爬到雪流走的主要通道那一面。

湿雪下滑

是湿且重的表层雪崩,发生在春夏解冻或夏天的大风雪之后。相对容易预测,由于日照或0度以上的气温使雪变暖,一般发生在30度以上的雪坡。特别有可能是由于夜间的雪没有冻住。湿雪下滑通常由于攀登者引发,由一点向下成三角形扇面发生。一般下方的人被扫走,比上方引发雪崩的人处境更危险。避免湿雪下滑就要夜里攀登,上午之前离开雪坡。如果穿过一个可疑的坡面,记得保护下方的人。

冰崩

包括冰塔和冰壁崩塌,通常由于中午较热或冰川运动引发。可能引发下方雪坡的大规模雪板雪崩,从而导致整面山体的巨大雪崩。无法预料冰崩的时间和规模,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可以大概预料这座山的冰崩的情况。如果要从看来不稳定的冰塔或悬冰川下通过,要快,这种路线极度危险。

雪崩_雪崩 -表现形式

山坡雪下滑时,有时象一堆尚未凝固的水泥般缓缓流动,有时会被障碍物挡住去路,有时大量积雪急滑或崩泻,挟着强大气流冲下山坡,会形成较少见的板状雪崩。
松软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给人的感觉是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坚固的雪片崩落
这种情况下的雪片有一种欺骗性的坚固表面--有时走在上面能产生隆隆的声音。它经常由于大风和温度猛然下降造成。爬山者和滑雪者的运动就像一个扳机,能使整个雪块或大量危险冰块崩落。
空降雪崩
在严寒干燥的环境中,持续不断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坚固的冰面上可能会引发雪片崩落,这些粉状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覆盖住口和鼻还有生存的机会,被淹没后吸入大量雪就会引起死亡。

雪崩_雪崩 -重要危害


雪崩

高山运动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3-1/2。但是,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危险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还的机率就很小了。

旅游

雪崩摧毁森林和度假胜地,也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居民

大型雪崩会掩埋山下居民的房屋,甚至活埋当地居民。

雪崩_雪崩 -预防急救


雪崩

1、对一些危险区域发射炮弹,实施爆炸,提前引发积雪还不算多的雪崩,设专人监视并预报雪崩等。

如阿尔卑斯山周边国家、挪威、冰岛、日本、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在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区都成立了专门组织,设有专门的监测人员,探察它形成的自然规律及预防措施。

2、遵守雪崩高危区的活动原则:降雪、吹雪、大雾、刮暖风时或其后两天,行人车辆不要进入雪崩高危区作业,行走在山脊上比山谷里安全;北向山坡的雪易在冬季滑塌,向南山坡的雪易在春暖的时候滑塌;要严密观察雪崩先兆,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3、脚下一旦发生雪崩,要赶紧向侧方猛冲,逃离崩塌的雪流;或抓住树木、岩石或用冰镐扎入深雪层固定身体,尽量要使自己和伙伴不被冲走;一旦卷入雪流,口要紧闭,头朝山顶,四肢用力划动,力求能处在雪流表面;雪流停止时,两臂交叉胸前,尽量露出口鼻与胸廓运动(呼吸)所需要的范围;万一遭雪埋,挣扎几乎无用,唯一的作为是尽量保存体能,待到有望时大声呼叫。

雪崩_雪崩 -注意事项

遇上雪崩是很危险的,在雪地活动的人必须十分注意以下几点:
1、探险者应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着雪崩槽攀登。
2、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50103/101830.html

更多阅读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有哪些——简介 现在人生活节奏快,由于工作繁忙或者生活压力大,使得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男士脱发的原因 造成脱发的原因

造成男士脱发的原因——简介根据网络调查显示:20~40岁的男士脱发最为严重,比上一代脱发提前20年。脱发男士中,六成人从25岁前就开始脱发,有的学生刚上高中就开始脱发。专家提醒:20多岁的年轻人每天掉发150根,就要当心脱发来袭。西装、公文

青年造成白发的原因 造成白发的原因

头发对于人体的形象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注意头发的健康状况。但是,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头发出现白发,导致个人的形象大打折扣。对此,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饮食以及保健调整,避免一些会伤害到头发的健康的行为。下面,我们一起

易造成近视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

造成甲亢的原因 造成甲亢的因素有哪些

生活中造成甲亢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人都不清楚造成甲亢的因素有哪些,因此也不知道怎么去预防甲亢的发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造成甲亢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的预防甲亢。生活中有很多患有甲亢的患者,都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发

声明:《造成雪崩的原因 雪崩 雪崩-简介,雪崩-产生原因》为网友宇宙第一帅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